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7:07:40 1

本發明涉及中藥飲片配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
背景技術:
中藥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房也是醫院的重要部門之一。但是中藥的配藥、發藥系統一直發展緩慢,絕大部分醫院及藥房都是採用人工收取處方,然後人工抓藥、稱重、分藥的方法。人工抓藥容易出錯,且稱量及分藥不準,由於藥品的特殊性,上述問題會直接導致降低治療效果甚至更嚴重的後果。由於中藥飲片種類繁多,人工發藥效率低,患者取藥長時間排隊等候,同時藥品缺乏規範化管理,藥品信息化管理及合理調劑缺失。
由於中藥飲片形狀差異大,顆粒大小重量不一,目前還沒有一種可靠的裝置保證中藥飲片的智能抓、配藥,並保證準確率及效率。目前存在一些西藥的分藥發藥裝置,但此裝置並不適用於中藥飲片。
CN 102673813A公開了一種中藥智能出藥系統中的稱重配發裝置,其中的中藥飲片配發方法存在一些問題故而不能實際應用。具體地,此稱重配發裝置為一種固定裝置,配合存放數百種中藥飲片的旋轉櫃使用,由於中藥飲片品種繁多旋轉櫃巨大,旋轉困難且速度低;而且,其取藥方法為按種類並按藥方所要求的幾副藥逐份稱取,耗時較長。綜上,此稱重配發裝置及其使用方法不能滿足藥房正常的發藥效率需求。另外,圓形的迴轉儲藥櫃也不便於使用中隨時添加補充藥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其特點在於,其包括一儲藥櫃、一定位機構、一取藥稱重機構、一分藥裝袋機構、一輸送機構和一主控制器;
該儲藥櫃包括多個用於存儲不同的中藥飲片的儲藥格,該主控制器中存儲有每一儲藥格所存儲的中藥飲片和每一儲藥格的位置;
該主控制器用於接收一中藥藥方信息,該中藥藥方信息包括多個待取中藥飲片的名稱、每一待取中藥飲片對應的目標重量、以及中藥藥方的份數;
該主控制器還用於基於該中藥藥方信息控制該定位機構移動至裝有該些待取中藥飲片中的一個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處,其後控制該取藥稱重機構取出滿足份數的總目標重量的該待取中藥飲片,並將取出的該待取中藥飲片輸送至該分藥裝袋機構;
該主控制器還用於控制該分藥裝袋機構將輸送來的該待取中藥飲片按照該份數進行劃分,並將劃分出的每一份該待取中藥飲片置於不同的包裝袋中;
該主控制器還用於在所有待取中藥飲片均置於相應的包裝袋中後,控制該分藥裝袋機構對該些包裝袋進行包裝,並將包裝好的該些包裝袋置於該輸送機構上,其後控制該輸送機構將該些包裝袋輸送至指定位置。
較佳地,該定位機構包括一左右定位組件、一上下定位組件和一前後定位組件;
該左右定位組件包括兩條橫導軌、兩個第一齒輪和兩個第一電機,每一橫導軌上布設有第一齒條,該第一齒條與該第一齒輪相嚙合,該第一齒輪套設於該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該第一電機與該上下定位組件相固定;
該主控制器用於控制該第一電機運行,該第一電機驅動該第一齒輪沿著該橫導軌左右移動,該上下定位組件也沿著該橫導軌左右移動,直至該上下定位組件到達該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的橫向位置處才控制該第一電機停止運行;
該上下定位組件包括一底板、一第二齒輪、一第二電機和一活動支架,該底板上布設有至少兩條縱導軌,該兩條縱導軌中的一條上布設有第二齒條,該第二齒條與該第二齒輪相嚙合,該第二齒輪套設於該第二電機的輸出軸上,該第二電機與該活動支架相固定,該活動支架套設於該兩條縱導軌中的另一條上,該底板與該第一電機相固定;
該主控制器還用於控制該第二電機運行,該第二電機驅動該第二齒輪沿著該縱導軌上下移動,該活動支架也沿著該縱導軌上下移動,直至該活動支架到達該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的縱向位置處才控制該第二電機停止運行;
該前後定位組件包括一第一滑軌、一電機驅動件和一組件支架,該第一滑軌固定於該活動支架上,該第一滑軌上布設有第三齒條,該電機驅動件中的齒輪與該第三齒條相嚙合,該電機驅動件與該組件支架相固定;
該主控制器還用於控制該電機驅動件運行,該電機驅動件沿著該第一滑軌前後移動,直至該組件支架靠近該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的設定位置才控制該電機驅動件停止運行。
