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怎麼樣才有價值(這些數據告訴你)
2023-06-15 20:43:44 1
勐臘開門節趕擺忙 本報記者 戴振華 攝
建水潮玩夜狂歡 華僑城供圖
通訊員 楊佳輝 攝
「十一」長假讓國人實現久違的旅行計劃,在明媚的秋日下,遊客將目光聚焦在祖國的大好山河,出遊熱情高漲。這當中,雲南也成為全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這些數據告訴你,雲南旅遊有多火!
去哪兒:
雲南多城市預訂量超去年
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十一」假期,雲南多城市預訂量超去年同期。全國15個省、直轄市旅遊產品預訂量超去年。
記者從去哪兒平臺綜合機票、酒店、門票、玩樂等多項預訂數據發現,以四川、青海、甘肅、雲南、貴州、內蒙古為主的西部地區,熱度同比去年還要高。特別是四川的阿壩、青海的海西,各項旅遊產品銷量同比增了1倍以上,成為今年「十一」假期絕對的熱門。雲南的迪慶、大理、麗江預訂量均超去年。
雲南旅遊人均消費
達1883.5元
根據去哪兒平臺統計,今年「十一」假期人均出遊花費達到1809元,每位旅客比去年同期多消費200元,相當於低星級酒店一晚的平均價格。這當中來雲南旅遊人均消費達到1883.5元,比去年增長達421元。
民航出行人數快速恢復,票價卻同比去年降了。去哪兒平臺雲南出發預訂量前十的熱門航線中,去深圳、鄭州、上海的航線平均支付價格均下降2成以上。
迪慶大理麗江預訂量
超去年同期
出遊時間增加、平均消費增長的背後,是旅遊信心的全面恢復。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節前山東青島、雲南瑞麗等地的疫情快速控制,因而並未影響到當地的「十一」假期旅遊產品預訂量。
截至10月8日,去哪兒平臺上山東青島地區的旅遊產品預訂量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成,雲南的迪慶、大理、麗江預訂量超去年同期。
在去哪兒平臺上,赴雲南旅客中深圳居首位,成都、廣州、上海、西安、杭州、武漢、鄭州、長沙、天津位居2至10位。
在跨省遊客和本地遊客交織下,全國15省(直轄市)的旅遊預訂量均超過去年。旅遊產業「內循環」模式推動了今年「十一」假期旅遊整體升級。本報記者 朱婉琪
攜程:
雲南機票酒店同比增長40%
攜程發布《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今年「十一」假期,國民旅遊消費信心顯著增強,假日期間旅遊消費規模相比節前大幅增長,國內出遊人數、旅行消費規模都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峰,國內旅遊市場已逐漸走出疫情陰霾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昆明在全國熱門目的地中排名靠前
攜程大數據顯示,國內交通出行高峰從黃金周長假前一天即已啟動。10月1日當天,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509萬人次,民航運送旅客167萬人次,均創疫情暴發後單日發送量新高。旅遊觀光、短途旅行等客流持續走高,帶動「高鐵遊」、周邊遊等市場行情火熱。
在攜程平臺上,機票、火車票、汽車票、用車等各類出行方式均實現全面增長。其中,機票訂單量環比9月增長超過100%,火車票訂單量環比增長超過300%,汽車票環比增長超過200%。
從熱門線路上看,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西安、廣州、長沙等地居民出行熱度最高,而三亞、上海、北京、成都、杭州、西安、昆明、南京等地,則在全國熱門目的地中排名靠前。
酒店GMV環比增長100%,攜程「午夜房」愈發耀眼。
大理成為「十一」連住酒店熱門城市
報告顯示,今年黃金周期間所有出行用戶中,男女比例為52:48,男性熱情稍高。但更值得關注的是,90後、00後等新世代人群佔比超過60%,成為出行的絕對主力軍。
疫後第一個「十一」,國內旅行向休閒度假轉變已成大勢所趨。越來越多人傾向在同一城市多住幾天,像當地人一樣生活,發掘當地深度美景。數據顯示,「十一」期間酒店連住5天旅客環比增長35%,連住7天暴增70%。
