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連接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21:25:40 1
專利名稱:電池連接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連接組件。
背景技術:
用於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模塊包括電池組,在電池組中設置具有正電極端子和負電極端子的多個單電池。形成電池組的單電池串聯或並聯連接,其中,使用例如匯流條的連接部件連接相鄰單電池的電極端子(參加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 :日本未審專利公開No. 11-6718
發明內容
在上述結構的電池模塊的組裝過程中,由於必須使用連接部件在多個位置處連接電極端子,所以必須進行複雜的操作,以重複連接電極端子之間的連接部件的操作。因此,考慮形成電池連接板,其中將多個連接部件設置在模具中,並且將樹脂灌注到模具中,從而根據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隙數量通過嵌入模製等等整體地形成連接部件。利用該電池連接板,僅將單個電池連接板安裝在從多個單電池突出的多個電極端子上,以在多個位置上共同地連接相鄰單電池的電極端子,用於改善工作效率。然而,在使用具有整體模製的連接部件的電池連接板的情況下,當單電池的數量變得大時,形成電池連接板的模具尺寸增加,並且成本增加。此外,在改變單電池的數量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預備根據單電池數量具有不同長度的模具,以模製具有不同長度的電池連接板,從而導致在模具等等形成過程中成本增加。因此,存在降低製造成本的挑戰。對於解決降低製造成本的方法,可以考慮根據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隙數量預備具有連接部件和容納部的連接單元,容納部容納連接部件,並且將具有整體地相互聯接的這些連接單元的連接板被安裝在電池組上。在該方法中,預備用於連接單元的模具,並且根據待連接的單電池數量來增加連接單元的數量。因此,能夠降低形成模具的成本。然而,當相鄰單電池的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隔發生變化時,在安裝上述構造的連接板時,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有時發生失準。尤其是,在將具有堅固互聯的連接單元的連接板安裝在單電池組上的情況下,難以補償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的失準,從而可能導致妨礙平穩的安裝操作。此外,當形成電池模塊的單電池在布置單電池的方向上發生膨脹和收縮、以增加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隔變化時,這可能導致難以補償上述構造的連接板中的失準。 基於上述情況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連接組件,該電池連接組件被構造成為簡化連接操作,並且補償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的失準,從而在降低製造成本的同時,簡化連接操作。為了解決該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電池連接組件,該電池連接組件連接電池模塊中的單電池組,所述電池模塊所包括的單電池組具有多個單電池,所述單電池布置有正電極端子和負電極端子。該電池連接組件包括電源線,所述電源線的導體的外周部覆蓋有絕緣樹脂,並且所述電源線連接至電極端子;以及多個連接單元,所述連接單元包括使得相鄰的電極端子相互連接的連接部件;和沿著布置所述單電池的方向將電源線安裝在其上的電線安裝部。多個連接單元相互聯接,其中,電源線被安裝在多個連接單元的電線安裝部上。例如下文所述,將根據本發明所述的電池連接組件連接至單電池組。首先,將多個連接單元安裝在單根電源線上。在本發明中,由於連接單元形成有將電源線安裝在其上的電線安裝部,所以連接單元被聯接且被形成為具有安裝在電線安裝部上的電源線的單個單元。聯接後的連接單元放置在布置有多個單電池的單電池組上,然後沿著布置單電池的方向配置電源線。隨後,將連接部件安裝在電極端子上,從而將電池連接組件連接至單電池組。換句話說,在本發明中,通過將電源線安裝在連接單元的電線安裝部上,從而能夠將連接單元形成為單個單元。然後,將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連接至單電池組,從而將電池連接組件連接至單電池組。因此,能夠簡化連接工作。
