能夠有效地進行轉換控制的移動通信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9:12:51
專利名稱:能夠有效地進行轉換控制的移動通信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分成多個網孔的服務區的移動通信系統。
對於大容量移動通信系統例如車載電話網絡系統而言,一個服務區由多個無線電區組成,每個無線電區被稱為一個網孔。基站位於每個網孔中,並通過上行和下行鏈路信道與移動臺進行雙向通信。上行鏈路信道用於從移動臺至基站的通信。上行鏈路信道傳送上行鏈路信號。下行鏈路信道用於從基站至移動臺的通信。下行鏈路信道傳送下行鏈路信號。
在進行雙向通信時,為了有效地進行雙向通信,每個基站和移動臺可以進行傳輸功率控制。在由無線通信工業協會出版的TIA/EIAINTERIM STANDARD 136(TIA/EIA/IS-136)中揭示了這種傳輸功率控制。當進行傳輸功率控制時,基站測量上行鏈路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以便得到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基站根據上行鏈路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控制基站的傳輸功率。這就是說,基站根據上行鏈路信號控制基站的傳輸功率。基站的傳輸功率控制可以稱為基地傳輸功率控制。此外,基站命令移動臺,將移動臺的傳輸功率表示為移動傳輸功率。
當移動臺從一個網孔移動到另一個網孔時,需要進行轉換控制。在進行轉換控制時,移動臺根據下行鏈路信號進行轉換控制。類似地,基站根據上行鏈路信號進行轉換控制。移動臺的轉換控制被稱為移動轉換控制,基站的轉換控制被稱為基站轉換控制。
順便說一下,基站進行基地傳輸功率控制與移動轉換控制是不同步的。結果,在進行移動轉換控制時,基地傳輸功率可能不變為最大功率。假如基站使得傳輸功率變為最大功率,那麼可能不必進行移動轉換控制。
然而由於基站傳輸功率控制與移動轉換控制不同步,所以移動臺進行移動轉換控制。因此有效地進行轉換控制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進行轉換控制的移動通信系統。
通過以下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目的將變得很清楚。
根據對本發明要點的描述,能夠理解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具有分成多個網孔的服務區,並且在每個網孔中包括基站,用於在基站和移動臺之間進行雙向通信。利用雙向通信時的基地傳輸功率,基站向移動臺發送一個基地傳輸信號。利用雙向通信時的移動傳輸功率,移動臺向基站發送一個移動傳輸信號。
根據本發明,基站包括第一測量裝置,用於根據移動傳輸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信號的質量,以便產生第一測量信息,第一通知裝置,用於向移動臺通知第一測量信息和作為基地通知信息的基地傳輸功率,第一接收裝置,用於從移動臺接收移動通知信息,以及第一控制裝置,用以根據移動通知信息控制基地傳輸功率。移動臺包括第二測量裝置,用於根據基地傳輸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信號的質量,以便產生第二測量信息,第二接收裝置,用於從基站接收基地通知信息,轉換裝置,用於根據第二測量信息、基地傳輸功率和一個預定的轉換控制信息進行轉換控制,轉換裝置根據第一測量信息和預定的轉換控制信息進行轉換控制,第一判斷裝置,用於根據第二測量信息、基地傳輸功率和基地最大傳輸功率,判斷基站是否有必要進行基地傳輸功率控制,以便當基站進行基地傳輸功率控制時,產生基地功率控制信號,第二判斷裝置,用於根據移動傳輸功率、第一測量信息和移動最大傳輸功率,判斷移動臺是否有必要進行移動傳輸功率控制,以便當移動臺有必要進行移動傳輸功率控制時,產生移動功率控制信號,第二通知裝置,用於向基站通知作為移動通知信息的第一測量信息,以及第二控制裝置,用於根據移動功率控制信號控制移動傳輸功率。
圖1是描述常規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傳輸功率控制和轉換控制的框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的框圖;圖3是圖2所示的移動臺的框圖;圖4是圖2所示的基站的框圖;圖5是描述圖3所示的移動臺的操作的流程圖;以及圖6是描述圖3所示的移動臺的另一操作的流程圖。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圖1描述常規的移動通信系統。所示的移動通信系統具有一個服務區。由於移動通信系統是蜂窩式的,所以服務區被分成多個網孔。
移動通信系統包括多個基站,例如第一至第三基站2a至2c。第一至第三基站2a至2c獨立地位於網孔處的網孔中。第一至第三基站2a至2c中的每一個都具有一個非定向天線。第一至第三基站2a至2c中的每一個都與移動通信系統的交換局3相連,該移動通信系統與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相連。
雖然在圖1中只畫出了一個移動臺1,但是在服務區中可以有多個移動臺移動。移動臺1可以在一個網孔中固定不動,也可以從一個網孔移動到另一個網孔。在圖示的例子中,移動臺1當前位於第二基站2b所處的網孔中。
基站2b通過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信道與移動臺1通信。上行鏈路信道用於從移動臺1向基站2b通信。移動臺1利用移動傳輸功率向基站2b發送作為上行鏈路信號的移動傳輸信號。下行鏈路信道用於從基站2b向移動臺1通信。基站2b利用基地傳輸功率向移動臺1發送作為下行鏈路信號的基地傳輸信號。
當與基站2b進行通信時,移動臺1接收作為基地接收信號的下行鏈路信號,以便根據基地接收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的信號質量。基地接收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的信號質量總的被稱為基地或下行鏈路信號信息。根據第二測量信息,移動臺1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由移動臺進行的轉換控制將被稱為移動轉換控制。
另一方面,基站2b接收作為移動接收信號的上行鏈路信號,以便根據移動接收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的信號質量。移動接收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的信號質量總的被稱為移動或上行鏈路信號信息。根據第一測量信息,基站2b確支是否要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由每個基站進行的轉換控制將被稱為基地轉換控制。此外,根據第一測量信息,基站2b控制基地傳輸功率,以便改變基地傳輸功率。基站2b向移動臺1發送一個功率命令。功率命令代表移動臺1的傳輸功率。移動臺1根據功率命令控制移動傳輸功率。
從以上描述可以容易理解,基站2b與移動轉換控制不同步地進行基地功率控制。結果,當移動臺1進行移動轉換控制時,基地傳輸功率可能不變成最大功率。假如基站2b使基地傳輸功率變成最大功率,那麼就可能不必進行移動轉換控制。
然而,由於基地傳輸功率控制不與移動轉換控制同步,所以移動臺1進行移動轉換控制。因此,有效地進行轉換控制是很困難的。
下面將參照圖2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移動通信系統。所示的移動通信系統包括移動臺11、第一至第三基站12a至12c,以及交換局3。移動臺11與圖1所示的移動臺1的結構不同。類似地,第一至第三基站12a和12c與圖1所示的第一至第三基站2a和2c的結構也不同。在圖示的例子中,移動臺11當前位於第二基站12b所處的網孔中。移動臺11通過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信道與第二基站12b通信。
下面參照圖3描述移動臺11。移動臺11包括移動主控部分100。移動臺11還包括移動傳輸數據處理部分110、移動傳輸功率設置部分111、移動接收數據處理部分112、移動監視部分113、調製部分120和解調部分130,所有這些部分都受移動主控部分100的控制。
