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
2023-09-11 23:59:50
專利名稱: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運用於個人電腦上,並針對市面上各種VGA顯示卡,先以程序化(Program)方式完成立體影像的全螢幕上、下兩區左、右影像安置,再透過本發明的畫面切割與倍頻處理即可於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做左、右影像輪流交替切換顯示,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即可觀賞到具有景深效果且完全不閃爍(Flicker-Free)的3D立體(Stereo 3D)影像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人類是因為有兩個眼睛,兩眼可各自觀賞同一景物而以不同的視角所產生的視差呈現於大腦的視覺神經,才會有立體的視覺。而以往人們所以能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觀賞以交錯(Interlaced)掃描方式配合螢光幕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控制做左、右眼影像輪流交替切換顯示的立體影像,基本上,是將掃描線中的偶數條置放左(或右)眼影像,而奇數條置放右(或左)眼影像,在輪流交替切換顯示下,當螢光幕顯示偶數條時,使用者的左眼僅能看到左眼的影像,此時立體眼鏡會自動配合交錯顯示方式,將右眼遮沒;同理,當螢光幕顯示奇數條時,右眼僅能看到右眼的影像,因此時立體眼鏡會自動配合交錯顯示方式,將左眼遮沒。如此將左、右眼影像各自獨立送至左、右眼,並快於人類視覺暫留的速度,周而復始的切換顯示,吾人即可清楚看見3D立體(Stereo 3D)影像了,此時切換交錯顯示的頻率(Vertical Frequency或Refresh Rate)必須要高於120Hz,否則立體眼鏡觀賞時會有「閃爍」(Flicker)現象發生。
但是,由於個人電腦的VGA顯示卡種類繁多,人們不可能針對每一個VGA顯示卡寫一套軟體驅動程序將它們的顯示模式轉為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所能觀賞「無閃爍」(Flicker Free)高於120Hz畫面更新頻率(Refresh Rate)的交錯(Interlaced)掃描顯示方式,更何況有些VGA根本不支援交錯(Interlaced)顯示方式。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使其可以適用於各種VGA卡的立體顯示技術——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處理方法,以本發明的技術來徹底解決VGA卡交錯(Interlaced)顯示與「無閃爍」(Flicker Free)的立體觀賞環境的效果。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交錯(Interlaced)顯示的缺陷,為了突破傳統缺陷,再加上現在個人電腦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的顯示頻率高的條件下,本發明將個人電腦顯示器的VGA顯示卡的記憶體上模擬一個螢光幕顯示區,並將該顯示區的影像分為一個上半部及一個下半部,而上半部以置放立體影像的左(右)眼影像,下半部則置放右(左)眼影像,且兩個影像間保持一適當距離,再經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er)處理後,於上述兩影像間插入一個額外的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與原先螢幕顯示既有的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形成二個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上半部的左(右)眼影像及下半部右(左)眼影像會依序在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呈現左(右)眼影像及右(左)眼影像畫面展開的輪流交替切換顯示,當使用者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在個人電腦的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即可觀賞到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Stereo 3D)影像,同時,也讓顯示頻率倍頻,如二個垂直同步訊號,由原垂直顯示頻率60Hz可轉變為120Hz,因此在做左、右眼影像輪流交替切換顯示時,不會有任何「閃爍」(Flicker)現象發生。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的顯示幕適當位置處(如螢光幕的最上方)顯示一「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在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偵測到此「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後,即可作「開放」(Enable)或「關閉」(Disable)的動作。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將立體交錯式視訊影像(Stereoscopic Interlaced Video)輸入到個人電腦內部的視訊影像擷取卡(PC Video Capture Card)中,再經特定軟體(Software)將前述的立體交錯式影像的奇(Odd)、偶(Even)數掃描線所存放左、右影像轉換成為具上、下分割畫面的影像(Top/Bottom Images)後,即可儲存成一個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及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的分割畫面的影像檔(Top/Bottom Image File);再以MPEGⅠ/Ⅱ的影像壓縮技術進行資料壓縮(Data Compression)後,即可形成一個上、下分割畫面的視訊影像MPEGⅠ/Ⅱ壓縮檔(Top/Bottom MPEGⅠ/Ⅱ Video File);接下來,再進行MPEGⅠ/Ⅱ壓縮檔(MPEGⅠ/Ⅱ Play),經由本發明的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技術處理後,即可在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即可得到一個左影像及右影像輪流交替切換顯示的訊號,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即可看見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電腦遊戲。