當相鄰單電池的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隔變化時,或者當單電池在其布置方向上發生膨脹和收縮、以增加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隔變化時,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有時會發生失準。然而,在本發明中,由於使用安裝在電線安裝部上的電源線來聯接連接單元,所以連接單元能夠沿著電源線移動。因此,根據本發明,能夠補償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的失準,並且能夠簡化電池連接組件的連接工作。此外,在本發明中,由於連接單元將電極端子相互連接,所以在改變被連接的單電池數量的情況下,可以改變連接單元的數量。即,在本發明中,即使被連接的單電池的數量增加,也不必每當數量增加時就預備模具。因此,根據本發明,能夠降低製造成本。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電池連接組件,該電池連接組件被構造成簡化連接工作,並且補償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的失準,從而在降低製造成本的同時,使連接工作容易。
圖I是電池模塊的俯視圖,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電池連接組件被組裝在該電池模塊上;圖2是在其上未安裝電壓檢測線的電池模塊的俯視圖;圖3是電池連接組件的立體圖;圖4是連接單元的立體圖;圖5是電源線的橫截面圖;圖6是電池模塊的俯視圖,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電池連接組件被組裝在該電池模塊上;圖7是在其上未安裝電壓檢測線的電池模塊的俯視圖;圖8是電池連接組件的立體圖;以及圖9是連接單元的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I,40:電池模塊
2,42:單電池組10:單電池IlA :端子形成表面12A (正)電極端子13A:(負)電極端子20,50:電池連接組件21,51:連接單元21A,51A :第一連接單元
21B,51B :端部連接單元22,52:連接部件22A, 22B, 52A, 52B :端子插入孔24,54 :連接部件容納部25,55:檢測線容納部26,56:電線安裝部
27 :聯接部件安裝部29:電壓檢測線30 電源線31:(扁平)導體32 :芯線33 :絕緣樹脂35 :聯接部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參照圖I至5描述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例如,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池模塊I被用於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的驅動電源,電池模塊I包括電池連接組件20,該電池連接組件連接如圖I所示的兩行單電池組2。在下文中,將基於圖I中的橫向方向進行描述,圖I中的上側是前側,並且下側是後側。單電池組2包括從前側到後側布置成一列的多個單電池10 (十四個單電池10)。形成單電池組2的單電池10包括主體11和螺栓狀電極端子12A和12B,在主體11內部容納電源產生元件(未示出),螺栓狀電極端子12A和12B (在附圖中,正電極是電極端子12A並且負電極是電極端子12B)從在主體11上的端表面IlA (端子形成表面11A)垂直突出。單電池10的相鄰電極端子12A和12B以極性(正極和負極)彼此相反的方式布置。因此,電極端子12A和12B以不同的極性彼此相鄰的方式布置。使用保持板(未示出)來固定單電池10。電池連接組件20包括電源線30和多個樹脂連接單元21,電源線30連接至單電池10的電極端子12A和12B,電源線30被安裝在多個樹脂連接單元21上。連接單元21在縱向方向(布置電池10的方向)上配置成一列,並且對於單行的單電池組2布置成兩行。在本文中,配置在單電池組2的右側上的一列中的連接單元21被稱為右側單元列21C,並且配置在單電池組2的左側上的一列中的連接單元21被稱為左側單元列21D。樹脂聯接部件35配置在右側單元列21C和左側單元列21D之間。聯接部件35具有大致S形,並且被安裝為將聯接部件35與在與縱向方向(布置單電池10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圖I中的橫向方向)上配置的兩個連接單元21聯接。安裝突起36被設置在聯接部件35的端部上,從而被安裝在連接單元21上。右側單元列21C由七個(多個)連接單元21形成。儘管形成右側單元列21C的這七個連接單元21不相互接合,但是使用電源線30聯接連接單元21並且將連接單元21形成為單個單元。形成右側單元列21C的七個連接單元21具有相 同的形狀和相同的尺寸。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單元21被稱為第一連接單元21A。左側單元列21D由八個(多個)連接單元21形成。形成左側單元列21D的這八個連接單元21不相互接合,並且不使用電源線30聯接。