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採血針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2:30:55 1
安全採血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採血針,其包括有針座、針套、針頭、滑件、把手和限位機構,針座為筒形,針座的一端固定並連通針頭,另一端開設有與外部的一輸送管連接的接口;滑件為兩端開口的筒形且活動的套設於針座上,滑件在活動方向上的長度大於針頭的長度;針座的軸向長度大於針頭的長度;限位機構設置於滑件和針座;把手緊靠針座並與滑件相固定;滑件上設置有保護蓋;滑件與保護蓋相固定,保護蓋與滑件之間的接合部是平滑的。因為避免了彈簧式針頭的使用並進一步設置保護蓋保護滑件並與滑件平滑接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專利說明】安全採血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採血針,特別涉及一種安全採血針。
【背景技術】
[0002]採血化驗技術目前已經相當成熟,但是還達不到不從病患體內採血而得出結論的目的,還是要由採血針及採血管來完成化驗的初始過程,所以採血針是目前全球銷量最大的醫療器械產品之一。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世界各國醫院因針頭斷裂或醫護人員操作不當所造成的採血針頭人體傷害事故每年發生數百萬人次。美國醫學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美國每年約發生100萬人次醫護人員意外被採血針扎傷事故,其中至少有千餘人會被針頭上附著的B肝病毒、C肝病毒和愛滋病病毒感染。每次因採血針頭斷裂而被扎傷的醫護人員和患者產生的急救治療費用為人均3000美元。
[0003]國內外公司相繼大力投入安全採血醫療器材的研發,目前市場上的安全採血針非常多,這些安全採血器材有很多不足:其一是生產成本很高;其二是生產工藝複雜;其三是生產質量難以保證;其四是醫護人員操作繁瑣;其五是安全功能難以保證。
[0004]目前,常用的一次性採血針在使用前,需要給針頭套上針套以保護針頭,例如防止針頭被彎折或碰撞等。使用時,拔掉針套時,容易造成刺傷危險,但真正危險在採血完成後處置階段,從被採血者體內拔出後,在進行廢棄處置時,不管是放入專業的處置盒還是帶上針套,都容易被刺傷的危險,造成醫務人員感染等嚴重後果。
[0005]針對這一缺陷,有的採血針採用了伸縮式針頭的技術手段,在採血完成後,利用彈簧等結構的彈力,將針頭縮回至一用於保護針頭的保護套等結構內。這樣一來,雖然可以有效保護針頭,避免醫務人員被刺傷,但是卻會因為針頭回縮的機械動作造成患者極大的痛苦。
[0006]此外,採血針在進行操作時,往往需要與皮膚相貼,而現有的採血針在動作時,採血針的部件與部件之間往往非平滑,或者存在夾縫。這樣一來,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皮膚被夾縫夾住或者粘連等不良後果,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安全性較低、容易加劇患者痛苦的缺陷,提供一種安全性更高、患者痛苦更小的採血針。
[0008]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9]—種安全採血針,其包括有一針座、一針套和一針頭,所述針套套設於所述針頭上,其特點在於,所述安全採血針還包括有一滑件、一把手和一限位機構,所述針座為筒形,所述針座的一端固定並連通所述針頭,另一端開設有與外部的一輸送管連接的接口 ;
[0010]所述滑件為兩端開口的筒形且活動的套設於所述針座上,所述滑件在活動方向上的長度大於所述針頭的長度;
[0011]所述針座的軸向長度大於所述針頭的長度;
[0012]所述限位機構設置於所述滑件和所述針座,用於在所述滑件滑動至完全遮蔽所述針頭後,將所述滑件固定於所述針座上;
[0013]所述把手緊靠所述針座並與所述滑件相固定;
[0014]所述滑件上設置有一用於保護所述限位機構的保護蓋;
[0015]所述滑件與所述保護蓋相固定,所述保護蓋與所述滑件之間的接合部是平滑的。
[0016]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採血針,針座要長於針頭,這樣一來,上述筒形的滑件就可以在針座上來回滑動,使得針頭在被滑件遮蔽和完全暴露兩種狀態之間切換。而限位機構則用於限制滑件移動。
