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存儲介質及移動終端與流程
2023-09-14 18:11:00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磁幹擾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存儲介質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射頻通信的幹擾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這其中既包括射頻系統內部之間的幹擾,也包含有其他系統對射頻通信的幹擾。例如移動終端系統中的馬達系統、攝像系統、指紋系統等。以馬達系統為例,當馬達以一定的頻率振動時會產生高頻幹擾脈衝信號,當該高頻幹擾脈衝信號形成頻譜能量溢出時,會對射頻通信造成幹擾,影響移動終端的正常通信,降低通話質量。故,需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存儲介質及移動終端,可以降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存儲介質,其存儲用於進行射頻幹擾處理的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使得計算機執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包括馬達,射頻電路,存儲器,及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電路用於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所述處理器調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電腦程式,用於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所述處理器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本發明實施例在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造成幹擾時,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以降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提升通信效率,提高通話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中的術語「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於區別不同對象,而不是用於描述特定順序。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模塊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沒有限定於已列出的步驟或模塊,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模塊,或可選地還包括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模塊。
在本文中提及「實施例」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各個位置出現該短語並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實施例,也不是與其它實施例互斥的獨立的或備選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顯式地和隱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與其它實施例相結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裝置,或者集成了所述射頻幹擾處理裝置的終端(譬如筆記本、掌上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車載設備等),所述射頻幹擾處理裝置可以採用硬體或者軟體的方式實現。
請參閱圖1至圖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應用場景示意圖。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01,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動終端可以通過由幀或分組發送數據的有線、無線或者基於衛星的通信系統來運行。該通信系統所使用的控制接口可以包括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碼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頻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fd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數字窩蜂系統(digitalcellularsystem,dcs)等。
以gsm通信系統為例,所述gsm通信系統可以包括多個移動終端、多個基站、基站控制器和移動交換中心。每個基站可以服務多個區域,每個基站上設有多個多向天線或者指向特性方向的天線,天線上發射的信號可以覆蓋基站對應的服務區域,每個服務區域可以由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天線覆蓋。每個基站可支持多個頻率分配,其中每個頻率分配具有特定的頻段。
以gsm900為例,在毫無幹擾的情況之下,移動終端與基站之間存在著一個一一對應的算法關係。移動終端接收到基站發過來的通信信號後,會回報一個信號強度值給基站,上述回報的信號強度值可以定義為終端回報值,該終端回報值與移動終端接收到基站的信號強度是一種一一對應的關係。當終端存在幹擾時,在基站發射給終端信號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幹擾信號會使移動終端接收到的信號變弱,從而導致終端回報給基站的終端回報值產生變化。當移動終端在受到幹擾以後,在移動終端實際的接收信號過低甚至更低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第一就是信號太低,接收信號沒辦法解調導致通信無效。第二則是終端回報給基站信號強度低於實際到達的強度,會使得基站繼續加大發射功率以使得到達終端的信號強度達到終端的要求,從而出現資源浪費的問題。因此可以在終端間建立通信且馬達處於工作狀態時,監測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以此動態了解通信狀況。
基站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發送的通信信號,基站將接收到的通信信號傳輸至基站控制器,再由基站控制器將通信信號傳輸到移動交換中心,以實現當前移動終端用戶與網絡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
如圖2所示,當終端b呼叫終端a時,終端a可以通過基站a接收到終端b的呼入信號。終端a在受到內部幹擾信號的影響後,實際接收到的呼入信號強度比基站a的發送信號強度弱,此時終端a向基站a發送終端a回報值,基站a根據終端a回報值重新生成強度弱化的終端a通信信號並發送到基站控制器1,基站控制器1再將強度弱化的終端a通信信號傳輸到移動交換中心,移動交換中心將強度弱化的終端a通信信號傳至基站控制器2,基站控制器2控制基站b將基站控制器2傳輸至終端b,此時因終端b收到的是強度弱化的終端a通信信號,因此在終端b處可能出現呼叫延時或者呼叫失敗的情形。因此可以在終端a接收到呼入信號且終端a的馬達處於工作狀態時,監測終端a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以此動態了解終端a當前的通信狀況。
步驟s102,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若是,則執行步驟s103;若否,則執行步驟s104。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過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來確定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
步驟s103,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可以理解的是,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存在一定的幹擾程度,但是可以在保留馬達工作狀態的情況下,根據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步驟s104,控制馬達停止振動。
