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縮把五通管轉軸式便攜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1:56:4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摺疊可攜式自行車,特別涉及一種將五通管作為轉軸的——伸縮把五通管轉軸式便攜自行車。
技術背景:
目前市場上有數款摺疊自行車,雖然有摺疊速度快的摺疊自行車,但由於結構和構造等原因,摺疊後還不可能達到放入背包中的滿意程度。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車把以伸縮轉把型的新型摺疊方式,後叉件與中梁的摺疊是以五通管為轉軸向前下方摺疊,車座摺疊與前架摺疊聯動的方式,摺疊完後能夠放入背包中的——伸縮把五通管轉軸式便攜自行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伸縮把五通管轉軸式便攜自行車,包括伸縮轉把、前叉杆、前架、中梁、後叉件、車座、前輪、後輪和驅動機構,其特徵是:伸縮轉把包括左手把、右手把、上鎖件、下鎖件和拉手,左手把和右手把是由圓管的上端作直角彎曲而成,左手把和右手把直角彎曲處下方的外側開有螺紋孔,上鎖件由上夾件、限位片和鎖緊螺栓構成,上夾件是一鋁擠型的切斷件,上夾件的左右兩端各有一上下向的圓孔,上夾件的兩上下向的圓孔上還連有上下向的開縫,上夾件上下向開縫靠後的左右各開有一上下向的螺紋孔,上夾件上下向開縫靠後的左右兩上下向的螺紋孔的底端通過兩螺栓擰接一限位片,讓限位片連接於上夾件的底側,上夾件的中間有一與上夾件上下向開縫垂直的縱向孔,上夾件縱向孔的後端連接一鎖緊螺栓的防松螺母,左手把和右手把穿入上夾件左右兩端上下向的圓孔中,並將左手把和右手把直角彎曲處下方的螺紋孔對應於上夾件的底側面,用兩螺栓分別擰入左手把和右手把直角彎曲處下方的螺紋孔中,將左手把和右手把與上夾件作旋轉的限位,並且,擰接於左手把和右手把上的兩螺栓,與連接於上夾件的底側的限位片配合,能作為左手把和右手把展開時的限位,鎖緊螺栓穿入上夾件的縱向孔中,並擰入到防松螺母中,擰緊鎖緊螺栓能收緊上夾件上下向的開縫,將上夾件鎖緊左手把和右手把,使得左手把和右手把固定而不能轉動;下鎖件由下夾件和鎖緊螺栓構成,下夾件是一鋁擠型的切斷件,下夾件前部的左右兩端各有一上下向的圓孔,下夾件前部的兩上下向的圓孔上連有上下向的開縫,下夾件的左後端有一上下向的圓孔,下夾件偏右的後端有一上下向的圓孔,下夾件前部的中間有一與下夾件前部上下向開縫垂直的縱向孔,下夾件縱向孔的後端連接一鎖緊螺栓的防松螺母,下夾件中部左端上下向的圓孔與前叉杆的上端連接,前叉杆由圓管、圓柱和前軸構成,圓管的底端管孔中塞入圓柱,圓管的底端向並連同圓柱有一橫向穿孔,前軸穿入圓管的底端和圓柱的橫向穿孔中,並向右贏出,左手把和右手把穿入下夾件左右兩端上下向的圓孔中,鎖緊螺栓穿入下夾件的縱向孔中,並擰入到防松螺母中,擰緊鎖緊螺栓能收緊下夾件上下向的開縫,將下夾件鎖緊左手把和右手把,使得左手把和右手把固定而不能上下滑動,拉手連接於左手把和右手把的上部,並位於上夾件的上方;前架由旋轉部件和前連件構成,旋轉部件安裝於下夾件偏右後端的上下向圓孔上,前連件是鋁擠型的切片加工件,前連件的前端呈槽型,前連件槽型的上下兩側有相互的對穿孔,前連件後端的上下方各有一橫向穿孔,前連件槽型相互的對穿孔通過對鎖螺栓連接旋轉部件;中梁包括梁管、前內塞塊、後內塞塊、前槽件、後槽件和避震靠件,梁管前端的管孔中緊配塞入前內塞塊,前內塞塊是上下各有一縱向螺紋孔的部件,位於梁管前端的管孔中的前內塞塊通過兩螺栓連接前槽件,前槽件是開口朝前的槽型件,前槽件左右兩側的下端有相互的對穿孔,梁管後部的左右兩側,開