移動傳輸數據處理部分110從話筒(未示出)收到語言信號,並將語言信號轉變成數字語言信號。移動主控部分100可以向移動傳輸數據處理部分110提供第一控制數據。第一控制數據包括代表基站的傳輸功率的第一控制信息,該功率被稱為基地傳輸功率。第一控制信息作為一個命令送至基站12b,這將在下面予以說明。移動傳輸數據處理部分110多路復用語言數位訊號和第一控制數據,產生移動多路復用信號,向調製部分120提供移動多路復用信號。移動傳輸功率設置部分111受移動主控部分100的控制,向調製部分120提供代表移動傳輸功率的移動傳輸功率信息。調製部分120被提供多路復用信號和移動傳輸功率信息,並將多路復用信號調製成一個調製信號,並利用移動傳輸功率通過移動天線140發送作為移動傳輸信號的調製信號。
下面參照圖4描述第二基站12b。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的結構與第二基站12b類似。注意力將集中到第二基站12b上。基站12b包括基地主控部分200。基站12b還包括基地傳輸數據處理部分210、基地傳輸功率設置部分211、基地接收數據處理部分212、基地監視部分213、基地調製部分220、基地解調部分230和交換接口部分250,所有這些部分都受基地主控部分200的控制。
基地解調部分230通過基地天線240接收作為基地接收信號的移動傳輸信號,將基地接收信號解調成基地解調信號,該信號送至基地接收數據處理部分212。基地接收數據處理部分212根據基地解調信號產生數字語言信號和第一控制數據。基地接收數據處理部分212向交換接口部分250提供數字語言信號,交換接口部分250將數字語言信號送至交換局3。基地接收數據處理部分212向基地主控部分200提供第一控制數據。在解調時,基地解調部分230根據基地接收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位錯或字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被稱為基地接收信號中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位錯或字錯被稱為基地接收信號中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上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被送至基地監視部分213。
在預定期間和在基地主控部分200的控制下,基地監視部分213監視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上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更具體地說,在預定期間基地監視部分213對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取平均值,以便產生平均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在預定期間基地監視部分213還對上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取平均值,以便產生平均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平均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平均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被作為上行鏈路質量數據送至基地主控部分200。
當發送基地傳輸信號時,通過交換接口部分250向基地傳輸數據處理部分210提供來自交換局3的作為交換數字語言信號的數字語言信號。基地主控部分200向基地傳輸數據處理部分210提供第二控制數據。第二控制數據包括上行鏈路質量數據和代表第二基站12b的傳輸功率的基地傳輸功率信息。基地傳輸數據處理部分210多路復用交換數字語言信號和第二控制數據,產生基地多路復用信號,並將基地多路復用信號送至基地調製部分220。基地傳輸功率設置部分211受基地主控部分200的控制,向基地調製部分220提供代表基地產生功率的基地產生功率信息。調製部分220被提供基地多路復用信號和基地傳輸功率信息,並將基地多路復用信號調製成一個基地調製信號,並利用基地傳輸功率通過移動天線240發送作為基地傳輸信號的基地調製信號。
再次參照圖3,移動解調部分130通過移動天線140接收作為移動接收信號的基地傳輸信號,並將移動接收信號解調成移動解調信號,該信號被送至移動接收數據處理部分112。移動接收數據處理部分112根據移動解調信號產生交換數字語言信號和第二控制數據。移動接收數據處理部分112將交換數字語言信號轉換成模擬語言信號,該信號被送至揚聲器(未示出)。移動接收數據處理部分112向移動主控部分100提供第二控制數據。在解調時,移動解調部分130根據移動接收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位錯或字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被稱為移動接收信號中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位錯或字錯被稱為下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下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被送至移動監視部分113。
在預定期間和在移動主控部分100的控制下,移動監視部分113監視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下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更具體地說,在預定期間移動監視部分113對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取平均值,以便產生平均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在預定期間移動監視部分113還對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取平均值,以便產生平均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平均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平均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被作為下行鏈路質量數據送至移動主控部分100。
再參照圖2,當移動臺11被施加電源時,與控制信道(廣播信道)同步移動臺11接收來自基站12b的系統數據。系統數據包括第一至第十一信息。第一信息代表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的一個中的控制信道(廣播信道)的頻率。第二信息代表第二基站12b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第三信息代表移動臺11的所允許的最大可得到的傳輸功率。第四信息代表用於根據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的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第五信息代表用於根據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的第二下行鏈路轉換級。第六信息代表最佳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下行鏈路最佳範圍(上限和下限)。第七信息代表下行鏈路最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第八信息代表用於根據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的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第九信息代表用於根據上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的第二上行鏈路轉換級。第十信息代表最佳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第十一信息代表可用的空閒信道的數目。