可以理解的是,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低於閾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很大,已經出現通話中斷、通話斷續、無法接通等異常通信問題,則需要通過控制馬達停止振動來屏蔽馬達帶來的射頻幹擾。
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之前,還包括:
建立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且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與所述馬達振動強度的差值不小於預設差值。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包括: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增變化值時,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增大所述馬達振動強度;或者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減變化值時,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減小所述馬達振動強度。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包括:
當檢測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且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馬達處于振動狀態時,獲取所述移動終端在預設時間間隔內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之前,還包括:
獲取所述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及所述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
所述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具體為:
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與所述射頻信號頻段部分重疊時,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
上述所有可選技術方案,可以採用任意結合形成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請參閱圖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圖。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201,建立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
可以理解的是,當移動終端通話過程中有短消息進入或者觸發鬧鐘而啟動馬達時,又或者當移動終端在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呼叫信號而觸發振動模式時,馬達會以一定的頻率振動而產生高頻幹擾脈衝信號,該高頻幹擾脈衝信號會形成頻譜能量溢出,從而導致有用射頻信號信噪比惡化。因此,可以在終端開發過程中,針對終端的馬達振動幹擾情況進行詳細測試,在馬達振動頻率調節範圍之內分別設置多個不同的振動頻率所對應的馬達振動強度,通過調整不同的馬達振動強度進行幹擾測試。通過幹擾測試,可以確定馬達的轉速越大,馬達振動強度越強;馬達振動強度越強,射頻信號強度越差,移動終端向基站回報的終端回報值越大。因此,可以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出馬達振動強度越大,對射頻信號的幹擾越大,馬達振動強度越小,對射頻信號的幹擾越小,以此基於降低射頻幹擾的目的建立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並將所述調整對照表存儲到終端內。
一些實施方式中,為避免馬達振動頻率落入終端接收信號的頻段內,所述調整對照表中正相關的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的差值不小於預設差值。
步驟s202,當檢測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且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馬達處于振動狀態時,獲取所述移動終端在預設時間間隔內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於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馬達振動提示的時長也會有所不同,不同時長的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也不同。若馬達振動一次,且持續時間很短暫,那麼馬達的一次短暫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不會很大;當馬達振動持續時間較長時,就有可能對射頻信號產生較大幹擾。因此可以預先設置一特定的預設時間間隔,所述預設時間間隔可以通過實驗測試結果進行設定。當檢測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且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馬達處于振動狀態時,獲取所述移動終端在預設時間間隔內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其中,所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可以理解為所述移動終端接收到呼入信號,處於呼入等待狀態,或者所述移動終端處於通話過程中。所述馬達處于振動狀態,可以理解為馬達被觸發振動的一瞬間,或者馬達持續振動達到某個時間值時。
步驟s203,獲取所述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及所述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
可以理解的是,當馬達產生的高頻脈衝信號的頻率落入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範圍內時會產生射頻幹擾。因此可以先通過獲取所述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及所述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來排查幹擾源。
步驟s204,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與所述射頻信號頻段部分重疊時,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若是,則執行步驟s205;若否,則執行步驟s206。
可以理解的是,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未落入所述射頻信號頻段時,說明當前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沒有對射頻信號產生幹擾。若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與所述射頻信號頻段部分重疊時,說明馬達振動已對射頻信號產生幹擾,則通過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來確定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
步驟s205,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增變化值時,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增大所述馬達振動強度;或者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減變化值時,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減小所述馬達振動強度。
可以理解的是,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存在一定的幹擾程度,但是可以在保留馬達工作狀態的情況下,根據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以及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增變化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的幹擾程度在削弱,可以在不影響正常通信又能維持振動效果的前提下,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增大所述馬達振動強度。譬如,馬達的轉速越大,馬達振動強度越強,因此可以通過加快馬達的轉速來增大馬達振動強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調整過程中所述射頻信號強度達到維持正常通信的信號強度最低臨界點時,可以停止所述馬達振動強度的實時動態調整操作。