有一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梁管後部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成等分並位於五通管穿入孔的周圍,後內塞塊是由一中間有一與五通管的對應孔、四角各有一圓孔的部件,後內塞塊從梁管後端的管孔中塞入至梁管後部,並且將後內塞塊五通管的對應孔和四角的圓孔,分別與梁管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相對應,後槽件是開口朝前的槽型件,後槽件後側面的下部有一開口,後槽件上部的左右兩側的前角有相互的對穿孔,後槽件下部的左右兩側有一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後槽件的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與梁管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相對應,用四顆鉚釘將後槽件和後內塞塊與梁管的後部固定,避震靠件連接於梁管後端的左側面,前槽件左右兩側相互的對穿孔通過對鎖螺栓與前連件後端下方的橫向穿孔轉動連接;後叉件由五通管、五通管連件、波狀彎曲管、∩形副叉和內塞構成,五通管是由金屬管加工而成,五通管的右端有向外凸起的邊沿,五通管從右向左穿入於中梁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中並向左贏出,五通管連件是前部為圈形、後部為杆形的部件,五通管連件的後部與波狀彎曲管的前端連接,五通管連件的前部與五通管的左端部固定抱接,波狀彎曲管是由金屬矩形管的中部壓製成波狀彎曲的部件,波狀彎曲管後端的左右兩側開有一相互的長孔,∩形副叉的左端面通過鉚釘與波狀彎曲管後端部的右側鉚接,內塞是帶有橫向螺紋孔的矩形塊狀的部件,內塞塞入波狀彎曲管後端的管孔中,並使內塞的橫向螺紋孔對應于波狀彎曲管後端相互的長孔,後叉件的五通管能與中梁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旋轉配合,並使後叉件能向下前方摺疊,展開後,波狀彎曲管的前部的上側面能與中梁後端的避震靠件相抵靠;車座包括座管、鎖接件、連杆、鞍座和摺疊定位鉤,座管由矩形座管、上塞件、下塞件和圓鞍管構成,矩形座管是由一矩形管的上端向左側彎曲而成,矩形座管下端的上下各開有一橫向穿孔,矩形座管下端的後側面開有一長孔,矩形座管上端的管孔中緊配塞入上塞件,矩形座管下端的管孔中緊配塞入下塞件,並使下塞件上下的橫向穿孔對應於矩形座管下端上下的橫向穿孔,使下塞件向後的開槽對應於矩形座管下端的後側的長孔,圓鞍管通過兩螺栓與上塞件固定連接,座管下端的下橫向穿孔通過對鎖螺栓與後槽件左右兩側前上角相互的對穿孔轉動連接,矩形座管下端後側面的長孔中和下塞件向後的開槽中滑動連接鎖接件,鎖接件能與後槽件後側面的上邊沿鎖接,座管下端的上橫向穿孔轉動連接連杆的後端,連杆是由一金屬圓鋼的前後兩端壓製成直角折彎的部件,連杆前後直角折彎的兩端點處各開有一螺紋孔,連杆的前端與前連件後端上方的橫向穿孔轉動連接,鞍座連接於圓鞍管上,摺疊定位鉤連接於梁管前端的右側面;前輪安裝於前軸,後輪安裝於後叉件的內塞和∩形副叉上,打開鎖接件,並將車座向前摺疊,在連杆的作用下,車座連帶著前架、伸縮轉把、前叉杆和前輪一起向中梁的下方摺疊,達到完美的摺疊效果,並在摺疊定位鉤座管的作用下,將車座、前架、伸縮轉把、前叉杆和中梁一起固定在摺疊狀態;驅動機構包括中軸、兩曲柄、牙盤、兩腳蹬、飛輪和鏈條,中軸轉動連接於五通管中,兩曲柄安裝於中軸的兩端,牙盤固定連接於兩曲柄右邊的曲柄上,飛輪連接於後輪的右側,鏈條繞接於牙盤和飛輪