較佳地,該左右定位組件還包括四個第一壓緊輪,該些第一壓緊輪固定於該底板上,每兩個第一壓緊輪分別壓緊於該橫導軌的凸起塊的兩側;
該上下定位組件還包括至少兩個第二壓緊輪,該些第二壓緊輪固定於該活動支架上,且分別位於該另一條縱導軌的兩側。
較佳地,每一儲藥格均包括一支架和一用於存儲中藥飲片的儲藥盒,該儲藥盒固定於該支架上,該儲藥盒包括一倒錐形的盒體、一藥盒門和一合頁,該藥盒門通過該合頁與該盒體相鉸接。
較佳地,該取藥稱重機構包括一螺旋葉片杆、兩個軸承、一第一連接盤、一第三電機、一第二連接盤、一稱量桶、一稱重傳感器、一稱重杆、一第三舵機和一旋轉擋片;
該螺旋葉片杆置於該盒體的倒錐形底部上,且該螺旋葉片杆與該倒錐形底部相吻合,該螺旋葉片杆的兩端分別穿設該盒體的兩側、且兩端均套設有該軸承,該軸承與該盒體的外側相固定,該螺旋葉片杆的一端還固定有該第一連接盤;
該組件支架的頂端固定有該第三電機,該第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有該第二連接盤;
該稱量桶置於該盒體的出口處,該稱量桶通過該稱重杆固定於該組件支架上,該稱重杆上固定有該稱重傳感器,該旋轉擋片遮擋該稱量桶的底部開口處,該旋轉擋片套設於該第三舵機的輸出端;
該主控制器用於控制該組件支架前後移動,以使得該第二連接盤連接該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盒上的第一連接盤,再控制該第三電機運轉,從而帶動該螺旋葉片杆旋轉,該待取中藥飲片從對應儲藥盒的出口處落入該稱量桶中;
該稱重傳感器用於檢測該稱量桶中的該待取中藥飲片的重量,並將該重量傳輸至該主控制器,該主控制器還用於判斷該重量是否達到該待取中藥飲片對應的總目標重量,在為是時控制該第三電機停止運轉,同時控制該第三舵機旋轉,帶動該旋轉擋片旋轉使得該稱量桶中的該待取中藥飲片落入該分藥裝袋機構中。
較佳地,該儲藥盒的外側設置有一含有中藥飲片名稱信息的條碼塊,該組件支架的頂端固定有一用於讀取該條碼塊中的中藥飲片名稱信息的條碼識別儀;
該主控制器用於接收該條碼識別儀傳輸來的中藥飲片名稱信息,並判斷傳輸來的中藥飲片名稱與該待取中藥飲片的名稱是否一致,在為是時控制該第三電機運轉。
較佳地,該分藥裝袋機構包括一分量組件,該分量組件包括一分量桶、一漏鬥、一第一舵機、一旋轉支架、一第五電機、一第三齒輪、一螺旋輪、一第一螺旋杆、一壓板、一高度傳感器、一活塞板、一第六電機和一第二螺旋杆;
該分量桶置於該稱量桶的底部開口處的下方、且與該組件支架相固定,該分量桶置於該漏鬥中,該漏鬥與該組件支架相固定,該旋轉支架固定於該第一舵機的輸出端,該旋轉支架的第一橫架上固定有該第五電機,該第五電機的輸出軸穿設該第一橫架、且套設有該第三齒輪,該第三齒輪置於該旋轉支架的第二橫架上,該第一螺旋杆穿設該第一橫板和該第二橫板,該第一螺旋杆上套設有該螺旋輪,該螺旋輪置於該第二橫板上,該螺旋輪與該第三齒輪相嚙合;
該第一螺旋杆的底端固定有該壓板和該高度傳感器,該分量桶的下端設置有活塞板,該活塞板的底端固定有該第六電機,該第六電機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螺旋杆,該分量桶的底端開設有一帶有內螺紋的通孔,該第二螺旋杆穿設該通孔並置於該漏鬥中。
較佳地,該分量組件還包括一第二舵機和一刮板,該第二舵機固定於該第二橫板上,該第二舵機的輸出端穿設該第二橫板,該第二舵機的輸出端固定有該刮板。
較佳地,該分藥裝袋機構還包括一裝有與該份數相等數量的包裝袋的裝袋組件、一第七電機、一第四齒輪和一第二滑軌,該第二滑軌上布設有第四齒條,該第四齒輪套設於該第七電機的輸出端,該第四齒輪與該第四齒條相嚙合,該裝袋組件與該第七電機固定連接。
較佳地,該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還包括一總包機構,該總包機構置於該分藥裝袋機構的下方;
該主控制器用於控制該總包機構將接收到的該些包裝袋進行打包,並將打包後的總藥包輸送至該輸送機構。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明各較佳實例。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於:
本發明能夠接收並依照電子處方,自動找到所需的中藥種類,經核對後進行取藥、稱重、分份以及裝袋,然後輸送到發藥窗口。本裝置運行迅速準確,能夠滿足藥房的日常發藥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儲藥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取藥稱重機構和分藥裝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分藥裝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其包括一立式儲藥櫃1、一定位機構、一取藥稱重機構、一分藥裝袋機構、一總包機構、一輸送機構7和一主控制器5,其中見圖1,圖1中的標記4表示該取藥稱重機構、該分藥裝袋機構和該總包機構。
其中,該立式儲藥櫃1包括多個用於存儲不同的中藥飲片的儲藥格6,該主控制器5中存儲有每一儲藥格6所存儲的中藥飲片和每一儲藥格的位置。
該主控制器5用於接收一中藥藥方信息(例如電子中藥藥方),該中藥藥方信息包括多個待取中藥飲片的名稱、每一待取中藥飲片對應的目標重量、以及中藥藥方的份數。
該主控制器5還用於基於該中藥藥方信息控制該定位機構移動至裝有該些待取中藥飲片中的一個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6處,其後控制該取藥稱重機構取出滿足份數的總目標重量的該待取中藥飲片,並將取出的該待取中藥飲片輸送至該分藥裝袋機構;
該主控制器5還用於控制該分藥裝袋機構將輸送來的該待取中藥飲片按照該份數進行劃分,並將劃分出的每一份該待取中藥飲片置於不同的包裝袋中;
該主控制器5還用於在所有待取中藥飲片均置於相應的包裝袋中後,控制該分藥裝袋機構對該些包裝袋進行包裝,並將包裝好的該些包裝袋置於該總包機構33上;
該主控制器5還用於控制該總包機構33將接收到的該些包裝袋進行打包,並將打包後的總藥包8輸送至該輸送機構,其後控制該輸送機構將該總藥包8輸送至指定位置(例如發藥窗口)。
下面詳細介紹上述各機構的組成部分和各組成部分間的連接關係:
如圖1、3和5所示,該定位機構包括一左右定位組件2、一上下定位組件3和一前後定位組件(圖中未示出)。
該左右定位組件2包括兩條橫導軌58、兩個第一齒輪50、兩個第一電機51和四個第一壓緊輪52,每一橫導軌58上布設有第一齒條49,該第一齒條49與該第一齒輪50相嚙合,該第一齒輪50套設於該第一電機51的輸出軸上,該第一電機51與該上下定位組件3相固定。
該上下定位組件3包括一底板、一第二齒輪56、一第二電機57、一活動支架54和四個第二壓緊輪53,該底板上布設有至少兩條縱導軌59,該兩條縱導軌59中的一條上布設有第二齒條55,該第二齒條55與該第二齒輪56相嚙合,該第二齒輪56套設於該第二電機57的輸出軸上,該第二電機57與該活動支架54相固定,該活動支架54套設於該兩條縱導軌59中的另一條上,該底板與該第一電機51相固定。
該些第一壓緊輪52固定於該底板上,每兩個第一壓緊輪52分別壓緊於該橫導軌58的凸起塊的兩側,該些第二壓緊輪53固定於該活動支架54上,且分別位於該另一條縱導軌59的兩側。
該前後定位組件包括一第一滑軌22、一電機驅動件21和一組件支架20,該第一滑軌22固定於該活動支架20上,該第一滑軌22上布設有第三齒條23,該電機驅動件21中的齒輪與該第三齒條23相嚙合,該電機驅動件21與該組件支架20相固定。
如圖2和3所示,每一儲藥格6均包括一支架10和一用於存儲中藥飲片的儲藥盒,該儲藥盒固定於該支架10上,該儲藥盒包括一倒錐形的盒體9、一藥盒門11和一合頁12,該藥盒門11通過該合頁12與該盒體9相鉸接,該儲藥盒的外側設置有一含有中藥飲片名稱信息的條碼塊15。
如圖2和3所示,該取藥稱重機構包括一螺旋葉片杆13、兩個軸承14、一第一錐形連接盤17、一第三電機19、一第二錐形連接盤18、一稱量桶24、一稱重傳感器25、一稱重杆26、一第三舵機27和一旋轉擋片28。
該螺旋葉片杆13置於該盒體9的倒錐形底部上,且該螺旋葉片杆13與該倒錐形底部相吻合,該螺旋葉片杆13的兩端分別穿設該盒體9的兩側、且兩端均套設有該軸承14,該軸承14與該盒體9的外側相固定,該螺旋葉片杆13的一端還固定有該第一連接盤17。
該組件支架20的頂端固定有該第三電機19,該第三電機19的輸出端固定有該第二錐形連接盤18,該組件支架20的頂端固定有一用於讀取該條碼塊16中的中藥飲片名稱信息的條碼識別儀16。
該稱量桶24置於該盒體9的出口處,該稱量桶24通過該稱重杆26固定於該組件支架20上,該稱重杆26上固定有該稱重傳感器25,該旋轉擋片28遮擋該稱量桶24的底部開口處,該旋轉擋片28套設於該第三舵機27的輸出端。