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處理方法,運用於個人電腦上,並針對其所使用的任何VGA顯示卡以軟、硬體搭配處理方式,完成左、右眼立體影像交替倍頻全螢幕(LC Shutter Glasses)後,即可在顯示器(Monitor)投影機(Projector)上觀賞到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影像,其特徵在於該處理方法包括a)首先,將VGA顯示卡的記憶體上模擬一個螢光幕顯示區,並將之分割為上、下(Top/Bottom)兩半部,上半部置放立體影像的左(或右)眼影像,下半部置放右(或左)眼影像,且此左、右眼影像間保持一適當距離;b)輸入至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處理後,並於上述左、右眼影像間插入一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與原先VGA卡顯示每一個畫面所需的垂直同步訊號,形成二個垂直同步訊號,以做為畫面分割處理;
c)待上述的影像分割處理後,在顯示器(Monitor)投影機(Projector)上可看到左、右眼影像輪流交替切換全螢幕(Full Screen)倍頻顯示的影像,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在個人電腦的顯示器(Monitor)投影機(Projector)上,即可觀賞到具有景深的3D立體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由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螢光幕,其對應於VGA顯示卡上的顯示記憶體的適當位置處(如最上方)可顯示一「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以此「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可控制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處理的「開啟」(Enable)或「關閉」(Disable)。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Codes)(104)可以為任何彩色條碼的組合。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Codes)以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二條綠色掃描線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二條綠色)掃描線,即「開啟」(Enable)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處理狀態。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Codes)以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二條綠色掃描線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一條黑色、一條綠色)掃描線為「關閉」(Disable)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處理狀態。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Codes)的單一色是條數可依實務所需而作變換。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畫面同步倍頻技術處理方法或是畫面同步倍頻器,在個人電腦上觀賞DVD、VCD電影時的處理方法包括
a)首先,將一般立體交錯(Interleaved)影像輸入到個人電腦內部的影像擷取卡中;b)經軟體將前述的交錯式影像轉換成為具有分割畫面的影像後,即形成一個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及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的分割畫面影像檔;c)再進行上述分割畫面影像檔的MPEGⅠ/Ⅱ資料壓縮,即形成一個分割畫面動態影像壓縮檔,再進行MPEGⅠ/Ⅱ解壓縮播放;d)待,上述MPEGⅠ/Ⅱ解壓縮後,輸入到畫面同步倍頻處理,即在顯示器(Monitor)投影機(Projector)上做全螢幕顯示。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影像為一交錯式(Interleaved)立體影像。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所述資料壓縮方式可採用MPEGⅠ/Ⅱ的方式壓縮(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為動態影像壓縮標準)。
前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中利用畫面同步倍頻技術處理方法或是畫面同步倍頻器,在個人電腦上玩3D電腦遊戲時的處理方法包括a)首先,利用視窗(Windows)所支援Direct 3D、OpenGL、Glide、…等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所設計的平面3D(Flat 3D)電腦遊戲,經過一3D電腦遊戲驅動程序(3D Game Driver)處理後,可以產生另一個(代表左眼或右眼)的3D場景,與原本的右眼(或左眼)的3D場景,組成上、下兩區分割畫面的影像(Top/BottomImage),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b)待,上述的影像畫面處理後,輸入至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處理即可在顯示器(Monitor)投影機(Projector)上得到一個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輪流交替切換做全螢幕倍頻顯示的畫面,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即可看見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Stereo3D)電腦遊戲畫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及其效果。
以本發明的技術可以徹底解決VGA卡交錯(Interlaced)顯示與「無閃爍」(Flicker Free)的立體觀賞環境的效果。
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即可看見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電腦遊戲。
