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左宗棠比聯招親

2023-10-11 21:04:44 2

 晚清軍政重臣左宗棠,戰功赫赫,位列極品,贏得「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的美譽。

  左宗棠大器晚成與一位恭端賢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開,他們的婚姻並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聯招親」的浪漫佳話。

  道光十二年的春天,三湘大地萬物復甦,草長鶯飛。二十歲的「大齡青年」左宗棠因家境貧寒,尚未婚配。一天,羅澤南、張聲玠等一幫好友找到他,告訴他一個大好消息,湖南湘潭縣有家周姓大戶,要比聯招親,公開為大小姐招贅女婿。好友們說:「季高兄,你才高八鬥,若去應擂,必能高中,這也算為兄弟們長臉面。」沒料到,左宗棠連連搖頭,斷然拒絕,說:「此非君子所為。」

  左宗棠聰穎好學,德才兼備,吟詩作對是信手拈來。五歲時,父親就領著他到長沙讀書,開始誦讀儒家的經典《論語》、《孟子》和朱熹的《四書集注》,八歲學做八股文章,十四歲考童子試中第一名,十八歲時,江蘇布政使兼學者賀長齡對他的評價是:「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他也恃才傲物,是湘潭一帶有名的狂生。少負大志,曾寫下「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以銘心志。在他看來,大丈夫應該先立業再娶妻,加上男尊女卑思想作祟,入贅為婿、寄人籬下為男兒所恥。

  好友們深知左宗棠的才學根底,個個極力相勸,促其應擂。請將不成,便激將,說周小姐才高貌美,擇偶門檻高,你自恃才高,卻未必能入其法眼!左宗棠拗不過他們,又年輕氣盛,便抱著權當一試詩詞功底之心,在一幫好友的陪同下,啟程前往湘潭比聯招親。

  周家是湘潭名門望族,仕宦人家,為明朝「湘潭六周」之一的周之命後裔。周家在湘潭的大院子名叫「桂在堂」,三進五開,佔地十餘畝。大門口豎立一塊大青石,皇帝御筆欽書碑文曰:「皇清榮祿大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周公千巖之神道」。凡來「桂在堂」的文官武將,都落轎下馬,叩首而拜。周家更是書香門第,詩書之家,男女同輝,滿門文採。

  周家的女人們個個有才學,周家大小姐詒端,知書達理,容貌姣好,求婚者絡繹不絕,但她欲擇俊才而嫁之,是以芳齡二十,尚待字閨中,在當時算是「剩女」。她父母十分開明,便以比聯為她公開挑選佳婿。

  左宗棠來到了周府「桂在堂」,一見果然豪門大族,氣派不凡。全院四十八口天井,按八卦圖形排列,院內曲折逶迤,迷宮一般。前來比聯招親的富家才子接踵而至,個個「羽扇綸巾」,談笑風生,甚為熱鬧。周家擇婿標準主要考核外貌體形、處世應對、才學根底,主考官是周夫人王慈雲,周大小姐則躲在屏風後暗中觀察,一旦相中意中人,便讓丫鬟添茶為號。輪到左宗棠出場,已經是比聯招親的第三天上午了,之前尚無一人中意,周家母女已有些疲憊和失望。左宗棠本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而來,神態輕鬆,舉止瀟灑,應對自如。周母對左宗棠才情學識早有耳聞,見他雖不高大魁偉,但五官端正,鼻堅梁挺,氣宇軒昂,卓爾不群,談吐不俗,尚未比試出題已心存好感。

  周母想全面仔細考察一番,暗地裡加大了難度,隨口出上聯:鴻是江邊鳥;左宗棠應聲答道:蠶為天下蟲。周母出上聯:鳳凰遍體文章;左宗棠不急不慢道:螃蟹一身甲冑。周母出上聯:解解解元之渴;左宗棠略一思考道:卜卜卜士之命。周母心中大喜道:胸藏萬卷聖賢書,希聖也,希賢也;左宗棠沉思片刻道:手執兩杯文武酒,飲文乎,飲武乎。此時,在屏風後窺觀的周詒瑞大小姐,已芳心暗許,忙命丫鬟出庭添茶。一時間,周家上下為覓得佳婿喜悅無比,張燈結彩,大宴賓朋。左宗棠也被周家女子的才氣和誠意所打動,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年,正式入贅周家。

  婚後,左氏夫婦蟄居「桂在堂」,吟詩唱和,談經論史。夫婦又一道深鑽方輿學(地理學)和農學。左宗棠在此度過了三試不第、充滿坎坷的十三年,這十三年,也正是他夯實基礎、蓄銳待發的十三年。周詒端不僅給了左宗棠大量的資助,也給他莫大的精神慰藉。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