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0:11:19 2
專利名稱: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隨著操作體的旋轉操作產生咔噠(click)感的旋轉型電子部件。
背景技術:
以往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結構為,隨著旋轉軸的旋轉操作切換開關,而且通過被配設在旋轉軸上的咔噠部件的卡合部與在電阻基板上形成的咔噠用凸狀部卡合脫離,產生切換開關時的咔噠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6-173570號公報但是,在以往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咔噠部件以及咔噠用凸狀部均由樹脂等絕緣體形成,因此產生咔噠感的咔噠部件的卡合部和咔噠用凸狀部卡合脫離時產生的聲音很小,存在操作者很難察覺到例如隨著開關的切換產生咔噠感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鑑於上述以往技術的實情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ー種操作者能夠很好地察覺到例如開關切換等操作體旋轉動作的旋轉型電子部件。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於,具備操作體,被旋轉操作;殼體,可旋轉地保持上述操作體;旋轉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操作體的旋轉動作;咔噠部件,與上述操作體一起旋轉;以及咔噠板,具有與被設在上述咔噠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脫離而產生咔噠感的突出部,將隨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操作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突出部卡合脫離時產生咔咕音的咔咕音產生機構設在上述卡合部以及上述突出部以外的位置上。根據該旋轉型電子部件,由於設置了隨著操作體的旋轉操作在被設於咔噠部件上的卡合部和被設於咔噠板上的突出部卡合脫離而產生咔噠感時產生咔噠音的咔噠音產生機構,所以在旋轉操作時能夠得到咔噠感以及咔噠音,因此操作者能夠很好地察覺到開關切換等操作體的旋轉動作。而且,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設置有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突出部卡合脫離時與上述咔噠板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部,以上述咔噠板和上述抵接部構成上述咔噠音產生機構。此時,由於能夠以咔咕板和與咔咕板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部構成咔咕音產生機構,所以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形成咔噠音產生機構。並且,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上述殼體具備可旋轉地保持上述操作體的軸承部件和與上述軸承部件重疊的外殼,在上述軸承部件和上述外売上沿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軸線方向多處形成插穿孔,在各上述插穿孔內插穿用於使上述軸承部件和上述外殼ー體化的金屬安裝銷,上述咔噠板由金屬材料構成,而且在上述咔噠板上形成上述安裝銷帶著餘隙插穿的插穿部,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突出部卡合脫離時,上述插穿部的端面在上述餘隙內移動與構成上述抵接部的上述安裝銷抵接。此時,由於將用於組裝殼體的安裝銷作為構成咔噠音產生機構的抵接部來使用,所以不需要其它部件也能構成咔噠音產生機構,能夠實現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小型化和廉價化。而且,由於構成咔噠音產生機構的咔噠板以及抵接部(安裝銷)均由金屬材料構成,所以能夠加大通過咔噠音產生機構產生的咔噠音。而且,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上述咔噠板被配設為在上述軸承部件和上述外殼之間可在其板面方向移動,而且上述咔咕部件由被安裝於上述操作體上的金屬板簧構成。