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和驅動方法與流程
2023-10-10 10:19:24 2

本發明涉及液晶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和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調光薄膜(或稱液晶調光面板)是一種智慧型薄膜,直接將薄膜貼合在玻璃上,就形成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子窗簾。電子窗簾利用液晶的光學特性,實現了薄膜的光電功能。事實上,電子窗簾通電後,加載的電壓可以使得液晶薄膜(或稱液晶面板)呈現穿透及不透明狀態,實現了人們對玻璃穿透和保護隱私的雙重要求,這是目前其它種類窗簾都無法實現的。而且,電子窗簾對光的熱能具有絕緣反射作用,使得室內冬暖夏涼,具有環保節能功效,產品用途廣泛。
目前,一種驅動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的方法,如圖1所示。一個液晶面板(Panel)由多個IC驅動。在與液晶面板連接的PCB板中為每個IC設置了一路IC驅動電路。PCB板還為每路IC驅動電路提供Gamma電壓,IC驅動電路將Gamma電壓轉換為IC所需的灰階電壓,從而調整液晶的光學特性,達到驅動液晶面板的作用。但是該方法中,由於每個面板需由多個IC驅動,成本較高。
因此,業界考慮一種降低成本的做法:直接將PCB板通過FPC與液晶面板連接,並驅動一個IC,由此IC驅動整塊液晶面板,如圖2所示。由於,一個IC驅動整塊液晶面板負載很大,因此,若PCB板中的電路採用傳統的Gamma電壓驅動電路則無法滿足整個液晶面板驅動的功率要求。由此,提出採用有反饋的Buck電路(降壓式變換電路)驅動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
有反饋的Buck電路,包括集成有Buck電路的晶片,以及外接於晶片的Buck電路的反饋電路。通常Buck電路的反饋電路,如圖3所示,採用由串聯電阻所組成的分壓電路。例如,圖3中的電阻R301與電阻R302串聯,電阻R301的一端與Buck電路的電壓輸出端相連,電阻R301的另一端與電阻R302的一端相連,電阻R302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301與電阻R302之間的連接點與Buck電路的反饋端相連。Buck電路輸出的電壓用以驅動液晶面板上的IC,進而由此IC驅動整塊液晶面板。
然而,實際應用中,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雖然採用有反饋的Buck電路可以滿足由一個IC驅動整塊液晶面板的功率要求,但是,隨著電子窗簾用途越來越廣泛,其電壓調節範圍的要求也越來越寬,而傳統Buck電路輸出電壓範圍受限,通常不能低於1V。因此,不能滿足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對更寬電壓調節範圍的要求,尤其不能滿足低電壓範圍的要求,例如,不能滿足低於1V的驅動電壓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和驅動方法,以較低成本滿足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驅動功率要求,同時可以提供更低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
基於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包括: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驅動電壓的降壓式變換電路,還包括:
基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第一反饋電路;
輸出控制電路,用於將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電路。
其中,第一反饋電路具體包括:
負反饋放大電路,其負反饋輸入端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輸出端相連;
基於串聯電阻的第一分壓電路,連接於所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輸出端與地之間,且所述串聯電阻的電阻間連接點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端相連;
第一開關,連接於第一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端之間;
第二開關,設置於所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輸入端至第一分壓電路的電流通路中;以及
所述輸出控制電路具體用於控制第一、二開關導通,將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
進一步,所述電路還包括:
第二反饋電路,其包括基於串聯電阻的第二分壓電路;以及
所述輸出控制電路還用於將第二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當前反饋電路,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其中,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小於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其中,第二反饋電路具體包括:
串接於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輸出端與地之間的第二分壓電路與第三開關;
第四開關,連接於第二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端之間;以及
所述輸出控制電路具體用於控制第三、四開關斷開,第一、二開關導通,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以及控制第三、四開關導通,第一、二開關斷開,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液晶面板的驅動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中的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驅動電路中的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
其中,所述第一反饋電路是基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
更優地,所述第一反饋電路具體包括:負反饋放大電路、基於串聯電阻的第一分壓電路,以及第一、二開關;以及
所述方法中,所述控制所述驅動電路中的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驅動電路中的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具體包括:
控制第一、二開關導通,將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
其中,所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輸入端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輸出端相連;
所述第一分壓電路連接於所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輸出端與地之間,且所述串聯電阻的電阻間連接點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端相連;
所述第一開關連接於第一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反饋端之間;
所述第二開關設置於所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輸入端至第一分壓電路的電流通路中。
更優地,所述驅動電路還包括:第二反饋電路;以及
