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遊擊隊讀後感20篇
2023-10-23 11:50:07 1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一):
今日我懷著崇敬與激動心境讀完了《鐵道遊擊隊》這本書,心裡十分激動!我們必須要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因為我們的完美生活是用先輩們的鮮血換來的,他們的貢獻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沒有他們的犧牲是不會有今日的。
鐵道遊擊隊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些鐵路工人組成了一支由劉洪和政委李正帶領的遊擊隊,百姓們稱他們為飛虎隊,在軍隊中,他們有一個威武的名字「鐵道遊擊隊」。他們活躍於山東臨城的微山湖這一帶的鐵路線上,他們偷走了敵人的物資,攪亂了敵人的交通,讓敵人雞犬不寧,惶惶不可終日。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雙雄遇難,講的是魯漢打聽到了假遊擊隊的蹤影,在追擊的過程中卻遭到了叛徒的埋伏,在與敵人搏鬥之中魯漢和林忠犧牲了,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自我的信念他們付出了一切,從那裡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寧死不屈的精神。我還從搶布匹這一段看出了隊員們的機智勇敢,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爬上了敵人的列車,躲過敵人的崗哨,悄悄地拔掉了插銷和風管,拿到了布匹。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是什麼促使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這樣做呢我想是這樣的:他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保護同胞的安全,把對敵人的恨,化為自身的力量,努力殺敵,他們寧願犧牲自我。
另外,有些地方也讓我十分的憤怒。例如:鬼子們晚上把老百姓捉去,用來給新兵練習插刺刀、給洋狗訓練啃咬。他們還挖了一個大坑,把死去的人扔進大坑中,有的人們甚至被活埋。還有一些中國的老百姓被鬼子醫生解剖、實驗毒氣、活體細菌等等,看到這些場面,我的胸口仿佛被堵住了,我似乎又看到了日本鬼子殘害中國人民的場景,憤慨鬼子的殘暴與狠毒,想像到了當時每一位中國人民所面臨的危險,以及他們不懼危險,英勇奮鬥的場景,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哪有今日的我們沒有先烈們的英勇犧牲,哪有今日這幸福的生活國旗就是用先輩們的血染紅的,所以我要立志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我不但要說,更要用實際行動去證明。我是不會讓先輩們失望的,我更不會讓先輩的鮮血白流,我們用此刻開始努力,認認真真學習,發奮讀書,聽從父母和教師要求,嚴格要求自我,做一個優秀的小學生。讓自我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材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二):
今日我最終看完了這本書——《鐵道遊擊隊》。這本書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省的魯南鐵道大隊英勇抗擊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8年日本鬼子為了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不斷地向中國境內運槍炮,他們搶,燒,殺,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打擊日本鬼子,以洪振海為首的魯南鐵道大隊組建了起來。
任務就是破壞鬼子們的鐵路運輸,和救濟老百姓。魯南鐵道大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遊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跟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列車,遊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彈藥,糧食等統統扔下了火車。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其餘隊員負責把糧食、彈藥運回基地,這些使得小鬼子們暴跳如雷。
故事中的一個情節是我不禁佩服起鐵道遊擊隊隊員們的機智與勇敢來了,遊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之後,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尾分開,而車廂裡的遊擊隊員則乾淨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終,讓疾馳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的碰撞在一齊,給日本鬼子沉重的打擊。當看到日本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貌時,我看了不禁拍手叫好。看到那裡,我全身熱血沸騰了。我在心裡自豪地想:此刻,我們的祖國偉大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小看、欺負我們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每一天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可我們想過沒有,如果不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日的和平。革命能勝利嗎?我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嗎?這種堅強的意志深深感動著我,激勵著我們全國人民都要不忘國恥,永遠記住這段歷史。讓我們共同爭做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吧!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三):
前幾天,讀了「少年紅色經典」從書中的《小鐵道遊擊隊》。這本書描述的是鐵道遊擊隊的小對員小張,小米,小銀在險惡的戰爭環境中出色的完成種種任務的故事。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三部分「小銀的驚恐」。小銀是倔強而有機靈的小孩,可是他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怕黑。一天夜裡,東村附近發生了敵情,因為小銀熟悉這一帶的環境,所以組織上決定讓他把緊急情報送往聯絡點。小張明白他怕黑要和他一齊去,可是小銀不想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膽小的孩子,於是他說:「不,我一個人去。」那是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中間還要經過一塊墓地。當他經過那塊墓地時,正好一道閃電划過,狂風吹打著樹枝,發出可怕的呼嘯聲。小銀緊張得頭髮梢都豎起來了。可是他必須完成這趟任務,一想到那裡,他就倔強的命令自我:「不許怕。」他硬著頭皮,鼓起了勇氣,走出了墓地。