如圖3和4所示,該分藥裝袋機構包括一分量組件29,該分量組件29包括一分量桶60、一漏鬥48、一第一舵機35、一刮板36、一第二舵機37、一旋轉支架42、一第五電機38、一第三齒輪40、一螺旋輪41、一第一螺旋杆39、一壓板44、一高度傳感器43、一活塞板45、一第六電機46和一第二螺旋杆47。
該分量桶60置於該稱量桶24的底部開口處的下方、且與該組件支架20相固定,該分量桶60置於該漏鬥48中,該漏鬥48與該組件支架20相固定,該旋轉支架42固定於該第一舵機35的輸出端,該旋轉支架42的第一橫架上固定有該第五電機38,該第五電機38的輸出軸穿設該第一橫架、且套設有該第三齒輪40,該第三齒輪40置於該旋轉支架42的第二橫架上,該第一螺旋杆39穿設該第一橫板和該第二橫板,該第一螺旋杆39上套設有該螺旋輪41,該螺旋輪41置於該第二橫板上,該螺旋輪41與該第三齒輪40相嚙合。
該第一螺旋杆39的底端固定有該壓板44和該高度傳感器43,該分量桶60的下端設置有活塞板45,該活塞板45的底端固定有該第六電機46,該第六電機46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螺旋杆47,該分量桶60的底端開設有一帶有內螺紋的通孔,該第二螺旋杆47穿設該通孔並置於該漏鬥48中,該第二舵機37固定於該第二橫板上,該第二舵機37的輸出端穿設該第二橫板,該第二舵機37的輸出端固定有該刮板36。
見圖3,該分藥裝袋機構還包括一裝有與該份數相等數量的包裝袋的裝袋組件30、一第七電機31、一第四齒輪32和一第二滑軌34,該第二滑軌34上布設有第四齒條,該第四齒輪32套設於該第七電機31的輸出端,該第四齒輪32與該第四齒條相嚙合,該裝袋組件30與該第七電機31固定連接。
下面具體介紹該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的定位、取藥、稱重、分份、裝袋以及輸送的過程:
中藥電子藥方傳輸給該主控制器5,設定:該中藥電子藥方中包括10種待取中藥飲片,每一待取中藥飲片的目標重量,以及需配發的中藥藥方的份數為3份。
該主控制器5控制取出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稱重和分份的控制過程如下:
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一電機51運行,該第一電機51驅動該第一齒輪50沿著該橫導軌58左右移動,該上下定位組件3也沿著該橫導軌58左右移動,直至該上下定位組件3到達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6的橫向位置處才控制該第一電機51停止運行,這時橫向定位已經完成。
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二電機57運行,該第二電機57驅動該第二齒輪56沿著該縱導軌59上下移動,該活動支架54也沿著該縱導軌59上下移動,直至該活動支架54到達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格6的縱向位置處才控制該第二電機57停止運行,這時縱向定位已經完成。
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電機驅動件21運行,該電機驅動件21沿著該第一滑軌22前後移動,該組件支架20也隨之前後移動,直至該第二錐形連接盤18對準連接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儲藥盒上的第一錐形連接盤才控制該電機驅動件21停止運行,這時前後方向定位已經完成。
其後,該主控制器5接收該條碼識別儀16傳輸來的中藥飲片名稱信息,並判斷傳輸來的中藥飲片名稱與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名稱是否一致,在為是時控制該第三電機19運轉。
該第三電機19運轉,從而帶動該螺旋葉片杆13旋轉,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從對應的儲藥盒的出口處落入該稱量桶24中,該稱重傳感器25檢測該稱量桶24中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重量,並將該重量傳輸至該主控制器5,該主控制器5判斷該重量是否達到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對應的總目標重量,在為是時控制該第三電機19停止運轉,同時控制該第三舵機27旋轉,帶動該旋轉擋片28旋轉,從而使得該稱量桶24中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落入該分量桶60中。