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為第二範圍的電壓時,控制第二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降壓式變換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其中,第二反饋電路包括基於串聯電阻的第二分壓電路。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為降壓式變換電路(Buck電路)提供了基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反饋電路,從而可以利用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作用,使得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壓Vout'相比於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Vout放大了N倍;這樣,即使Vout'的最低電壓受限於Buck電路的反饋電壓VFB,達不到VFB以下的電壓範圍,但Vout是Vout'的1/N,可以低於VFB,從而Buck電路可以輸出VFB以下的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因此,相比現有的有反饋Buck電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提供更低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同時,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Buck電路可以為一個IC驅動整個液晶面板提供足夠的功率,可以較低成本滿足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驅動功率要求。
更優地,本發明實施例的驅動電路中,包括第一、二反饋電路的多級反饋電路;其中,基於第一反饋電路Buck電路可以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基於第二反饋電路Buck電路可以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從而拓寬驅動電路所供驅動電壓的範圍,使之適用性更廣。
更優地,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或第二反饋電路還連接有微調電路,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輸出到微調電路的調節電壓,調節電壓通過作用於反饋電路,從而改變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也就是說,輸出控制電路可以通過改變調節電壓,來改變輸出到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這使得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調整向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提供的驅動電壓,使得電子窗簾在穿透及不透明狀態之間,呈現若干不同程度的半透明過渡狀態,使電子窗簾具有更好的透光可調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以多個IC驅動液晶面板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以一個IC驅動整個液晶面板的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的有反饋的Buck電路的電路圖;
圖4a、4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驅動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特意聲明,這裡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所述」和「該」也可包括複數形式。應該進一步理解的是,當我們稱元件被「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此外,這裡使用的「連接」或「耦接」可以包括無線連接或無線耦接。這裡使用的措辭「和/或」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的全部或任一單元和全部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為了區分兩個相同名稱非相同的實體或者非相同的參量,可見「第一」「第二」僅為了表述的方便,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後續實施例對此不再一一說明。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輸入到Buck電路的反饋端的反饋電壓VFB通常需要保持在0.5V左右,Buck電路才能正常工作;而根據如圖3所示的現有的有反饋Buck電路示意圖,可以看出,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Vout總是大於VFB。實際上,基於現有的有反饋Buck電路,Vout通常要比VFB高至少0.5V。也就是說,現有的有反饋Buck電路輸出的最低驅動電壓受限於VFB,而達不到1V以下的電壓範圍。
由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發明人考慮到可以為Buck電路提供一種基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反饋電路,利用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作用,使得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壓Vout'相比於Vout放大了N倍;這樣,即使Vout'的最低電壓受限於VFB,達不到VFB以下的電壓範圍,但Vout是Vout'的1/N,可以低於VFB,從而Buck電路可以輸出VFB以下的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因此,相比現有的有反饋Buck電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提供更低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同時,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Buck電路可以為一個IC驅動整個液晶面板提供足夠的功率,使得可以較低成本滿足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驅動功率要求。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為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提供驅動電壓的驅動電路,如圖4a所示,包括:Buck電路401、第一反饋電路402、輸出控制電路403。
其中,Buck電路401的電壓輸出端與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的IC相連,為液晶面板提供驅動電壓Vout。在實際應用中,Buck電路401通常集成封裝於一個晶片中。
第一反饋電路402是基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反饋電路。
輸出控制電路403用於將第一反饋電路402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反饋電路,由Buck電路401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如前所述,由於反饋電路中的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作用,使得Buck電路可以輸出VFB以下的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從而可以提供更低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在實際應用中,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由可編程的單片機、CPU,或邏輯器件等來實現。
