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的製造方法
2023-06-05 09:58:11 1
專利名稱: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機,包括本身安裝有動力機的拖拉機;還包括齒輪泵、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手動液壓控制閥和絞龍型液壓抽渣泵;絞龍型液壓抽渣泵由液壓馬達、空心連接座、聯軸器、機殼、傳動轉軸、離心葉輪和螺旋葉片。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能較為有效、安全地將絕大部分沼渣從現代化沼氣池中清排出去。
【專利說明】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抽排(含汙泥)沼渣的農用排渣設備,特別是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農村沼氣發電行業近年來取得巨大發展,全國已建沼氣池達5000多萬座。主要由電動、一般的燃油抽渣泵和真空抽渣車組成的現有農用抽渣裝置結構不盡合理,無法被供電負荷較小的農村電網完全驅動起來工作且其所要抽排的位於沼氣池內的沼渣所含固體顆粒物濃度也通常高於15%,因此,現有農用抽渣裝置無法將沼氣池中淤積多年的濃稠沼渣較徹底地清除出去,乃至沼氣池有效的使用率卻在逐年下降。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沼氣池開始加裝有商品化玻璃鋼拱蓋,而現有農用抽渣裝置所採用的一般燃油抽渣泵不能向下插入到此類加裝有玻璃鋼拱蓋的沼氣池中,而且沼氣池所含甲烷氣體濃度較高,現有農用抽渣裝置所採用的一般燃油抽渣泵從含大量甲烷氣體的沼氣池中抽取沼渣時則存在引燃甲烷氣體的潛在超高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機,其結構合理,能較為有效、安全地將絕大部分沼渣從現代化沼氣池中清排出去。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機,包括本身安裝有動力機的拖拉機;還包括齒輪泵、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手動液壓控制閥和絞龍型液壓抽渣泵;絞龍型液壓抽渣泵由液壓馬達、空心連接座、聯軸器、機殼、傳動轉軸、離心葉輪和螺旋葉片;齒輪泵安裝在拖拉機上並由動力機驅動而工作,齒輪泵的出油口通過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可連通至液壓馬達的進油口,液壓馬達的出油口通過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可連通至齒輪泵的進油口,在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或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上安裝著手動液壓控制閥,齒輪泵在其工作時能使液壓油循環往復地流過齒輪泵、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液壓馬達和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並通過液壓油驅動液壓馬達工作,手動液壓控制閥能以調節流過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或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的液壓油流量的方式通過液壓油控制液壓馬達工作時的轉速;機殼由第一泵殼和第二泵殼組成,第一泵殼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第二泵殼呈圓桶狀且內部設有圓柱面狀內表面,位於機殼之外的空心連接座頭端殼壁以與第一泵殼尾端殼壁相對的方式固裝在第一泵殼尾端殼壁的外表面上,空心連接座的尾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一軸孔且其頭端殼壁與第一泵殼的尾端殼壁相對的部位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二軸孔,第一泵殼的尾端殼壁與空心連接座的頭端殼壁相對的部位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三軸孔,第一泵殼的頭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過渣孔,第二泵殼尾端對應於圓桶頂部設有的桶口的管狀口以經過渣孔連通第一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的方式與第一泵殼頭端殼壁相固接,第二泵殼頭端對應於圓桶底部設有的底壁的頭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四軸孔,第二泵殼內部對應於圓桶周壁而相應環繞其圓柱面狀內表面的管狀壁靠近其頭端殼壁的部位設置著穿透其壁體的進渣孔,第一泵殼位於其尾端殼壁與頭端殼壁