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雲煙116品種菸葉烘烤的烤菸烘烤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5:24:19 1
本發明屬於菸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合雲煙116品種菸葉烘烤的烤菸烘烤工藝。
背景技術:
菸葉,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莖高0.7-2米。葉柄不明顯或成翅狀柄。圓錐花序頂生。花萼筒狀或筒狀鐘形,花冠漏鬥狀,末端粉紅色。蒴果,種子圓形或寬矩圓形,黃褐色。原產於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菸葉為菸草工業的原料。
烤菸(fluecuredtobacco)亦稱火管烤菸,源於美國的維吉尼亞州,具有特殊的形態特徵,因而也被稱為維吉尼亞型。烤菸的主要特徵是植株高大,葉片分布較疏而均勻。一般株高120~150cm,單株著葉20~30片,葉片厚,苤適中,中部的質量最佳。栽培上不宜施用過多的氮素肥料。葉片自下而上成熟,分次採收。最初的調製方法也是晾曬,後來(1869年)改用火管烘烤,目前是在烤房內調製,烤後呈金黃色。其化學成分的特點是含糖量較高,蛋白質含量較低,菸鹼含量中等。烤菸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的菸草類型,是捲菸工業的主要原料,也被供作鬥煙。
目前,在烤菸菸葉烘烤中,由於品種不同其鮮菸葉素質存在差異,導致鮮菸葉的烘烤特性和耐烤性都有差異。不僅色度不飽滿,而且常常會導致菸葉色素轉化不充分,出現菸葉含青的機率稍大,且評吸品質不盡如人意。因此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是目前菸葉加工技術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在烤菸菸葉烘烤中,由於品種不同其鮮菸葉素質存在差異,導致鮮菸葉的烘烤特性和耐烤性都有差異的問題,提供一種適合雲煙116品種菸葉烘烤的烤菸烘烤工藝,採用該工藝對雲煙116品種鮮菸葉進行烘烤,可有效提高菸葉烘烤質量,提升烤後菸葉的工業可用性,經濟效益得到增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適合雲煙116品種菸葉烘烤的烤菸烘烤工藝,採收成熟鮮菸葉後進行烘烤,烘烤包括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
(1)變黃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34.0~35.0℃,溼球溫度為32.0~33.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2.0℃,烘烤時間為10~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尖變黃;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39.0~40.0℃,溼球溫度為35.0~36.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3.0℃,接著再烘烤18~24h,烘烤至高溫層85%菸葉變黃;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34.0~35.0℃,溼球溫度為32.0~33.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2.0℃,烘烤時間為12~1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尖變黃;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38.0~39.0℃,溼球溫度為35.0~36.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0~3.0℃,接著再烘烤24~30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34.0~35.0℃,溼球溫度為32.0~33.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2.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尖變黃;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37.0~38.0℃,溼球溫度為35.0~36.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3.0℃,接著再烘烤24~3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
(2)凋萎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2.0~43.0℃,溼球溫度為36.0~37.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5.0~7.0℃,烘烤時間為12~1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鉤尖卷邊,明顯凋萎,且低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或輕度凋萎;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2.0~43.0℃,溼球溫度為36.0~37.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5.0~7.0℃,烘烤時間為12~1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鉤尖卷邊,明顯凋萎,且低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或輕度凋萎;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2.0~43.0℃,溼球溫度為36.0~37.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5.0~7.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鉤尖卷邊,明顯凋萎,且低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或輕度凋萎;