此時,操作體的旋轉操作所帶來的形成於咔噠部件(板簧)上的卡合部和形成於咔噠板上的突出部之間的卡合脫離成為金屬之間的卡合脫離,所以能夠抑制部件隨著卡合脫離而退化,從而能夠長期實現良好的咔噠感,即能夠實現咔噠感的長壽命化。還有,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上述卡合部沿著上述咔噠板的板面相対置。此時,由於形成在咔噠部件(板簧)上的卡合部和咔噠板的板面以面接觸的狀態滑動,所以能夠緩和卡合部的磨損引起的退化,從而能夠實現咔咕感的更加長壽命化。並且,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上述板簧鉚接安裝在上述操作體上,而且在 上述板簧上設置與上述操作體的一部分弾性接觸的弾性片。此時,由於能夠將板簧穩定地安裝到操作體上,所以能夠很好地產生咔噠感以及咔噠音。而且,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夾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軸線在對角線上的角部附近設置ー對上述插穿部,而且上述突出部被形成在上述一對插穿部的周向中間部上。此時,由於設有一對構成咔咕音產生機構的咔咕板的插穿部,所以能夠在2處產生咔咕音,從而能夠得到更大的咔噠音。而且,由於在ー對插穿部的周向中間部形成突出部,所以能夠在突出部以及插穿部之間確保長距離,所以在卡合部和突出部卡合脫離時,使咔噠板容易翹曲,從而能夠實現咔噠感的更加長壽命化。而且,由於咔噠板容易翹曲,所以使咔噠音容易在被形成於外殼與軸承部件之間的空間內迴響,從而能夠得到更大的咔噠音。另外,優選在上述旋轉型電子部件中,上述旋轉檢測機構由隨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操作而旋轉的滑動子、形成有上述滑動子滑動接觸的電阻圖案的電阻基板以及形成有上述滑動子滑動接觸的固定接點的接點基板構成。此時,能夠簡單地構成旋轉檢測機構。根據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ー種操作者能很好地察覺到操作體旋轉動作的旋轉型電子部件。
圖I為從前方側看到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時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從後方側看到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時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組裝狀態立體圖。圖4為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組裝狀態剖視圖。圖5為表示從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組裝狀態下取下軸承部件、操作體和板簧之後的狀態的主視圖。圖6為表示在上述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組裝狀態下的板簧和咔噠板之間關係的立體圖。圖中標記I旋轉型電子部件,2軸承部件,201筒狀部,201a貫穿孔,202基部,203a 203d插穿孔,204收容凹狀部,205制動部,206,207卡合部,3操作體,301軸部,301a操作部,302底座部,303臺座部,304驅動部,305a、305b突出片,306制動部,4板簧(咔噠部件),401孔,402卡合部,402a平面部,403a、403b插穿孔,404彈性片,4a —端部,4b另一端部,4c中間部,5咔噠板,5a板面部,501孔,502突出部,503a、503b插穿部,6外殼,601基部,602插穿孔,603、604收容凹狀部,605a 605d插穿孔,606臺階部,607、608、609、610a、610b卡合部,7電阻基板,701導電體圖案,702電阻圖案,8、9連接端子,10滑動子託架,101軸部,102保持部,103嵌合孔,104小徑部,11滑動子,Ila第I連接片,Ilb第2連接片,Ilc第3連接片,Ild第4連接片,12接點基板,121基部,122插穿孔,123收容凹狀部,124a 124d插穿孔,125、126a、126b卡合部,127收容部,13固定接點,131接點圖案,132共用圖案,14a、14b連接端子,15安裝板,15a 15d插穿部,16a 16d安裝銷(抵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例如可用作適合個人音響的開關等開關裝置。 圖I為從前方側看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時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從後方側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時的分解立體圖。