配置在形成左側單元列21D的這八個連接單元21中的前端和後端上的連接單元21B (被稱為端部連接單元21B)在尺寸上幾乎是第一連接單元21A的尺寸的一半,並且該連接單元21B將配置在前端和後端上的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至電源線30。在形成左側單元列21D的連接單元21中,除了兩個端部連接單元21B以外的六個連接單元21與第一連接單元21A具有相同的形狀和相同的尺寸,並且這些連接單元21也被稱為第一連接單元21A。第一連接單元21A包括連接部件22、電壓檢測線29以及基部23,連接部件22具有大致矩形形狀並且將相鄰電極端子12A和12B相互電連接,電壓檢測線29測量單電池10的電壓,基部23容納連接部件22和電壓檢測線29。連接部件22由例如銅、銅合金和不鏽鋼(SUS)的金屬製成。連接部件22形成有兩個端子插入孔22A和22B,電極端子12A和12B被插入到兩個端子插入孔22A和22B中。通過焊接電壓檢測線29被連接至連接部件22。儘管在附圖中未詳細示出,電壓檢測線29是導體(芯線)覆蓋有絕緣層的包覆線,其中在電壓檢測線29的端子(與連接部件22的連接部)處絕緣層被剝掉,以暴露芯線。電壓檢測線29聚集在檢測線容納部25中,並且連接至電池E⑶(未示出)。例如,該電池E⑶是以已知構造具有安裝在其上的微電腦、裝置等的裝置,微電腦、裝置等具有檢測單電池10的電壓、電流和溫度的功能,並且該電池ECU控制單電池10的充電和放電。基部23由合成樹脂製成,並且如圖I所示放置為跨過相鄰的單電池10。基部23包括連接部件容納部24、檢測線容納部25以及電線安裝部26,連接部件容納部24容納連接部件22,檢測線容納部25被設置為將連接部件容納部24夾在中間。通過整體地模製合成樹脂形成連接部件容納部24、檢測線容納部25和電線安裝部26。連接部件容納部24具有由壁部24A、24B和24C包圍的矩形區域,該矩形區域容納連接部件22。連接部件22被容納在連接部件容納部24中以保持連接部件22。連接部件容納部24在縱向方向上的尺寸稍小於兩個單電池10在橫向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在布置連接單元21的過程中在連接單元21之間設置小間隙。在縱向方向上形成在連接部件容納部24上的側壁24A和24B的高度比在橫向方向上形成的側壁24C的高度高。在沿縱向方向形成的側壁24A和24B中,在圖4中的近側上的側壁24A具有保護作為檢測線容納部25的一部分的電壓檢測線29的功能。在圖4中的後側上的側壁24B具有夾緊作為電線安裝部26的一部分的電源線30的功能。檢測線插入孔24E被設置在連接部件容納部24的側壁24A的下端部處,電壓檢測線29被插入到檢測線插入孔24E中。聯接部件安裝部27在連接部件容納部24的側壁24B處突出,以將聯接部件35安裝在其上。注意到如圖3所示,聯接部件安裝部27形成有安裝孔27A,設置在聯接部件35上的安裝突起36被裝配至該安裝孔27A。如圖4所示,檢測線容納部25形成在與連接部件容納部24的側壁24C在橫向方向上的頂端表面連續的位置處,並且保護壁25A形成在檢測線容納部25在橫向方向上的兩側上,以保護電壓檢測線29。如圖4所示,電線安裝部26由在連接部件容納部24的後側上的側壁24B和形成在與部分26A的大致相同高度處的部分26B (夾緊部分26B)形成,所述部分26A從該側壁 24B連續並且是側壁24B的較高部分。電源線30被安裝為被側壁24B (26A)和夾緊部分26B夾在中間。兩個肋部26C和26C被設置在夾緊部分26B的內側上,以便防止電源線30移動至上側。端部連接單元21B與第一連接單元21A的不同之處在於,端部連接單元21B包括電線連接部件28而不包括連接部件22,並且不設置電線安裝部26,所述連接部件22將兩個電極端子12A和12B相互連接,電線連接部件28將在端部處的電極端子12A和12B電連接至電源線30。電線連接部件28形成有一個端子插入孔28A,在端部處的電極端子12A和12B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28A中。端部連接單元21B的配置在後端(圖I中的下側)處的電線連接部件28在右側單元列21C的方向上垂直彎曲,並且連接至電源線30。端部連接單元21B的其它構造與第一連接單元21A幾乎相同。如圖I和2所示,安裝在連接單元21上的電源線30在布置電池10的方向(圖I中的垂直方向)上延伸,並且聯接形成單電池組2的右側單元列21C的第一連接單元21。如圖5所示,通過使用絕緣樹脂32覆蓋導體31的外周形成電源線30。在電源線30的端部處,電線連接部件28連接至暴露的導體31。在本實施例中,導體31是扁平導體31,該扁平導體31具有在圖5中的橫向方向上相互平行設置的多個芯線32。在本實施例中,芯線32是由相互絞合的多個細金屬線(未示出)形成的絞合線。對於細金屬線,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例如銅、銅合金、鋁和鋁合金的給定金屬。在本實施例中,芯線32在橫向方向上被布置成行。然而,芯線32可以被布置在沿垂直方向的多個層級中,而不限於一行的布置。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源線30是由扁平導體31形成的扁平電纜,其中扁平導體31覆蓋有扁平形狀的絕緣樹脂32。