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名將李成梁是朝鮮人嗎?他有哪些功績?努爾哈赤與他又有什麼關係呢?
2023-10-15 06:39:24 1
明朝遼東大將李成梁,號銀城,字汝器。從小就英毅驍健,大有將才。嘉靖末年襲世代指揮僉事,後積功升參將、副總兵。隆慶四年,又為遼東都督僉事。他招募英勇之士,並選其為軍中先鋒,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軍威大振。萬曆初期,又領兵滅建州女真首領,多次將將旗插入女真王廷。後論功,進為都督同知,升左都督。後加太子太保,封寧遠伯。這樣一個給已經積弊的明朝鎮守遼東長達30年之久的大將,卻有人說他是個朝鮮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李成梁的祖先的確是朝鮮國人,但是後來他的先祖李英從朝鮮歸附到明朝,並且任鐵嶺衛指揮僉事。後來,李成梁最初任官指揮僉事就是從祖先世襲而來。李成梁的祖先雖然是朝鮮人,但從朝鮮半島遷居到鐵嶺,到了李成梁這一代已經過了好幾代人了。早就融入到遼東漢族,從裡到外都是一個正統的漢族人。清末章炳麟反清復明時起草的宣言就說:「願吾遼人,毋忘李成梁」!在這裡,他把李成梁當做是民族英雄,由此可見,李成梁漢族人身份已經深入人心。朝鮮王編纂的《華人錄》中有李成梁的後裔,朝鮮是把李成梁及其後裔視同為漢人的。不管是朝鮮人還是漢族人都承認了李成梁漢族人的身份,因此李成梁為漢族非朝鮮人的說法是最準確的。
李成梁一生大大小小功績無數,鎮防遼東,兵壓女真。但是他最大的功績還是在遼東鎮守時,在明朝三大將領鎮守遼東皆相繼戰死後。李成梁以一己之力,在當時邊吏貪懦,軍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可謂是200年來前所未有。他剛到遼東,便「乃大修戎備,甄拔將校,收召四方健兒,給以厚餼,用為選鋒。軍聲始振。」遼東鐵騎便是從他開始,聲威赫赫,震懾關外的。
隆慶五年,蒙古兵進犯,李成梁在卓山,斬首五百八十餘級。萬曆二年,女真來犯,又被李成梁以伏兵計擊敗,斬首千餘級,首領被生擒處死。萬曆三年,再破蒙古,加封太子太保。萬曆四年,蒙古再次來犯,李成梁親自帶兵突襲,攻破蒙古大本營,又殺部長四人。他用兵勇敢果決,善用先鋒,敢於深入,多次以輕騎急徙數百裡直搗敵營,縱橫披靡,所向無敵,如此種種不勝類舉,李成梁的戰力之盛,讓明人讚揚,外族戚戚。人稱「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所未有」,「師出必捷,威振絕域」。?
遼東有李成梁鎮守的時間,是蒙古、女真最灰暗的時間。因為無論是蒙古兵還是女真軍,面對李成梁座下鐵騎,只有哀嚎的份。不要說攻戰遼東,就連自己的大本營,自己的首領都被李成梁帶領的軍隊攻破殺死,慘遭蹂躪。世人稱「遼廣之人知有李大爺而不知有他人。」可見其勇猛軍威。可以說鎮守遼東,離不得李成梁,若是沒有李成梁,遼東人承受不了外族鐵騎的侵襲。如李成梁因為生活奢靡,冒頂軍功,被言官彈劾罷官之後,遼東軍力迅速下降。後來,逼得朝廷不得不再次起用他。他也的確讓人看見了他的不可或缺,重新上任之後,棄六堡,驅徙六萬人去往內地,從而使遼東再次恢復了生氣,得以抵禦外族進攻。而自李成梁死後,遼東再無一員將領,可堪大用,擔得起被各外族部落攻打的遼東。因此,我們說李成梁一生戰功赫赫,但他最大的成就就是鎮守遼東。
一位是明朝大將,一位是後金首領,這兩人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呢?我們從正史記載上來看,這兩人應該是仇敵的關係。因為,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爺爺都是被李成梁斬殺的。努爾哈赤子他父親死後,舉旗而起,這才開啟了這位傳奇霸主的一生。
當然野史有雲,努爾哈赤曾經跟隨李成梁徵戰過。《清史稿》載:「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清史上說,努爾哈赤和他弟弟都被李成梁俘虜過,後來李成梁的老婆見努爾哈赤長的好,就將兩人放了。當然也有人說,李成梁曾庇護過努爾哈赤,扶植了一個明朝的敵人。等等說法,不一而足,但最真實的應該是兩者為敵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