在這裡,為了便於說明,將圖I所示的左上方側稱作「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前方側」;將圖I所示的右下方側稱作「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後方側」。並且,將圖I、圖2所示的上下方向稱作「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上下方向」。如圖I所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包括軸承部件2、可旋轉地被軸承部件2保持的操作體3、被安裝在操作體3上的板簧4、產生咔噠感以及咔噠音的咔噠板5、收容咔噠板5的外殼6、被收容在外殼6和接點基板12之間的滑動子託架10和滑動子11、安裝板15以及安裝銷16a 16d構成。該旋轉型電子部件I具有,隨著操作體3的旋轉操作使被形成在板簧4上的卡合部402和被形成在咔噠板5上的突出部502卡合脫離而產生開關切換時的咔噠感並產生咔噠音的結構。軸承部件2由合成樹脂等絕緣體或者鋅壓鑄等形成,並由在中央設有貫穿孔201a的大致圓柱形狀的筒狀部201和被設在筒狀部201後端的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基部202構成。在基部202的筒狀部201周圍形成向前後方向貫穿的4個插穿孔203a 203d(在圖I中,沒有表示插穿孔203d)。在軸承部件2的後端側設有大致圓形狀的收容凹狀部204 (參照圖2)。在該收容凹狀部204內周面的一端(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下端)形成向收容凹狀部204內突出的制動部205。在基部202的上端部的收容凹狀部204的周圍形成可與後述外殼6的卡合部607卡合的卡合部206。而且,在基部202的下端部的收容凹狀部204的下方形成可與後述外殼6的卡合部608卡合的卡合部207。操作體3由鋁或合成樹脂等形成,並由大致圓柱形狀的軸部301、被設在軸部301後端上的凸緣形狀底座部302、向底座部302的後方延伸的截面為D字形狀的臺座部303和向臺座部303的後方延伸的大致方柱形狀的驅動部304構成。在軸部301的前端形成截面為D字形狀的操作部301a。在底座部302的後端側設有向後方突出的突出片305a、305b。而且,在底座部302外周的一部分設有徑向突出的制動部306 (參照圖2)。在臺座部303的側面具有曲面形狀部和平面形狀部。板簧4通過在具有彈性的金屬板進行衝壓加工以及彎曲加工而形成。板簧4具有大致圓環形狀,在中央設有使操作體3的臺座部303插穿的孔401。作為構成板簧4的金屬板,例如具有高硬度和耐久性強的奧氏體類不鏽鋼(SUS301)比較適合。在孔401的周圍設有從咔噠板5側(後方側)看時呈凸狀的卡合部402。在卡合部402上設有向與操作體3的旋轉軸線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平面部402a(參照圖2)。而且,在孔401的周圍形成分別使操作體3的突出片305a、305b插穿的插穿孔403a、403b。在插穿孔403a、403b插穿的突出片305a、305b的前端被壓扁等變形,通過該變形所帯來的鉚接在操作體3上安裝板簧
4。在孔401內周的一部分設有向咔噠板5側(後面側)突出而形成的彈性片404(參照圖2)。在操作體3的臺座部303安裝 了板簧4時,該彈性片404與臺座部303的平面形狀部弾性接觸。從而,能夠將板簧4穩定牢固地安裝在操作體3上,並可很好地產生咔噠感以及咔噠音。而且,對板簧4實施了將2處彎曲位置分別向相反方向彎曲的Z彎曲加工。下面進行說明時,在板簧4當中將形成插穿孔403a、403b的部分標為一端部4a,形成卡合部402的部分標為另一端部4b,一端部4a和另一端部4b之間的部分標為中間部4c。一端部4a形成平面形狀。中間部4c通過對一端部4a彎下金屬板而形成。另一端部4b通過對中間部4c彎起金屬板而形成,並且與一端部4a大致平行。通過使一端部4a成為平面形狀,能夠將板簧4牢固地安裝到操作體3上。咔噠板5通過對金屬板實施衝壓加工以及彎曲加工而形成。咔噠板5使在矩形形狀當中位於對角線上的I組角部如形成圓弧狀地形成缺ロ,並且在中央設有使操作體3的臺座部303插穿的孔501。界定孔501的板面部5a向與操作體3的旋轉軸線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地設置。在孔501周圍設有從板簧4側(前方側)看時呈凸狀臺階的突出部502。在位於咔噠板5的對角線上的另外I組角部形成一對插穿部503a、503b。而且,插穿部503a(503b)具有圓形形狀。