接收系統數據之後,移動臺11變為等待狀態,等待用戶的呼叫或等待第二基站12b的尋呼。當用戶在移動臺11進行呼叫操作時,移動臺11向第二基站12b發出服務命令。第二基站12b對此服務命令作出響應,向移動臺11分配一個通信信道。分配信道之後,移動臺11通過具有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信道的通信信道,與第二基站12b進行通信。在圖示的例子中,在初始狀態時移動和基地傳輸功率的每一個都被設置為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
再次參照圖4,第一控制數據被送至上述基站12b中的基地主控部分200。當第一控制信息代表不大於基站12b的最大傳輸功率的傳輸功率時,基地主控部分200根據第一控制信息將基地傳輸功率改變成改變的基地傳輸功率。基地傳輸功率設置部分211受基地主控部分200的控制,在基地調製部分220中設置改變的基地傳輸功率。
下面將參照圖5以及圖3,描述圖2中所示的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傳輸功率控制和轉換控制。首先,移動臺11進行下行鏈路檢驗。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比較」的第一步驟S100將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與第二下行鏈路轉換級進行比較。當在第一步驟S100比較得到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小於第二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一次判斷」的第二步驟S101判斷基地傳輸功率是否達到基站12b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當在第二步驟S101判斷基站傳輸功率小於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為了提高下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在標以「第一次確定」的第三步驟S102移動主控部分100確定應增加基地傳輸功率。第三步驟S102之後,操作進到圖6的位置「A」,進行上行鏈路檢驗。
當在第二步驟S101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基地傳輸功率等於基站12b的最大傳輸功率時,在標以「第二次判斷」的第四步驟S103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當在第四步驟S103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一次檢驗」的第五步驟S104檢驗在無線電信道中是否存在空閒信道。當在無線電信道中存在可用的空閒信道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二次確定」的第六步驟S105確定使用空閒的信道作為通信信道。利用所選擇的通信信道號的信息,移動臺11要求轉換到基站12b。第六步驟S105之後,操作進到圖6的位置「B」,進行轉換請求。當在第五步驟S104檢驗不能使用空閒信道時,操作進到圖6的位置「A」,進行上行鏈路檢驗。
當在第四步驟S103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使移動監視部分113根據第一信息測量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中的一個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在標以「第三次判斷」的第七步驟S106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中的一個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以便尋找轉換可用的基站。
假定第一基站12a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那麼在標以「選擇」的第八步驟S107移動臺11選擇第一基站12a,即轉換基站。
假定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中的一個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那麼移動主控部分100將第一基站12a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與第三基站12c的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進行比較,以便要求轉換到具有更高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的基站。第八步驟S107之後,操作進到圖6的位置「B」,利用所選擇的基站信息進行轉換請求。
當在第一步驟S100比較下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不小於第二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四次判斷」的第九步驟S108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大於下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上級。當在第九步驟S108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大於下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上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一次計算」的第十步驟S109根據現在的基地傳輸功率、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最佳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計算最佳基地傳輸功率。更具體地說,移動主控部分100從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中減去最佳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得到差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此外,移動主控部分100從現在的基地傳輸功率中減去差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得到最佳基地傳輸功率。
當在第九步驟S108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大於下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上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五次判斷」的第十一步驟S110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大於下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下級。當在第十一步驟S110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大於下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下級時,操作進到圖6的位置「A」,進行上行鏈路檢驗。