比如,在預設時間間隔1秒鐘內,射頻信號強度從-50dbm遞增至-30dbm,則可以根據調整對照表增大馬達振動強度,在調整過程中隨著馬達振動強度的增大又會使射頻信號強度逐漸從-30dbm開始減小,當減小至維持正常通信的預設信號強度最低臨界點(比如-50dbm)時,不再實時動態更新馬達振動強度,以-50dbm的信號強度值對應的馬達振動強度維持馬達的振動,以保證在幹擾程度的變化不會影響到正常通信的情況下提升振動效果。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減變化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的幹擾程度在加重,則可以在不影響正常通信又能維持振動效果的前提下,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減小所述馬達振動強度。譬如,馬達的轉速越小,馬達振動強度越弱,因此可以通過減小馬達的轉速來減小馬達振動強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達到維持正常通信的信號強度最低臨界點時,可以停止所述馬達振動強度的實時動態調整操作。
比如,在預設時間間隔1秒鐘內,射頻信號強度從-30dbm遞減至-90dbm,則可以根據調整對照表減小馬達振動強度,在調整過程中隨著馬達振動強度的減小又會使射頻信號強度逐漸從-90dbm開始增大,當增大至維持正常通信的預設信號強度最低臨界點(比如-50dbm)時,不再實時動態更新馬達振動強度,以-50dbm的信號強度值對應的馬達振動強度維持馬達的振動。
步驟s206,控制馬達停止振動。
可以理解的是,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低於閾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很大,已經出現通話中斷、通話斷續、無法接通等異常通信問題,則需要通過控制馬達停止振動來屏蔽馬達帶來的射頻幹擾。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本發明實施例在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造成幹擾時,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以降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提升通信效率,提高通話質量。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射頻幹擾處理裝置,如圖4所示,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射頻幹擾處理裝置30包括建立模塊31,第一獲取模塊32,第二獲取模塊33,判斷模塊34,以及調整模塊35。
其中,所述第一獲取模塊32,用於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所述判斷模塊34,用於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
所述調整模塊35,用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塊31,用於建立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
可以理解的是,當移動終端通話過程中有短消息進入或者觸發鬧鐘而啟動馬達時,又或者當移動終端在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呼叫信號而觸發振動模式時,馬達會以一定的頻率振動而產生高頻幹擾脈衝信號,該高頻幹擾脈衝信號會形成頻譜能量溢出,從而導致有用射頻信號信噪比惡化。因此,可以在終端開發過程中,針對終端的馬達振動幹擾情況進行詳細測試,在馬達振動頻率調節範圍之內分別設置多個不同的振動頻率所對應的馬達振動強度,通過調整不同的馬達振動強度進行幹擾測試。通過幹擾測試,可以確定馬達的轉速越大,馬達振動強度越強;馬達振動強度越強,射頻信號強度越差,移動終端向基站回報的終端回報值越大。因此,可以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出馬達振動強度越大,對射頻信號的幹擾越大,馬達振動強度越小,對射頻信號的幹擾越小,以此基於降低射頻幹擾的目的,所述建立模塊31建立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並將所述調整對照表存儲到終端內。
一些實施方式中,為避免馬達振動頻率落入終端接收信號的頻段內,所述調整對照表中正相關的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的差值不小於預設差值。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獲取模塊32,用於當檢測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且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馬達處于振動狀態時,獲取所述移動終端在預設時間間隔內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於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馬達振動提示的時長也會有所不同,不同時長的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也不同。若馬達振動一次,且持續時間很短暫,那麼馬達的一次短暫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不會很大;當馬達振動持續時間較長時,就有可能對射頻信號產生較大幹擾。因此可以預先設置一特定的預設時間間隔,所述預設時間間隔可以通過實驗測試結果進行設定。當檢測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且所述移動終端中的馬達處于振動狀態時,所述第一獲取模塊32獲取所述移動終端在預設時間間隔內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其中,所述移動終端處於通信狀態,可以理解為所述移動終端接收到呼入信號,處於呼入等待狀態,或者所述移動終端處於通話過程中。所述馬達處于振動狀態,可以理解為馬達被觸發振動的一瞬間,或者馬達持續振動達到某個時間值時。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獲取模塊33,用於獲取所述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及所述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
可以理解的是,當馬達產生的高頻脈衝信號的頻率落入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範圍內時會產生射頻幹擾。因此可以先通過所述第二獲取模塊33獲取所述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及所述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頻段來排查幹擾源。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判斷模塊34,還用於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與所述射頻信號頻段部分重疊時,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
可以理解的是,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未落入所述射頻信號頻段時,說明當前馬達振動產生的振動頻譜沒有對射頻信號產生幹擾。若當檢測到所述振動頻譜與所述射頻信號頻段部分重疊時,說明馬達振動已對射頻信號產生幹擾,則通過所述判斷模塊34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來確定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
