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哪個更好(清朝12帝各自的白月光)
2023-06-01 12:53:28
清朝十二帝哪個更好?都說「帝王無情」,但有很多時候,不是帝王本身無情,而是他們不敢有情就像唐玄宗一樣,他並非不喜愛楊貴妃了,才同意將其處死只是當時的形勢,不允許他將對楊貴妃的喜愛放在第一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清朝十二帝哪個更好?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清朝十二帝哪個更好
都說「帝王無情」,但有很多時候,不是帝王本身無情,而是他們不敢有情。就像唐玄宗一樣,他並非不喜愛楊貴妃了,才同意將其處死。只是當時的形勢,不允許他將對楊貴妃的喜愛放在第一位。
一直以來,清朝的皇帝都以「痴情」著稱,特別是順治皇帝。雖然正史說他因天花去世,但民間也有流傳,說他是因為董鄂妃去世,最終看破紅塵選擇出家。還有因為電視劇的關係,讓乾隆與孝賢皇后的愛情為人熟知。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12帝,各自的「白月光」都是誰,他們的愛情結局又如何。
一、努爾哈赤與阿巴亥
阿巴亥12歲的時候,就嫁給了比自己大31歲,且已經有七位妾妃的努爾哈赤。史料記載阿巴亥丰姿貌美,頗有機變,因此很快得到努爾哈赤寵愛,13歲就被冊為大福晉。
後來,阿巴亥先後為努爾哈赤生下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子,努爾哈赤將八旗中的三旗,分別交給三個兒子掌管。雖然後來阿巴亥,與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眉來眼去被揭發,一度失寵,可努爾哈赤佔領遼陽後,仍然選擇將其接回,重新立為大福晉。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因攻打寧遠受了重傷,不久病情加重。他自知大限將至,於是專門召阿巴亥單獨相見,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的信任。不過卻因為這件事,導致四大貝勒心生惶恐,害怕努爾哈赤傳位給阿巴亥的兒子。
最終,四大貝勒以「殉葬」為由,逼阿巴亥自縊而死。皇太極即位後,沒有追諡阿巴亥為皇后,也沒有設神牌。直到多爾袞掌權,才追封生母為皇后,並供奉於太廟。然而順治即位後,又廢了其封號,神牌也撤出。從此以後,「阿巴亥」三個字似乎成為一種禁忌,再無人敢提起。
二、皇太極與宸妃
宸妃姓博爾濟吉特,名海蘭珠,是孝莊文皇后的親姐姐,於天聰八年進宮。當時的海蘭珠已經26歲,之前有沒有嫁過人不得而知,但比妹妹晚進宮9年的她,很快便俘獲了皇太極的心。
海蘭珠雖然比孝莊文皇后進宮晚,可在後宮的地位卻極高,僅次於中宮皇后哲哲,即二人姑母孝端文皇后。
崇德六年,正在與洪承疇進行大戰的皇太極,聽到來自宮中的急報,稱「關雎宮宸妃有疾」。戰事如此緊急,可皇太極仍然決定暫時交由將領們固守,自己連夜返回盛京探望愛妃。
還在途中,皇太極就不斷接收到宸妃病情加重的消息,他恨不得自己能長上翅膀,立馬回到宸妃身邊。然而還沒回到盛京,他就接到宸妃病逝的消息,瞬間猶如五雷轟頂。
皇太極回到關雎宮,抱著宸妃的屍體痛哭不止,甚至幾度哭暈過去,等醒來又接著哭。但逝者已矣,皇太極也只能為愛妃辦一場隆重的喪禮。皇太極還規定,在宸妃的忌日不準宴樂。後來錦州大戰告捷,有王公大臣私下慶祝,誰知恰逢宸妃忌日,皇太極大發雷霆,不少人遭受了罰銀、鞭笞、貫耳鼻等處罰。
宸妃曾為皇太極生下皇八子,皇太極隨即大赦天下,這是清朝建立後第一道大赦令。皇太極在詔令中說:「今蒙天眷,關雎宮宸妃誕育皇嗣,朕稽典禮,欲使遐邇內外政教所及之地,鹹被恩澤……」
毫無疑問,他是將此子視為儲君看待的,如無意外,皇八子就是下一任皇帝。然而很可惜,皇八子活了不到一歲,連名字都還沒取,就不幸夭折了。宸妃去世後,皇太極常常睹物思人,每逢想起宸妃都會淚如雨下。
三、順治與董鄂妃
可惜皇太極駕崩的時候,順治那時還年幼,不然的話,皇太極一定非常喜歡這個兒子,畢竟和他一樣痴情。董鄂妃天資聰慧,好讀史書,精書法,順治一見她就猶如找到了知音。
