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
2023-09-10 04:01:30 1
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無法在同一個位置完成儲罐基礎圓周方向上所有坐標點的測量的問題。本發明通過採用一種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採用全站儀測量儲罐基礎點坐標的高度,採用數據記錄儀與全站儀建立通訊連接,自動儲存全站儀測量到的數據,採用稜鏡作為儲罐基礎高度的測量點,稜鏡放置在儲罐基礎上面,每測量完一個沉降點之後,將稜鏡移到下一個位置;完成一個測站點的沉降測量之後,進行移站測量,布置至少三組轉換點,通過坐標轉換將不同測站之間的坐標點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完成沉降點坐標的測量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可用於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中。
【專利說明】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儲--基礎沉降是指儲te的基礎在儲te自身和te內油品以及外載荷(風、雨等)的應力作用下壓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過大的沉降,特別是不均勻沉降,會使儲罐發生傾斜、變形,導致儲te液位升聞、浮盤卡盤等事故發生。
[0003]儲罐基礎沉降測量評估是計算沿儲罐圓周方向上,基礎測量點之間的高差。因此,需要測量同一坐標系下,儲罐基礎的高度。
[0004]CN201110029507.6涉及一種大型建築工程沉降觀測方法及沉降觀測裝置。該裝置含預埋件、傳導機構、信號指示機構,傳導機構含伸縮式轉杆、轉軸及豎直設置的護管、安裝於護管中的剛性連杆,剛性連杆一端固定連接於埋設在夯基中的預埋件,另一端鉸接於伸縮式轉杆一端,該伸縮式轉杆與轉軸相垂直且其另一端固定在該轉軸上,信號指示機構含安裝在轉軸徑向位置上的雷射指示器及對應的投射屏;傳導機構的軸座和信號指示機構對應地安裝於重荷載樁基承臺架構之上,預埋件隨樁基下沉所產生的形變量經傳導機構傳遞給信號指示機構,由其顯示沉降量,或者由其顯示信號計算或推算沉降量。
[0005]由於全站儀測量油罐基礎點坐標是在儲罐外部進行的,受空間障礙物(罐體)的約束,無法在同一個位置完成儲罐基礎圓周方向上所有坐標點的測量。因此,如何測量到儲罐基礎在同一坐標系下的高度值,成為一個難題。
[0006]本發明有針對性的解決了該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無法在同一個位置完成儲罐基礎圓周方向上所有坐標點的測量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該方法用於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中,具有可在同一個位置完成儲罐基礎圓周方向上所有坐標點的測量的優點。
[0008]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採用全站儀測量儲罐基礎點坐標的高度,採用數據記錄儀與全站儀建立通訊連接,自動儲存全站儀測量到的數據,採用稜鏡作為儲罐基礎高度的測量點,稜鏡放置在儲罐基礎上面,每測量完一個沉降點之後,將稜鏡移到下一個位置;完成一個測站點的沉降測量之後,進行移站測量,布置至少三組轉換點,通過坐標轉換將不同測站之間的坐標點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完成沉降點坐標的測量。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全站儀安裝固定在三角支架上,放置在防火堤的一個拐角處,離儲罐基礎儘量遠;三角支架用於支撐和調整全站儀的高度和水平度。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全站儀放置好之後,需要找平之後,才能進行工作。[0011 ]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數據記錄儀為安裝了測量軟體的工程手機,通過藍牙通訊協議與全站儀連接。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全站儀會自動搜索稜鏡,稜鏡放置在轉換點上。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第二測站點為緊鄰第一測站點的防火堤的拐角處。
[0014]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轉換點要能在前後兩個測站都能被全站儀觀測到,才能完成移站測量。
[0015]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將測量到的數據導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分析處理。
[0016]本發明使用移站測量的方法,通過坐標轉化將不同測站點之間的坐標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無法在同一個位置完成儲罐基礎圓周方向上所有坐標點的測量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所述基礎沉降測量的俯視圖;