(3)定色前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7.0~48.0℃,溼球溫度為37.0~38.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0~12.0℃,烘烤時間為18~24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50%-65%,主脈褪青,且低溫層菸葉全部變黃,鉤尖卷邊,充分凋萎拖條;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7.0~48.0℃,溼球溫度為37.0~38.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0~12.0℃,烘烤時間為24~2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50%-65%,主脈褪青,且低溫層菸葉全部變黃,鉤尖卷邊,充分凋萎拖條;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7.0~48.0℃,溼球溫度為37.0~38.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0~12.0℃,烘烤時間為24~30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50%-65%,主脈褪青,且低溫層菸葉全部變黃,鉤尖卷邊,充分凋萎拖條;
(4)定色後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53.0~54.0℃,溼球溫度為38.0~39.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4.0~17.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乾燥,低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60%-65%,全爐菸葉主脈失水萎縮;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53.0~54.0℃,溼球溫度為38.0~39.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4.0~17.0℃,烘烤時間為12~20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乾燥,低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60%-65%,全爐菸葉主脈失水萎縮;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53.0~54.0℃,溼球溫度為38.0~39.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4.0~24.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乾燥,低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60%-65%,全爐菸葉主脈失水萎縮;
(5)幹筋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62.0~63.0℃,溼球溫度為39.0~40.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2.0~24.0℃,烘烤時間為8~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主脈失水率超過50%;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67.0~68.0℃,溼球溫度為40.0~41.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6.0~28.0℃,接著再烘烤24~30h,烘烤至全爐菸葉主脈乾燥,即得下部葉烘烤菸葉;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62.0~63.0℃,溼球溫度為39.0~40.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2.0~24.0℃,烘烤時間為8~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主脈失水率超過50%;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67.0~68.0℃,溼球溫度為40.0~41.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6.0~28.0℃,接著再烘烤24~36h,烘烤至全爐菸葉主脈乾燥,即得中部葉烘烤菸葉;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62.0~63.0℃,溼球溫度為39.0~40.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2.0~24.0℃,烘烤時間為8~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主脈失水率超過50%;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67.0~68.0℃,溼球溫度為40.0~41.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6.0~28.0℃,接著再烘烤24~36h,烘烤至全爐菸葉主脈乾燥,即得上部葉烘烤菸葉。
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的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這五個時期內和這五個時期間的升溫過程,幹球的升溫速度為1℃/2小時,如變黃期中的調整烘烤溫度,又如變黃期到凋萎期溫度的轉變過程等。
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的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這五個時期內和這五個時期間的升溫過程,溼球的升溫速度為1℃/2小時,如變黃期中的調整烘烤溫度,又如變黃期到凋萎期溫度的轉變過程等。
本發明烘烤工藝的具體指標如表1~表3所示。
表1下部葉烘烤技術
表2中部葉烘烤技術
表3上部葉烘烤技術
失水率=(鮮菸葉時的含水率-目前狀態時的含水率)/鮮菸葉時的含水率×100%。
本發明中主脈乾燥的乾燥狀態是指的在其當前條件下,主脈的重量不發生變化,為衡重。
本發明中葉片乾燥的乾燥狀態是指的在其當前條件下,葉片的重量不發生變化,為衡重。
失水萎縮是指較鮮菸葉時的含水量有所降低,含水量降低多少沒有限制。
輕度凋萎是指菸葉失水率為19-21%,此時葉尖部分變得柔軟;
明顯凋萎是指菸葉失水率為30-35%,此時菸葉一半左右變得柔軟,失水凋萎狀明顯;
充分凋萎拖條是指菸葉失水率為39-41%,此時全葉凋萎柔軟,主脈下半部也變軟(俗稱塌架)。
本發明的技術要點:
(1)變黃期:菸葉變黃速度較快,總體變黃較好;失水速度較適中,菸葉變黃速度與脫水速度兩者講關係較協調;
(2)定色期:包括定色前期和定色後期,菸葉脫水速度較快,失水充分,與幹葉定色關係協調;