海邊、江邊、古鎮古城酒店,成為連住旅客最愛。三亞、大理、廈門、青島、西安等是「十一」期間連住酒店熱門城市。
麗江租車車日量同比增長135%
傳統玩法魅力不減,各種創新層出不窮。報告顯示,雖然本地遊和周邊遊依然位居市場「C位」,自然風光景點、動物園和城市公園是熱門品類。同時,攜程租車同比增長超50%,私家團同比增長100%。甘肅、新疆等西部長線目的地備受歡迎,豪車自駕、無人機航拍、美食私家團、戶外徒步、滑翔傘、熱氣球、潛水等新玩法熱度猛增。
數據統計,黃金周雲南度假產品同比增長130%,機票、酒店同比增長40%。
攜程租車根據訂單的車日量,發布了2020「十一」假期十大租車人氣城市,分別是三亞、成都、海口、西寧、昆明、烏魯木齊、上海、貴陽、蘭州、麗江。報告認為,大西北、海南、雲貴川、華東成為今年租車自駕遊的4大熱門區域。麗江租車車日量同比增長135%,昆明租車增長47%。
本報記者 朱婉琪
高鐵
大理旅客恢復至九成以上
記者昨日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獲悉,今年超長黃金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實行高峰期運行圖,充分分析客流變化,科學安排運能,採取增開動車、動車重聯等方式,精準滿足遊客出行需求,9月28日至10月5日共發送旅客153.9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八成以上,其中,大理、麗江等旅遊熱門地區客流恢復迅速。
昆明至大理、麗江鐵路是聞名中外的旅遊黃金線。據了解,10月1至5日,乘高鐵動車前往大理旅客達12.7萬人次,環比增長70.5%,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0.9%。到達麗江旅客5.6萬人次,環比增長80.7%,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1.9%。
10月6日返程客流回升,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在旅遊熱門地區採取增開動車、動車重聯等方式,最大限度滿足返程客流和探親、短途出行旅客需求。7-8日為返程高峰,客流較大,僅10月7日就發送旅客21.8萬人次。
本報記者 孫江葒
州市
保山迎客100.38萬人次
昨日,記者從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10月1日至8日,保山市累計接待遊客100.3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4億元,同比分別減少30.54%、24.53%。全市假日文化旅遊市場實現平穩有序。
據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一名負責人介紹,為營造一個安全祥和的雙節旅遊環境,保山市以疫情防控、安全生產以及市場整治為重點,認真抓好節前安排部署、節中督促檢查,確保了國慶中秋假日文化旅遊市場實現平穩有序。其中,推出司莫拉文藝演出、北海溼地景區「2020年北海溼地非遺民族文化節」、棲花嶺星空啤酒派對等系列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激活假日旅遊市場;督促全市77家旅行社按照要求填報旅遊電子合同和電子行程計劃書,417輛旅遊客運車輛全部安裝了車載視頻和衛星定位裝置,規範旅行社和旅遊客運車輛的經營行為;對發布、組織、接待「不合理低價遊」產品的旅行社,一律關閉電子行程單填報系統,暫停在「一部手機遊雲南」平臺的門票預約資格並依法查處;認真落實旅遊購物「30天無理由退貨」政策和投訴受理,10月1日-8日,共受理退貨11件,退款金額116450元;受理投訴4件,辦結率100%。
本報記者 崔敏 通訊員 楊佳輝
臨滄
迎客38.6萬人次
記者昨日從臨滄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十一」期間,臨滄市共接待遊客38.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330.92萬元。自駕遊、親子遊等家庭休閒型的鄉村旅遊受到遊客的歡迎,全市文化旅遊消費呈有序恢復態勢,文化旅遊行業持續向好,文化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
