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0:59:57 1
專利名稱: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設備,特別適用於再生紙廢水的處理。
目前,再生紙廢水的處理方法大致有兩種,即絮凝反應沉澱→機械過濾和氣浮→機械過濾,實施上述兩種工藝需配套的設備多,比如前種工藝需沉澱池、過濾池、過濾用泵、反衝洗用泵等,後種工藝配有氣浮池、汙水泵、溶氣罐、溶氣泵、過濾器、過濾用泵、反洗用泵、刮渣機等,具體施工過程中有土建要求,整套工藝所需的設備分散,佔地面積大,運行中能耗大。我國以廢舊紙張為原料的再生紙企業一般規模小、地理分散,採用以上兩種工藝不僅投資大,而且操作要求高,很難保證設備的長期正常運行,最終使處理效果不達標;另外,這二種工藝主要用於去除汙水中的非溶解性COD、SS等,對溶解性COD較高的再生紙廢水的處理,效果不很理想。
本實用新型正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設備緊湊、成本低、便於安裝、使用方便的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
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含有水解區、沉澱區、過濾區三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個殼體中,沉澱區的鬥形外圍為水解區,設有進液管的水解區通過導管經布水槽連接沉澱區,沉澱區頂部設有溢流槽,所述的溢流槽連接導流管的一端,導流管的另一端伸入殼體一側的過濾區底部,所述過濾區的上部設有出水管。本裝置合理利用生物水解→絮凝反應沉澱→水力過濾的工藝,將對應的三個區域集中在一個殼體中,製成一小型的整機型設備。造紙廢水藉助一臺泵提升至該設備的生物水解區內,該區內填充有軟性填料,經過生物的水解作用,可明顯降低廢水中的COD含量,水解後的汙水進入絮凝反應沉澱區,該區採用蜂窩斜管異向流的沉澱方式,絮凝劑能使水中的SS及其它非可溶性COD除去,出水由溢流槽經導流管進入過濾區,該區採用逆向過濾方式,最後清水從過濾區頂部的出水管排出。
本實用新型中,溢流槽與導流管的接口處、過濾區上部與出水管的接口處均設有一調節閥門。前一閥門在切斷溢流槽與導流管的通路的同時能把過濾區與沉澱區連通,反之,在切斷過濾區與沉澱區的接口的同時能把溢流管與導流管連通;後一閥門則純碎是用於打開或關閉清水排放的出水管。
本實用新型的殼體表面設有兩個手柄(10、11),所述的手柄10連接溢流槽與導流管接口處的閥門,手柄11連接過濾區上部與出水管接口處的閥門。該設備進行汙水處理一段時間後,若排出的清水達不到要求,需進行反衝洗。由於該套設備為整機結構,連接部件均設置在殼體內部,不便直接開關內部閥門,本實用新型殼體表面設置的兩個手柄正是為了解決此類問題。當設備需反衝洗時,只需在設備外面操縱手柄11,即可關閉過渡區與出水管接口處的閥門,從而切斷清水出口,再操作手柄11,關閉沉澱區中的溢流槽與導流管接口處的閥門,同時打開沉澱區與過濾區的連接口,從而沉澱區中的水不再進入導流管,改進過濾區頂部,在重力作用下反衝洗濾床。反衝洗完成後,再次操作手柄10、11,打開排放清水的出水管、連通溢流槽與導流管,汙水處理得以實施。
本實用新型採用集生化與物化於一體的整機結構,投資少,安裝方便,運行過程中能耗低,操作簡單,處理後的排放水質達標,特別適用於小型造紙廠的再生紙汙水處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A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殼體表面的手柄示意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小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水解區1、沉澱區2、過濾區3三部分集中在一個殼體4中,沉澱區2的鬥形外圍為水解區1(內裝有軟性填料),所述的水解區1上設有進液管5,水解區1通過導管經布水槽6連接設置有蜂窩斜管的沉澱區2,沉澱區2頂部設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與導流管8的一端相接,導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殼體4一側的過濾區3底部,所述過濾區3的上部設有出水管9。
實施例2,參考實施例1,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的殼體4表面設有兩個手柄(手柄10、手柄11),所述的手柄10連接溢流槽7與導流管8接口處的閥門,所述的手柄11連接過濾區上部與出水管接口處的閥門。
權利要求1.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含有水解區(1)、沉澱區(2)、過濾區(3)三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個殼體(4)中,沉澱區(2)的鬥形外圍為水解區(1),設有進液管(5)的水解區(1)通過導管經布水槽(6)連接沉澱區(2),沉澱區(2)頂部設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連接導流管(8)的一端,導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殼體(4)一側的過濾區(3)底部,所述過濾區(3)的上部設有出水管(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徵在於溢流槽(7)與導流管(8)的接口處、過濾區(3)上部與出水管(9)的接口處均設有一調節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徵在於殼體(4)表面設有兩個手柄(10、11),所述的手柄(10)連接溢流槽(7)與導流管(8)接口處的閥門,手柄(11)連接過濾區(3)上部與出水管(9)接口處的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徵在於水解區(1)內放置有軟性填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紙廢水處理設備,其特徵在於沉澱區(2)內設有蜂窩斜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再生紙廢水的處理設備,含有水解區(1)、沉澱區(2)、過濾區(3)三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個殼體(4)中,沉澱區(2)的鬥形外圍為水解區(1),設有進液管(5)的水解區(1)通過導管經布水槽(6)連接沉澱區(2),沉澱區(2)頂部設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連接導流管(8)的一端,導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殼體(4)一側的過濾區(3)底部,所述過濾區(3)的上部設有出水管(9)。本實用新型採用集生化與物化於一體的整機結構,投資少,安裝方便,運行過程中能耗低,操作簡單,特別適用於小型造紙廠的再生紙汙水處理,經處理後的水質達到排放要求。
文檔編號C02F9/08GK2399385SQ99230309
公開日2000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11日
發明者吳美元, 侯佔吉 申請人:上海紡織工業設計院宜興化工環保裝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