在本實施例中,電源線30被安裝在連接單元21的電線安裝部26上,其中在厚度方向上的表面30D (圖5中的右和左表面30D)面對單電池10的端子形成表面11A。由於平坦表面30E被設置在內側上在相鄰單元列21C和21D之間的位置處,所以電源線30以這樣的方式布置,使得電源線30幾乎垂直地彎曲。安裝在圖I中的右側上的單電池組2 (右側單電池組2)的右側單元列21C上的電源線30 (被稱為第一電源線30A)的前端部能夠連接至計數器端子(未示出)。第一電源線30A的後端部連接至在左側單元列21D的後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21B的電線連接部件28。安裝在圖I中的左側上的單電池組2 (左側單電池組2)上的電源線30 (被稱為第二電源線30B)的一個端部連接至在右側單電池組2的前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21B的電線連接部件28。電源線30在右側單電池組2和左側單電池組2之間彎曲成大致U形,並且被安裝在左側單電池組2的右側單元列21C上。第二電源線30B的另一端部在左側單電池組2的後端處被彎曲成L形,並且連接至在左側單元列21D的後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21B的電線連接部件28。電源線30的端部(被稱為第三電源線30C)被連接至在左側單電池組2的左側單元列21D的前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21B。接下來,將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池連接組件20的組裝和安裝方法。在本實施例中,如圖I所示,將描述十四個單電池10串聯連接成兩行的構造。
預備二十八個單電池10,並且將十四個單電池10布置為它們的端子形成表面IlA在上側上,從而預備兩行單電池組2。在一行單電池組2中,將七個第一連接單元21A安裝在被布置在右側上的電極端子12A和12B上,並且將兩個端部連接單元21B和六個第一連接單元21A安裝在被布置在左側上的電極端子12A和12B上。因此,預備二十六個第一連接單元21A和四個端部連接單元21B。隨後,以相同的定向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七個第一連接單元21A,將電源線30安裝在第一連接單元21A的電線安裝部26上,然後獲得具有相互聯接的七個第一連接單元21A的右側單元列21C。預備兩套右側單元列21C。隨後,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第一端部連接單元21B和六個第一連接單元21A,並且通過安裝聯接部件35使形成右側單元列21C的連接單元21A和21B以及連接單元21相互聯接並且形成為單個單元。通過將聯接部件35的安裝突起36裝配到連接單元21的安裝孔27A中能夠安裝聯接部件35。預備形成為單個單元的兩套連接單元21。將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21配置在單電池組2的頂表面上,其中連接部件22的端子插入孔22A和22B對應於電極端子12A和12B,然後將安裝在連接單元21上的電源線30在布置單電池10的方向上設置(參見圖2)。在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21配置在單電池組2上的同時,或者在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21配置在單電池組2上之前,或者在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21配置在單電池組2上之後,對後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2IB進行配置。隨後,將第一電源線30和第二電源線30布置為彎曲成預定形狀,並且連接至預定的端部連接單元2IB的電線連接部件28。隨後,將電壓檢測線29單獨地連接至連接單元21,並且將連接的電壓檢測線29插入到檢測線插入孔24E中,並將電壓檢測線29引導至檢測線容納部25 —側。將被引導至檢測線容納部25 —側的電壓檢測線29配置在檢測線容納部25中。隨後,將螺母13旋擰並緊固至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22A和22B中的電極端子12A和12B,從而將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至連接部件22,並且將螺母13旋擰並緊固至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28A中的電極端子12A和12B,從而將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至電線連接部件28。在完成該連接工作之後,將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池連接組件20連接至單電池組2,並且完成電池模塊I。