董鄂妃於順治十三年進宮,初封為賢妃,但僅僅過去一個月,就被晉封為皇貴妃。要知道,當時順治有皇后,可他卻執意冊封董鄂妃為皇貴妃,足見寵愛程度。要不是孝莊太后堅持不答應,董鄂妃早已是皇后。
不僅如此,順治甚至還為了董鄂妃大赦天下,皇帝為了一個妃子而大赦天下,這在整個大清朝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與宸妃一樣,董鄂妃也為皇帝生過一個皇子,而且也夭折了。皇四子出生時,順治同樣大赦天下,將其視為繼承人看待。後來皇四子夭折,順治追封為和碩榮親王,還稱其為「朕之第一子也」。
順治看奏摺時不仔細,董鄂妃總會提醒他,萬一錯過要事怎麼辦。順治讓董鄂妃幫他看,後者又表示後宮不能干政。順治每次聽了翰林院的大臣講課,回去都要給董鄂妃講一遍,後者總是聽得很開心,這就是屬於他們的日常生活。
只可惜,順治十七年,董鄂妃就病逝了。順治悲痛欲絕,下令要以皇后之禮葬,抬梓宮的都是滿洲八旗二、三品大臣。僅過去半年,順治也因天花駕崩。康熙即位後,董鄂妃與其生母佟佳氏一起,與順治合葬於孝陵。要知道的是,孝陵是清東陵中,後來唯一沒有被盜的。
四、康熙與孝誠仁皇后
這二人是政治婚姻,因為孝誠仁皇后的祖父是首輔大臣索尼,為了制衡鰲拜勢力,身為太皇太后的孝莊,才定下赫舍裡氏為皇后。但沒想到,成親之後,康熙與皇后卻非常恩愛。
康熙八年,皇后生下嫡長子承祜,據史書記載:「皇后所生長子承祜方四歲,天性聰慧,上甚愛之。」不出意外,身為嫡長子的承祜,將來就是儲君的不二人選。然而不幸的是,承祜最終夭折了。
承祜去世皇后受到打擊,可她總對康熙說無大礙。有一次康熙陪太皇太后於湯泉療疾,他這才聽到皇后病情加重的實情,在徵得太皇太后同意後,他立馬趕回去探望皇后,直到見皇后真的好轉才放心。
康熙十三年,孝誠仁皇后再次生下嫡子胤礽(乳名保成,為希望其平安成長之意)。可皇子這邊倒是平安了,皇后卻因難產昏迷幾個時辰不醒。不管太醫們如何努力,始終沒能救回皇后,當時皇后年僅21歲。
皇后去世,康熙也為其破例,將梓宮奉安於自己的寢宮乾清宮,這是清朝唯一停靈於乾清宮的皇后。此後,康熙幾乎每天都要親自去哀悼。每逢皇后忌日,即使風雨交加,康熙也要放下所有大事,冒著風吹雨打去祭奠嫡妻。
正是因為胤礽是皇后留下的獨子,康熙才格外珍惜,在其年滿周歲時,便著急立為皇太子,盡心培養。康熙曾親口說過:「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親加訓諭……」還有「胤礽所用一切遠過於朕」等等。一切一切皆表明,胤礽是子憑母貴,可惜他自己將一手好牌打爛……
五、雍正與年妃
說到雍正,或許有人會說:「雍正的白月光是嬛嬛啊~」有人持反對意見說:「雍正的白月光應該是純元皇后才對!」但實際上,都不是,歷史上雍正最寵愛的,無疑是年妃。
是的,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在雍正還為雍親王的時候,她便入潛邸當了側福晉。自從年氏嫁過去,幾乎就得到雍正獨寵。從她首次生育到去世,就幾乎包攬了雍正的所有子嗣,為此足以證明。
雍正即位後,年氏一封就是貴妃,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比年氏資歷更深的另一位側福晉李氏,也不過只是封為齊妃罷了。雍正與年氏最開心的日子,應該還是在潛邸的時候,因為自打雍正即位後,年氏的身體就越來越不好,或許與之前小產過有關。
雍正三年,年貴妃病重,正在準備祭天大典的雍正,放下手頭大事,趕去陪伴年氏。為了給年氏衝喜,雍正也在有皇后的情況下,冊封其為皇貴妃。此後,雍正這個「勞模皇帝」,竟然幾乎每天不怎麼處理政事,就專注陪伴皇貴妃。
只可惜,雍正三年的十一月,年氏還是病逝了。悲痛難忍的雍正,在喪禮上對大臣們很不客氣,卻因為年氏的關係,暫緩了對年羹堯的懲治。
年氏為雍正生了三子一女,待雍正即位時,已只剩下皇八子福惠沒有夭折。雍正將福惠帶在身邊細心教導,顯然有意重點培養。只可惜,福惠在8歲也去世了。當時已經成年的皇子弘曆(後來的乾隆帝)、弘晝連貝子都不是,雍正卻追封福惠為親王,足見對其寵愛。
雖然年氏去世僅一個月,雍正就處置了年羹堯,但年氏仍然得以入葬泰陵地宮。而且雍正定了年羹堯92條大罪,除了他本人一脈獲罪外,其餘親人皆未受牽連。這其中的「恩典」,與年氏得寵不能說無關。