具體地,第一反饋電路402中可以包括:負反饋放大電路、基於串聯電阻的第一分壓電路。
其中,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輸入端與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相連。具體地,上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電路結構,如圖4a所示,包括:放大器,電阻R5、R6、R7。其中,電阻R6跨接於放大器輸出端與放大器負反饋端之間;電阻R5的一端與放大器負反饋端相連,另一端作為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端與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相連;電阻R7連接於放大器正反饋端與地之間。
第一分壓電路連接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輸出端與地之間,且所述串聯電阻的電阻間連接點與Buck電路401的反饋端相連。具體地,第一分壓電路412可採用常用的基於串聯電阻的分壓電路。如圖4a所示,第一分壓電路中,包括串聯電阻R3和R4。
進一步,為便於控制第一反饋電路402與Buck電路401的連接、斷開關係,第一反饋電路402中還可以包括:第一開關S3、第二開關S4。
其中,第一開關S3連接於第一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Buck電路401的反饋端之間;具體地,在電阻R3和R4的連接點與Buck電路401的反饋端之間設置第一開關S3。
第二開關S4設置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輸入端至第一分壓電路的電流通路中。具體地,從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亦即從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負反饋輸入端,經電阻R5、R6,至第一分壓電路的電阻R3的通路,為負反饋放大電路作為Buck電路401的反饋電路時的電流通路。在此通路上設置第二開關S4。也就是說,第二開關S4可以設置於電阻R3與放大器輸出端之間,或者設置於電阻R5與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之間,或者設置於電阻R5與R6之間,或者設置於電阻R6與放大器輸出端之間均可。
而上述輸出控制電路403具體可以控制第一開關S3、第二開關S4導通,將第一反饋電路402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反饋電路,由Buck電路401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當然,輸出控制電路403也可以控制第一開關S3、第二開關S4斷開,從而將第一反饋電路402與Buck電路401斷開。
當第一反饋電路402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反饋電路時,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電壓(亦即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Vout,與Buck電路401的反饋端電壓VFB之間的關係,如下公式1所示:
Vout=VFB×((R3+R4)/R4)/N (公式1)
上述公式1中,N為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放大係數,其中,N=1+R5/R6;R3~R6為上述電阻R3~R6的阻值。
從上述公式1中可以看出,Vout是可以低於VFB的,從而擴寬了驅動電壓的低壓範圍,使之可以達到低於1V甚至0.5V電壓的範圍。
作為一種更優的實施方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可以採用多級反饋電路,以拓寬驅動電路所供驅動電壓的範圍,使之適用性更廣。由此,如圖4b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還可以包括:第二反饋電路404。
第二反饋電路404可以採用常規的反饋電路,比如,如圖3所示的基於串聯電阻的分壓電路。
具體地,第二反饋電路404包括基於串聯電阻的第二分壓電路。
如圖4b所示,第二反饋電路404中包括由串聯電阻R1、R2組成的第二分壓電路,以及第三、四開關。
其中,第二分壓電路與第三開關串接於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與地之間;
第四開關連接於第二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Buck電路的反饋端401之間。
相應地,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將第一反饋電路402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當前反饋電路,由Buck電路401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進一步也可以將第二反饋電路404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401的當前反饋電路,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具體地,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控制第三、四開關斷開,第一、二開關導通,將第一反饋電路402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或者控制第三、四開關導通,第一、二開關斷開,將第二反饋電路404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401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當第二反饋電路404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反饋電路時,Buck電路401的輸出端電壓(亦即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Vout,與Buck電路401的反饋端電壓VFB之間的關係,如下公式2所示:
Vout=VFB×((R1+R2)/R2) (公式2)
公式2中,R1、R2分別為圖4b所示電路中電阻R1、R2的阻值。顯然,公式2中Vout總是大於VFB。
其中,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小於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大於分界電壓值的驅動電壓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小於或等於分界電壓值的驅動電壓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也就是說,對於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而言,分界電壓值為其範圍上限的電壓值;對於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而言,分界電壓值為其範圍下限的電壓值。
分界電壓值可以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第一反饋電路402、第二反饋電路404的電路特性來設置一個合適的值。例如,可以設置分界電壓值為2V,大於2V的電壓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小於等於2V的電壓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
在需要向液晶面板提供大於2V的驅動電壓,即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時,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控制第三、四開關導通,第一、二開關斷開,將第二反饋電路404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401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即大於2V的驅動電壓。
