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方法與流程
2023-09-20 03:29:10 2

本發明屬於鈾的浸出工藝,涉及地浸採鈾領域的提高鈾資源浸出率的二次回採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方法。
背景技術:
地浸採鈾僅在砂巖型鈾礦床中開展,且礦床必須賦存在地下水水位以下,地浸採鈾井場鑽孔抽注形成的水力坡度驅使浸出劑由注入井向抽出井流動,與礦石發生化學反應,含鈾溶液隨地下水運移。浸出劑流動的速度、方向隨在井場中的位置不同而改變,分浸出區和滯留區;在浸出區,抽出井與注入井之間流動速度與運移路徑的長短呈正相關。在滯留區由於地下水的存在和水力坡度的減小,造成浸出劑難以有效對礦物實現有效浸出,造成浸出率較低。
無論酸法或鹼法地浸礦山都存在浸出率較低的難題,一般根據井網流場模擬,溶浸液覆蓋率分別為:五點型為85%;七點型為90%;行列式為85%。所以即使是七點型井網布置流場也會存在滯留區,鈾資源的浸出率也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為了解決浸出過程形成溶浸死角,改變液流運移方向,實現浸出劑與目標礦物有效接觸和鈾資源的高效回收,提高鈾資源浸出率10%~15%以上,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為地下水治理提供技術支撐,發明了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方法,提高鈾資源浸出率的二次回採,以解決固定井型浸出時存在溶浸死角,造成資源浸出率低的難題。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當井場採區個別浸採單元浸出液鈾濃度3~10mg/l或浸出率達到60%~75%時,調整抽注液井位置;採區邊界為注入井的不調整為抽出井,保證採區外圍全部為注入井;
當井型為五點型時,以相鄰抽出井連成直線,相鄰注入井連成直線,將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未五點型;
當井型為七點型時,以抽出井連線,每兩個抽出井之間間隔注入井兩個,沿直線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後的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沿直線相鄰的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為七點型;
當井型為行列式ⅰ型時,以抽出井連線,注入連線,抽出井向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鄰注入井,將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將原平移後的原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為行列式ⅰ型
當井型為行列式ⅱ型時,以原抽出井連線,原注入井連線,抽出井按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鄰注入井,將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將原平移後的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未行列式ⅱ型。
如上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和注入井規格尺寸相同,具有互換功能。
如上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連接孔口裝置的絲扣,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孔口裝置隨注入井做相應調整。
如上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間距離為25~35m。
如上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相應的地表管線等設施根據改變後的實際位置做相應改變。
如上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局部地下水流向未改變的,可在抽出井與抽出井或注入井與注入井間施工注入井。
本發明的效果在於: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其是對於提高鈾資源浸出率的二次回採方法。本發明解決了固定井型浸出時存在溶浸死角,造成資源浸出率低的難題。
附圖說明
圖1原井型為五點型示意圖;
圖2改變後的井型為五點型示意圖;
圖3原井型為七點型示意圖;
圖4改變後的井型為七點型示意圖;
圖5原井型為行列式ⅰ型示意圖;
圖6改變後的井型為行列式ⅰ型示意圖;
圖7原井型為行列式ⅱ型示意圖;
圖8改變後的井型為行列式ⅱ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方法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當井場採區的浸採單元浸出液鈾濃度在6~10mg/l時,調整抽注液井位置;採區邊界為注入井的不調整為抽出井,保證採區外圍全部為注入井;
如圖1所示井型為五點型時,以相鄰抽出井連成直線,相鄰注入井連成直線,將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原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未五點型,如圖2所示。
所述的抽出井尺寸為148×10mm,注入井尺寸為148×10m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連接孔口裝置的絲扣,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孔口裝置隨注入井做相應調整。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間距離為30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相應的地表管線設施根據改變後的實際位置做相應改變。
實施例2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當井場採區的浸採單元浸出液鈾濃度在6~10mg/l時,調整抽注液井位置;採區邊界為注入井的不調整為抽出井,保證採區外圍全部為注入井;
如圖3所示,井型為七點型時,以抽出井連線,每兩個抽出井之間間隔注入井兩個,沿直線同一方向平移,平移後的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沿直線相鄰的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為七點型;如圖4所示。
所述的抽出井尺寸為148×10mm,注入井尺寸為148×10m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連接孔口裝置的絲扣,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孔口裝置隨注入井做相應調整。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間距離為25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相應的地表管線設施根據改變後的實際位置做相應改變。
實施例3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當井場採區的浸採單元浸出液鈾濃度在6~10mg/l時,調整抽注液井位置;採區邊界為注入井的不調整為抽出井,保證採區外圍全部為注入井;
如圖5所示,當井型為行列式ⅰ型時,以抽出井連線,注入井連線,抽出井向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鄰注入井,將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將原平移後的原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為行列式ⅰ型,如圖6所示。
所述的抽出井尺寸為148×10mm,注入井尺寸為148×10m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連接孔口裝置的絲扣,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孔口裝置隨注入井做相應調整。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間距離為35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相應的地表管線設施根據改變後的實際位置做相應改變。
實施例4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地浸採鈾井網優化重組的方法,當井場採區的浸採單元浸出液鈾濃度在6~10mg/l時,調整抽注液井位置;採區邊界為注入井的不調整為抽出井,保證採區外圍全部為注入井;
如圖7所示當井型為行列式ⅱ型時,以原抽出井連線,原注入井連線,抽出井按同一方向平移至相鄰注入井,將原抽出井改為注入井,將原平移後的注入井改為抽出井,並保證調整後的井型仍未行列式ⅱ型,如圖8所示。
所述的抽出井尺寸為148×10mm,注入井尺寸為148×10m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孔口具有相同連接孔口裝置的絲扣,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孔口裝置隨注入井做相應調整。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間距離為25~35m。
所述的抽出井與注入井位置調整後,相應的地表管線設施根據改變後的實際位置做相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