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型材件的巧妙配合,使得整個車架都沒有電焊焊接,代表了自行車的製造工藝的一種新趨勢;本實用新型的車把採用伸縮轉把的形式,使得車把的摺疊達到既最簡單,而又達到最有效;前叉杆連接於下夾件中部的右端的上下向圓孔中,下夾件偏右後端的上下向圓孔連接旋轉部件,中梁位於偏右的位置,使得摺疊後的後輪能位於下夾件連接前叉杆和連接旋轉部件之間的U形開口中,使摺疊後的本實用新型做到了極致地小巧;本實用新型的前轉動件採用前架和連接於下夾件偏右後端的旋轉部件的配合,旋轉部件中包括有平軸承和避震聚氨酯圓柱,讓前轉動件既簡單而又有效、且還具有避震功能;中梁採用梁管連接前槽件和後槽件的方式,後叉件採用五通管連件固定抱接五通管、五通管與中梁的後部旋轉配合的方式,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摺疊結構達到了更加簡單,且又讓結構更加緊湊;座管下端的下橫向穿孔與後槽件轉動連接,座管下端的上橫向穿孔與連杆的後端轉動連接,使得聯動結構也做到了極致的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伸縮轉把的展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伸縮轉把的收攏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摺疊過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摺疊完畢圖;
圖中:1——伸縮轉把,2——前叉杆,3——前架,4——中梁,5——後叉件,6——車座,71——前輪,72——後輪,8——驅動機構;其中伸縮轉把1還包括:11——左手把,12——右手把,13——上鎖件,14——下鎖件,15——拉手;車座6還包括:車座6還包括:61——座管,62——鎖接件,63——連杆,64——鞍座,65——摺疊定位鉤。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所述的伸縮把五通管轉軸式便攜自行車,包括伸縮轉把1、前叉杆2、前架3、中梁4、後叉件5、車座6、前輪71、後輪72和驅動機構統8;
所述的伸縮轉把1包括左手把11、右手把12、上鎖件13、下鎖件14和拉手15,所述的左手把11和所述的右手把12都是由圓管的上端作直角彎曲而成,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直角彎曲處下方的外側各開有一螺紋孔,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的螺紋孔分別對應於所述上鎖件13上夾件的底側,用兩螺栓分別擰接到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直角彎曲處下方外側的螺紋孔中,連接於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的螺栓分別位於所述上鎖件13上夾件的底側,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下端的側面各開有一螺紋孔,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下端側面螺紋孔擰入螺栓後,能作為所述的左手把11和所述的右手把12與所述下鎖件14下夾件上下滑動的限位。