在需要向液晶面板提供小於或等於2V的驅動電壓,即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時,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控制第一、二開關導通,第三、四開關斷開,將第一反饋電路402接通為Buck電路401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即小於或等於2V的驅動電壓,例如,0.8V、0.5V等較低電壓。
當然,受限於器件的物理特性,上述的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也存在一個範圍下限的電壓值,比如,0.1V;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也會存在一個範圍上限的電壓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經驗,針對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設置範圍下限的電壓值,針對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設置範圍上限的電壓值。
更優地,本發明實施例的驅動電路還可以向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提供階梯式驅動電壓,使得電子窗簾在穿透及不透明之間,呈現若干不同程度的半透明過渡狀態,使電子窗簾具有更好的透光可調性。
如圖4a或4b所示的驅動電路中還可以包括:第一微調電路405。
具體地,第一微調電路405包括電阻R9。電阻R9跨接於第一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輸出控制電路403的第一電壓輸出端之間。
相應地,輸出控制電路403還用於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時,控制第一電壓輸出端輸出第一調節電壓。
進一步,如圖4b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液晶面板的驅動電路還可以包括:第二微調電路406。
具體地,第二微調電路406包括電阻R8。電阻R8跨接於第二分壓電路的電阻間連接點與輸出控制電路403的第一電壓輸出端之間。
相應地,輸出控制電路403還用於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時,控制第二電壓輸出端輸出第二調節電壓。
事實上,上述的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通過編制的軟體,控制驅動電路向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下面詳細介紹本發明實施例的驅動電路的控制方法:
基於上述的驅動電路,輸出控制電路403控制驅動電路向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的最基本方法為:控制上述驅動電路中的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上述驅動電路中的Buck電路的反饋電路,由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驅動電壓。亦即,輸出控制電路403控制第一、二開關導通,將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
更優地,輸出控制電路403針對驅動電路具有多級反饋電路的情況,還可以控制驅動電路輸出更寬範圍的驅動電壓:輸出控制電路403在判斷所述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為第一範圍的電壓時,控制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以及,輸出控制電路403在判斷所述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為第二範圍的電壓時,控制第二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當前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更優地,輸出控制電路403還可以控制驅動電路輸出階梯式的驅動電壓,具體方法流程如圖5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S501:判斷所需驅動電壓所屬範圍;若是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則執行如下步驟S502,若是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則執行如下步驟S512。
本步驟中,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根據當前需求,比如,根據接收的命令,或者檢測的光照強度等信息,確定液晶面板當前所需的驅動電壓的大小;進而,判斷當前所需的驅動電壓是屬於第一範圍還是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若是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則執行如下步驟S502,若是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則執行如下步驟S512。
S502:輸出控制電路403控制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當前反饋電路。
具體地,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控制第一、二開關導通,第三、四開關斷開,將第一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
S503:輸出控制電路403計算並輸出第一調節電壓。
本步驟中,輸出控制電路403根據所述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所述Buck電路的反饋電壓、所述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放大係數、所述第一分壓電路中電阻的阻值,以及第一微調電路中電阻的阻值,計算第一調節電壓;
之後,根據計算結果,輸出控制電路403通過第一電壓輸出端向第一微調電路進行電壓輸出。
具體地,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根據如下公式3計算第一調節電壓:
Vout=R3/(N×R9)×VIN+(1+R3/(N×R4)-R3/(N×R9))×VFB (公式3)
公式3中,Vout為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VIN為第一調節電壓,VFB為Buck電路的反饋電壓,R9為第一微調電路中電阻R9的阻值,R3、R4分別為第一分壓電路中電阻R3、R4的阻值;N為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放大係數,N=1+R5/R6;R5、R6為負反饋放大電路中的電阻R5、R6的阻值。
從公式3可以看出第一調節電壓VIN與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Vout之間的關係。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輸出到第一微調電路的第一調節電壓VIN,第一調節電壓通過作用於第一反饋電路,使得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即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Vout隨之改變。這使得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調整向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提供的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使得電子窗簾在穿透及霧狀之間,呈現若干不同程度的半透明過渡狀態,使電子窗簾具有更好的透光可調性。
