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汙水處理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0:05:34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催化處理劑,特別是一種汙水處理劑。
背景技術:
當下的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而水作為生命之源也面臨嚴重的考研,全球水汙染的趨勢越來越嚴峻。
現有的汙水處理劑一般採用化學方法,但是此種材料不易得,成本高,不適用於工業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在於解決現有的汙水處理劑不易得,成本高和不適用於工業使用的問題。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汙水處理劑,按重量份數由以下材料配比而成:氯化鈉20~30份;石灰0.5~10份;絮凝劑20~30份;吸附物10~20份;硅藻泥20~50份,所述絮凝劑為粉狀明礬,粒徑不大於0.3mm,所述吸附物包括木質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鋁。
作為優化,所述絮凝劑還包括聚丙烯醯胺。
作為優化,所述吸附物包括30~40%木質活性炭和60~70%活性氧化鋁。
一種汙水處理劑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明礬投入汙水中進行沉澱;
2)步驟1)沉澱結束後,加入聚丙烯醯胺進行二次沉澱;
3)將步驟2)得到的汙水處理液通過衝刷吸附物來進行吸附;
4)加入石灰和氯化鈉進行中和水質;
5)重複步驟1)至步驟3),得到的水源排入硅藻泥池,靜置10小時後得到乾淨水資源。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本發明的設計,明礬可以吸附水中顆粒狀雜物,在通過聚丙烯醯胺的二次絮凝沉澱,可以使得水質變得清澈,而在通過吸附物進行吸附,可以清除水中廢氣等雜質,去除異味,再通過氯化鈉,石灰進行水體中有害化學物質的中和,最後再次通過步驟1)至步驟3)進行水體清潔,得到乾淨水資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解釋。
實施例1
一種汙水處理劑,按重量份數由以下材料配比而成:氯化鈉20份;石灰0.5份;絮凝劑20份;吸附物10份;硅藻泥20份,所述絮凝劑為粉狀明礬,粒徑不大於0.3mm,所述吸附物包括木質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鋁。
所述絮凝劑還包括聚丙烯醯胺。
所述吸附物包括40%木質活性炭和60%活性氧化鋁。
實施例2
一種汙水處理劑,按重量份數由以下材料配比而成:氯化鈉30份;石灰10份;絮凝劑30份;吸附物20份;硅藻泥50份,所述絮凝劑為粉狀明礬,粒徑不大於0.3mm,所述吸附物包括木質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鋁。
所述絮凝劑還包括聚丙烯醯胺。
所述吸附物包括30%木質活性炭和70%活性氧化鋁。
實施例3
一種汙水處理劑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明礬投入汙水中進行沉澱;
2)步驟1)沉澱結束後,加入聚丙烯醯胺進行二次沉澱;
3)將步驟2)得到的汙水處理液通過衝刷吸附物來進行吸附;
4)加入石灰和氯化鈉進行中和水質;
5)重複步驟1)至步驟3),得到的水源排入硅藻泥池,靜置10小時後得到乾淨水資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汙水處理劑及其使用方法的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汙水處理劑,按重量份數由以下材料配比而成:氯化鈉20~30份;石灰0.5~10份;絮凝劑20~30份;吸附物10~20份;硅藻泥20~50份。所述絮凝劑為粉狀明礬,粒徑不大於0.3mm,所述吸附物包括木質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鋁。本發明還公開了此種汙水處理劑的使用方法。本發明汙水處理劑,製備方法簡單,易操作,製得的汙水處理劑,反應速度快,過程中無有毒有害氣體產生;對設備、管道無腐蝕、對環境無汙染;該汙水處理劑的穩定性好,安全性高。
技術研發人員:吳澤旭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太倉市其盛化纖廠
技術研發日:2017.06.29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