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2:55: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具體地是涉及一種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
背景技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物聯網的概念其主要核心就是物物聯網,隨時隨地的了解物聯網對象的相關信息。而其中實時的位置信息是整個體系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可以說,沒有基於位置信息的服務與信息,整個物聯網的架構將面臨癱瘓。
物聯網的核心是基於位置,由位置可以關聯該位置上設備的信息、設備狀態、環境狀態等信息。獲取了這些信息後,我們就能對搜集到的這些信息進行分析,進而實現對該位置上的人、車、物進行管理。因此這種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經常採用的定位技術中經常使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定位技術,通過RFID標籤實現定位,但是常規的RFID標籤無感應設備時無法實時傳輸數據,難以滿足應用需求。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亟需構思一種新技術以改善其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其可以實時掌握該標籤所附著的物品的精確位置信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包括:RFID標籤本體、通信接頭和標籤連接體;其中所述RFID標籤本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旗標標籤和本標標籤,所述旗標標籤內設有RFID晶片;所述通信接頭包括可存儲信息晶片與通信電路,所述可存儲信息晶片與所述通信電路連接;所述標籤連接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體、第二連接體、第三連接體,其中所述旗標標籤和所述通信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體上,所述本標標籤設置在所述第三連接體上。
優選地,所述標籤連接體還包含用於將所述標籤連接體貼附在物品表面的附著層,所述附著層設置在所述標籤連接體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通信接頭還包括一磁性吸附裝置,所述可存儲信息晶片通過所述磁性吸附裝置與所述通信電路建立電路連接。
優選地,所述通信接頭還包括一保護層,該保護層包裹在所述可存儲信息晶片、所述通信電路、所述磁性吸附裝置的外表面。
優選地,所述旗標標籤和所述本標標籤為條狀,並且所述旗標標籤的寬度小於或者等於所述本標標籤的寬度。
優選地,所述附著層為雙面膠層。
優選地,所述標籤連接體採用PV材質製備而成。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體、所述第二連接體和所述第三連接體一體成型。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通過控制系統將標籤通信接頭內可存儲信息晶片的信息與該RFID晶片信息關聯。解決了常規的RFID標籤無感應設備時無法實時傳輸數據的問題,通過控制系統定義可存儲信息晶片的信息的位置信息,可實時掌握該標籤所附著的物品的標識信息及精確位置信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的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的拆分示意圖。
其中:1.RFID標籤本體,11.旗標標籤,12.本標標籤,2.通信接頭,21.可存儲信息晶片,22.通信電路,23.磁性吸附裝置,24.保護層,3.標籤連接體,31.第一連接體,32.第二連接體,33.第三連接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至圖3所示,為符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進行物理連接通信的RFID標籤,包括:RFID標籤本體1、通信接頭2和標籤連接體3;其中所述RFID標籤本體1包括一個或者多個旗標標籤11和本標標籤12,所述旗標標籤11內設有RFID晶片;所述通信接頭2包括可存儲信息晶片21與通信電路22,所述可存儲信息晶片21與所述通信電路22連接;所述標籤連接體3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體31、第二連接體32、第三連接體33,其中所述旗標標籤11和所述通信接頭2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體31上,所述本標標籤12設置在所述第三連接體33上。
優選地,所述標籤連接體3還包含用於將所述標籤連接體3貼附在物品表面的附著層,所述附著層設置在所述標籤連接體3的一側。
優選地,所述通信接頭2還包括一磁性吸附裝置23,所述可存儲信息晶片21通過所述磁性吸附裝置23與所述通信電路22建立電路連接。
優選地,所述通信接頭2還包括一保護層24,該保護層24包裹在所述可存儲信息晶片21、所述通信電路22、所述磁性吸附裝置23的外表面,用於實現對其的保護和固化作用。
優選地,所述旗標標籤11和所述本標標籤12為條狀,並且所述旗標標籤11的寬度小於或者等於所述本標標籤12的寬度。
優選地,所述附著層包括但不限於雙面膠層。
優選地,所述標籤連接體3採用PV材質製備而成。PV材料是通過動態硫化技術使得橡膠完全硫化並以微米級尺寸(低於1微米)分散在塑料基體中。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體31、所述第二連接體32和所述第三連接體33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通信電路22優選為RS232通信電路22,由於其具體電路結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故本實施例對此不再贅述。
RFID標籤包含但不僅限於低頻、高頻、超高頻頻段。
可存儲信息晶片21包含但不僅限於只讀、可擦寫存儲晶片。
通信接頭2包含但不僅限於磁性、接插件連接方式。
保護層24包含但不僅限於包裹形式。
可存儲信息晶片21存儲內容與RFID標籤信息可以一致或者不一致,都通過控制系統進行數據關聯工作。
旗標標籤11與本標標籤12可以不僅限於各一張數量,數量可從零至任意張數。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在於:RFID標籤本體1設有RFID晶片,可用於存儲物品信息並供RFID讀取設備感應讀取;所述通信接頭2通過通信電路22與控制系統進行通信。通過控制系統將標籤通信接頭2內可存儲信息晶片21的信息與該標籤RFID表面晶片信息關聯。解決了常規的RFID標籤無感應設備時無法實時傳輸數據的問題,通過控制系統定義可存儲信息晶片21的信息的位置信息,可實時掌握該標籤所附著的物品的精確位置信息。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還包括一與所述RFID標籤進行通信的智慧感應條,其包括一長條狀的本體、多個磁性通信點、用於獲取周邊環境信息的傳感器組件、用於顯示指令及磁性通信點狀態的LED燈、用於與外部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的網絡接口,其中所述磁性通信點均勻分布在所述本體的上表面上,所述磁性通信點內設有通信電路22,外設有磁性接頭;每一所述磁性通信點處均設有一LED燈,所述網絡接口設置在所述本體的側端面處,所述傳感器組件設置在所述本體的上端面處。通過磁性通信點與所述RFID標籤進行通信,將信息傳送至控制系統,從而實現精確定位。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