所述的上鎖件13由上夾件、限位片和鎖緊螺栓構成,所述的上夾件是一鋁擠型的切斷件,所述上夾件的左右兩端各有一上下向的圓孔,所述上夾件的兩上下向的圓孔上還連有上下向的開縫,所述上夾件上下向開縫靠後的左右各有一上下向的圓孔,所述上夾件上下向開縫靠後的左右兩上下向的圓孔中攻牙成螺紋孔,所述上夾件上下向開縫靠後的左右兩上下向的螺紋孔的底端通過兩螺栓擰接一所述的限位片,讓所述的限位片連接於所述上夾件的底側,並位於所述上夾件上下向開縫的靠後,所述的限位片,是一兩端帶孔的部件,連接於所述上夾件底側的所述限位片,與連接於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上的兩螺栓配合,能作為所述的左手把11和所述的右手把12展開時的限位,所述上夾件的中間有一與所述上夾件上下向開縫垂直的縱向孔,所述上夾件縱向孔的後端連有一沉孔,所述上夾件的沉孔中鑲嵌一所述鎖緊螺栓的防松螺母,擰緊所述的鎖緊螺栓能收緊上夾件上下向的開縫,將上夾件鎖緊左手把和右手把,使得左手把和右手把固定而不能轉動,所述的鎖緊螺栓由螺栓和旋擰柄連接而成,所述的鎖緊螺栓還包括有防松螺母。
所述的下鎖件14由下夾件和鎖緊螺栓構成,所述的下夾件是一鋁擠型的切斷件,所述下夾件前部的左右兩端各有一上下向的圓孔,所述下夾件前部的兩上下向的圓孔上還連有上下向的開縫,所述下夾件的左後端有一上下向的圓孔,所述下夾件偏右的後端有一上下向的圓孔,所述下夾件左後端和右後端之間有一開口向後的U型開口,所述下夾件U型開口的寬度與後輪的輪胎的寬度相對應,所述下夾件左後端的上下向圓孔與所述前叉杆2的圓管緊配對應,所述的前叉杆2由圓管、圓柱和前軸構成,圓管的底端管孔中塞入圓柱,圓管的底端向並連同圓柱有一橫向穿孔,前軸穿入圓管的底端和圓柱的橫向穿孔中並向右贏出,所述下夾件左後端的上下向圓孔與所述前叉杆2圓管的上端緊配套接,所述下夾件的中間有一與下夾件上下向開縫垂直的縱向孔,所述下夾件縱向孔的後端連有一所述鎖緊螺栓的防松螺母,所述的左手把11和所述的右手把12穿入所述下夾件左右兩端上下向的圓孔中,所述的鎖緊螺栓穿入所述下夾件的縱向孔中,並擰入到防松螺母中,擰緊所述鎖緊螺栓能收緊下夾件上下向的開縫,將所述的下夾件鎖緊所述的左手把11和所述的右手把12,使得所述的左手把11和所述的右手把12固定而不能上下滑動。
所述的拉手15是一塑料件,所述拉手15的兩下端各連有一上下向的圈,所述拉手15的兩圈圈孔的孔徑與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的外徑相對應,所述拉手15的上部是一拉手的握把,所述拉手15的兩圈孔分別套接於所述左手把11和所述右手把12彎曲處的下方,所述的拉手15位於所述上夾件的上方。
所述的前架3包括旋轉部件和前連件,所述的旋轉部件包括有前軸管、兩深溝軸承、一平軸承和有一避震聚氨酯圓柱,前軸管管孔的上下端各銑有放置深溝軸承的沉孔,前軸管從下向上緊配壓入所述下夾件偏右後端的上下向圓孔中,兩深溝軸承分別鑲嵌於前軸管上下端的沉孔中,平軸承襯於所述前軸管上端的深溝軸承之上,再將避震聚氨酯圓柱放於平軸承之上,避震聚氨酯圓柱的軸向有一孔,並將兩深溝軸承的內孔、平軸承的軸孔和避震聚氨酯圓柱的孔,對應於所述前連件前端槽型上下兩側面相互的對穿孔,用對鎖螺栓將所述的轉動部件與所述前連件的槽型連接,所述的前連件是鋁擠型的切片加工件,所述前連件的前端呈槽型、後端的上下方各有一橫向的穿孔,所述前連件槽型的上下兩側開有相互的對穿孔,所述前連件槽型的上下兩側衝壓成圓角。
