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
2023-10-10 17:47:49 2
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在正常生產期間,在盲豎井(1)的頂部正上方的新掘進一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在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下部開挖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然後在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底板巖柱上,往下鑽鑿若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和盲豎井(1)頂端貫通,最後利用檢修或停休時間,將鋼絲繩通過新提升系統導向輪、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盲豎井(1)和提升容器連接,如此,提升系統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機停止使用。由於新提升系統掘進、安裝和正在使用的提升系統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互不影響,因此,實現了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的不停產改造。
【專利說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盲豎井提升系統的改造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多繩落地式盲豎井提升系統需更換提升設備但又不能長時間停產的改造方法,可在鋼鐵、有色、黃金、化工、煤炭等地下礦山中靈活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盲豎井提升廣泛應用於鋼鐵、有色、黃金、化工、煤炭等行業的地下礦山,其中多繩摩擦輪提升,可分為塔式和落地式提升兩種。
[0003]在我國,有許多採用多繩摩擦輪提升的礦井,由於原來選擇的提升機偏小,在井筒延伸後,原有提升機已經不能滿足安全要求;有些礦井,由於原設計提升能力偏小,隨著生產的發展,需加大提升能力,於是需要更換更大的箕鬥或將單層罐籠更換成雙層罐籠。以上情況,均涉及到需更換加大提升機,改造提升系統的問題。但利用現有的技術方法,如果要更換提升機,則需將盲豎井停止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先將原有提升機拆卸,基礎爆破拆除,然後將新提升機基礎澆灌好,提升機安裝到位,調試使用,停產時間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以上。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的礦山,其提升系統均為礦山的咽喉工程,不能長時間停產改造。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目前盲豎井提升系統為了解決井筒延伸導致原有提升設備偏小及為了加大提升能力需要更換提升機,但又不能長時間停產而提出的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
[0005]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包括原多繩落地式提升系統及原有工程;所述的原多繩落地式提升系統是由原提升機、原提升機硐室、原有提升系統繩道、原導向輪硐室、原導向輪、盲豎井、提升容器組合構成,原提升機安裝在原提升機硐室中,原導向輪安裝在原導向輪硐室中,提升容器位於盲豎井中,鋼絲繩的一端與提升容器相連,鋼絲繩的另一端先後穿過盲豎井、原導向輪、原有提升系統繩道與原提升機相連;所述的原有工程包括最上出車中段平巷、最上出車中段車場,所述的最上出車中段平巷通過最上出車中段車場與原提升機硐室相聯通。其不停產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在盲豎井正常生產期間,在盲豎井的頂部正上方的L距離新掘進一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通過新開的兩條提升系統硐室聯絡通道、一條新提升系統施工小斜井或電梯井與最上出車中段平巷溝通。
[0006]2)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形成後,在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下部開挖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然後在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底板巖柱上,利用(潛孔)鑿巖機並根據鋼絲繩數量,往下鑽鑿若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和盲豎井頂端貫通;
為了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及其下部的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爆破時不影響現有生產,要求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與盲豎井頂部必須保留4-8m巖柱。即:所述的L距離以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底板距盲豎井頂部距離4-8m為原則。
[0007]所述的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的直徑應最少為鋼絲繩直徑的1.5倍以上。
[0008]3)在以上1)、2)步驟工作完成後,即可開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及電控系統、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的安裝、調試,最後利用檢修或停休時間,將鋼絲繩通過新提升系統導向輪、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盲豎井和提升容器連接,如此,提升系統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機停止使用。
[0009]本發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在盲豎井不停產的情況下,對正常生產的盲豎井多繩摩擦輪提升機更換,從而對提升系統進行升級改造。
[0010]本發明的主要優點:避免了礦山因提升盲豎井不能停產更換提升設備,而不得不另行新掘提升盲豎井,或提升系統更新改造必須長時間停產影響礦山經濟效益的情況,經濟效果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改造方案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圖1的B-B剖面圖;
附圖標記為:
I 一盲豎井;2 —原提升機;3 —原有提升系統繩道;4 一原導向輪硐室;4、原導向輪;5-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 —新提升系統提升機;7 —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_新提升系統導向輪;8 —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9 一最上出車中段平巷;10 —最上出車中段車場;11 一新提升系統施工小斜井;12 —新提升系統硐室聯絡通道;13—提升容器;14_原提升機硐室。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由圖1所示的本發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改造方案示意圖並結合圖2、圖3看出,本發明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包括原多繩落地式提升系統及原有工程,所述的原多繩落地式提升系統是由原提升機2、原提升機硐室14、原有提升系統繩道3、原導向輪硐室4、原導向輪4'、盲豎井1、提升容器13組合構成,原提升機2安裝在原提升機硐室14中,原導向輪4'安裝在原導向輪硐室4中,提升容器13位於盲豎井I中,鋼絲繩的一端與提升容器13相連,鋼絲繩的另一端先後穿過盲豎井1、原導向輪4'、原有提升系統繩道3與原提升機2相連;所述的原有工程包括最上出車中段平巷9、最上出車中段車場10,所述的最上出車中段平巷9通過最上出車中段車場10與原提升機硐室14相聯通。本發明不停產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在盲豎井I正常生產期間,在盲豎井I的頂部正上方的L距離新掘進一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通過新開的兩條提升系統硐室聯絡通道12、一條新提升系統施工小斜井11或電梯井與最上出車中段平巷9溝通。
[0014]2)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形成後,在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下部開挖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然後在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底板巖柱上,利用鑿巖機並根據鋼絲繩數量,往下鑽鑿若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和盲豎井I頂端貫通。
[0015]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及聯絡通道等工程要求與已有井巷必須最少保證4m以上的安全巖柱,以保證新掘工程爆破時不會與已有井巷崩穿。因此,上述L距離以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底板距盲豎井I頂部距離4-8m為原則;即L=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的聞度 + (4-8) m。
[0016]此外,在具體設計、施工中,要保證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定位的精度及繩孔鑽鑿時的鉛錘度;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的直徑>鋼絲繩直徑的1.5倍。
[0017]3)在以上1)、2)步驟工作完成後,即可開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5'及電控系統、新提升系統導向輪i的安裝、調試,最後利用檢修或停休時間,將鋼絲繩通過新提升系統導向輪丁、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盲豎井I和提升容器13連接,如此,提升系統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機2停止使用。
[0018]本發明在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及聯絡通道的選址方面,首先根據設計的提升方式,確定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位置,然後根據盲豎井I周邊已有井巷工程的分布情況,以開口時不會影響 正常生產為原則確定聯絡通道的位置及通道形式。本發明的配套方案設計:包括設備安裝、調試各個環節的施工設計。
[0019]當然,在實際情況中,也有單繩落地式改多繩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其不停產改造方法與本發明基本相同,也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包括原多繩落地式提升系統及原有工程,所述的原多繩落地式提升系統是由原提升機(2)、原提升機硐室(14)、原有提升系統繩道(3)、原導向輪硐室(4)、原導向輪(43、盲豎井(I)、提升容器(13)組合構成,原提升機(2)安裝在原提升機硐室(14)中,原導向輪(43安裝在原導向輪硐室(4)中,提升容器(13)位於盲豎井(I)中,鋼絲繩的一端與提升容器(13)相連,鋼絲繩的另一端先後穿過盲豎井(I)、原導向輪(43、原有提升系統繩道(3)與原提升機(2)相連;所述的原有工程包括最上出車中段平巷(9)、最上出車中段車場(10),所述的最上出車中段平巷(9)通過最上出車中段車場(10)與原提升機硐室(14)相聯通;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在盲豎井(I)正常生產期間,在盲豎井(I)的頂部正上方的L距離新掘進一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通過新開的兩條提升系統硐室聯絡通道(12)、一條新提升系統施工小斜井(11)或電梯井與最上出車中段平巷(9)溝通; 2)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形成後,在新提升系統提升機硐室(5)下部開挖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然後在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底板巖柱上,利用鑿巖機並根據鋼絲繩數量,往下鑽鑿若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該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和盲豎井(I)頂端貫通; 所述的L距離以新提升系統導向輪硐室(7)底板距盲豎井(I)頂部距離4-8m為原則; 3)在以上1)、2)步驟工作完成後,即可開始新提升系統提升機(5')及電控系統、新提升系統導向輪συ的安裝、調試,最後利用檢修或停休時間,將鋼絲繩通過新提升系統導向輪(73、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盲豎井(I)和提升容器(13)連接,如此,提升系統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機(2 )停止使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繩落地式改塔式盲豎井提升系統不停產改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新提升系統鋼絲繩繩孔(8)的直徑>鋼絲繩直徑的1.5倍。
【文檔編號】E21D9/14GK103964285SQ201410189257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王湘桂, 陳興 申請人: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