六、乾隆與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出身名門,是雍正親眼看中的兒媳婦,所以雍正五年,富察氏便入乾隆潛邸為嫡福晉。第二年,富察氏就生下長女,可見她一嫁過去就受到乾隆寵愛。
緊接著,他們迎來第一個嫡子,雍正親自為這個嫡孫取名「永璉」,隱示承宗器之意。同理,如果不出意外,永璉也是大清名正言順的皇太子,因為乾隆一即位,就通過秘密立儲,將其定為繼承人。可是,永璉最後也夭折了。
之後,乾隆不僅下令追諡永璉為「端慧皇太子」,還專門為其修建了皇太子園寢。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以及永璉忌日等等,乾隆都會派王公前往祭祀。乾隆去拜謁祖陵時,也會到兒子陵前看一看。可惜皇太子園寢後來經過偷盜,如今已不復存在。
永璉去世後,皇后受到打擊,乾隆為了安慰她,便屢次帶著皇后出京散心。終於在乾隆十一年,皇后又生下嫡子永琮。這個兒子的到來,既彌補了二人沒有嫡子的遺憾,也減輕了皇后一絲喪子之痛,帶來新的希望。
但很不幸的是,永琮很快便夭折了,這下皇后徹底承受不住,倒下了。皇后生病乾隆很是憂心,想借著出巡轉移一下皇后視線,有助於病情。
礙於皇后病情,乾隆只能下令在濟南府駐蹕,可皇后一再要求不要因她耽誤行程,乾隆不得已下令回京。可當走到德州舟次的時候,皇后就病逝了。
正因如此,乾隆後來不管經過濟南多少次,都不敢再進城,難怪後來乾隆沒去濟南接夏雨荷(開個玩笑)。言歸正傳,此後每當乾隆經過濟南,都會留下一首詩,比如第四次的時候他說:「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第八次的時候他又說:「八度經過弗入城,未為禪理契無生。」第九次的時候他已經80歲了,這時候的乾隆說:「歷下恨豈忘,八旬偕老意難平。」
不管孝賢皇后去世多少年,只要乾隆還在,他就沒有停止過對妻子的想念。就好比他曾在皇后陵前說:「齊年率歸室,喬壽有何歡?」你都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我活得再久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七、嘉慶與孝淑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是乾隆在位時,為兒子嘉慶挑選的嫡福晉。嘉慶還沒即位之前,喜塔臘氏便為他生了一子兩女,還曾小產過一次,身體變得很不好。嘉慶即位後,喜塔臘氏被冊封為皇后,此時她的身體已一天不如一天。
嘉慶二年,皇后便在景仁宮病逝,時年38歲。髮妻的去世,令嘉慶皇帝很傷心,他為皇后寫下一首輓詩:「琴瑟和鳴忽斷弦,冬宵夏晝廿三年。雲煙飄渺歸衝漠,兒女伶仃忍棄捐。意外突成今日事,心中擬結再生緣。坤儀定位悲期歲,此恨綿綿萬古牽。」
嘉慶駕崩後,孝淑睿皇后的兒子旻寧繼承皇位,即道光帝。如此一來,道光便成為整個清朝歷史上,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
八、道光與孝全成皇后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並非道光帝原配,而是他第三任皇后。當年13歲的鈕祜祿氏,第一次參加宮中的選秀,一下就被剛即位的道光帝看中,初封為嬪。不僅如此,道光還特賜封號「全」,說明鈕祜祿氏才、智、貌樣樣俱全,在道光眼裡是哪哪都好。
進宮不到兩年,鈕祜祿氏又從全嬪升為全妃,幾乎受到了皇帝獨寵。接下來,全妃為道光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雖然不是皇子,但絲毫不影響道光對全妃的寵愛。全妃所生的皇四女,是道光唯一長大成人的長女,道光曾經在上諭中,將其與後來繼承皇位的鹹豐相提並論,足見道光對其喜愛程度。
道光十一年,已是全貴妃的鈕祜祿氏生下皇四子奕詝,即後來的鹹豐帝,地位更勝從前。不久,道光第二任皇后佟佳氏去世,鈕祜祿氏便順理成章,被封為皇貴妃,繼而冊封為后。
孝全成皇后曾經也小產過,還因此嚴重損害了身體,後來皇后時不時就會生一場病。道光十九年,皇后再次生病,在道光與皇太后的關懷下有所好轉。但一年之後,病情復發且突然嚴重起來。
最終,皇后於道光二十年病逝,年僅33歲。道光決定冠摘纓,穿青長袍褂13天。在這13天裡,道光每天都要到皇后梓宮前奠酒,他這樣評價皇后:「奉慈闈而成順孝,秉淑德而著醇全。惟孝全二字之徽稱,賅皇后一生之懿範。」