[0018]圖2為本發明所述基礎沉降測量的側視圖。
[0019]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但不僅限於本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0021]與儲罐基礎沉降相關的各個標準中,對沉降都做出了不同的要求。但具體要求都是基礎環向上,相鄰點(不大於1m)之間和直徑方向上兩點之間的沉降差。因此,需要測量出儲罐基礎在同一坐標系下的坐標,從而對基礎是否合乎要求做出評估。
[0022]設備安裝
[0023]具體測量時,如圖1和圖2所示,將三角支架放置在防火堤內的左上角的位置,離北側和西側牆堤的距離分別約為2m。三角支架放好之後,將全站儀固定在支架上,並找平。記錄儀通過藍牙與全站儀進行連接。
[0024]轉換點布置
[0025]如圖1,三個轉換點(轉換點上放置稜鏡)分別布置在點①、②和③位置處,其中①和②放在全站儀的左後和右後靠近防火堤的位置,③放在全站儀正下方的防火堤下側位置。轉換點布置好之後,要確保全站儀在測站一和測站二兩個位置點都能觀察到三個轉換點。依此類推,測站二的轉換點布置在圖中點④、⑤和⑥的位置,測站三的轉換點布置在圖中⑦、⑧和⑨的位置,使用3組轉換點,即可完成測量。
[0026]測量點布置
[0027]在儲罐圓周方向,均勻分布N個點,使用全站儀沿儲罐圓周方向進行測量。最低分布點數量N的計算公式見下式。
[0028]N = 3.28XD/10
[0029]其中:
[0030]N:最少要求沉降測量點數,且不能少於8個。N應修正為一個較大的偶數,並且測量點的間距不能超過9.75m ;
[0031]D:儲罐直徑,m。
[0032]以1X 104m3原油儲罐為例,其直徑為80m,因此N = 26.24 ^ 28個。間距L =Ji *D/N = 8.97m,滿足要求。
[0033]計算好測量點數之後,以儲罐的正東為起始點1,使用米尺測量,按照逆時針的方向進行編號,並用記號筆在罐壁上進行標記。
[0034]測量
[0035]將全站儀安裝固定在測站一的位置之後,開始測量。如圖1,每個測站位置,全站儀的可視範圍為圓周的1/4長。將稜鏡放在標記過編號的位置後,測量點坐標,記錄儀自動存儲數據,並對測量點的編號進行備註。依次完成全站儀可視範圍內所有點的測量。完成測站一所有沉降點的坐標之後,全站儀的位置不動,在同一位置完成轉換點①、②和③的坐標測量。然後將設備移至測站二,同樣對全站儀進行找平,然後開始測量。首先測量轉換點①、②和③的坐標(在移站的過程中,必須保持3個轉換點的位置不動),將測站一與測站二兩站測到的數據進行坐標轉換計算,從而使測站二測量到的點坐標轉換到測站一的坐標系中。測站二基礎沉降點的測量同上。
[0036]依此類推,測站二的沉降點測量結束之後,如圖1,測量轉換點④、⑤和⑥的坐標。然後將設備移至測站三,並測量轉換點④、⑤和⑥的坐標,完成坐標轉化,測量完沉降點之後。開始測量轉換點⑦、⑧和⑨的坐標,移站到測站四,再次測量轉換點⑦、⑧和⑨的坐標,完成坐標轉化,並測量沉降點坐標。
[0037]最後將測量到的數據導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分析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採用全站儀測量儲罐基礎點坐標的高度,採用數據記錄儀與全站儀建立通訊連接,自動儲存全站儀測量到的數據,採用稜鏡作為儲罐基礎高度的測量點,稜鏡放置在儲罐基礎上面,每測量完一個沉降點之後,將稜鏡移到下一個位置;完成一個測站點的沉降測量之後,進行移站測量,布置至少三組轉換點,通過坐標轉換將不同測站之間的坐標點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完成沉降點坐標的測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全站儀安裝固定在三角支架上,放置在防火堤的一個拐角處,離儲罐基礎儘量遠;三角支架用於支撐和調整全站儀的高度和水平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全站儀放置好之後,需要找平之後,才能進行工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據記錄儀為安裝了測量軟體的工程手機,通過藍牙通訊協議與全站儀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全站儀會自動搜索稜鏡,稜鏡放置在轉換點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測站點為緊鄰第一測站點的防火堤的拐角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轉換點要能在前後兩個測站都能被全站儀觀測到,才能完成移站測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儲罐基礎沉降的外部測量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將測量到的數據導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分析處理。
【文檔編號】G01B11/03GK104296668SQ20141049972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5日
【發明者】張玉平, 張衛華, 陶彬, 郎需慶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