當在第十一步驟S110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小於下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下級時,在標以「第六次比較」的第十二步驟S111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基地傳輸功率是否達到基站12b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當在第十二步驟S111判斷基地傳輸功率小於基站12b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二次計算」的第十三步驟S112根據現在的基地傳輸功率、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最佳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計算最佳基地傳輸功率。更具體地說,移動主控部分100從最佳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中減去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得到差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此外,移動主控部分100將差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與現在的基地傳輸功率相加,得到最佳基地傳輸功率。
當在第十二步驟S111判斷基地傳輸功率等於基站12b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七次判斷」的第十四步驟S113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大於大於下行鏈路轉換級。當在第十四步驟S113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時,操作進到圖6的位置「A」,進行上行鏈路檢驗。當在第十四步驟S113判斷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小於第一下行鏈路轉換級時,在標以「第二次檢驗」的第十五步驟S114移動主控部分100進行類似於第七步驟S106的操作,以便尋找轉換的可用基站。當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可以進行轉換時,第十五步驟S114之後是第八步驟S107,該步驟用於選擇轉換基站。當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不能進行轉換時,第十五步驟S114進行到位置「A」。
第十和第十三步驟S109和S112中的每一步驟之後跟著的是標以「調整」第十六步驟S115。在第十六步驟S115,移動臺11根據最佳基地傳輸功率要求對基站12b調整基地傳輸功率。
參照圖6以及圖3,移動臺11可以進行上行鏈路檢驗。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比較」的第一步驟S200將上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與第二上行鏈路轉換級進行比較。當在第一步驟S200比較得到上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小於第二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一次判斷」的第二步驟S201判斷移動傳輸功率是否達到移動臺11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當在第二步驟S201判斷移動臺傳輸功率小於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在標以「第一次確定」的第三步驟S202移動主控部分100確定應增加移動傳輸功率,以便提高上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第三步驟S202之後,操作結束。
當在第二步驟S201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移動傳輸功率等於移動臺11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在標以「第二次判斷」的第四步驟S203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當在第四步驟S203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一次檢驗」的第五步驟S204檢驗在無線電信道中是否存在空閒信道。當在無線電信道中存在可用的空閒信道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二次確定」的第六步驟S205確定使用空閒的信道。第六步驟S205之後是第九步驟S208。在第九步驟S208,利用所選擇的通信信道號的信息,移動臺11要求轉換到基站12b。
當在第五步驟S204中檢驗不存在可用的空閒信道時,操作結束。當在第四步驟S203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根據上述第一信息從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中的一個接收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在標以「第三次判斷」的第七步驟S206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中的一個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以便尋找轉換的可用基站。
假定第一基站12a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那麼在標以「選擇」的第八步驟S207移動臺11選擇第一基站12a,以便與第一基站12a通信。
假定第一和第三基站12a和12c中的一個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那麼移動主控部分100將第一基站12a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與第三基站12c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進行比較,以便選擇將更高的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送至移動臺11的基站。第八步驟S207之後,操作進行到標以「要求」的第九步驟S208。在第九步驟S208,移動臺11要求轉換到所選擇的臺。第九步驟S208之後,操作結束。
當在第一步驟S200比較上行鏈路接收信號的質量不小於第二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四次判斷」的第十步驟S209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大於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上級。當在第十步驟S209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大於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上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一次計算」的第十一步驟S210根據現在的移動傳輸功率、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最佳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計算最佳移動傳輸功率。更具體地說,移動主控部分100從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中減去最佳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得到差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此外,移動主控部分100從現在的移動傳輸功率中減去差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得到最佳移動傳輸功率。