此後,道光再不立皇后。
九、鹹豐與麗妃
從「麗妃」的封號就可以看出來,她一定長得非常漂亮,至少是長在了鹹豐帝的審美上。麗妃與後來的慈禧太后同時進宮,她初封為麗貴人,後為麗嬪,慈禧初封為蘭貴人,後為懿嬪。但一直以來,她都比慈禧更為受寵。
比如麗嬪所生的是皇長女,懿嬪所生的是皇長子。按理來說,皇長子的待遇是無可比擬的,但鹹豐給予皇長女的賞賜,與給皇長子的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而且根據記載,麗妃後來搬到了鹹福宮住,當時鹹豐起居之地距離鹹福宮最近。這些都可以看出來,麗妃一直比慈禧受寵,只不過慈禧生了一個兒子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許多影視劇都說慈禧迫害麗妃,可根據歷史來看,麗妃與慈禧的關係應該還不錯。因為鹹豐去世後,麗妃的地位一路提升,到了同治朝已經是麗皇貴太妃,在後宮中的地位僅次於慈安、慈禧兩宮太后。
而且麗妃所生的皇長女,被慈禧封為榮安固倫公主。要知道「固倫」是皇后所生的嫡女才能有的封號,可慈禧將榮安固倫公主視如己出,足以證明她和麗妃的關係不錯。麗妃是光緒十六年去世的,享年54歲,諡號「莊靜皇貴妃」。
十、同治與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可同治皇帝就是喜歡她,還冊立她為皇后。慈禧太后很不喜歡她,也就註定這對夫妻的愛情不會順利,事實也的確如此。
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阿魯特氏與慈禧之間的矛盾,但有野史提到,兩人的關係極差,慈禧常常幹涉帝後日常生活。其實阿魯特氏身為慈安太后的親戚,卻又做了慈禧兒子的皇后,可想而知她在後宮的壓力有多大。
就在同治駕崩的74天後,皇后阿魯特氏也突然去世,因此有了許多猜測之說,都說是慈禧逼死了阿魯特氏。不過也有說法認為,是皇后自己覺得處境尷尬,最終選擇自殺。
十一、光緒與珍妃
說起珍妃,那可謂是「鼎鼎大名」了。珍妃自小性格開朗,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極為反感宮中的各種爾虞我詐。可嚮往自由的她,偏偏進宮當了寵妃,就註定離她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
光緒十四年,珍妃選秀入宮初封為珍嬪,一直到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旬大壽,加恩晉封為珍妃。光緒雖寵愛珍妃,卻也不得不看慈禧太后的臉色。珍妃一向不喜宮中的條條框框,慈禧怒斥其破壞家法,於是對其施以「褫衣廷杖」的處罰。
光緒寵愛珍妃,是因為後者理解和支持他,但正因為這樣,從而遭到慈禧的記恨。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在逃離之前,下令將珍妃投於井中溺亡,年僅24歲。
十二、宣統與祥貴人
公元1937年,正在北京中學堂讀書的譚玉齡,被宣統皇帝溥儀看中,成為他的祥貴人。在此之前,溥儀已經有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可他與婉容的關係越來越差,文繡也和他漸行漸遠,最終離婚。
而譚玉齡自從嫁給溥儀,二人關係就非常好,一直到譚玉齡去世,都和溥儀恩愛有加。溥儀喜歡攝影,他還專門為譚玉齡照相,將其照片隨身攜帶。譚玉齡病逝後,溥儀認為是日本人害死了她,情緒非常激動,曾在法庭上說:「我的愛妻被吉岡中將害死了!」
譚玉齡的喪禮極其隆重,溥儀得到特赦後,還專門將其骨灰接回自己家中。如今在偽滿皇宮博物館,還可以見到譚玉齡年輕時的照片。而在照片背後,是溥儀深情寫下的八個字:「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古代的皇帝,雖說高高在上,卻也有著許多無可奈何。他們身上背負著太多責任,註定無法享受到普通人那種平凡的愛情。不過帝王也是人,在他們心中,始終也有無法忘懷的那個人。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