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於腦內的微型矽膠管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4:19:54 1
安置於腦內的微型矽膠管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和正常人導水管結構相似、可以永久安置於腦內的的微型矽膠管及其生產工藝,安放於中腦導水管,用於治療導水管梗阻性腦積水並防止中腦導水管成型手術後導水管再狹窄。此項發明上端為漏鬥形,放置於中腦導水管可防止矽膠導管向四腦室方向移位或脫落。本發明下端側孔可以避免矽膠導管開口被炎性細胞及室管膜包裹阻塞。
【專利說明】安置於腦內的微型矽膠管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腦積水內鏡治療【技術領域】。內鏡中腦導水管成型是治療腦積水的重要手段,但是中腦導水管成型術後再狹窄率高,可達到50 %,導水管成型後放置支架是防止導水管在狹窄或閉鎖的有效手段。
【背景技術】
[0002]腦積水是目前危害嬰幼兒健康的重要疾病,發病率高。在腦積水的療法中內鏡治療是目前新興的很有前途的治療方法。但是在嬰幼兒腦積水的內鏡治療失敗率高,找到一種適合嬰幼兒腦積水治療的手術方法對可以降低患兒的死亡率與致殘率,提高腦積水患兒的生活質量,減輕其家庭及社會負擔。
[0003]中腦導水管的狹窄或梗阻是導致腦積水的重要原因。而內鏡中腦導水管成型術是治療此類患者的重要手段。相對於其他治療方法,中腦導水管成型術具有去除腦積水患者對分流管的依賴,手術創傷小等優勢。但是導水管成型術後導水管再狹窄率高,可達到50%。導水管成型後放置支架是防止導水管在狹窄或閉鎖。目前國內外神經外科醫師將腦室分流管腦室端放置於中腦導水管以防止導水管再狹窄,但是腦室腹腔分流管放置困難,容易移位;分流管內徑偏小,不符合導水管生理要求,容易被異物堵塞,同時室管膜增生容易導致分流管梗阻。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安置於腦內的微型矽膠管及其生產工藝。
[0005]I)導管規格:利用矽膠製作成中空小管,分為漏鬥部I及直管2兩部分。長度為20-25暈米。漏鬥部內徑為4暈米,夕卜徑為5暈米,長5暈米。直管部內徑為2.4暈米,夕卜徑為3.4毫米,長15-20毫米。距下緣I毫米設置直徑I毫米圓孔4個。距下端5mm —高Imm,寬Imm環狀凸起,可防止支架向三腦室方向滑落。
[0006]2)患者選擇:術前磁共振提示中腦導水管梗阻,同時三腦室底厚或堅韌,造瘻操作造成困難。三腦室底狹窄時可能損傷下丘腦或垂體柄。在腦室感染或腦室內出血後,三腦室扭曲,解剖結構不清使造瘻部位定位困難的患者考慮行導水管重建同時放置支架。
[0007]3)手術設備:採用魯道夫-富士能外徑3.8毫米電子軟鏡,以及內鏡相配套的單、雙極電凝,活檢鉗及剪刀,2F Forgaty球囊擴張導管。腦室端腦室腹腔分流管。治療用腦室鏡為向前觀察纖維內鏡(forward-viewing fiberscope),頭端彎曲度為180°,視野140°。纖維部分(Flexible port1n diameter)及末端(Di stal end diameter)直徑為 3.8 毫米。觀察範圍(Observat1n range) 3-100 毫米,工作長度(working length) 65cm。操作通道1.2毫米。使用150瓦氙氣光源,具有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功能。
[0008]4)手術方法:全麻,仰臥,頭高30°,頭皮切口一般選擇右額部冠狀縫前lcm,中線旁開3cm,顱骨鑽孔,小於I歲患者可以用剪刀剪開囟門。用腦室鏡專用穿刺針穿刺側腦室,成功後插入腦室鏡。電視監視下以3.8毫米直徑電子軟鏡進入側腦室,經過室間孔後進入三腦室,內鏡正對乳頭體,向後可見中間塊位於導水管開口上方,內鏡經過中間塊前方到達中腦被蓋,再向後可見漏鬥狀凹陷,中腦倒水導水管開口位於凹陷中央,如果為導水管開口膜性梗阻,或短程狹窄時首先嘗試通過2F球囊導管擴張導水管開口,擴張至4?5毫米,內鏡穿過導水管至第四腦室探查第四腦室開口是否通暢。將矽膠導管套入球囊導管,將球囊注水後將支架固定於球囊末端,送入中腦導水管,將注入生理鹽水抽出,退出球囊導管,矽膠導管放置於導水管預定位置。
[0009]本專利的生產工藝如下:
[0010]1、根據圖紙設計製作模具;
[0011]2、液態矽膠注射成型;