在菸葉內含物轉化和外觀顏色達到最佳質量要求時,適時排除菸葉水分,使葉片基本乾燥,固定菸葉顏色。定色後期可促進變黃期形成的香氣前物質聚合生成大分子的香氣物質,提高烤後菸葉的香氣量。
(3)幹筋期:嚴格控制乾濕球溫度,防止香氣質揮發和烤紅煙,如果幹筋期幹球溫度超過70℃或溼球溫度超過43℃,則會大大影響烘烤菸葉的品質。
(4)各部位菸葉烘烤技術表
①下部葉:葉片含水量一般較多,乾物質積累較少,葉片較薄,變黃快,但耐烤性較差。
②中部葉:厚薄適中,變黃較快,較耐烤。
③上部葉:葉片含水量少,乾物質積累多,較厚耐烤。烘烤時注意變黃期不宜在34—35℃時烘烤時間過長。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採用本發明工藝對雲煙116品種鮮菸葉進行烘烤,與常規烘烤工藝相比較,色度更加飽滿;採用本方法烘烤工藝得到的菸葉均價可達到29.56元/㎏,比常規工藝技術27.16元/㎏高出2.40元/㎏,每爐菸葉產生的價值比常規工藝技術高出1000多元。同時,採用本發明烘烤工藝得到的菸葉不僅烘烤質量優異,抽吸品質更佳,而且還提升烤後菸葉的工業可用性,經濟效益顯著增加,易於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中未註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註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一種適合雲煙116品種菸葉烘烤的烤菸烘烤工藝,其特徵在於,採收成熟鮮菸葉後進行烘烤,烘烤包括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
(1)變黃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34.0~35.0℃,溼球溫度為32.0~33.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2.0℃,烘烤時間為10~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尖變黃;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39.0~40.0℃,溼球溫度為35.0~36.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3.0℃,接著再烘烤18~24h,烘烤至高溫層85%菸葉變黃;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34.0~35.0℃,溼球溫度為32.0~33.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2.0℃,烘烤時間為12~1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尖變黃;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38.0~39.0℃,溼球溫度為35.0~36.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0~3.0℃,接著再烘烤24~30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34.0~35.0℃,溼球溫度為32.0~33.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2.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尖變黃;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37.0~38.0℃,溼球溫度為35.0~36.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3.0℃,接著再烘烤24~3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
(2)凋萎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2.0~43.0℃,溼球溫度為36.0~37.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5.0~7.0℃,烘烤時間為12~1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鉤尖卷邊,明顯凋萎,且低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或輕度凋萎;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2.0~43.0℃,溼球溫度為36.0~37.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5.0~7.0℃,烘烤時間為12~16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鉤尖卷邊,明顯凋萎,且低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或輕度凋萎;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2.0~43.0℃,溼球溫度為36.0~37.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5.0~7.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鉤尖卷邊,明顯凋萎,且低溫層菸葉達到青筋黃片或輕度凋萎;
(3)定色前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7.0~48.0℃,溼球溫度為37.0~38.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0~12.0℃,烘烤時間為18~24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50%-65%,主脈褪青,且低溫層菸葉全部變黃,鉤尖卷邊,充分凋萎拖條;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7.0~48.0℃,溼球溫度為37.0~38.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0~12.0℃,烘烤時間為24~2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50%-65%,主脈褪青,且低溫層菸葉全部變黃,鉤尖卷邊,充分凋萎拖條;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47.0~48.0℃,溼球溫度為37.0~38.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0.0~12.0℃,烘烤時間為24~30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50%-65%,主脈褪青,且低溫層菸葉全部變黃,鉤尖卷邊,充分凋萎拖條;
