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22:41:17 3
專利名稱: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樁基靜載荷試驗裝置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應用在抗 拔樁的豎向靜載荷的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建(構)築物承受上拔荷載的情況愈來愈多。工程中承 受上拔荷載或者承受豎向抗拔力的樁稱為抗拔樁。抗拔樁屬於工程樁基範疇, 廣泛應用於大副地下室抗浮、高聳建(構)築物抗拔、海上碼頭平臺抗拔、懸索橋 和斜拉橋的錨樁基礎、大型船塢底板的樁基礎和靜荷載試樁中的錨樁基礎等。 在工程建設中,抗拔樁的承載力已成為控制工程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手 段。單樁承載力的準確測試對於各類建築物基礎設計乃至上部結構的設計都起 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單樁豎向抗拔樁靜載荷試驗是檢測單樁豎向抗拔樁承載 力最直觀、最可靠的方法。單樁靜載試驗中,作用於樁上的荷載一般由反力裝 置提供。反力裝置的易用程度直接影響著試驗的過程和結果,常用的有堆載反 力梁裝置和錨樁反力梁裝置。錨樁反力梁裝置在具體的應用中又可根據反力錨 的不同分為兩種將反力架與錨樁連接在一起提供反力的,俗稱錨樁反力梁裝 置;將幾隻螺旋鑽鑽入地下使用地錨提供反力,俗稱錨杆反力梁裝置。在千斤 頂配合下,該裝置可以將力比較均勻而緩慢地施加到樁上,能明顯改善電動油 泵加載中的過衝現象,從而使荷載量的大小比較容易控制。但是錨樁反力梁裝 置,因為地錨一旦作成,地錨與反力作用點的距離就不可變更,其安裝存在一 個對中問題,如果反力作用點偏離了樁頭的中心位置,輕者使試驗數據失真, 重者會使試樁遭到破壞。而堆載反力梁裝置無法滿足抗拔樁靜載荷的試驗要求。 因此現有的施加荷載的方法和設備裝置很難或不能滿足設計、使用要求。對抗 拔樁載荷試驗施加荷載的方法和設備裝置,尚無一合理的方法和試驗設備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解 決了試驗數據失真或者試樁易遭到破壞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包括千斤頂,反力裝置和試驗用橫梁,千斤頂放置 在試驗用橫梁上,千斤頂的上表面與反力裝置的下表面接觸,千斤頂的下面設 拉力滑輪,所述的反力裝置由傳力裝置和鋼絲繩構成,鋼絲繩對稱穿過反力裝 置和拉力滑輪,鋼絲繩的兩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輪的軸上設置錨固筋。
3上述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所述的傳力裝置是環形盤,環形盤中間設置支 架,千斤頂的上表面與支架接觸,鋼絲繩穿過環形盤與拉力滑輪。
上述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所述的傳力裝置是萬用傳力盤,萬用傳力盤上 設置有通孔,鋼絲繩穿過萬用傳力盤的通孔與拉力滑輪。
上述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在鋼絲繩與萬用傳力盤的通孔間放置半圓形拉 力輪,拉力輪上設置有凹槽,鋼絲繩放置在凹槽內。
上述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在錨固筋上設置錨具。
上述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試驗用梁的中心點、千斤頂的上表面中心點、 傳力裝置的中心點和抗拔樁的中心點在同一軸線上。
本實用新型可使抗拔樁載荷試驗方法簡單,可以使抗拔樁的鋼筋均勻受到 上拔荷載,以得到準確測得抗拔樁的各力學參數,用本裝置的該試驗方法是將 錨固筋與抗拔樁的鋼筋固定在一起,千斤頂牢固的放在試驗用橫梁上,千斤頂 的上表面頂住萬用傳力盤的下表面,這樣千斤頂上的力通過萬用傳力盤傳到鋼 絲繩上,再通過鋼絲繩傳遞到單樁鋼筋上,起初階段,鋼絲繩隨著各個著力點 的逐漸受力而逐漸被拉緊,由於是一根鋼絲繩穿過萬用傳力盤的通孔與拉力絞 輪,因此在拉緊的過程中鋼絲繩在通孔與拉力輪間不斷的調整長度直至每個抗 拔樁的鋼筋開始均勻受到上拔力,進而在千斤頂的向上力的作用下,使抗拔樁 達到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在萬用傳力盤與鋼絲繩之間加設半圓形拉力輪,這 樣千斤頂向上頂時,就會使通孔處鋼絲繩的應力相對分散,延長鋼絲繩的使用 壽命。根據不同的抗拔樁,本實用新型鋼絲繩的穿過方法不同,可以繞過相鄰 兩通孔也可以在不相鄰的兩通孔間穿過。本實用新型藉助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使 抗拔樁的鋼筋均勻受到上拔荷載,以得到準確測得抗拔樁的各力學參數。且本 實用新型試驗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滿足抗拔樁豎向靜荷載試驗的要 求。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適用於大副地下室抗浮、高聳建(構)築物抗拔、海上 碼頭平臺抗拔、懸索橋和斜拉橋的錨樁基礎、大型船塢底板的樁基礎和靜荷載 試樁中的錨樁基礎等。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2是圖1傳力裝置與鋼絲繩的連接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4是圖3傳力裝置與半圓形拉力輪及鋼絲繩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抗拔樁載荷試驗方法所用的裝置,包括千斤頂4, 反力裝置和試驗用橫梁5,千斤頂放置在試驗用橫梁5上,千斤頂4的上表面與反力裝置的下表面接觸,在千斤頂的下面設置有拉力滑輪6,所述的反力裝置由 傳力裝置和鋼絲繩3構成, 一根鋼絲繩對稱穿過反力裝置和拉力滑輪6上,鋼