[0012]3、將熱固性液體矽橡膠(LSR)分為A、B 二個組份,交聯劑(含氫矽油)和催化劑(鉬)分開,分別放入二個組份之內,使用時再將A、B 二組份混合。每次注模前將A、B兩組份膠料置於煉膠機上均勻混合,然後立即放入注模腔內,在壓機壓力作用下,膠料通過流道流人六孔模具之內,然後加熱加壓硫化,製得矽橡膠薄壁微型膠管;
[0013]4、對成型的支架進行拆邊修剪;
[0014]5、利用雷射打孔機對成型支架進行打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專利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I)導管規格:利用矽膠製作成中空小管,分為漏鬥部I及直管2兩部分。長度為20-25暈米。漏鬥部內徑為4暈米,夕卜徑為5暈米,長5暈米。直管部內徑為2.4暈米,夕卜徑為3.4毫米,長15-20毫米。距下緣I毫米設置直徑I毫米圓孔4個。距下端5mm —高Imm,寬Imm環狀凸起,可防止支架向三腦室方向滑落。
[0017]2)患者選擇:術前磁共振提示中腦導水管梗阻,同時三腦室底厚或堅韌,造瘻操作造成困難。三腦室底狹窄時可能損傷下丘腦或垂體柄。在腦室感染或腦室內出血後,三腦室扭曲,解剖結構不清使造瘻部位定位困難的患者考慮行導水管重建同時放置支架。
[0018]3)手術設備:採用魯道夫-富士能外徑3.8毫米電子軟鏡,以及內鏡相配套的單、雙極電凝,活檢鉗及剪刀,2F Forgaty球囊擴張導管。腦室端腦室腹腔分流管。治療用腦室鏡為向前觀察纖維內鏡(forward-viewing fiberscope),頭端彎曲度為180°,視野140°。纖維部分(Flexible port1n diameter)及末端(Distal end diameter)直徑為 3.8 毫米。觀察範圍(Observat1n range) 3-100 毫米,工作長度(working length) 65cm0 操作通道
1.2毫米。使用150瓦氙氣光源,具有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功能。
[0019]4)手術方法:全麻,仰臥,頭高30°,頭皮切口一般選擇右額部冠狀縫前lcm,中線旁開3cm,顱骨鑽孔,小於I歲患者可以用剪刀剪開囟門。用腦室鏡專用穿刺針穿刺側腦室,成功後插入腦室鏡。電視監視下以3.8毫米直徑電子軟鏡進入側腦室,經過室間孔後進入三腦室,內鏡正對乳頭體,向後可見中間塊位於導水管開口上方,內鏡經過中間塊前方到達中腦被蓋,再向後可見漏鬥狀凹陷,中腦倒水導水管開口位於凹陷中央,如果為導水管開口膜性梗阻,或短程狹窄時首先嘗試通過2F球囊導管擴張導水管開口,擴張至4?5毫米,內鏡穿過導水管至第四腦室探查第四腦室開口是否通暢。將矽膠導管套入球囊導管,將球囊注水後將支架固定於球囊末端,送入中腦導水管,將注入生理鹽水抽出,退出球囊導管,矽膠導管放置於導水管預定位置。
[0020]本專利的生產工藝如下:
[0021]1、根據圖紙設計製作模具;
[0022]2、液態矽膠注射成型;
[0023]3、將熱固性液體矽橡膠(LSR)分為A、B 二個組份,交聯劑(含氫矽油)和催化劑(鉬)分開,分別放入二個組份之內,使用時再將A、B 二組份混合。每次注模前將A、B兩組份膠料置於煉膠機上均勻混合,然後立即放入注模腔內,在壓機壓力作用下,膠料通過流道流人六孔模具之內,然後加熱加壓硫化,製得矽橡膠薄壁微型膠管;
[0024]4、對成型的支架進行拆邊修剪;
[0025]5、利用雷射打孔機對成型支架進行打孔。
[0026]上面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安置於腦內的微型矽膠管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其生產工藝如下: (1)根據圖紙設計製作模具; (2)液態矽膠注射成型; (3)將熱固性液體矽橡膠(LSR)分為A、B二個組份,交聯劑(含氫矽油)和催化劑(鉬)分開,分別放入二個組份之內,使用時再將A、B 二組份混合。每次注模前將A、B兩組份膠料置於煉膠機上均勻混合,然後立即放入注模腔內,在壓機壓力作用下,膠料通過流道流人六孔模具之內,然後加熱加壓硫化,製得矽橡膠薄壁微型膠管; (4)對成型的支架進行拆邊修剪; (5)利用雷射打孔機對成型支架進行打孔。
【文檔編號】A61M25/00GK104149257SQ201410306153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明者】陳國強, 鄭佳平 申請人:陳國強, 鄭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