接下來,將描述本實施例的操作和效果。根據本實施例,將電源線30安裝在連接單元21的電線安裝部26上能夠聯接連接單元21並將連接單元21形成為單個單元。然後,將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21連接至單電池組2,從而將電池連接組件20連接至單電池組2。因此,能夠簡化連接工作。當單電池10的相鄰電極端子12A和12B之間的間隔變化時,或者當單電池10在電池的布置方向上膨脹和收縮、以增加電極端子12A和12B之間的間隔變化時,在連接部件22與電極端子12A和12B之間有時會發生失準。然而,在本實施例中,由於使用被安裝在電線安裝部26上的電源線30聯接形成右側單元列21C的連接單元21 (第一連接單元21A),所以連接單元21能夠沿著電源線30移動。此外,形成左側單元列21D的連接單元21 (第一連接單元21A和端部連接單元21B)不相互接合。因此,根據本實施例,儘管如上所述在連接部件22與電 極端子12A和12B之間發生失準,也能夠補償失準,並且能夠使電池連接組件20的連接工作簡單。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連接單元21將電極端子12A和12B相互連接,所以在改變待連接的單電池10的數量的情況下,可以改變連接單元21的數量。S卩,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預備用於第一連接單元21A和端部連接單元21B的模具,從而使用利用這些模具預備的連接單元21A和21B。因此,即使待連接的單電池10的數量增加,也不必每當數量增加時就預備模具。因此,根據本實施例,能夠降低製造成本。此外,根據本實施例,電源線30是具有扁平導體31的扁平電纜。扁平電纜通過使用絕緣樹脂32將扁平導體31的外周部覆蓋為扁平形狀來形成。扁平導體31由相互接觸並且平行布置的芯線32形成。因此,電力傳輸能力出色,並且因為與外部空氣接觸的區域大,所以散熱性能出色。在本實施例中用作電源線30的扁平電纜30能夠在平坦表面30E中容易地彎曲。然而,當在厚度方向上的表面30D被配置在內側上時,難以彎曲扁平電纜30。在本實施例中,電源線30以如下方式被安裝,使得扁平電纜30在厚度方向上的表面30D對應於端子形成表面11A。因此,能夠增加在垂直方向(沿垂直於端子形成表面IlA的方向)上的硬度。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扁平電纜30的容易彎曲的平坦表面30E被彎曲以布置電源線30,所以使電源線30的布置容易。此外,根據本實施例,聯接部件35被設置為聯接在與布置單電池10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的兩個連接單元21。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安裝聯接部件35,將形成右側單元列21C的連接單元21聯接至形成左側單元列21D的連接單元21,右側單元列21C為安裝有電源線30的單個單元。因此,右側單元列21C和左側單元列21D能夠形成為單個單元。因此,根據本實施例,能夠使在單個單元中形成使用電源線30聯接的右側單元列21C和不使用電源線30聯接的左側單元列21D容易。此外,根據本實施例,由於連接單元21設有容納連接至連接部件22的電壓檢測線29的檢測線容納部25,所以能夠使電壓檢測線29的布置容易。接下來,將參照圖6至9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電源線30的平坦表面30E被布置為與端子形成表面IlA對應,並且不設置聯接部件35 (參見圖6)。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地構造的部分由相同的參考數字和符號指示,並且省略重複的說明。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池連接模塊40包括連接成行的單電池組42的電池連接組件50,其中單電池組42具有從前側至後側布置成一列的多個(二十八個)單電池10。在下文中,將基於圖6中的橫向方向進行描述,圖6中的上側是前側,並且下側是後側。如圖7所示,電池連接組件50包括電源線30和多個連接單元51,電源線30連接至單電池10的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單元51在縱向方向(布置單電池10的方向)上被配置成一列。在本文中,在被配置在單電池組42的右側上的一列中的連接單元51被稱為右側單元列51C,並且在被配置在單電池組42的左側上的一列中的連接單元51被稱為左側單元列51D。右側單元列51C由十五個(多個)連接單元51形成。形成右側單元列51C的連接單元51不相互接合。然而,使用電源線30聯接連接單元51,並且將它們形成為單個單元。在形成右側單元列51C的連接單元51中,配置在前端和後端處的連接單元51 (被稱為端部連接單元51B)在尺寸上幾乎是其它連接單元51A的尺寸的一半,並且將配置在前端和後端處的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至電源線30。