當在第十步驟S209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大於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上級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五次判斷」的第十二步驟S211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大於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下級。當在第十二步驟S211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大於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下級時,操作結束。
當在第十二步驟S211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小於上行鏈路最佳範圍的下級時,在標以「第六次比較」的第十三步驟S212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移動傳輸功率是否達到移動臺11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當在第十三步驟S212判斷移動傳輸功率小於移動臺11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二次計算」的第十四步驟S213根據現在的移動傳輸功率、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最佳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計算最佳移動傳輸功率。更具體地說,移動主控部分100從最佳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中減去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得到差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此外,移動主控部分100將差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與現在的移動傳輸功率相加,得到最佳移動傳輸功率。
當在第十三步驟S212判斷移動傳輸功率等於移動臺11的所允許的最大傳輸功率時,移動主控部分100在標以「第七次判斷」的第十五步驟S214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是否大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當在第十五步驟S214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時,操作結束。當在第十五步驟S214判斷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小於第一上行鏈路轉換級時,在標以「第二次檢驗」的第十六步驟S215移動主控部分100進行類似於第七步驟S206的操作。當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可以進行轉換時,第十六步驟S215之後是第八步驟S207。當移動主控部分100判斷不能進行轉換時,第十六步驟S215進行到結束步驟。
第十一步驟和第十四步驟S210和S213的每一步驟之後跟著的是標以「調整」的第十七步驟。在第十七步驟S216,移動臺11根據最佳基地傳輸功率調整移動傳輸功率。在第十七步驟S216之後操作結束。
雖然以上結合優選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對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可能將本發明以不同方式來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分成多個網孔的服務區的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並且在每個所述網孔中包括基站,用於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動臺之間進行雙向通信,利用所述雙向通信時的基地地傳輸功率,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動臺發送一個基地地傳輸信號,利用所述雙向通信時的移動傳輸功率,所述移動臺向所述基站發送一個移動傳輸信號,其中所述基站包括第一測量裝置,用於根據所述移動傳輸信號測量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信號的質量,以便產生第一測量信息;第一通知裝置,用於向所述移動臺通知所述第一測量信息和作為基地通知信息的所述基地傳輸功率;第一接收裝置,用於從所述移動臺接收移動通知信息;以及第一控制裝置,用以根據所述移動通知信息控制所述基地傳輸功率;所述移動臺包括第二測量裝置,用於根據所述基地傳輸信號測量作為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基地接收信號的質量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接收信號的質量,以便產生第二測量信息;第二接收裝置,用於從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基地通知信息;第一判斷裝置,用於根據所述第二測量信息、所述基地傳輸功率和一個預定轉換控制信息,判斷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所述第一判斷裝置還根據所述第二測量信息、所述基地傳輸功率和基地最大傳輸功率,判斷所述基站是否有必要進行基地傳輸功率控制,以便當所述基站有必要進行所述基地傳輸功率控制時,產生基地功率控制信號;第二判斷裝置,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判斷是否有必要進行所述轉換控制,所述第二判斷裝置還根據所述第一測量信息和移動最大傳輸功率,判斷所述移動臺是否有必要進行移動傳輸功率控制,以便當所述移動臺有必要進行所述移動傳輸功率控制時,產生移動功率控制信號;第二通知裝置,用於向所述基站通知作為移動通知信息的所述第一測量信息;以及;第二控制裝置,用以根據所述移動功率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移動傳輸功率。
2.如權利要求1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基站還包括廣播裝置,該裝置用於廣播代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級的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
3.如權利要求2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廣播裝置還廣播基地最大功率信息和移動最大功率信息,所述基地最大功率信息代表所述基站的最大傳輸功率,所述移動最大功率信息代表所述移動臺的最大傳輸功率。
4.如權利要求3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判斷裝置包括對所述第二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作出響應的第一裝置,用於判斷所述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基地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是否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以便當所述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基地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產生第一判斷結果信號;對所述第一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二裝置,用於判斷所述基地傳輸功率是否小於所述基地最大傳輸功率,以便當所述基地傳輸功率小於所述基地最大傳輸功率時,產生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以及對所述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三裝置,用於使所述第二通知裝置向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移動信息,以便增加所述基地傳輸功率。