本發明的具體方法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表示本發明的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技術處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2表示本發明運用在觀看3D立體DVD、VCD處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3表示本發明運用在執行3D立體電腦遊戲的處理流程示意圖;圖4、圖5表示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啟/閉」(Enable/Disable)訊號顯示示意圖。
請參閱圖1所示,是本發明的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3技術處理方法,是針對一般個人電腦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的影像顯示方式作改變,亦是將平面3D(Flat3D)畫面轉換為3D立體(Stereo 3D)畫面,讓使用者在個人電腦上玩平面3D電腦遊戲(PC Game)或觀賞3D立體DVD、VCD時,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後,即可觀賞真實的3D立體(Stereo 3D)畫面。
一般以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觀賞立體影像時,其影像皆是以交錯(Interlaced)掃描顯示方式,而該交錯(Interlaced)掃描方式即是可以將奇、偶數掃描線分離,因此顯示時,是將偶數條置放左(或右)眼影像,而奇數條置放右(或左)眼影像,在輪流交替切換顯示下,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即可觀賞到3D立體(Stereo 3D)影像。
但是,個人電腦所使用的顯示器的顯示卡(VGA)眾多,因此根本不可能為每一種顯示器的顯示卡(VGA)寫一種軟體驅動它成為交錯顯示(Interlaced Display)模式,更何況有些顯示器的顯示卡(VGA)未必會支援交錯顯示(Interlaced Display)模式,因此我們研究一種方法,就是在個人電腦顯示器的顯示卡(VGA)的記憶體(MEMORY)2的模擬一個螢幕顯示區1,並將該螢幕顯示區l的影像分割成上、下(Top/Bottom)兩半,將上半部置放左(或右)眼影像11,下半部置放右(或左)眼影像12,且兩個左(或右)、右(或左)影像11、12間保持一適當距離,經過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後,並在此距離間插入一個額外的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13a,形成具有二個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的顯示;因此,我們利用該螢幕掃描顯像的物理特性,在前述螢光幕顯示區1做掃描時,所產生的左(或右)眼影像ll及右(或左)眼影像12後,在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上會先展開左(或右)眼影像11畫面後,再展開右(或左)眼影像12,如此,不斷的將左(或右)眼影像11及右(或左)眼影像12展開做輪流交替切換顯示下,當戴上立體影鏡(LC Shutter Glasses)103觀賞時,即可觀賞到3D立體(Stereo 3D)影像的顯示。
由於個人電腦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的垂直頻率(Vertical Frequency)高,再加上前述的技術處理後,可將垂直頻率倍頻(如由原先60Hz變為120Hz)顯示在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上,當戴上立體影鏡(LC Shutter Glasses)103觀賞3D立體(Stereo 3D)影像時,不會再有「閃爍」(Flicker)的問題發生。
現在我們可以利用上述的處理方法,來處理觀賞3D立體DVD、VCD或者是平面3D電腦遊戲(3D PC Game)畫面,讓使用者在觀賞3D立體DVD、VCD或者在玩平面3D(Flat 3D)電腦遊戲時,所觀看的畫面皆為3D立體(Stereo 3D)影像畫面(具有景深效果的立體影像)。
請參閱「圖2所示」,系本發明運用在觀看3D立體DVD、VCD處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般的DVD、VCD無法直接以交錯(Interleaved)立體影像顯示,主要原因是DVD、VCD是採MPEGⅠ/Ⅱ(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Ⅰ/Ⅱ為動態影像壓縮標準)而做的數位影像壓縮,但是MPEGⅠ/Ⅱ的影像壓縮系一破壞性資料壓縮,所謂破壞性壓縮亦是說DVD、VCD若以交錯(Interleaved)影像來顯示3D立體時,在壓縮過程中,該交錯(Interleaved)掃描線的奇、偶數(代表左、右眼影像)排列次序將會被破壞掉,即無法做3D立體(Stereo 3D)影像的播放。
因此,為了解決前述的問題,將立體交錯式視訊影像(StereoscopicInterlaced Video)5輸入到個人電腦內部的視訊影像擷取卡(PC VideoCapture Card)6中,經特定軟體(Software)7將前述的交錯式影像轉換成為具有分割畫面的影像(Converts Interlaced Video Image IntoTop/Bottom Image)後,即形成一個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及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的分割畫面的視訊影像檔(Top/Bottom Video File)8,再以MPEGⅠ/Ⅱ(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Ⅰ/Ⅱ)進行數位影像資料壓縮(Data Compression(MPEGⅠ/Ⅱ))9,即形成一個上、下分割畫面動態影像壓縮影像檔(Top/Bottom MPEGⅠ/Ⅱ Video File)10,再經由MPEGⅠ/Ⅱ解壓縮播放(MPEGⅠ/ⅡPlay)10a後,再輸入到本發明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即可在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上不斷地將左影像及右影像展開做輪流交替切換做全螢幕倍頻顯示,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觀賞時,即可觀賞到3D立體(Stereo 3D)動態視訊(Video)影像。