而且,突出部502在以操作體3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虛擬圓弧(例如,描繪孔501的圓)的周向上位於插穿部503a和503b之間的中間部。外殼6用合成樹脂等形成,並由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基部601構成。在基部601的中央向前後方向貫穿形成插穿孔602。在基部601的前面的插穿孔602的周圍設有大致圓形形狀的收容凹狀部603。在基部601的後面的插穿孔602的周圍設有大致圓形形狀的收容凹狀部604。在基部601的收容凹狀部603、604的周圍形成向前後方向貫穿的4個插穿孔605a 605d。在基部601前端側的插穿孔605b、605d的周圍設有相對於插穿孔605a、605c的周圍形成為凹狀臺階的臺階部606。而且,在基部601的前端側上端部的收容凹狀部603的周圍形成可與軸承部件2的凹狀卡合部206卡合的凸狀卡合部607。在基部601的前端側下方部形成可與由軸承部件2的凹狀部構成的卡合部207卡合的由突起構成的卡合部608。另ー方面,在基部601的後端側上端部的收容凹狀部604的周圍形成可與後述接點基板12的凸狀卡合部125卡合的凹狀卡合部609 (參照圖2)。另外,在基部601的後端側下方部形成可分別與由後述接點基板12的突起構成的卡合部126a、126b卡合的凹狀卡合部 610a、610b。並且,在外殼6的中央部,用夾物模壓等方法一體埋設由酚醛樹脂或環氧樹脂等絕緣性樹脂材料形成的平面形狀電阻基板7。如圖2所示,在向外殼6的收容凹狀部604內露出的電阻基板7中,露出配設了圍繞插穿孔602的圓環形狀導電體圖案701和圍繞導電體圖案701的下方開ロ的圓環形狀電阻圖案702。導電體圖案701通過在電阻基板7上印刷形成銀膏等來構成。電阻圖案702通過在電阻基板7上印刷形成碳等電阻糊料來構成。而且,在外殼6的下端側突出設有分別與導電體圖案701以及電阻圖案702連接並從電阻基板7引出的由導電性金屬板形成的連接端子8、9。滑動子託架10用合成樹脂等絕緣體形成,由大致圓柱形狀的軸部101和具有以軸部101為中心的大致半圓形狀的保持部102構成。在軸部101的中央形成截面為大致矩形形狀的嵌合孔103。而且,在軸部101的前端側設有直徑小於軸部101的圓柱形狀的小徑部104。小徑部104可旋轉地插入外殼6的插穿孔602。在滑動子託架10的保持部102中,通過夾物模壓等方法一體埋設大致一部分開ロ 的圓環形狀(圓弧形狀)滑動子11。被保持部102保持的滑動子11由具有彈性的導電性金屬薄板形成。滑動子11從保持部102露出,並具有從前端部到中間部成雙重圓弧形狀的第I 第4連接片Ila lid。第I連接片I la、第2連接片Ilb向後述接點基板12側(後方側)彎曲,前端部被壓彎加工使得從接點基板12側看時成為凸狀臺階。第3連接片Ilc、第4連接片Ild向外殼6 (電阻基板7)側(前方側)彎曲,前端部被壓彎加工使得從外殼6側看時也成為凸狀臺階。接點基板12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形成,且由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基部121來構成。在基部121的中央形成向前後方向貫穿的插穿孔122。在基部121的前面的插穿孔122的周圍設有以插穿孔122為中心的大致圓形狀收容凹狀部123。在基部121的收容凹狀部123的周圍形成向前後方向貫穿的4個插穿孔124a 124d。在基部121的前端側上端部的收容凹狀部123的周圍形成可與外殼6的卡合部609卡合的卡合部125。在基部121的前端側下方部形成可分別與外殼6的卡合部610a、610b卡合的卡合部126a、126b。另一方面,在基部121的後端側設有用於收容後述安裝板15的收容部127 (參照圖2)。另外,在接點基板12的中央部通過夾物模壓等方法一體埋設了由導電性金屬板構成的固定接點13。如圖I所示,在接點基板12的收容凹狀部123內,使一部分(圖I中的左方側)開ロ的圓弧狀接點圖案131以及相連續的圓環狀共用圖案132露出而配設。而且,接點圖案131的一側起始端部位置與咔噠板5上的突出部502位置相對應地設置。而且,在接點基板12的下端側使與接點圖案131以及共用圖案132連接並從接點基板12引出的連接端子14a、14b突出而設置。安裝板15由金屬板等形成並具有大致矩形形狀,而且在四個角形成插穿部15a 15d。安裝銷16a 16d由金屬棒狀部件形成。安裝銷16a 16d分別插穿安裝板15的插穿部15a 15d、接點基板12的插穿孔124a 124d、外殼6的插穿孔605a 605d以及軸承部件2的插穿孔203a 203d。而且,安裝銷16b、16d分別插穿咔噠板5的插穿部503a、503b。另外,這些安裝銷16b、16d構成咔噠音產生機構的一部分。從插穿孔203a 203d突出的安裝銷16a 16d的前端部(一端部)被鉚接。圖I、圖2表示安裝銷16a 16d的鉚接後狀態。