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李白與黃鶴樓

2023-10-11 15:18:14

  張豆豆最近喜歡上了唐詩,準備坐著時空穿梭機去唐代旅行一番。但是他拿不定主意該在什麼地方降落,於是去問李樂樂。李樂樂說:「那還用問嗎?當然要降落在黃鶴樓!」

  張豆豆不解:「為什麼?」李樂樂說:「因為唐代詩壇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平生不登黃鶴樓,就稱詩人也枉然!』所以唐朝的大小詩人們,一輩子肯定要去一趟武漢的黃鶴樓,如果不去的話,以後自稱詩人肯定會讓大家笑掉大

  牙的。」

  張豆豆來了興致,忙說:「樂兄,快給我講講,黃鶴樓上都有什麼好故事,我要快點去黃鶴樓,說不定太白兄正在那裡等著我呢,哈哈!」李樂樂略一思索,便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因為李白是名滿天下的詩仙,人人都想見他,而黃鶴樓又是天下詩人必去的地方,所以經常有詩人圖個方便,邀請李白去黃鶴樓飲酒。李白是個酒鬼,只要聽見「酒」字就坐不住了,當然逢邀必去。去了之後喝完酒,大家要分手的時候自然依依不捨,李白的詩情就上來了。所以李白在黃鶴樓留下了多首送別詩,其中最有名的一首送別詩,樂豆們知道是什麼嗎?哈,當然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咯,大家都知道啊——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看看這首詩,寫得真是無限深情,離別的眼淚都掉進江裡了。哎喲,太白兄好多情啊!不過,我們最最浪漫最最飄逸的大詩人太白兄去黃鶴樓也有不爽的時候。話說這一天,李白又登上了黃鶴樓,面對著樓上樓下的美景,詩仙自然詩情大發,於是從懷裡掏出一支毛筆,準備在牆上寫詩。不料李白一抬頭,嚇了一大跳,只見牆上已經有了一首詩,詩名為「登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讀之下,眼淚「譁譁」地流了下來:天吶,這是誰啊?把這麼牛的詩寫在這裡,還讓不讓人活了?嘆息良久之後,李白擦乾眼淚,把毛筆一扔,走下樓去,邊走邊喃喃自語:「哎,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啊,不會吧,詩仙也有如此失意的時候啊?看來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這個令李白為之擱筆的崔顥雖然詩風激昂豪放、氣勢宏偉,但是好像沒怎麼聽說過呀?是啊,史書上記載並不多哦,作品也很少。

  不過,這一首《登黃鶴樓》在《唐詩三百首》中名列七律第一耶,這足以讓他名傳千古了。

  哇,真牛啊!李樂樂講完了,張豆豆說:「我準備去黃鶴樓了!我要常駐那裡!一定要等上李白!我一定要陪他大喝一場!沒準兒太白

  兄一高興,就會寫一首《黃鶴樓送張豆豆之21世紀》,那我就在文學史

  一舉成名了,耶!」

同类文章

妙諷汪精衛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偽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為「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

「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裡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

施耐庵以對聯治心病的啟示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床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

袁世凱品聯識殺機

袁世凱的五十五歲生日,在光緒戊申年的八月。此時的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謂朝廷柱石,深得慈禧太后倚重,討好他的人也有一大幫。因此剛交八月,送壽禮的人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更有一批賀壽的對聯送上門來,或從四面八方郵寄過來。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是這次壽誕活動的總管,他從近千副對聯中選出五百副懸掛在

家教妙聯勸人醒世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為善,不可見利忘義,為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

古人趣味對聯故事

李白戲權臣   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李白一進門,楊國忠便看著李白,譏諷道:「兩猿截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   「鋸」諧「句」,「猴兒」暗指李白。李白聽了,微微一笑說:「請大人起步,三步之內對不上,算我輸。」楊國忠

對聯故事三則

 一   1913年,梁啓超自日本回國,去老友夏曾佑家拜訪。夏曾佑字穗卿,是近代著名學者,對經學、佛學有精深的研究,對乾嘉考據學和詩文也有相當的素養。夏的書桌上堆著厚厚一沓線裝書,梁啓超信手翻開一看,是《春秋左氏傳》。他腦子一動,對老朋友說:「我想出一條上聯,你來對出下聯,好嗎?」說罷,朗

陳毅與對聯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應當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藝的優秀之輩。而陳毅元帥正是這樣的幹部的傑出代表。他為黨和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殫精竭慮艱苦奮鬥了一輩子,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不但是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將軍,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識、造詣很深、才華橫溢的詩人,從他十分喜歡創作的對聯之系列作品即可從中略見一斑

月影對水映

  唐代的元稹與白居易是好朋友。   一個中秋佳節,他們登上臨江樓賞月。只見月明如水、水明如鏡,真是江天一色、江心月白。元稹仰望北鬥,俯瞰江波,觸景生情,出一上聯:「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天上的七顆星和水中映出的七顆星,合起來成十四顆星。   白居易聽後,大加讚賞。一時想不出對句。過

臨刑聯對

  清康熙年間,安徽桐城舉子戴名世進京趕考。乘船過江時,船上的人都在議論一位木匠犯法的事。據說那木匠曾為該縣衙門制過多副木枷,沒有想到自己今天也戴上了枷鎖,真是「自作自受」。當時搖船的艄公出聯「木匠造枷枷木匠」讓戴名世對,戴苦思冥想,無以為對。   若干年後,戴名世中了進士,入選翰林。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