之間且相應環繞其圓柱狀腔室的包封殼壁設置有經環繞第一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的圓柱面狀內表面穿透該包封殼壁的出渣孔,傳動轉軸以同時插過第二至第四軸孔的方式穿過第一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和第二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對應於圓桶桶腔並被其管狀壁環繞的腔室,傳動轉軸的尾端朝向空心連接座尾端殼壁經第二軸孔伸入至空心連接座內部相應設有的空心腔室而其頭端相應背向離空心連接座經第四軸孔穿過第二泵殼頭端殼壁而伸出至空心連接座和機殼之夕卜,在空心連接座的尾端殼壁外表面上安裝著的位於空心連接座和機殼之外的液壓馬達其動力輸出轉軸通過設置在連接座內部相應設有的空心腔室內的聯軸器同軸固接傳動轉軸的尾端,在第一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內設置著不接觸第一泵殼內表面的離心葉輪,離心葉輪以在同一平面內環圍繞傳動轉軸位於第一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內的尾部軸段環向均布的方式固裝在尾部軸段上,在第二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內設置著不接觸第二泵殼圓柱面狀內表面的螺旋葉片,螺旋葉片以朝傳動轉軸長度方向沿螺旋線延伸而環繞位於第二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內的頭部軸段的方式固裝在頭部軸段上;離心葉輪的直徑大於螺旋葉片的直徑,第一泵殼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的直徑相應大於第二泵殼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的直徑;當液壓馬達工作而通過傳動轉軸帶動離心葉輪和螺旋葉片自轉時,離心葉輪相應所受到的環繞傳動轉軸尾部軸段並以相對傳動轉軸靜止的方式背向傳動轉軸尾部軸段的離心力始終指向第一泵殼位於其尾端殼壁與頭端殼壁之間的包封殼壁,螺旋葉片相應所受到的環繞傳動轉軸頭部軸段並以相對傳動轉軸靜止的方式背向傳動轉軸頭部軸段的離心力始終指向第二泵殼內部對應於圓桶周壁而相應環繞其圓柱面狀內表面的管狀壁。
[0005]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液壓馬達驅動傳動轉軸帶動離心葉輪(第一泵殼、由傳動轉軸的尾部軸段和離心葉輪形成等效形成離心泵)和螺旋葉片(第二泵殼、由傳動轉軸的頭部軸段和螺旋葉片相配裝成的絞龍等效形成螺旋輸送器)同向轉動,螺旋葉片使被其經進渣孔抽入到第二泵殼內部設有的對應於圓桶桶腔而被其管狀壁環繞的腔室內的沼渣朝向過渣孔的方向流動,離心葉輪則使被其經過渣孔抽入到第一泵殼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內的沼渣朝出渣孔的方向流動並經出渣孔排出。本實用新型也可被應用於養殖、環衛行業,具有廣闊市場前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能較為有效、安全地將絕大部分沼渣從現代化沼氣池中清排出去。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絞龍型液壓抽渣泵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渣機,如圖1所示,包括本身安裝有動力機11的拖拉機I ;還包括齒輪泵2、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手動液壓控制閥4和絞龍型液壓抽渣泵5 ;如圖2所示,絞龍型液壓抽渣泵5由液壓馬達51、空心連接座53、聯軸器52、機殼、傳動轉軸57、離心葉輪55和螺旋葉片58 ;如圖1所示,齒輪泵2安裝在拖拉機I上並由動力機11驅動而工作,齒輪泵2的出油口通過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可連通至液壓馬達51的進油口,液壓馬達51的出油口通過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可連通至齒輪泵2的進油口,在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或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上安裝著手動液壓控制閥4,齒輪泵2在其工作時能使液壓油循環往復地流過齒輪泵2、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液壓馬達51和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並通過液壓油驅動液壓馬達51工作,手動液壓控制閥4能以調節流過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或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的液壓油流量的方式通過液壓油控