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樹形工藝茶造型的生產方法
2023-10-10 18:52:09 1
專利名稱:一種樹形工藝茶造型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生產方法,特別是一種樹形工藝茶造型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吃花的習俗古來有之,對各種的種植、採集、製做,泡飲等工序,均有相應的文獻記載。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花的各種食用方法層出無窮。如茉莉花茶,在綠茶中混雜有經加工的茉莉花,使茶水帶有芳香。但是品茶時杯中沒有動態感,缺乏觀賞性,尤其是在茶館、酒吧這些場所,應有不斷創新花樣滿足人們的高端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樹形工藝茶造型的生產方法。本發明的方案是步驟為①將已加工製作的帶茶梗的茶葉進行返潮處理,將鮮花進行烘乾處理成為乾花;②將若干片茶葉的茶梗部分對齊後用經消毒的棉線在茶梗部分外圍捆綁好;③用針分別帶1-4根棉線從茶葉一端空隙穿入,再從另一端茶梗團中穿出,使末端線結頭卡位在茶梗中,且針穿出後依次從2-8朵乾花中央由花底至花頂穿刺而過,並使每相鄰兩層的乾花保持l_3cm間距,而後在最上層乾花上端面打上線結頭;④使茶葉一片片沿周向向上折彎,將已穿線的各朵乾花包裹其中形成團粒狀,用消毒過的紗布包在外圍,再用細線將紗布捆牢;⑤將紗布包裹的團粒狀工藝茶團放在烘乾箱內烘乾,烘乾至茶葉硬化定型為止;⑥拆解細線及紗布,取出產品。本發明的優點在於依靠茶葉烘乾硬化使產品成型。衝泡時茶葉軟化開使各朵乾花經茶水浸泡散開並上浮,被棉線拉成層次,呈漸次開花狀,並保持縱列多層花效果。觀賞性高。
圖1為本發明產品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方法是其特徵在於步驟為①將已加工製作的帶茶梗的茶葉1進行返潮處理,將鮮花進行烘乾處理成為乾花 2 ;②將若干片茶葉1的茶梗部分對齊後用經消毒的棉線在茶梗部分外圍捆綁好;③用針分別帶1-4根棉線3從茶葉1-端空隙穿入,再從另一端茶梗團中穿出,使末端線結頭卡位在茶梗中,且針穿出後依次從2-8朵乾花2中央由花底至花頂穿刺而過,並使每相鄰兩層的乾花2保持l-3cm間距,而後在最上層乾花2上端面打上線結頭;④使茶葉1 一片片沿周向向上折彎,將已穿線的各朵乾花2包裹其中形成團粒狀, 用消毒過的紗布包在外圍,再用細線將紗布捆牢;⑤將紗布包裹的團粒狀工藝茶團放在烘乾箱內烘乾,烘乾至茶葉1硬化定型為止;⑥拆解細線及紗布,取出產品。若只有一道線穿乾花2,則針從茶梗中央空隙穿過;若2-4道,則針從茶梗中央及其它位置空隙穿過。這樣可產生2-4道縱列的花朵,提高觀賞各異性。步驟①茶葉1返潮的目的在於使茶葉1變軟,便於折彎包裹。新鮮花朵可選取金盞菊、茉莉花、千日紅等,可以是一種花分列各層,也可以是各種花在單列分置各層,其上下排序包括任何組合。附圖中所示茶包花結構,乾花2在茶葉中處於擠壓狀態,為了方便畫法所以圖示中留有一些空間,這些空間並非刻意保留空間。用開水衝泡工藝茶使各朵乾花2經茶水浸泡綻開聖誕樹花型狀,並保持縱列多層花效果。觀賞性高。聖誕樹工藝茶主要原料高山茶嫩芽、金盞菊、茉莉花、幹日紅。其形狀從下至上的順序為高山茶嫩芽、金盞菊、茉莉花、金盞菊、茉莉花、千日紅。
權利要求
1. 一種樹形工藝茶造型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①將已加工製作的帶茶梗的茶葉(1)進行返潮處理,將鮮花進行烘乾處理成為乾花(2);②將若干片茶葉(1)的茶梗部分對齊後用經消毒的棉線在茶梗部分外圍捆綁好;③用針分別帶1-4根棉線(3)從茶葉(1)一端空隙穿入,再從另一端茶梗團中穿出,使末端線結頭卡位在茶梗中,且針穿出後依次從2-8朵乾花( 中央由花底至花頂穿刺而過, 並使每相鄰兩層的乾花(2)保持l_3cm間距,而後在最上層乾花(2)上端面打上線結頭;④使茶葉(1)一片片沿周向向上折彎,將已穿線的各朵乾花(2)包裹其中形成團粒狀, 用消毒過的紗布包在外圍,再用細線將紗布捆牢;⑤將紗布包裹的團粒狀工藝茶團放在烘乾箱內烘乾,烘乾至茶葉(1)硬化定型為止;⑥拆解細線及紗布,取出產品。
全文摘要
一種樹形工藝茶造型的生產方法,涉及茶葉生產方法。步驟為①將帶茶梗的茶葉返潮,鮮花烘乾成為乾花;②將若干片茶葉的茶梗對齊後用棉線在茶梗外圍捆綁好;③用針分別帶1-4根棉線從茶葉一端空隙穿入,再從另一端茶梗團中穿出,使末端線結頭卡位在茶梗中,且針穿出後依次從2-8朵乾花中央由花底至花頂穿刺而過,並使每相鄰兩層的乾花保持1-3cm間距,而後在最上層乾花上端面打結;④使茶葉一片片沿周向向上折彎,將已穿線的各朵乾花包裹其中形成團粒狀,用紗布包在外圍,再用細線將紗布捆牢;⑤將紗布包裹的團粒狀工藝茶團烘乾,烘乾至茶葉硬化定型為止;⑥拆解細線及紗布,取出產品。衝泡時茶葉軟化開使乾花浸泡散開並上浮,觀賞性高。
文檔編號A23F3/14GK102524457SQ2012100806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沈長清 申請人:福建省天榮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