另外,在安裝銷16a 16d的另一端部設有直徑大於插穿部15a 15d的凸緣部,並且通過該凸緣部與安裝板15抵接,使安裝銷16a 16d不從軸承部件2和外殼6等上脫落。接著,將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組裝狀態。圖3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組裝狀態的立體圖。圖4為沿圖3之A-A線的剖面圖。而且,在圖3、圖4表示操作體3沒有被操作時的處於初始狀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o如圖3所示,組裝具有上述結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時,通過安裝銷16a 16d(在圖3中沒有表示安裝銷16c),在軸承部件2與安裝板15之間夾持並保持外殼6以及接點基板12,從而構成殼體。而且,操作體3的軸部301從軸承部件2上的筒狀部201的貫穿孔201a突出。如圖4所示,通過軸部301可旋轉地插入在軸承部件2的筒狀部201的貫穿孔201a內,保持操作體3。在操作體3,底座部302被收容於軸承部件2的收容凹狀部204內。臺座部303被收容於由軸承部件2的收容凹狀部204與外殼6的收容凹狀部603形成的收容空間(以下,稱「前方側收容空間」)內。驅動部304被配置在插穿孔602的後方側的位置,並嵌合在滑動子託架10的嵌合孔103內。板簧4以被固定在操作體3的底座部302的狀態,被收容於前方側收容空間內。板簧4形成一端部4a被固定在底座部302的後面而中間部4c向後方側延伸的狀態。咔咕板5與同樣地被配置在前方側收容空間內的板簧4相對置地被配置。咔咕板5以板面部5a與形成了外殼6的插穿孔605b、605d的臺階部606 (下段偵D相對置的狀態,被收容在前方側收容空間內。由於與臺階部606相對置地配置,所以在咔噠板5的後方側存在收容凹狀部603的一部分空間。操作體3的臺座部303插穿咔噠板5的孔501。滑動子託架10被收容於由外殼6的收容凹狀部604和接點基板12的收容凹狀部123形成的收容空間(以下,稱「後方側收容空間」)內。此時,滑動子11的第I連接片Ila的前端部與被埋設在接點基板12上的固定接點13的接點圖案131滑動接觸。第2連接片Ilb的前端部與固定接點13的共用圖案132滑動接觸。第3連接片Ilc的前端部與被埋設在外殼6內的電阻基板7的電阻圖案702滑動接觸。第4連接片Ild的前端部與電阻基板7的導電體圖案701滑動接觸。如上所述,在旋轉型電子部件I中,以電阻基板7、滑動子託架10、滑動子11以及固定接點13構成旋轉檢測機構。下面,將說明咔噠板5在前方側收容空間內的布置。圖5為表示從初始狀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中取下軸承部件2、操作體3以及板簧4後的狀態的主視圖。如圖5所示,咔噠板5帶著餘隙嵌入臺階部606,使外殼6的臺階部606上的大致直角的角部與咔噠板5上的大致直角的角部重疊。在這種狀態下,安裝銷16b、16d插穿插穿部503a、503b。插穿部503a (503b)的內徑被設定為稍微大於安裝銷16b (16d)的外徑。因此,安裝銷16b (16d)帶著餘隙插穿插穿部503a(503b)。另外,在該餘隙內,咔咕板5被配設為能夠在與操作體3的旋轉軸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動。而且,咔咕板5被配設為能夠在外殼6的臺階部606內,在與操作體3的旋轉軸線方向正交的方向(板面方向,圖6所示的紙面近前一裡側方向)上可移動。圖6為表示初始狀態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中板簧4與咔噠板5之間關係的立體圖。如圖6所示,在初始狀態下,板簧4的卡合部402和咔噠板5的突出部502處在相分離的位置上。板簧4上的卡合部402的平面部402a以與咔噠板5的板面部5a面接觸的狀態被配置。所以,當操作體3被旋轉操作時,卡合部402以平面部402a與咔噠板5的板面面接觸的狀態滑動。因此,滑動時對卡合部402的應カ被分散,從而緩和卡合部402的摩損引起的退化,所以能夠實現咔噠感的長壽命化。而且,在卡合脫離時,在一端部4a和中間部4c之間的邊界部分集中產生應力,因此能夠產生很強的咔噠感。接著,將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動作。在初始狀態下將操作體3的軸部301旋轉規定量時,被安裝於操作體3的臺座部303上的板簧4與操作體