所述的中梁4包括梁管、前內塞塊、後內塞塊、前槽件、後槽件和避震靠件,所述的梁管由金屬矩形管制成,所述梁管後部的左右兩側,開有一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所述梁管後部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成等分並位於五通管穿入孔的周圍,所述梁管前端的管孔中緊配塞入前內塞塊,所述的前內塞塊是由上下各有一圓孔的矩形鋁擠型材的切斷加工件,所述前內塞塊的上下兩圓孔中攻有螺紋,所述梁管左右側面前端的前後,連帶著位於梁管前端管孔中的所述前內塞塊開有兩橫向的穿孔,用兩對鎖螺栓將所述前內塞塊固定連接於所述梁管前端的管孔中,並且連帶所述車座6的摺疊定位鉤65固定連接於所述梁管前端的右側,所述的前槽件是由金屬片衝壓成開口朝前的槽型件,所述前槽件左右兩側的下端有相互的對穿孔,所述前槽件後底面的上下各有一孔,所述前槽件後底面的上下孔通過兩螺栓與位於梁管前端管孔中的前內塞塊擰接固定,所述前槽件左右兩側相互的對穿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前連件後端下方的橫向穿孔轉動連接。
所述的後內塞塊是由一中間有一與五通管的對應孔、四角各有一圓孔的部件,所述後內塞塊從梁管後端的管孔中塞入至所述梁管的後部,並且將所述後內塞塊的五通管的對應孔和四角的圓孔,分別與所述梁管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相對應,所述的後槽件是由金屬片衝壓成開口朝前的槽型件,所述後槽件後側面的下部有一開口,所述後槽件上部的左右兩側的前角有相互的對穿孔,所述後槽件下部的左右兩側有一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所述後槽件的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與所述梁管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和四個相互的橫向穿孔相對應,用四顆鉚釘將後槽件和後內塞塊與金屬矩形管的後部固定。
所述的避震靠件由金屬折彎件和避震聚氨酯塊構成,金屬折彎件是由一金屬片衝壓成直角折彎的部件,金屬折彎件的側面有數個鉚接孔,金屬折彎件的頂面面有兩個螺紋孔,金屬折彎件的側面通過鉚釘與梁管後端的左側面固定鉚接,金屬折彎件的頂面螺紋孔通過兩對鎖螺栓與避震聚氨酯塊連接,避震聚氨酯塊呈矩形塊狀,避震聚氨酯塊的豎向有兩通孔,避震聚氨酯塊兩通孔的底部各連接一沉孔,與金屬折彎件連接後的避震聚氨酯塊位於所述梁管後端的左側面。
所述的後叉件5由五通管、五通管連件、波狀彎曲管、∩形副叉和內塞構成,所述的五通管是由金屬管加工而成,所述五通管的右端衝壓成向外的翻邊,所述五通管管孔的左右兩端開有螺紋,所述五通管從右向左穿入於所述中梁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中、並向左贏出,所述的五通管連件是有鋁擠型的切片加工件,所述五通管連件前部呈開口的圈形,所述五通管連件圈形開口處的垂向開有相互的對穿孔,所述五通管連件後下方呈杆形,所述五通管連件後下方的杆形穿入於所述波狀彎曲管前端的管孔中,所述波狀彎曲管前端的橫向連帶著所述五通管連件後下方的杆形開有數個鉚接孔,所述波狀彎曲管的前端通過數顆鉚釘與所述五通管連件後下方的杆形鉚接,所述五通管連件開口的圈形與所述與五通管的左端部套接,並且所述五通管連件開口處的垂向相互的對穿孔通過螺栓螺母的配合,將所述五通管連件開口的圈形緊固抱接所述的五通管。
所述的波狀彎曲管是由金屬矩形管的中部壓製成波狀彎曲的部件,所述波狀彎曲管後端的左右兩側開有一相互的長孔,所述波狀彎曲管後部的右側面有數個鉚接孔,所述的∩形副叉是由金屬扁條彎曲製成,所述∩形副叉的左端面有數個鉚接孔,所述∩形副叉的右後端開有向後的U形開口,所述∩形副叉的左端面通過鉚釘與波狀彎曲管後部的右側鉚接,所述的內塞是帶有橫向螺紋孔的矩形塊狀的部件,所述內塞塞入波狀彎曲管後端的管孔中,並使所述內塞的橫向螺紋孔對應於所述波狀彎曲管後端相互的長孔,所述後叉件5的五通管能與所述中梁後部的五通管穿入孔旋轉配合,並使所述後叉件5能向下前方摺疊,展開後,所述波狀彎曲管的前部的上側面能與所述中梁後端的避震靠件相抵靠。