在形成右側單元列51C的連接單元 51中,除了兩個端部連接單元51B以外的十三個連接單元51A具有相同的形狀和相同的尺寸。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單元51A被稱為第一連接單元51A。左側單元列51D由十四個(多個)連接單元51形成。形成左側單元列51D的連接單元51不相互接合,並且不使用電源線30聯接。形成左側單元列51D的連接單元51D與形成右側單元列51C的第一連接單元51A (也被稱為第一連接單元51A)具有相同的形狀和相同的尺寸。第一連接單元51A包括連接部件52、電壓檢測線29以及基部53,連接部件52具有大致矩形形狀並且將相鄰電極端子12A和12B相互電連接,電壓檢測線29測量單電池10的電壓,基部53容納連接部件52和電壓檢測線29。如圖9所示,基部53包括連接部件容納部54和電線安裝部56,連接部件容納部54容納連接部件52,電源線30被安裝在電線安裝部56上。通過整體地模製合成樹脂形成連接部件容納部54和電線安裝部56。連接部件容納部54具有由壁部包圍的矩形區域,該矩形區域容納連接部件52,並且連接部件容納部54的在縱向方向上的側壁54A設有檢測線插入槽54E,該檢測線插入槽54E引導連接至連接部件52的電壓檢測線29。檢測線插入槽54E被設置為將連接部件容納部54連接至電線安裝部56,並且引導自檢測線插入槽54E的電壓檢測線29被配置在被安裝在電線安裝部56上的電源線30上(參見圖6)。在本實施例中,電線安裝部56還包括作為檢測線容納部25的功能。設置在圖9中的近側上的電線安裝部56由一對夾緊部分56A和56A形成,從而在橫向方向上保持電源線30,並且電源線30被安裝為被夾緊部分56A和56A夾在中間。在該對夾緊部分56A和56A的內側上設置肋部56C和一對保持凸塊56B和56B,肋部56C保持電源線30從而防止電源線30離開至長度方向,保持凸塊56B和56B將電源線30保持為不離開至上側。端部連接單元51B與第一連接單元51A的不同之處在於,端部連接單元51B包括電線連接部件58而不是連接部件52,電線連接部件58將在端部處的電極端子12A和12B電連接至電源線30。電線連接部件58形成有一個端子插入孔58A,在端部處的電極端子12A和12B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58A中。其它構造與第一連接單元51A幾乎相同。如圖6和7所示,安裝在連接單元51上的電源線30在布置單電池10的方向(圖6中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從而聯接形成單電池組42的右側單元列51D的連接單元51 (第一連接單元51A和端部連接單元51B)。在本實施例中,電源線30是與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電源線30相似地構造的扁平電纜,並且電源線30被安裝在連接單元51的電線安裝部56上,使得平坦表面30E對應於單電池10的端子形成表面IlA0在單個單元中形成右側單元列51C的電源線30(被稱為第四電源線30F)的前端部能夠連接至計數器端子(未示出),並且第四電源線30F的後端部連接至在右側單元列51C的後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51B的電線連接部件58。連接至右側單元列51C的端部連接單元51B的電源線30(被稱為第五電源線30G)能夠連接至計數器端子(未示出)。接下來,將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池連接組件50的組裝和安裝方法。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將描述二十八個單電池10串聯連接成一行的情況。 預備二十八個單電池10,並且將單電池10布置為端子形成表面IlA在上側上,從而預備一行單電池組42。將兩個端部連接單元51B和十三個第一連接單元51A安裝在被布置在電池組42的右側上的電極端子12A和12B上,並且將十四個第一連接單元51A安裝在被布置在電池組42的左側上的電極端子12A和12B上。因此,預備二十七個第一連接單元51A和兩個端部連接單元51B。隨後,將連接單元51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為將十三個第一連接單元51A布置在兩個端部連接單元5IB之間,將第四電源線30F安裝在前端部連接單元5IB的電線安裝部56和第一連接單元51A的電線安裝部56上,然後將一個端部連接單元51B聯接至十三個第一連接單元51A。隨後,將第四電源線30F的端部連接至在後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51B的電線連接部件58,將第五電源線30G連接至在前端處的端部連接單元51B的電線連接部件58,然後獲得右側單元列51C。將右側單元列51C配置在電池組42的頂表面上,並且連接部件52的端子插入孔52A和52B對應於電極端子12A和12B,然後在布置單電池10的方向上布置被安裝在連接單元51上的第四電源線30F (參見圖7)。