[0017]滑件上的限位機構由於有可能因外部碰撞而產生誤操作,因此在滑件上設置有保護蓋來保護滑件上的限位機構。另外,由於考慮到患者皮膚的接觸,將保護蓋與滑件之間的接合部設置為平滑的。
[0018]使用時,在初始狀態下滑件通過限位機構被固定於針座,(即針頭完全暴露的狀態),先拔去針套,進行採血;採血完成後,解除滑件與針座的固定,將滑件向針頭方向滑行至滑件完全遮蔽針頭,此時滑件再一次被固定於針座上(通過限位機構)。這樣一來,由於不需要再將針套戴上即可遮蔽針頭,安全性大大提升。
[0019]另外,針座上固定把手,一方面可以在操作時用手握住把手,另一方面,把手緊靠住針座,使得僅需要一個拇指同時壓住把手和滑件進行活動的操作即可,使得操作相對現有的採血針也更為方便。
[0020]較佳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有一第一彈性墊圈和兩個第二彈性墊圈;
[0021]所述第一彈性墊圈貼設於所述滑件遠離所述針頭的一端的內周上,且,所述第一彈性墊圈的邊緣與所述滑件的內壁平滑的貼合;
[0022]兩個所述第二彈性墊圈套合併貼設於所述針座上,所述第二彈性墊圈用於在所述滑件滑動至完全遮蔽所述針頭或所述針頭完全暴露時,與所述第一彈性墊圈相卡合,以限制所述滑件的移動。
[0023]也就是說,在滑件往針頭方向滑動至遮蔽針頭或所述針頭完全暴露時,為了將滑件與針座固定,作為限位機構的針座外周上的第二彈性墊圈與滑件內周上的第一彈性墊圈相卡合的固定。由於第一彈性墊圈與滑件的內壁是平滑的貼合,因此可以較為平滑的擠壓推進至與第二彈性墊圈卡合的位置。
[0024]較佳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一彈性扣件和兩個卡槽;
[0025]所述兩個卡槽設置於所述針座上,所述彈性扣件設置於所述滑件上,所述兩個卡槽和所述彈性扣件用於在所述滑件滑動至完全遮蔽針頭或者針頭完全暴露時,與所述彈性扣件相扣合,以限制所述滑件的移動。
[0026]也就是說,滑件順著針座軸向滑動,需要進行採血時,滑件上的彈性扣件與針座上靠近針座的一端的卡槽扣合,針頭完全暴露。採血完成後,需要將針頭遮蔽時,則將滑件滑動至彈性扣件與針座上另一端的卡槽卡合,以遮蔽針頭。另外,此處所說的彈性扣件,是指的現有技術中用彈力來維持卡合關係的扣件,只要施加一個大於彈力的外力即可解除卡合關係。
[0027]較佳的,所述滑件上設置有至少一防滑區。
[0028]此處,防滑區的設置是為了讓手指在推動滑件時擁有更大的摩擦力,例如,可以在滑件外包裹摩擦係數大的橡膠材料或者將滑件上某一區域設置為波浪形/坑槽形以增加手指對滑件的接觸面積。
[0029]較佳的,所述滑件由彈性材料製成,所述滑件與所述彈性扣件一體成型,所述針座與所述卡槽一體成型,所述滑件上設置有若干鏤空區。
[0030]此處設置鏤空區一方面是為了使得滑件遮蔽針頭時,仍然可以通過肉眼觀察針頭的位置,從而使得操作更具安全性;另一方面,第一彈性卡扣件設置成與滑件一體成型時,則鏤空區為第一彈性卡扣件的動作提供了活動空間。
[0031]較佳的,所述滑件包括有一平滑的端面,所述端面的延伸面與所述針座的軸心線之間存在5?10°的夾角。
[0032]此處,由於將針頭插入人體進行採血時,針頭和針座的軸心線通常與皮膚平面呈5?10°的夾角,這就意味著,操作安全採血針時,滑件與皮膚接觸的面也與上述軸心線呈5?10°的夾角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使得採血過程更為順利,並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0033]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於:通過設置滑件在針座上滑動以遮蔽針頭,使得採血後對針頭的處理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因為避免了彈簧式針頭的使用並進一步設置保護蓋保護滑件並與滑件平滑接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安全採血針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為圖1沿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圖1為本實施例的安全採血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沿A-A的剖視圖,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涉及的安全採血針包括有:
[0037]針座2、滑件1、把手7、針套5、針頭6和一限位機構,針套5套設於針頭6上,針座2為筒形,針座2的一端固定並連通針頭6,另一端開設有與外部的一輸送管連接的接口 ;