S512:輸出控制電路403控制第二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當前反饋電路。
具體地,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控制第三、四開關導通,第一、二開關斷開,將第二反饋電路接通為所述Buck電路的反饋電路,由所述Buck電路向所述液晶面板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
S513:輸出控制電路403計算並輸出第二調節電壓。
本步驟中,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根據所述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所述Buck電路的反饋電壓、所述第二分壓電路中電阻的阻值,以及第二微調電路中電阻的阻值,計算第二調節電壓;
之後,根據計算結果,輸出控制電路403通過第二電壓輸出端向第二微調電路進行電壓輸出。
具體地,輸出控制電路403可以根據如下公式4計算第二調節電壓:
Vout=R1/R8×VIN'+(1+R1/R2-R1/R8)×VFB (公式4)
公式4中,Vout為液晶面板所需驅動電壓,VIN'為第二調節電壓,VFB為Buck電路的反饋電壓,R8為第二微調電路中電阻R8的阻值,R1、R2分別為第二分壓電路中電阻R1、R2的阻值。
從公式4可以看出第二調節電壓VIN'與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Vout之間的關係。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輸出到第二微調電路的第二調節電壓VIN',第二調節電壓通過作用於第二反饋電路,使得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即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Vout隨之改變。這使得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調整向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提供的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使得電子窗簾在穿透及霧狀之間,呈現若干不同程度的半透明過渡狀態,使電子窗簾具有更好的透光可調性。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為Buck電路提供了基於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反饋電路,從而可以利用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作用,使得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壓Vout'相比於Vout放大了N倍;這樣,即使Vout'的最低電壓受限於VFB,達不到VFB以下的電壓範圍,但Vout是Vout'的1/N,可以低於VFB,從而Buck電路可以輸出VFB以下的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因此,相比現有的有反饋Buck電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提供更低電壓範圍的驅動電壓;同時,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Buck電路可以為一個IC驅動整個液晶面板提供足夠的功率,使得可以較低成本滿足電子窗簾液晶面板的驅動功率要求。
更優地,本發明實施例的驅動電路中,包括第一、二反饋電路的多級反饋電路;其中,基於第一反饋電路Buck電路可以輸出第一範圍的驅動電壓,基於第二反饋電路Buck電路可以輸出第二範圍的驅動電壓,從而拓寬驅動電路所供驅動電壓的範圍,使之適用性更廣。
更優地,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或第二反饋電路還連接有微調電路,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輸出到微調電路的調節電壓,調節電壓通過作用於反饋電路,從而改變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也就是說,輸出控制電路可以通過改變調節電壓,來改變輸出到液晶面板的驅動電壓。這使得輸出控制電路可以控制調整向電子窗簾的液晶面板提供的驅動電壓,使得電子窗簾在穿透及不透明狀態之間,呈現若干不同程度的半透明過渡狀態,使電子窗簾具有更好的透光可調性。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包括涉及用於執行本申請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項或多項的設備。這些設備可以為所需的目的而專門設計和製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計算機中的已知設備。這些設備具有存儲在其內的電腦程式,這些電腦程式選擇性地激活或重構。這樣的電腦程式可以被存儲在設備(例如,計算機)可讀介質中或者存儲在適於存儲電子指令並分別耦聯到總線的任何類型的介質中,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類型的盤(包括軟盤、硬碟、光碟、CD-ROM、和磁光碟)、ROM(Read-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即存儲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快閃記憶體、磁性卡片或光線卡片。也就是,可讀介質包括由設備(例如,計算機)以能夠讀的形式存儲或傳輸信息的任何介質。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用電腦程式指令來實現這些結構圖和/或框圖和/或流圖中的每個框以及這些結構圖和/或框圖和/或流圖中的框的組合。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將這些電腦程式指令提供給通用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方法的處理器來實現,從而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方法的處理器來執行本發明公開的結構圖和/或框圖和/或流圖的框或多個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中已經討論過的各種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驟、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組合或刪除。進一步地,具有本發明中已經討論過的各種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驟、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組合或刪除。進一步地,現有技術中的具有與本發明中公開的各種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驟、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組合或刪除。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並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範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於這些例子;在本發明的思路下,以上實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徵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步驟可以以任意順序實現,並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中提供。因此,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