所述的車座6包括座管61、鎖接件62、連杆63、鞍座64和摺疊定位鉤65,所述的座管61由矩形座管、上塞件、下塞件和圓鞍管構成,所述的矩形座管是由一矩形管的上端向左側彎曲而成,所述矩形座管下端的上下各開有一橫向穿孔,所述矩形座管下端的後側面開有一長孔,所述矩形座管上端的管孔中緊配塞入所述的上塞件,所述的上塞件是由前後各有一圓孔的矩形鋁擠型材的切斷加工件,所述塞件的前後兩圓孔中攻有螺紋,所述矩形座管上端連帶著所述的上塞件一起打人一銷釘加固,所述矩形座管下端的管孔中緊配塞入下塞件,所述的下塞件是由尼龍注塑而成的矩形塊狀的部件,所述下塞件的後側面有一向後的開槽,所述下塞件向後開槽的上方有一向上的沉孔,所述下塞件的左右兩側的上下各有一橫向穿孔,所述的下塞件從下向上緊配塞入於所述矩形座管下端的管孔中,並使所述下塞件上下的橫向穿孔對應於所述矩形座管下端上下的橫向穿孔,使所述下塞件向後的開槽對應於所述矩形座管下端的後側的長孔,所述的圓鞍管是由金屬圓管加工而成,所述圓鞍管後端的前後各開有一徑向的對穿孔,所述圓鞍管後端的兩對穿孔通過兩螺栓與所述上塞件的兩螺紋孔固定連接,所述座管61下端的下橫向穿孔通過對鎖螺栓與所述後槽件左右兩側前上角相互的對穿孔轉動連接,所述矩形座管下端後側面的長孔中和所述下塞件向後的開槽中滑動連接所述的鎖接件,所述的鎖接件62由扁方銷、鎖舌和彈簧構成,彈簧放入所述下塞件向後的開槽中,並且彈簧的上端位於所述下塞件向上的沉孔中,再在所述下塞件向後的開槽中穿入扁方銷,扁方銷中部的上下各有一縱向的螺紋孔,鎖舌是一塊狀的金屬部件,鎖舌的下端呈門鎖的鎖舌狀,鎖舌的上端部的上下各有一縱向的穿孔,鎖舌上下的穿孔通過兩螺栓與扁方銷上下的螺紋孔固定連接,鎖舌在彈簧的作用下能與所述後槽件後側面的上邊沿鎖接,所述連杆63的後端從左向右穿入所述座管下端的上橫向穿孔中,並用螺栓擰接於所述連杆63後端的螺紋孔中定位,所述的連杆63是由一金屬圓鋼的前後兩端壓製成直角折彎的部件,所述連杆63前後直角折彎的兩端點處各開有一螺紋孔,所述連杆63的前端從左向右穿入於前連件後端上方的橫向穿孔中,並用螺栓擰接於所述連杆63前端的螺紋孔中定位,所述的鞍座64連接於所述的圓鞍管上,所述的摺疊定位鉤65是由一片狀的彈簧鋼的頂部鉚接一鉤形尼龍件,所述摺疊定位鉤的下端部有兩孔,所述摺疊定位鉤65通過兩螺栓與所述梁管前端右側面的兩橫向的螺紋孔固定連接。
所述的前輪71是8英寸的輪,所述的前輪71安裝於所述的前軸上,所述的後輪72是10英寸輪,所述後輪72輪軸的左端擰接於所述內塞的橫向螺紋孔中,並用螺母配合收緊所述後輪72輪軸的左端、使所述的內塞與所述波狀彎曲管後端固定,所述後輪72輪軸的右端位於所述∩形副叉的右後端的U形開口中,並通過兩螺母的擰接,將所述後輪72輪軸的右端與所述∩形副叉的右後端的U形開口固定。
向上撥開鎖舌,並將所述的車座6向前摺疊,在所述連杆63的作用下,所述的車座6連帶著所述的前架3、所述的伸縮轉把1、所述的前叉杆2和所述的前輪71一起向所述中梁4的下方摺疊,並使所述的後輪72位於下夾件左後端和右後端之間的向後的U型開口中,使得摺疊後的本實用新型做到了極致地小巧,達到完美的摺疊效果,並在所述摺疊定位鉤65鉤接所述座管6的作用下,將所述的前架3、所述的伸縮轉把1、所述的前叉杆2和所述的中梁4一起固定在摺疊狀態。
所述的驅動機構8包括中軸、兩曲柄、牙盤、兩腳蹬、飛輪和鏈條,所述的中軸通過中軸配件連接於所述的五通管中,兩所述的曲柄安裝於所述中軸的兩端,所述的牙盤固定連接於兩所述曲柄的右邊曲柄上,兩所述的腳蹬分別連接於兩所述的曲柄上,所述的飛輪連接於所述後輪72的右側,所述的鏈條繞接於所述的牙盤和所述的飛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