3一起旋轉。被形成在板簧4上的卡合部402與被形成在咔噠板5上的突出部502抵接之後,越過突出部502。即,卡合部402與突出部502卡合脫離。此時,通過突出部502按壓卡合部402,板簧4被彎曲,並通過板簧4的彈性施力產生咔噠感。此時,突出部502也被卡合部402按壓。咔噠板5的板厚被設定為小於外殼6的臺階部606的臺階尺寸,沒有被夾持在軸承部件2與外殼6之間。為此,咔噠板5可移動地被配設在旋轉軸線方向上,而且在咔噠板5的後方側設有收容凹狀部603,因此通過突出部502的按壓使整個咔噠板5翹曲。從而,施加給突出部502的應カ被分散,使卡合脫離所帶來的退化被緩和,因此能夠實現咔咕感的長壽命化。而且,卡合部402與突出部502之間的卡合脫離成為金屬材料之間的卡合脫離,所以能夠抑制卡合脫離引起部件的退化,從而能夠長期實現良好的咔噠感。即,能夠實現咔噠感的長壽命化。另外,卡合部402的傾斜的一個側面在與突出部502的傾斜的一個側面抵接的狀態下,越過了突出部502時(剛剛越過),卡合部402的傾斜的另ー個側面將突出部502的傾斜的另ー個側面向旋轉軸線方向施力,因此在包含突出部502的咔噠板5上施加有與板簧4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因此,咔噠板5在餘隙內旋轉地進行移動,並通過插穿部503a (503b)的一部分與安裝銷16b (16d)抵接,使金屬材料相撞而產生咔咕音。如上所述,咔噠板5上的插穿部503a (503b)以及安裝銷16b (16d)構成咔噠音產生機構,因此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形成咔噠音產生機構。而且,將在組裝旋轉型電子部件上I的殼體時使用的安裝銷16b、16d用作咔噠音產生機構的構成部件,因此不需要其它部件也能構成咔噠音產生機構,從而能夠實現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小型化和廉價化。而且,能夠在由插穿部503a與安裝銷16b、插穿部503b與安裝銷16d構成的2處產生咔噠音,因此能夠得到操作者足夠察覺到的音量的咔噠聲。而且,突出部502在以操作體3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圓弧的周向上形成插穿部503a與503b的中間部,因此能夠使突出部502以及插穿部503a(503b)之間保持長距離,從而在卡合部402和突出部502卡合脫離時,使咔噠板5容易翹曲。由於咔噠板5容易翹曲,所以咔噠音容易在收容咔噠板5的前方側收容空間內迴響,從而能夠得到操作者足夠察覺到的音量的咔噠音。並且,由於突出部502與被配設在接點基板12的收容凹狀部123內的接點圖案131的一側邊緣部位置相對應地設置,所以當卡合部402越過突出部502產生了咔噠感吋,設定為滑動子11上的第I連接片Ila與接點圖案131導通,使開關(連接端子14a與14b之間的導通狀態)從斷開(OFF)狀態(非導通狀態)成為接通(ON)狀態。在該接通狀態下,再旋轉操作體3時,滑動子11的第3連接片Ilc在電阻圖案702之上滑動接觸,隔著導電體圖案701、第4連接片Ild以及第3連接片11c,使連接端子8與一側的連接端子9之間的電阻將發生變化。另外,當操作體3的軸部301旋轉規定量時,通過軸承部件2上的制動部205與操作體3上的制動部306抵接,限制繼續旋轉。而且,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的咔噠板5上形成的突出部502以及板簧4的卡合部402其各自左右的傾斜具有相同形狀,因此當在板簧4上形成的卡合部402越過該傾斜時,使往復操作即操作體3的單向旋轉操作和多向旋轉操作都能得到相同的觸感。如以上說明,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I中,隨著操作體3的旋轉操作,當被設在板簧4(咔噠部件)上的卡合部402和被設在咔噠板5上的突出部502卡合脫離而產生咔噠感時,由於設有產生咔噠音的咔噠音產生機構,所以在旋轉操作時能夠得到咔噠感以及咔噠音,因此操作者能夠很好地察覺到例如開關切換等操作體3的旋轉動作。另外,本實用新型並不受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可進行各種變更實施。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關於附圖所示的大小和形狀等,並不限定於此,能夠在發揮本實用新型效果的範圍內可適當變更。另外,在不超出本實用新型目的的範圍內可適當變更實施。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開關切換時產生咔噠感的帶開關的旋轉型電子 部件(可變電阻器),不過,可不限定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也可適用於不帶開關的可變電阻器或編碼器。適用於旋轉型可變電阻器時,例如,可考慮在有限旋轉角度的中間點同時產生咔噠感和咔噠音。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咔噠板5上設有的插穿部503a(503b)具有圓形狀的結構,但是,並不限定於上述結構,可適當變更。