請參閱圖3所示,是本發明運用在執行平面3D(Flat 3D)電腦遊戲的處理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一般個人電腦上執行3D電腦遊戲(PCGame)時,所執行的3D電腦遊戲皆屬於平面3D(Flat 3D)電腦遊戲,非是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Stereo 3D)。因此,利用視窗(Windows)所支援Direct 3D、OpenGL、Glide、…等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所設計的平面3D電腦遊戲101,經過一3D電腦遊戲驅動程式(3D Game Driver)102處理後,可以產生另一個代表左眼(或右眼)的3D場景,與原本的右眼(或左眼)的3D場景,組成上、下畫面的影像(Top/Bottom Image)8a,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再輸入至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後,即可在(Monitor)4上得到一個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輪流交替切換做全螢幕倍頻顯示的畫面,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後,即可看見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Stereo 3D)電腦遊戲畫面。
請參閱圖4、圖5所示,是本發明的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啟/閉」(Enable/Disable)訊號顯示示意圖。如圖所示當我們在執行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時,如何來控制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er)3處理自動「開啟」(Enable)或「關閉」(Disable)。我們可於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的顯示幕(對應於VGA顯示卡上的顯示記憶體)適當位置處(如最上方)顯示一「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當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偵測到此「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後,即可作「開啟」(Enable)或「關閉」(Disable)的動作。例如,但不限於該「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可為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5、二條綠色掃描線106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掃描線108、二條綠色掃描線109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一條黑色、一條綠色)掃描線110所形成。而此「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在每一次執行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之前時,皆會出現於螢光幕顯示區1上。
以上述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5、二條綠色掃描線106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二條綠色)掃描線107作為「開啟」(Enable)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的訊號,而以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8、二條綠色掃描線109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一條黑色、一條綠色)掃描線110作為「關閉」(Disable)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的訊號。
當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偵測到此「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以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5、二條綠色掃描線106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二條綠色)掃描線107,即「開啟」(Enable)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並開始處理輸入的3D立體DVD、VCD或3D電腦遊戲(3D PC Game)影像畫面。若是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偵測到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8、二條綠色掃描線109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一條黑色、一條綠色)掃描線110的「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時,即會「關閉」(Disable)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的處理動作,而將電腦的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4恢復為原先單頻顯示。
由上述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的處理,讓使用者可以將畫面顯示上、下(Top/Bottom)兩區放置左、右眼的立體影像格式,於個人電腦的顯示器(Monitor)/(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得到一個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輪流交替切換做全螢幕倍頻顯示的畫面,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後,即可觀賞到具有景深且無「閃爍」(Flicker-Free)的3D立體效果,以徹底解決個人電腦因受制於VGA顯示種類繁多而無法為每一VGA卡編寫驅動程式(Driver)以觀賞3D立體影像的缺陷。
權利要求
