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玠為什麼不在中興四將之列?如何評價吳玠?
2023-10-15 09:37:59 1
吳玠是南宋時期著名抗金將領,因為抗擊西夏而起於微末,因為在抗擊金朝過程中獲得的勝利而名震天下。他的功績不僅僅在領兵抗擊金朝方面,另外再擔任四川宣撫使之時,裁汰冗吏,發展生產,減輕了四川當地人民的負擔,為持續對抗金朝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吳玠算的上是一名儒將,武能制敵,文能治世。就是這樣一位,功績頗大的將領,最後卻沒有被選入「中興四將」之中,這是為什麼呢?
中興之時,在與宋高宗過趙構建立南宋,在南宋初年抵禦金軍入侵的時期。在這一段時期,有四位著名的抗金將領,因為他們功績頗大,並稱「中興四將」。「中興四將」有: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
吳玠與上面四位,同樣都是中興時期的著名將領,而且在抗擊金朝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最後卻不算「中興四將」之列。對此許多人表示了自己的疑問,在央視的《百家講壇》欄目中,國家高級教師袁騰飛在《兩宋風雲》時就提出過:「中興四將中應該有吳玠,吳玠的武功要高於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當與嶽飛屬伯仲之間。祖孫三代鎮守四川,然而沒列入四將之中確實是件怪事。張俊的武功未見得有多高,只不過他擁兵自重。劉光世是個有名的長腿將軍,打仗只會逃跑 。所以不知道為什麼他也名列其中。吳玠是絕對應該算進去的。」
對於明明貢獻頗大,卻沒有吳玠此人,有人給出了以下的答案。
第一,吳玠對抗金朝取得的最顯著卓越的功績,便是在保住川蜀地區作出的貢獻。但是四川在古代之時,其功能或者是地位,遠遠沒有今人想的那般高。
四川地處偏遠,與外界聯絡較少,其戰略地位遠不能與長江中下遊相比。四川即使失守,對於當時的宋朝的影響也不會立刻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宋朝的生死存亡不受四川的影響。吳玠主要功績在四川,相同的成績下,吳玠就要低護衛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人。
第二,吳玠的官位比四人低。在其取得二大捷之時,是知樞密院事兼御營副使、川陝京湖宣撫處置使張浚的下屬,其功績多被張浚攫取。
第三,吳玠英年早逝,有虎頭而沒有蛇尾。另外還有人曾提出過,吳玠是死在女人肚皮上。因為在女色方面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使得他最後重病而亡。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那麼這絕對也是他未能入列的原因。
第四,吳玠長期鎮守邊疆,後來又長期扼守四川要地,沒有多少機會入京。在宋高宗面前出現的少了,沒有受到宋高宗過多的寵信與重視,也許也是一個原因。
《宋史》:「等玠善讀史,凡往事可師者,錄置座右,積久,牆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孫、吳,務遠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勝。御下嚴而有恩,虛心詢受,雖身為大將,卒伍至下者得以情達,故士樂為之死。」「吳玠與弟璘智勇忠實,戮力協心,據險抗敵,卒保全蜀,以功名終,盛哉!」
吳玠在對抗金朝,保衛川蜀地區方面,功績頗顯。在南宋兵力衰微之時,能利用有效的兵力,打敗金軍,特別是還打敗過以金國四太子金兀朮統領的十萬金軍,其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實在是大。
然而看到吳玠功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吳玠的缺點。吳玠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間裡,荒淫無度,喜好女色,更需注意的是還喜食丹砂,可謂是晚節不保。吳玠最後是因病咯血而死,絕對與這兩個方面有關。吳玠的英年早逝,很大程度上都是他自己作出來的。也許正是因為這一方面,儘管吳玠功績不小,但是卻並未得到太多的稱頌。
《宋史》:「晚節頗多嗜欲,使人漁色於成都,喜餌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