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一舵機35運轉,該旋轉支架42隨之也旋轉,該旋轉支架42上的第一螺旋杆39也隨之也旋轉,使得該壓板置於該分量桶60的上方,然後控制該第一舵機35停止運轉。
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五電機38運行,該第三齒輪40旋轉,帶動該螺旋輪41旋轉,從而該第一螺旋杆39向該分量桶60中移動,在移動過程中該壓板44接觸到該分量桶60中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時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五電機38停止運行。這時,該高度傳感器43測量該壓板44和該活塞板45之間的高度h,並將該高度h傳輸至該主控制器5,其後,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壓板44復位。
設定該活塞板45至該分量桶60的頂端的高度為H,則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六電機46運行,該第二螺旋杆47向上移動,同時帶動該活塞板45也向上移動,在該活塞板45向上移動距離(H-h)後,該活塞板45上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頂端與該分量桶60的頂端齊平。
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六電機46繼續運行,使得該第二螺旋杆47繼續向上移動,同時帶動該活塞板45也繼續向上移動,該活塞板45向上移動距離h/3,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六電機46暫時停止運行,其後,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二舵機37運轉,從而該刮板36隨之旋轉並經過該分量桶60的頂端,使得該活塞板45上的剩餘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與該分量桶60的頂端齊平,在該刮板36旋轉經過該分量桶60的頂端後,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二舵機37停止運轉,該活塞板45上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有1/3落入該漏鬥48中。
落入該漏鬥48中的1/3重量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再從該漏鬥48中落入該裝袋組件30的第一個包裝袋中。其後,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第七電機31運行,帶動該第四齒輪32在該第二滑軌34上移動,該裝袋組件30也隨之移動,使得該裝袋組件30中的第二個包裝袋移動至該漏鬥48的下方。同理,該第二個包裝袋中落入1/3重量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該第三個包裝袋中落入1/3重量的該第一種待取中藥飲片。
重複上述過程,該主控制器5控制依次取出其他9種待取中藥飲片,並使這9種待取中藥飲片中的每一種待取中藥飲片的1/3份量分別落入該三個包裝袋中。
當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該中藥自動稱重配發裝置可以設置多個定位機構、取藥稱重機構和分量組件29,可同時定位、取藥、稱重和分份多種待取中藥飲片。
在10種待取中藥飲片均分裝好後,將包裝好的3個包裝袋置於該總包機構33上,該主控制器5控制該總包機構33將接收到的3個包裝袋進行打包,並將打包後的總藥包8輸送至該輸送機構,其後控制該輸送機構將該總藥包8輸送至發藥窗口。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