絲繩的兩端固定,在拉力滑輪6的軸上設置錨固筋7,所述的傳力裝置是環形盤 10,環形盤中間設置支架ll,千斤頂的上表面與支架ll接觸,鋼絲繩對稱穿過 環形盤10與拉力滑輪6,在錨固筋7上設置錨具9。
如圖3和圖4所示的一種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荷試驗裝置,千斤頂放置在試 驗用橫梁5上,千斤頂4的上表面與萬用傳力盤2的下表面接觸,千斤頂的下 面設置拉力滑輪,所述的反力裝置由萬用傳力盤2和鋼絲繩3構成,萬用傳力 盤上設置有通孔8, 一根鋼絲繩穿過萬用傳力盤的通孔8與拉力滑輪6,鋼絲繩 在萬用傳力盤上對稱穿過,在拉力滑輪6的軸上設置錨固筋7,在鋼絲繩與萬用 傳力盤的通孔間放置半圓形拉力輪l,拉力輪l上設置有凹槽,鋼絲繩放置在凹 槽內,在錨固筋上設置錨具9,鋼絲繩穿過相鄰兩通孔與拉力絞輪上,鋼絲繩在 萬用傳力盤上對稱穿過。
本實用新型裝置的試驗用梁的中心點、千斤頂的上表面中心點、傳力裝置 的中心點和抗拔樁的中心點在同一軸線上,能夠使測出的數據更加精確。
本實用新型裝置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抗拔樁,鋼絲繩的穿過方法不同,可以 穿過相鄰兩通孔也可以在不相鄰的兩通孔間穿過,只要在萬用傳力盤上對稱都 能實現測試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據抗拔樁的情況,在萬用傳力盤上與拉力 滑輪間用一根鋼絲繩對稱穿過,將抗拔樁的鋼筋焊接在錨固筋上,千斤頂牢固 的放在試驗用橫梁上,千斤頂的上表面頂住萬用傳力盤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這樣千斤頂上的力通過萬用傳力盤傳到鋼絲繩上,再通過鋼絲繩傳遞到單樁鋼 筋上,起初階段,鋼絲繩隨著各個著力點的逐漸受力而逐漸被拉緊,由於鋼絲 繩在通孔與拉力絞輪上是可以活動的,因此在拉緊的過程中鋼絲繩在通孔內不 斷的調整長度直至每個抗拔樁的鋼筋開始均勻受到上拔力,這樣反力作用力的 方向與樁頭上鋼筋的拉拔力方向一致,進而在千斤頂的向上力的作用下,使抗 拔樁達到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本實用新型藉助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使抗拔樁的 鋼筋均勻受到上拔荷載,以得到準確測得抗拔樁的各力學參數。
權利要求1、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包括千斤頂,反力裝置和試驗用橫梁,其特徵是千斤頂放置在試驗用橫梁上,千斤頂的上表面與反力裝置的下表面接觸,千斤頂的下面設拉力滑輪,所述的反力裝置由傳力裝置和鋼絲繩構成,鋼絲繩對稱穿過反力裝置和拉力滑輪,鋼絲繩的兩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輪的軸上設置錨固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傳力裝 置是環形盤,環形盤中間設置支架,千斤頂的上表面與支架接觸,鋼絲繩穿過 環形盤與拉力滑輪。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傳力裝 置是萬用傳力盤,萬用傳力盤上設置有通孔,鋼絲繩穿過萬用傳力盤的通孔與 拉力滑輪。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徵是:在鋼絲繩 與萬用傳力盤的通孔間放置半圓形拉力輪,拉力輪上設置有凹槽,鋼絲繩放置 在凹槽內。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徵是:在錨固筋上設 置錨具。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其特徵是試驗用梁的中 心點、千斤頂的上表面中心點、傳力裝置的中心點和抗拔樁的中心點在同一軸 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拔樁載荷試驗裝置,包括千斤頂,反力裝置和試驗用橫梁,千斤頂放置在試驗用橫梁上,千斤頂的上表面與反力裝置的下表面接觸,千斤頂的下面設拉力滑輪,所述的反力裝置由傳力裝置和鋼絲繩構成,鋼絲繩對稱穿過反力裝置和拉力滑輪,鋼絲繩的兩端固定在一起,在拉力滑輪的軸上設置錨固筋。本實用新型可抗拔樁載荷試驗方法簡單,本方法可以使抗拔樁的鋼筋均勻受到上拔荷載,以得到準確測得抗拔樁的各力學參數,本實用新型藉助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使抗拔樁的鋼筋均勻受到上拔荷載,以得到準確測得抗拔樁的各力學參數。
文檔編號E02D33/00GK201381519SQ200820238810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4日
發明者關喜才, 劉付明, 敏 張, 易善亮, 李冬彪, 王銀山, 軍 暢, 彬 胡, 袁自立, 談去翔, 剛 趙, 馬全力, 魏憲田 申請人:關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