隨後,將電壓檢測線29單獨地連接至連接單元51,並且將連接的電壓檢測線29從檢測線插入槽54E引導至電線安裝部56。將被引導至電線安裝部56的電壓檢測線29配置在電源線30上。隨後,將十四個第一連接單元51A配置在被布置在單電池組42的左側上的電極端子12A和12B上,將電壓檢測線29單獨地連接至連接單元51,並且將連接的電壓檢測線29從檢測線插入槽54E引導至電線安裝部56。將被引導至電線安裝部56的電壓檢測線29配置在電線安裝部56上。隨後,將螺母13旋擰並緊固至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52A和52B中的電極端子12A和12B,從而將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至連接部件52。將螺母13旋擰並緊固至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58A中的電極端子12A和12B,從而將電極端子12A和12B連接至電線連接部件58。在完成該連接工作之後,將根據本實施例的電池連接組件50連接至單電池組42,並且完成電池模塊40。接下來,將描述本實施例的操作和效果。
根據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地,將電源線30安裝在連接單元51的電線安裝部56上能夠聯接連接單元51 (第一連接單元51A和端部連接單元51B)並將連接單元51形成為單個單元。然後,將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51連接至單電池組42,從而將電池連接組件50連接至單電池組42。因此,能夠簡化連接工作。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使用電源線30通過電線安裝部56聯接連接單元51,並且連接單元51能夠沿著電源線30移動。因此,能夠補償連接部件52與電極端子12A和12B之間的失準。因此,能夠使連接工作容易。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連接單元51將電極端子12A和12B相互連接,所以在改變被連接的單電池10的數量的情況下,可以改變連接單元51的數量。S卩,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預備用於第一連接單元51A和端部連接單元51B的模具,從而使用利用這些模具預備的連接單元51A和51B。因此,即使待連接的單電池10的數量增加,也不必每當數量增加時就預備模具。因此,根據本實施例,能夠降低製造成本。此外,根據本實施例,由於電源線30是扁平電纜,所以電力傳輸能力出色,並且因 為與外部空氣接觸的區域大,所以散熱性能出色。此外,根據本實施例,由於連接單元51還包括電線安裝部56容納電壓檢測線29的功能,所以能夠簡化連接單元51的結構。〈其他實施例〉本發明不限於參照上述說明和附圖描述的實施例。例如,下列實施例也包括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I)在上述實施例中,將扁平電纜顯示為電源線。然而,電源線可以是例如在橫截面形式上為大致圓形的電源線。(2)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使用二十八個單電池的電池模塊。然而,單電池的數量可以是任意數量,只要數量大於等於兩個即可。注意到根據本發明,由於電池連接組件由多個連接單元形成,所以當連接單元的數量改變時,電池連接組件也能夠應付被連接的單電池數量改變的情況。因此,電池連接組件能夠應用於各種類型的電池模塊。因此,能夠降低製造成本。(3)在上述實施例中,將一行單電池組和兩行單電池組顯示為單電池組。然而,單電池組可以具有大於等於三列。解決問題的手段公開的技術是一種電池連接組件,該電池連接組件連接電池模塊中的電池組,電池模塊包括具有多個單電池的電池組,單電池布置有正電極端子和負電極端子。該電池連接組件包括電源線,該電源線具有導體的外周部,導體覆蓋有絕緣樹脂並且連接至電極端子;以及多個連接單元,連接單元包括將相鄰電極端子相互連接的連接部件;和沿著布置單電池的方向將電源線安裝在其上的電線安裝部。通過將電源線安裝在多個連接單元的電線安裝部上,多個連接單元相互聯接。例如,如下所述地將根據該技術的電池連接組件連接至單電池組。首先,將多個連接單元安裝在單個電源線上。在該技術中,由於連接單元形成有將電源線安裝在其上的電線安裝部,所以連接單元被聯接並且被形成為具有安裝在電線安裝部上的電源線的單個單元。將聯接的連接單元放置在布置有多個單電池的單電池組上,然後沿著布置單電池的方向配置電源線。隨後,將連接部件安裝在電極端子上,從而將電池連接組件連接至單電池組。換句話說,在該技術中,將電源線安裝在連接單元的電線安裝部上能夠將連接單元形成為單個單元。然後,將形成為單個單元的連接單元連接至單電池組,從而將電池連接組件連接至單電池組。因此,能夠簡化連接工作。當相鄰電池的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隔變化時,或者當電池在布置單電池的方向上膨脹和收縮以增加電極端子之間的間隔變化時,在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有時會發生失準。