例如,採用插穿部503a(503b)具有大致C字形狀的結構也可以。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將咔噠板5安裝在外殼6的臺階部606上的結構,但是,並不限定於上述結構,可適當變更。例如,採用將用於安裝咔噠板5的臺階部設在軸承部件2上的結構,也可以。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具備操作體,被旋轉操作;殼體,可旋轉地保持上述操作體;旋轉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操作體的旋轉動作;咔噠部件,與上述操作體一起旋轉;以及咔噠板,具有與被設在上述咔噠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脫離而產生咔噠感的突出部, 將隨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操作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突出部卡合脫離時產生咔噠音的咔噠音產生機構設在上述卡合部以及上述突出部以外的位置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設置有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突出部卡合脫離時與上述咔噠板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部,以上述咔咕板和上述抵接部構成上述咔咕音產生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上述殼體具備可旋轉地保持上述操作體的軸承部件和與上述軸承部件重疊的外殼,在上述軸承部件和上述外売上沿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軸線方向多處形成插穿孔,在各上述插穿孔內插穿用於使上述軸承部件和上述外殼一體化的金屬安裝銷, 上述咔噠板由金屬材料構成,而且在上述咔噠板上形成上述安裝銷帶著餘隙插穿的插穿部, 在上述卡合部和上述突出部卡合脫離時,上述插穿部的端面在上述餘隙內移動與構成上述抵接部的上述安裝銷抵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上述咔噠板被配設為在上述軸承部件和上述外殼之間可在其板面方向移動,而且上述咔噠部件由被安裝於上述操作體上的金屬板簧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上述卡合部沿著上述咔噠板的板面相対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上述板簧鉚接安裝在上述操作體上,而且在上述板簧上設有與上述操作體的一部分彈性接觸的弾性片。
7.根據權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夾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軸線在對角線上的角部附近設置ー對上述插穿部,而且上述突出部被形成在上述一對插穿部的周向中間部上。
8.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其特徵在幹, 上述旋轉檢測機構由隨著上述操作體的旋轉操作而旋轉的滑動子、形成有上述滑動子滑動接觸的電阻圖案的電阻基板以及形成有上述滑動子滑動接觸的固定接點的接點基板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者能夠很好地察覺到開關切換等旋轉動作的旋轉型電子部件。本實用新型的旋轉型電子部件的特徵在於,具備操作體(3),被旋轉操作;殼體,可旋轉地保持上述操作體(3);旋轉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操作體(3)的旋轉動作;咔噠部件(4),與上述操作體(3)一起旋轉;以及咔噠板(5),具有與被設在上述咔噠部件(4)上的卡合部(402)卡合脫離而產生咔噠感的突出部(502)。而且,將隨著上述操作體(3)的旋轉操作在上述卡合部(402)和上述突出部(502)卡合脫離時產生咔噠音的咔噠音產生機構設在上述卡合部(402)以及上述突出部(502)以外的位置上。
文檔編號H01C10/36GK202585217SQ20122014046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6日
發明者佐佐木勳司, 佐佐木和彥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