制液壓馬達51工作時的轉速;如圖2所示,機殼由第一泵殼56-1和第二泵殼56-2組成,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第二泵殼56-2呈圓桶狀且內部設有圓柱面狀內表面,位於機殼之外的空心連接座53頭端殼壁以與第一泵殼56-1尾端殼壁相對的方式固裝在第一泵殼56-1尾端殼壁的外表面上,空心連接座53的尾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一軸孔且其頭端殼壁與第一泵殼56-1的尾端殼壁相對的部位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二軸孔,第一泵殼56-1的尾端殼壁與空心連接座53的頭端殼壁相對的部位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三軸孔,第一泵殼56-1的頭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過渣孔,第二泵殼56-2尾端對應於圓桶頂部設有的桶口的管狀口以經過渣孔連通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的方式與第一泵殼56-1頭端殼壁相固接,第二泵殼56-2頭端對應於圓桶底部設有的底壁的頭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四軸孔,第二泵殼56-2內部對應於圓桶周壁而相應環繞其圓柱面狀內表面的管狀壁靠近其頭端殼壁的部位設置著穿透其壁體的進渣孔59,第一泵殼56-1位於其尾端殼壁與頭端殼壁之間且相應環繞其圓柱狀腔室的包封殼壁設置有經環繞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的圓柱面狀內表面穿透該包封殼壁的出渣孔54,傳動轉軸57以同時插過第二至第四軸孔的方式穿過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和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對應於圓桶桶腔並被其管狀壁環繞的腔室,傳動轉軸57的尾端朝向空心連接座53尾端殼壁經第二軸孔伸入至空心連接座53內部相應設有的空心腔室而其頭端相應背向離空心連接座53經第四軸孔穿過第二泵殼56-2頭端殼壁而伸出至空心連接座53和機殼之夕卜,在空心連接座53的尾端殼壁外表面上安裝著的位於空心連接座53和機殼之外的液壓馬達51其動力輸出轉軸通過設置在連接座內部相應設有的空心腔室內的聯軸器52同軸固接傳動轉軸57的尾端,在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內設置著不接觸第一泵殼56-1內表面的離心葉輪55,離心葉輪55以在同一平面內環圍繞傳動轉軸57位於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內的尾部軸段環向均布的方式固裝在尾部軸段上,在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內設置著不接觸第二泵殼56-2圓柱面狀內表面的螺旋葉片58,螺旋葉片58以朝傳動轉軸57長度方向沿螺旋線延伸而環繞位於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內的頭部軸段的方式固裝在頭部軸段上;離心葉輪55的直徑大於螺旋葉片58的直徑,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的直徑相應大於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的直徑;當液壓馬達51工作而通過傳動轉軸57帶動離心葉輪55和螺旋葉片58自轉時,離心葉輪55相應所受到的環繞傳動轉軸57尾部軸段並以相對傳動轉軸57靜止的方式背向傳動轉軸57尾部軸段的離心力始終指向第一泵殼56-1位於其尾端殼壁與頭端殼壁之間的包封殼壁,螺旋葉片58相應所受到的環繞傳動轉軸57頭部軸段並以相對傳動轉軸57靜止的方式背向傳動轉軸57頭部軸段的離心力始終指向第二泵殼56-2內部對應於圓桶周壁而相應環繞其圓柱面狀內表面的管狀壁。
【權利要求】
1.一種拖拉機液壓絞龍抽澄機,包括本身安裝有動力機(11)的拖拉機(I);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齒輪泵(2)、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手動液壓控制閥(4)和絞龍型液壓抽渣泵(5);絞龍型液壓抽渣泵(5)由液壓馬達(51)、空心連接座(53)、聯軸器(52)、機殼、傳動轉軸(57)、離心葉輪(55)和螺旋葉片(58);齒輪泵(2)安裝在拖拉機(I)上並由動力機(11)驅動而工作,齒輪泵(2)的出油口通過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可連通至液壓馬達(51)的進油口,液壓馬達(51)的出油口通過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 )可連通至齒輪泵(2 )的進油口,在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或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上安裝著手動液壓控制閥(4),齒輪泵(2)在其工作時能使液壓油循環往復地流過齒輪泵(2)、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液壓馬達(51)和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並通過液壓油驅動液壓馬達(51)工作,手動液壓控制閥(4)能以調節流過第一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1)或第二液壓動力傳送軟管(3-2)的液壓油流量的方式通過液壓油控制液壓馬達(51)工作時的轉速;機殼由第一泵殼(56-1)和第二泵殼(56-2)組成,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第二泵殼(56-2)呈圓桶狀且內部設有圓柱面狀內表面,位於機殼之外的空心連接座(53)頭端殼壁以與第一泵殼(56-1)尾端殼壁相對的方式固裝在第一泵殼(56-1)尾端殼壁的外表面上,空心連接座(53)的尾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一軸孔且其頭端殼壁與第一泵殼(56-1)的尾端殼壁相對的部位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二軸孔,第一泵殼(56-1)的尾端殼壁與空心連接座(53)的頭端殼壁相對的部位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三軸孔,第一泵殼(56-1)的頭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過渣孔,第二泵殼(56-2)尾端對應於圓桶頂部設有的桶口的管狀口以經過渣孔連通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的方式與第一泵殼(56-1)頭端殼壁相固接,第二泵殼(56-2)頭端對應於圓桶底部設有的底壁的頭端殼壁設有穿透其壁體的第四軸孔,第二泵殼(56-2)內部對應於圓桶周壁而相應環繞其圓柱面狀內表面的管狀壁靠近其頭端殼壁的部位設置著穿透其壁體的進渣孔(59),第一泵殼(56-1)位於其尾端殼壁與頭端殼壁之間且相應環繞其圓柱狀腔室的包封殼壁設置有經環繞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的圓柱面狀內表面穿透該包封殼壁的出渣孔(54),傳動轉軸(57)以同時插過第二至第四軸孔的方式穿過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和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對應於圓桶桶腔並被其管狀壁環繞的腔室,傳動轉軸(57)的尾端朝向空心連接座(53)尾端殼壁經第二軸孔伸入至空心連接座(53)內部相應設有的空心腔室而其頭端相應背向離空心連接座(53)經第四軸孔穿過第二泵殼(56-2)頭端殼壁而伸出至空心連接座(53)和機殼之外,在空心連接座(53)的尾端殼壁外表面上安裝著的位於空心連接座(53)和機殼之外的液壓馬達(51)其動力輸出轉軸通過設置在連接座內部相應設有的空心腔室內的聯軸器(52)同軸固接傳動轉軸(57)的尾端,在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內設置著不接觸第一泵殼(56-1)內表面的離心葉輪(55),離心葉輪(55)以在同一平面內環圍繞傳動轉軸(57)位於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的圓柱狀腔室內的尾部軸段環向均布的方式固裝在尾部軸段上,在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內設置著不接觸第二泵殼(56-2 )圓柱面狀內表面的螺旋葉片(58 ),螺旋葉片(58 )以朝傳動轉軸(57 )長度方向沿螺旋線延伸而環繞位於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內的頭部軸段的方式固裝在頭部軸段上;離心葉輪(55)的直徑大於螺旋葉片(58)的直徑,第一泵殼(56-1)內部設有圓柱狀腔室的直徑相應大於第二泵殼(56-2)內部設有的圓柱面狀內表面所圍成的腔室的直徑;當液壓馬達(51)工作而通過傳動轉軸(57)帶動離心葉輪(55 )和螺旋葉片(58 )自轉時,離心葉輪(55 )相應所受到的環繞傳動轉軸(57 )尾部軸段並以相對傳動轉軸(57)靜止的方式背向傳動轉軸(57)尾部軸段的離心力始終指向第一泵殼(56-1)位於其尾端殼壁與頭端殼壁之間的包封殼壁,螺旋葉片(58)相應所受到的環繞傳動轉軸(57 )頭部軸段並以相對傳動轉軸(57 )靜止的方式背向傳動轉軸(57 )頭部軸段的離心力始終指向第二泵殼(56-2)內部對應於圓桶周壁而相應環繞其圓柱面狀內表面的管狀壁。
【文檔編號】F04D7-04GK204299889SQ201420754708
【發明者】王茂博, 於萬裡 [申請人]烏魯木齊優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