所述調整模塊35,還用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增變化值時,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增大所述馬達振動強度;或者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減變化值時,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減小所述馬達振動強度。
可以理解的是,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存在一定的幹擾程度,但是可以在保留馬達工作狀態的情況下,所述調整模塊35根據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以及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增變化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的幹擾程度在削弱,可以在不影響正常通信又能維持振動效果的前提下,所述調整模塊35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增大所述馬達振動強度。譬如,馬達的轉速越大,馬達振動強度越強,因此可以通過加快馬達的轉速來增大馬達振動強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調整過程中所述射頻信號強度達到維持正常通信的信號強度最低臨界點時,所述調整模塊35可以停止所述馬達振動強度的實時動態調整操作。
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為遞減變化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的幹擾程度在加重,則可以在不影響正常通信又能維持振動效果的前提下,所述調整模塊35根據所述調整對照表減小所述馬達振動強度。譬如,馬達的轉速越小,馬達振動強度越弱,因此可以通過減小馬達的轉速來減小馬達振動強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達到維持正常通信的信號強度最低臨界點時,所述調整模塊35可以停止所述馬達振動強度的實時動態調整操作。
所述調整模塊35,還用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小於閾值時,控制馬達停止振動。可以理解的是,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低於閾值時,說明馬達振動對射頻信號的幹擾程度很大,已經出現通話中斷、通話斷續、無法接通等異常通信問題,則需要通過所述調整模塊35控制馬達停止振動來屏蔽馬達帶來的射頻幹擾。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如圖5所示,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該移動終端400可以包括射頻(rf,radiofrequency)電路401、包括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的存儲器402、輸入單元403、顯示單元404、馬達405、音頻電路406、無線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模塊407、包括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核心的處理器408、以及電源409等部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圖5中示出的終端結構並不構成對終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圖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射頻電路401可用於收發信息,或通話過程中通信信號的接收和發送。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射頻電路401用於獲取移動終端400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
存儲器402可用於存儲應用程式和數據。存儲器402存儲的應用程式中包含有電腦程式。
輸入單元403可用於接收輸入的數字、字符信息或用戶特徵信息(比如指紋),以及產生與用戶設置以及功能控制有關的鍵盤、滑鼠、操作杆、光學或者軌跡球信號輸入。
顯示屏404可用於顯示由用戶輸入的信息或提供給用戶的信息以及終端的各種圖形用戶接口,這些圖形用戶接口可以由圖形、文本、圖標、視頻和其任意組合來構成。
馬達405,用於通過馬達自身振動進行來電提醒業務、鬧鈴提醒業務、接收短消息提醒業務、控制終端位移或旋轉業務等。
音頻電路406可通過揚聲器、傳聲器提供用戶與終端之間的音頻接口。
無線保真(wifi)模塊407可用於短距離無線傳輸,可以幫助用戶收發電子郵件、瀏覽網站和訪問流式媒體等,它為用戶提供了無線的寬帶網際網路訪問。
處理器408是終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種接口和線路連結整個終端的各個部分,通過運行或執行存儲在存儲器402內的應用程式,以及調用存儲在存儲器402內的數據,執行終端的各種功能和處理數據,從而對終端進行整體監控。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408調用存儲器402中存儲的電腦程式,用於判斷所述射頻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閾值;當所述射頻信號強度大於閾值時,處理器408根據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實時動態調整馬達振動強度。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處理器408在射頻電路401獲取移動終端的射頻信號強度及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變化值之前,處理器408還用於:
建立射頻信號強度與馬達振動強度正相關的調整對照表,且所述射頻信號強度與所述馬達振動強度的差值不小於預設差值。
移動終端400還包括給各個部件供電的電源409(比如電池)。
儘管圖5中未示出,移動終端400還可以包括攝像頭、藍牙模塊等,在此不再贅述。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射頻幹擾處理裝置與上文實施例中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屬於同一構思,在所述射頻幹擾處理裝置上可以運行所述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實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體實現過程詳見所述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實施例,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對本發明所述射頻幹擾處理方法而言,本領域普通測試人員可以理解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過電腦程式來控制相關的硬體來完成,所述電腦程式可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如存儲在終端的存儲器中,並被該終端內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可包括如所述射頻幹擾處理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可為磁碟、光碟、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accessmemory)等。
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所述射頻幹擾處理裝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塊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晶片中,也可以是各個模塊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模塊集成在一個模塊中。上述集成的模塊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所述集成的模塊如果以軟體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也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所述存儲介質譬如為只讀存儲器,磁碟或光碟等。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射頻幹擾處理方法、存儲介質及移動終端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