5.如權利要求3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判斷裝置包括對所述第二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作出響應的第一裝置,用於判斷所述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基地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是否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以便當所述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基地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產生第一判斷結果信號;對所述第一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二裝置,用於判斷所述基地傳輸功率是否小於所述基地最大傳輸功率,以便當所述基地傳輸功率不小於所述基地最大傳輸功率時,產生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以及對所述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三裝置,用於進行所述轉換控制。
6.如權利要求3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判斷裝置包括對所述第二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作出響應的第一裝置,用於判斷所述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基地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是否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以便當所述基地接收信號質量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和所述基地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所述下行鏈路轉換級時,產生第一判斷結果信號;對所述第一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二裝置,用於判斷所述基地傳輸功率是否小於所述基地最大傳輸功率,以便當所述基地傳輸功率不小於所述基地最大傳輸功率時,產生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以及對所述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三裝置,用於選擇另一個無線電信道作為通信信道,以便與所述基站進行通信。
7.如權利要求3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判斷裝置包括對所述第一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作出響應的第一裝置,用於判斷所述移動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移動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是否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以便當所述移動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移動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產生第一判斷結果信號;對所述第一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二裝置,用於判斷所述移動傳輸功率是否小於所述移動最大傳輸功率,以便當所述移動傳輸功率小於所述移動最大傳輸功率時,產生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以及對所述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三裝置,用於使所述第二控制裝置增加所述移動傳輸功率。
8.如權利要求3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判斷裝置包括對所述第一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作出響應的第一裝置,用於判斷所述移動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移動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是否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以便當所述移動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移動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產生第一判斷結果信號;對所述第一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二裝置,用於判斷所述移動傳輸功率是否小於所述移動最大傳輸功率,以便當所述移動傳輸功率不小於所述移動最大傳輸功率時,產生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以及對所述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三裝置,用於進行所述轉換控制。
9.如權利要求3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判斷裝置包括對所述第一測量信息和所述預定轉換控制信息作出響應的第一裝置,用於判斷所述移動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所述移動接收信號質量中的一個是否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以便當所述移動接收信號質量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和所述移動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不小於所述上行鏈路轉換級時,產生第一判斷結果信號;對所述第一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二裝置,用於判斷所述移動傳輸功率是否小於所述移動最大傳輸功率,以便當所述移動傳輸功率不小於所述移動最大傳輸功率時,產生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以及對所述第二判斷結果信號作出響應的第三裝置,用於選擇另一個無線電信道作為通信信道,以便與所述基站進行通信。
全文摘要
一種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在其每個網孔中具有一個基站,用於在基站和移動臺間雙向通信。基站向移動臺通知作為信息的基站傳輸功率和上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和上行鏈路信號質量。移動臺根據該信息和預定的轉換控制信息判斷是否有必要進行轉換控制。移動臺根據下行鏈路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下行鏈路接收信號質量和預定轉換控制信息判斷是否有必要進行所述轉換控制。移動臺根據該信息和基站最大傳輸功率判斷基站是否有必要進行基站傳輸功率控制。
文檔編號H04B1/04GK1152249SQ96112750
公開日1997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1995年10月11日
發明者田中昌治 申請人:日本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