(4)定色後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53.0~54.0℃,溼球溫度為38.0~39.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4.0~17.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乾燥,低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60%-65%,全爐菸葉主脈失水萎縮;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53.0~54.0℃,溼球溫度為38.0~39.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4.0~17.0℃,烘烤時間為12~20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乾燥,低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60%-65%,全爐菸葉主脈失水萎縮;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53.0~54.0℃,溼球溫度為38.0~39.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14.0~24.0℃,烘烤時間為12~18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葉片乾燥,低溫層菸葉葉片失水率達到60%-65%,全爐菸葉主脈失水萎縮;
(5)幹筋期
下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62.0~63.0℃,溼球溫度為39.0~40.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2.0~24.0℃,烘烤時間為8~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主脈失水率超過50%;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67.0~68.0℃,溼球溫度為40.0~41.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6.0~28.0℃,接著再烘烤24~30h,烘烤至全爐菸葉主脈乾燥,即得下部葉烘烤菸葉;
中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62.0~63.0℃,溼球溫度為39.0~40.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2.0~24.0℃,烘烤時間為8~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主脈失水率超過50%;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67.0~68.0℃,溼球溫度為40.0~41.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6.0~28.0℃,接著再烘烤24~36h,烘烤至全爐菸葉主脈乾燥,即得中部葉烘烤菸葉;
上部葉烘烤:幹球溫度為62.0~63.0℃,溼球溫度為39.0~40.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2.0~24.0℃,烘烤時間為8~12h,烘烤至高溫層菸葉主脈失水率超過50%;
然後調整烘烤溫度,調整後的幹球溫度為67.0~68.0℃,溼球溫度為40.0~41.0℃,控制幹球和溼球的溫度差為26.0~28.0℃,接著再烘烤24~36h,烘烤至全爐菸葉主脈乾燥,即得上部葉烘烤菸葉。
作為本發明烤菸烘烤工藝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這五個時期內和這五個時期間,幹球的升溫速度為1℃/2小時。
作為本發明烤菸烘烤工藝的又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這五個時期內和這五個時期間,溼球的升溫速度為1℃/2小時。
作為本發明烤菸烘烤工藝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變黃期、凋萎期、定色前期、定色後期和幹筋期這五個時期內和這五個時期間,幹球和溼球的升溫速度為1℃/2小時。
對比實驗
運用本發明技術與常規(三段式)烘烤技術進行雲煙116品種菸葉烘烤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烘烤技術比常規(三段式)烘烤技術的烘烤效果更顯著。
1、菸葉外觀質量
表4不同烘烤工藝烤後菸葉外觀質量
其中「+」代表「略強」或「稍強」;「-」則代表「略弱」或「稍弱」。
從表4結果看,對兩種工藝烤後菸葉外觀質量進行比較,本發明針對雲煙116制定的烘烤工藝總體優於常規烘烤工藝,色度較飽滿。用常規工藝技術烘烤,低溫變黃期時間較長但升溫過程速度稍快,導致菸葉色素轉化不充分,出現菸葉含青的機率稍大。
2、烘烤後菸葉等級結構、均價
表5烘烤後菸葉等級結構及均價
從表5可以看出,兩種工藝技術烤後菸葉的等級結構、均價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採用雲煙116烘烤工藝烘烤的菸葉上等煙比例比常規工藝烘烤的高出6.5個百分點,中等煙比例提高4.1個百分點,下等煙比例則降低了10.6百分點;再兩種工藝烤後菸葉的均價相比,採用雲煙116烘烤工藝技術達到29.56元/㎏,比常規工藝技術27.16元/㎏高出2.40元/㎏。因此,採用雲煙116烘烤工藝每爐菸葉產生的價值可達17469.68元,比常規工藝技術高出1127.84元。
3、菸葉化學充分分析
表6初烤菸葉化學成分分析結果
從表6結果可以看出,兩種工藝烘烤後菸葉的化學成分略有差異,但沒有達到顯著差異水平:總糖均以下部葉較低,中上部葉稍高,接近下部葉的兩倍;還原糖也表現出相同規律,兩種工藝均以下部葉含量較低,中上部葉較高。綜合分析兩種工藝烤後菸葉的化學成分,認為所測定項目比例均比較協調。
4、菸葉評吸結果
對兩種工藝技術烤後菸葉進行單體評吸,從表7-9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工藝處理,不管哪個部位的菸葉,其香氣質、香氣量、雜氣、勁頭、刺激性和吃味等與常規烘烤工藝技術處理的有一定的差異。其中,雲煙116品種特定的烘烤技術處理使香氣質、香氣量、餘味均比常規烘烤技術處理略有提高,中部葉香氣量則常規烘烤技術的略高;雜氣、刺激性等則以雲煙116烘烤技術處理的較高;雲煙116烘烤技術處理的綜合得分高於常規烘烤技術處理。
表7兩種工藝技術對下部葉(x2f)評吸品質的影響
表8兩種工藝技術對中部葉(c3f)評吸品質的影響
表9兩種工藝技術對上部葉(b2f)評吸品質的影響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