據介紹,「十一」期間到臨滄的遊客從傳統景區遊向文化體驗遊、戶外鄉村遊等產品形式轉換,市內旅遊、鄉村旅遊、城市周邊遊成新熱點,探親訪友、綠道騎行、體驗民宿、品嘗美食、近郊採摘、隨停隨玩的鄉村旅遊等主題成為遊客出遊的主要方式。
此外,臨滄市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推出以碗窯、騰龍、秘境森林谷、古墨、魯史、景亢、那京等「一個美得像夢一樣的地方」為主題的多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產品,多項惠民措施,滿足遊客多元化假日旅遊需求。自駕遊、親子遊、家庭遊持續升溫,節日期間微電影博物館的拓片精品展、碗窯村的制陶體驗、景亢村的特色民族小吃街、昔宜村的野生大江魚垂釣、勐佑鄉村旅遊點的抓稻花魚等活動深受市民和遊客青睞,夜間旅遊活動熱鬧非凡,成為假日旅遊新亮點。
本報記者 羅宗偉 通訊員 魯藝華
景區景點
多地漢服秀等接連上演
每年4-10月,是華僑城文化旅遊節舉辦的日子,今年,以「美好如期·歡樂同行」為主題。恰逢「十一」黃金周,華僑城雲南區域各景區景點推出各種體驗活動和超值旅遊產品,活化文旅業態,以活動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10月3日在建水舉辦了傳統文化體驗、不倒翁、漢服巡遊等活動,深受遊客喜愛。3日晚,建水潮玩夜活動在臨安府署舉行,吸引上千名遊客到場狂歡,現場漢服文化展示、裝置藝術打卡、遊戲互動、音樂轟趴、花式調酒等讓大家過了把國潮癮,同時還有朱家花園文創、益華茶、文化旅遊節吉祥物歡樂橙子等供大家採買和互動。當晚建水潮玩夜活動吸引了超過2000名遊客入園。
在蒼山洱海之間,造型別具匠心的楊麗萍大劇院傾情上演民族音樂劇《阿鵬找金花》。劇中的白族三弦、白族調、「南澗跳菜」讓大理人的鄉愁在這一劇目中得到慰藉。
在世界恐龍谷景區,遊客可以看到彝族大鼓、長號、阿細跳月等原汁原味的正宗的彝式文化表演,感受簡單淳樸的節慶氛圍。據介紹,今年「十一」黃金周,恐龍谷園區每天客流量約在1.2萬至1.5萬人次。本報記者 朱婉琪
勐臘
傳統趕擺過「三節」
今年的國慶和中秋「雙節」來臨之際,正趕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家人隆重的「開門節」,在距離勐臘縣城8公裡的曼龍代村委會曼龍勒村,從10月3日至6日連續4天舉辦傳統的傣族趕擺活動,聞訊前來的群眾和遊客,在體驗這一傳統的傣家節慶活動中歡度大假。
位於瀾滄江主要支流南臘河畔的曼龍勒風景優美,當地政府引入河馬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於2012年打造成一個集吃、住、行、遊、購、娛及戶外運動為一體的旅遊度假營地後,又經過兩次改造升級,逐步建設成為一個不收門票,包含自駕車配套休閒營地、自駕車配套客棧以及民族特色房車度假營地、自駕旅遊高端康養項目、生態農業、文化教育、傣族文化宣傳(傣錦、高升、傣醫、傣族美食製作體驗等)在內的村企3A級旅遊項目。
10月3日記者採訪中看到,四面八方的傣族群眾將自家精心製作的各類美食在趕擺場上擺攤出售,雖然場面非常壯觀,卻聽不到一般集市那種喧囂,大家交流都是輕言細語,「傣味」十足。
「帶著一家人在這樣風景如畫的地方休閒遊玩,既不用買門票,又可以體驗到傳統的傣家人趕擺習俗,這個大假過得非常輕鬆愉快。」來自景洪的遊客巖先生說。
本報記者 戴振華
連結
我省推出「雲南旅遊服務保障卡」
一卡在手 樂遊雲南
日前,雲南為來滇遊客推出「雲南旅遊服務保障卡」,將健康碼、景區預約、投訴、退貨等「遊雲南」App裡政府服務板塊的項目,一鍵裝到一張電子卡片裡,遊客可以直接在微信卡包裡查找和使用。
服務保障卡如何獲取?「遊雲南」平臺相關人士介紹,公眾掃描二維碼,就能一鍵領取。填寫姓名、電話信息,即可激活。
「用戶打開微信『我』—『卡包』,就能查看並使用服務保障卡。保障卡永久有效,每人限領1張。卡中集合了『雲南健康碼』、景區預約、旅遊投訴、購物退貨等旅途中最需要、最核心的政府保障功能,方便用戶能更輕盈、便捷地享受政府保障服務,讓用戶能無憂遊雲南。」該人士說。
本報記者 朱婉琪
來源: 春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