然而,在該技術中,由於使用安裝在電線安裝部上的電源線聯接連接單元,所以連接單元能夠沿著電源線移動。因此,根據該技術,能夠補償連接部件與電極端子之間的失準,並且能夠使電池連接組件的連接工作簡單。此外,在該技術中,由於連接單元將電極端子相互連接,所以在改變被連接的單電池數量的情況下,可以改變連接單元的數量。即,在該技術中,即使被連接的單電池數量增 力口,也不必每當數量增加時就預備模具。因此,根據該技術,能夠降低製造成本。該技術可以包括下列構造。電源線可以是具有扁平導體的扁平電纜,扁平導體包括相互接觸並且平行布置的多個芯線,通過使用絕緣樹脂將扁平導體的外周部覆蓋為扁平形狀,從而形成所述扁平電纜。根據該構造,由於出色的電力傳輸能力和因為與外部空氣接觸的區域大而導致的出色的散熱性能,所以扁平電纜是優選的。此外,根據該構造,由於電源線是扁平形狀,因為容易彎曲電源線,所以能夠使電源線的布置容易。電源線可以是扁平電纜,並且可以被安裝在電線安裝部上,使得扁平電纜在厚度方向上的表面被配置為對應於端子形成表面,單電池的電極端子形成在端子形成表面上。在沿厚度方向的表面被配置在內側上的情況下難以彎曲扁平電纜。因此根據該結構,能夠增加在與電池的端子形成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硬度。電池連接組件可以包括聯接部,聯接部聯接兩個連接單元,兩個連接單元被配置在與布置單電池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例如,在如圖I所示連接單元沿著布置單電池的方向被連接成兩行的情況下,如上所述的結構通過將電源線單獨地安裝在連接單元上以將一列連接單元形成為單個單元,並且通過將聯接部件安裝在一列連接單元和另一列連接單元上以將連接單元相互聯接,使兩行連接單元能夠形成為單個單元。連接單元可以設有檢測線容納部,該檢測線容納部容納連接至連接部件的電壓檢測線。根據該結構,能夠使電壓檢測線的布置容易。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池連接組件,所述電池連接組件連接電池模塊中的單電池組,所述電池模塊所包括的單電池組具有多個單電池,所述單電池布置有正電極端子和負電極端子,所述電池連接組件包括 電源線,所述電源線的導體的外周部覆蓋有絕緣樹脂,並且所述電源線連接至所述電極端子;以及 多個連接單元,所述連接單元包括 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使得相鄰的電極端子相互連接;和 電線安裝部,所述電線安裝部沿著布置所述單電池的方向將所述電源線安裝於其上, 其中,通過將所述電源線安裝在所述多個連接單元的電線安裝部上,從而使得所述多個連接單元相互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連接組件,其中,所述電源線是具有扁平導體的扁平電纜,所述扁平導體包括相互接觸並且相互平行布置的多根芯線,並且通過利用絕緣樹脂來將所述扁平導體的外周部覆蓋為扁平形狀,從而形成所述扁平電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連接組件,其中,所述電源線是扁平電纜,並且所述電源線以如下方式被安裝在電線安裝部上所述扁平電纜在厚度方向上的表面配置為對應於端子形成表面,所述單電池的電極端子形成在所述端子形成表面上。
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電池連接組件,包括聯接部件,所述聯接部件聯接配置在與布置所述單電池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兩個連接單元。
5.根據上述權利要求I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電池連接組件,其中,所述連接單元設有檢測線容納部,所述檢測線容納部容納連接至所述連接部件的電壓檢測線。
全文摘要
披露了一種電池連接組件(20),所述電池連接組件包括電源線(30),電源線(30)通過利用絕緣樹脂(32)覆蓋導體(31)的外周來形成,並且所述電源線連接至電極端子(12A,12B);以及多個連接單元(21),所述連接單元具有連接部件(22)和電線安裝部(26),所述連接部件用於連接相鄰的電極端子(12A,12B),所述電線安裝部沿著電池(10)的布置方向安裝電源線(30)。通過將電源線(30)安裝在連接單元(21)的電線安裝部(26)上,從而使得所述多個連接單元(21)相互連接。
文檔編號H01M2/20GK102782900SQ20118001189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3日
發明者岡本憐也, 平井宏樹, 春日井正邦, 高瀨慎一 申請人: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住友電裝株式會社, 株式會社自動網絡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