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及車輛的製作方法
2023-10-30 05:12:12 1
專利名稱: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及車輛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及應用該後背門開啟機構的車輛。
背景技術:
汽車後背門開啟機構作為汽車重要功能部分,在汽車日常使用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有的汽車後背門開啟機構操作方式為向後按壓扣手後,再向上抬起後背門,這種操作需要在整個過程中改變用力方向。同時由於此結構存在用於使扣手回位的彈性機構,因此結構相對複雜,維修成本較高。可見,目前亟待改良出一種操作便捷,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的後背門開啟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及車輛,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包括後牌照裝飾板和後背門開啟扣手,所述後背門開啟扣手包括操作撥片;轉軸,用於將所述操作撥片可旋轉的連接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觸發裝置,用於在所述操作撥片轉動時,觸發安裝於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的用於開啟所述後背門的後背門觸點式開關。進一步的,所述觸發裝置為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上的凸起。進一步的,還包括用於防止所述操作撥片靜止時下垂的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限位孔,設置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限位卡腳,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上,所述限位卡腳的一端穿過所述限位孔,並卡接在所述限位孔的邊緣。進一步的,還包括彈性件,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上;楔形擋板,設置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當所述操作撥片轉動使得後背門開啟時,所述彈性件與所述楔形擋板相配合用於所述操作撥片的復位。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圖I表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9]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截面圖;圖3表示本實用新型後背門開啟扣手結構示意圖;圖4表示本實用新型後牌照裝飾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 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結構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限定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如圖I、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包括後牌照裝飾板2和後背門開啟扣手I,所述後背門開啟扣手I包括操作撥片7 ;轉軸6,用於將所述操作撥片7可旋轉的連接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上;觸發裝置,用於在所述操作撥片7轉動時,觸發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上的用於開啟後背門的觸點式開關10。採用上述結構,轉動所述操作撥片7,使得所述觸發裝置觸發所述觸點式開關10,即可打開車輛後背門,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本實施例中,所述觸發裝置為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7上的凸起3,但並不限於上述結構方式。本實施例中,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還包括用於防止所述操作撥片7靜止時下垂的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的結構形式可以有多種,本實施例中採用如下結構形式所述限位裝置包括限位孔8,設置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上;限位卡腳5,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7上,所述限位卡腳5的一端穿過所述限位孔8,並卡接在所述限位孔8的邊緣。當撥動所述操作撥片7時,所述限位卡腳5的一端向所述限位孔8的內偵彳移動,當所述操作撥片7復位時,所述限位卡腳5卡接在所述限位孔8上,限定此時所述操作撥片7的位置,避免所述操作撥片7復位過度以致下垂,影響美觀,以及不利於使用者的操作為了便於使用者的操作,本實施例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還包括用於所述操作撥片7復位的復位裝置。本實施例中,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4,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7上;楔形擋板9,設置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上,當所述操作撥片7轉動使得後背門開啟時,所述彈性件4與所述楔形擋板9相配合用於所述操作撥片7的復位。撥動所述操作撥片7,操作撥片7向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的方向轉動,直至所述觸發裝置觸發所述觸點式開關10,所述彈性件4受到所述楔形擋板9的壓力而變形,後背門開啟後,鬆開所述操作撥片7,在所述彈性件4的作用下,所述操作撥片7自動復位。安裝時,所述轉軸6安裝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的安裝孔11中,所述限位卡腳5的一端穿過所述限位孔8並與所述限位孔8卡接,將所述後背門開啟扣手固定連接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2上,此時,所述彈性件4的位置與所述楔形擋板9的位置相對應,所述觸發裝置與所述觸點式開關10的位置相對應。使用時,撥動所述操作撥片7,所述操作撥片7沿著圖2中所示的方式轉動,所述限位卡腳5的一端向所述限位孔8的內部移動,直至所述觸發裝置觸發所述觸點式開關10,後背門開啟,鬆開所述操作撥片7,所述操作撥片7在所述彈性件4的彈性作用下反方向轉動,所述限位卡腳5的一端反方向移動,直至所述限位卡腳5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限位孔8上,所述操作撥片7復位完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書,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包括後牌照裝飾板和後背門開啟扣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背門開啟扣手包括 操作撥片; 轉軸,用於將所述操作撥片可旋轉的連接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 觸發裝置,用於在所述操作撥片轉動時,觸發安裝於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的用於開啟所述後背門的後背門觸點式開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觸發裝置為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上的凸起。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防止所述操作撥片靜止時下垂的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 限位孔,設置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 限位卡腳,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上,所述限位卡腳的一端穿過所述限位孔,並卡接在所述限位孔的邊緣。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彈性件,設置在所述操作撥片上; 楔形擋板,設置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當所述操作撥片轉動使得後背門開啟時,所述彈性件與所述楔形擋板相配合用於所述操作撥片的復位。
5.一種車輛,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及車輛,其中所述車輛後背門開啟機構,包括後牌照裝飾板和後背門開啟扣手,所述後背門開啟扣手包括操作撥片;轉軸,用於將所述操作撥片可旋轉的連接在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觸發裝置,用於在所述操作撥片轉動時,觸發安裝於所述後牌照裝飾板上的用於開啟所述後背門的後背門觸點式開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E05C19/08GK202810425SQ2012203385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笪琦, 李向東, 王如德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