[0038]滑件I為兩端開口的筒形且活動的套設於針座2上,滑件I在活動方向上的長度大於針頭6的長度。
[0039]針座2的軸向長度大於針頭6的長度。
[0040]限位機構包括彈性扣件11和卡槽31、卡槽32。
[0041]卡槽31、卡槽32設置於針座2上,彈性扣件11設置於滑件I上,卡槽31、卡槽32和彈性扣件11用於在滑件I滑動至完全遮蔽針頭6或者針頭6完全暴露時,與彈性扣件11相扣合,以限制滑件I的移動。
[0042]把手7緊靠針座2並與滑件I相固定。
[0043]滑件I上設置有用於保護限位機構的保護蓋4。
[0044]滑件I與保護蓋4相固定,保護蓋4與滑件I之間的接合部是平滑的。
[0045]滑件I上設置有防滑區12和防滑區13。
[0046]滑件I由彈性材料製成,滑件I與彈性扣件11 一體成型,針座2與卡槽31、卡槽32 一體成型,滑件I上設置有若干鏤空區(圖中未示出)。
[0047]滑件I包括有一平滑的端面,端面的延伸面與針座的軸心線之間存在5°的夾角。
[0048]由於將針頭插入人體進行採血時,針頭6和針座2的軸心線通常與皮膚平面呈5?10°的夾角,這就意味著,操作安全採血針時,滑件I與皮膚接觸的面也與上述軸心線呈5?10°的夾角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使得採血過程更為順利,並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0049]另一方面,保護蓋4和滑件I之間在與皮膚接觸的面上的接合處沒有縫隙,在操作時不會造成患者的皮膚被卡住的情況。
[0050]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例如,不使用彈性扣件和卡槽這樣的卡扣結構,而是採用彈性墊圈相互卡合等方式緊固滑件於針座上等,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採血針,其包括有一針座、一針套和一針頭,所述針套套設於所述針頭上,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採血針還包括有一滑件、一把手和一限位機構,所述針座為筒形,所述針座的一端固定並連通所述針頭,另一端開設有與外部的一輸送管連接的接口 ; 所述滑件為兩端開口的筒形且活動的套設於所述針座上,所述滑件在活動方向上的長度大於所述針頭的長度; 所述針座的軸向長度大於所述針頭的長度; 所述限位機構設置於所述滑件和所述針座,用於在所述滑件滑動至完全遮蔽所述針頭後,將所述滑件固定於所述針座上; 所述把手緊靠所述針座並與所述滑件相固定; 所述滑件上設置有一用於保護所述限位機構的保護蓋; 所述滑件與所述保護蓋相固定,所述保護蓋與所述滑件之間的接合部是平滑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機構包括有一第一彈性墊圈和兩個第二彈性墊圈; 所述第一彈性墊圈貼設於所述滑件遠離所述針頭的一端的內周上,且,所述第一彈性墊圈的邊緣與所述滑件的內壁平滑的貼合; 兩個所述第二彈性墊圈套合併貼設於所述針座上,所述第二彈性墊圈用於在所述滑件滑動至完全遮蔽所述針頭或所述針頭完全暴露時,與所述第一彈性墊圈相卡合,以限制所述滑件的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機構包括一彈性扣件和兩個卡槽; 所述兩個卡槽設置於所述針座上,所述彈性扣件設置於所述滑件上,所述兩個卡槽和所述彈性扣件用於在所述滑件滑動至完全遮蔽針頭或者針頭完全暴露時,與所述彈性扣件相扣合,以限制所述滑件的移動。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安全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滑件上設置有至少一防滑區。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滑件由彈性材料製成,所述滑件與所述彈性扣件一體成型,所述針座與所述卡槽一體成型,所述滑件上設置有若干鏤空區。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滑件包括有一平滑的端面,所述端面的延伸面與所述針座的軸心線之間存在5?10°的夾角。
【文檔編號】A61B5/153GK204049656SQ20142041913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毛亞凌 申請人:上海金塔醫用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