1.一種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處理方法,運用於個人電腦上,並針對其所使用的任何VGA顯示卡以軟、硬體搭配處理方式,完成左、右眼立體影像交替倍頻全螢幕(LC Shutter Glasses)(103)後,即可在顯示器(Monitor)(4)/(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觀賞到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影像,其特徵在於該處理方法包括a)首先,將VGA顯示卡的記憶體上模擬一個螢光幕顯示區(1),並將之分割為上、下(Top/Bottom)兩半部,上半部置放立體影像的左(或右)眼影像(11),下半部置放右(或左)眼影像(12),且此左、右眼影像(11、12)間保持一適當距離;b)輸入至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處理(3)後,並於上述左、右眼影像(11、12)間插入一垂直同步訊號(Vertical Sync.)(13),與原先VGA卡顯示每一個畫面所需的垂直同步訊號(13a),形成二個垂直同步訊號(13、13a),以做為畫面分割處理;c)待上述的影像分割處理後,在顯示器(Monitor)(4)/(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可看到左、右眼影像(11、12)輪流交替切換全螢幕(Full Screen)倍頻顯示的影像,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後,在個人電腦的顯示器(Monitor)(4)/(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即可觀賞到具有景深的3D立體效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螢光幕,其對應於VGA顯示卡上的顯示記憶體(2)的適當位置處可顯示一「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以此「彩色辨識條碼」(ColorCodes)(104)可控制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的「開啟」(Enable)或「關閉」(Disable)。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可以為任何彩色條碼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以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5)、二條綠色掃描線(106)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二條綠色)掃描線(107),即「開啟」(Enable)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3)處理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以八條(四組二條紅、綠色)掃描線(108)、二條綠色掃描線(109)及六條(二組二條黃、綠色及一條黑色、一條綠色)掃描線(110)為「關閉」(Disable)畫面同步倍頻(Sync.Doubling)(3)處理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彩色辨識條碼」(Color Codes)(104)的單一色是條數可依實務所需而作變換。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畫面同步倍頻技術處理方法或是畫面同步倍頻器,在個人電腦上觀賞DVD、VCD電影時的處理方法包括a)首先,將一般立體交錯(Interleaved)影像(5)輸入到個人電腦內部的影像擷取卡(6)中;b)經軟體(7)將前述的交錯式影像(5)轉換成為具有分割畫面的影像後,即形成一個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11)及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12)的分割畫面影像檔(8);c)再進行上述分割畫面影像檔(8)的MPEGⅠ/Ⅱ資料壓縮(9),即形成一個分割畫面動態影像壓縮檔(10),再進行MPEGⅠ/Ⅱ解壓縮播放(10a);d)待,上述MPEGⅠ/Ⅱ解壓縮(10a)後,輸入到畫面同步倍頻(3)處理,即在顯示器(Monitor)(4)/(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做全螢幕顯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影像為一交錯式(Interleaved)立體影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資料壓縮方式可採用MPEGⅠ/Ⅱ的方式壓縮(Motion Picture ExpertsGroup為動態影像壓縮標準)。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利用畫面同步倍頻技術處理方法或是畫面同步倍頻器,在個人電腦上玩3D電腦遊戲時的處理方法包括a)首先,利用視窗(Windows)所支援Direct 3D、OpenGL、Glide、…等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所設計的平面3D(F1at 3D)電腦遊戲(101),經過一3D電腦遊戲驅動程序(3D GameDriver)(102)處理後,可以產生另一個(代表左眼或右眼)的3D場景,與原本的右眼(或左眼)的3D場景,組成上、下兩區分割畫面的影像(Top/Bottom Image)(8a),上半部為左(或右)眼影像(11),下半部為右(或左)眼影像(12);b)待,上述的影像畫面處理後,輸入至畫面同步倍頻器(Sync.Doubler)(3)處理即可在顯示器(Monitor)(4)/(單槍/三槍)投影機(Projector)上得到一個左眼影像(11)及右眼影像(12)輪流交替切換做全螢幕倍頻顯示的畫面,當戴上立體眼鏡(LC Shutter Glasses)(103)後,即可看見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Stereo 3D)電腦遊戲(101)畫面。
全文摘要
一種畫面同步倍頻處理方法,是在個人電腦顯示卡的記憶體上模擬一個顯示區,將顯示區的影像分割為上、下兩半,上、下半部置放左(或右)眼影像,且兩個影像間保持一適當距離,再經畫面同步倍頻器處理後,在兩影像中間插入一個額外的垂直同步訊號形成二個垂直同步訊號,則上、下半部的眼影像會依序在顯示器投影機上呈現輪流交替顯示的左/右眼影像展開的畫面,當使用者戴上立體眼鏡後,在個人電腦的顯示器投影機上,即可觀賞到具有景深效果的3D立體影像。
文檔編號G06T15/00GK1300038SQ9912634
公開日2001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16日
發明者沈孝本 申請人:愛爾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