讀完這本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記得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浙江省跆拳道比賽,在四分之一賽時,我因為被對手上場時的氣勢所嚇倒,沒能沉著,冷靜的發揮自我的水平而最終輸掉了那場比賽。同樣是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他們在應對兇狠的日本鬼子時確能夠機智,勇敢的完成任務。他們睡著草鋪,枕著石頭,沒有溫暖的被窩,卻睡的那麼香,笑得那麼甜。在艱苦的戰爭年代,他們依然多麼的樂觀,向上。
今日,我們擁有著如此幸福的童年生活,這是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不禁要問,我們珍惜了嗎?如果我們也能像書中的小英雄一樣,擁有一顆頑強,堅定,樂觀的心,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有無法戰勝的困難和不能實現的夢想嗎?我堅信,我們偉大的祖國,會因為擁有我們而變得更加繁榮強盛。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四):
最近,我發現了一系列好書,都是「紅色經典系列」的。我呢,剛讀完《鐵道遊擊隊》,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境內,有一支鐵道遊擊隊,這支隊伍在劉洪、王強的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扒火車、奪槍枝、打洋行、鬥鬼子、打日偽頑、打岡村、打苗莊、湖上戰爭、送幹部……這些事不但把敵人鬧得暈頭轉向、膽戰心驚,還巧妙地掩護主力部隊的撤退、支援主力部隊的鬥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票車上的戰鬥」這故事最絕了。鐵道遊擊隊的隊員們化裝成商人、農民,混上鬼子的列車,在麻痺敵人後與敵人展開肉搏,最終不但把整列車的鬼子殺掉了,還把百姓和部隊全部安全撤走了,造成很少的傷亡。這件事的成功離不開「芳林嫂」,是她帶著自我的女兒混上各節車廂偵察狀況,這次戰鬥才取得更完美的勝利。還有,鐵道遊擊隊員們真是靈活機動,那可是好幾十個日本鬼子,只一會兒就全部搞定了,還把滿車的物資運走了,給鬼子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最重要的是打票車這件事在第二天就傳遍了整個津浦鐵路,給我們的許多鐵道遊擊隊增添了信心,還使鬼子們聞風喪膽,把他們稱之為「飛虎隊」。
說他們是飛虎隊一點也不誇張,兩次搗毀敵人的特務據點,擺脫敵偽頑的夾擊,還為了軍需物資多次扒飛跑著的火車……一系列的事跡,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一次次的勝利,都是大家的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劉洪隊長、李正政委的負傷、魯漢的犧牲,等等,是他們的血汗和生命換來了抗戰的勝利。
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此刻能做到的便是好好學習,為國爭光。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五):
《鐵道遊擊隊》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知俠,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艱苦鬥爭中,他與山東的父老同生死、共患難,曾多次參加戰鬥並參與過指揮作戰。《鐵道遊擊隊》名貫中外,發行量達400多萬冊。
《鐵道遊擊隊》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莊微山湖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遊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為「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已經有了300餘人,鐵道遊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在百裡鐵道線上與日偽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令日本軍隊聞風喪膽。鐵道隊還成功的護了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領導人以及千餘名抗日將士過境。被肖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被老百姓們稱為「飛虎隊」的就是他們——「鐵道遊擊隊」。同時還有同名小說、電影和電視劇。
書中的人物形象生動形象,堅決無畏劉洪、機靈聰明的王強、臨危不懼的方林嫂……這些英雄人物是我們就應謹記的啊!讀一讀這本書吧,它會讓你學到很多東西,它會帶你回顧歷史,會讓你為那些英雄人物感到自豪,為整個中國感到自豪!
我想到了一個故事——童第周年輕是在比利時留學,另一個國家的留學生輕蔑的對童第周說:「你們中國人太笨了,不會管理經濟,所以,中國的經濟太落後!」童第周很生氣:「你說中國人笨,有什麼憑據,我不許你污衊我的同胞,我的祖國!」之後,他一字一句的說:「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你敢嗎」此後,童第周更加發奮讀書。他發表的論文,水平越來越高,在歐洲生物學界引起了轟動,授學位時,在場的教授、專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能夠說明中國人絕不比別人笨!」這個故事說明了要使我們的國家富饒美麗,就需要我們好好學習,不忘國恥,將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齊,為祖國建設獻一份力!
此刻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像王強、劉洪。方林嫂等等英雄偉人一樣拿起武器來保家衛國,但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是要銘記於心的,我們的愛國之情一點都不能減少,我們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將祖國建設的美麗富饒!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六):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黨90歲的生日。我們在黨的光輝下健康成長,我要祝福我們的黨生日歡樂,永遠活力四射。暑假裡,我們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讀紅書,聽紅軍老人講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讀革命紅書成了我暑期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媽媽幫我從圖書館借了一本《鐵道遊擊隊》。書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書中的情節深深打動了我。這本書主要講了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鐵道遊擊隊在棗莊,微山湖一帶扒火車抗日的故事。那個年代,中國軍民缺少槍枝彈藥等保衛領土的武器,以劉洪為首的鐵道遊擊隊員便熟練地扒火車,搬下武器糧食,巧妙地與鬼子周旋,支援了抗日大部隊。鐵道遊擊隊員個個身手不凡,成了鬼子們的剋星,老百姓心中的大英雄。
這本書把每個人物都刻畫地淋漓盡致。劉洪拉隊伍,扒火車,殺鬼子,展現了他機智英勇的本色,王強打洋行,劫鏢車,顯示他足智多謀的性格,還有沉著穩健的李正,會開火車的彭亮,勇猛的魯漢,機靈的小坡------性格的不一樣,但個個都顯現了遊擊隊員的英雄形象。遊擊隊員們常年戰鬥在鐵路線上,搶敵人的布匹,,衣服,槍枝,藥品------為抗日隊伍供給了充足的物資,也為我們的抗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讀到那裡,我被遊擊隊員那種英勇奮戰,堅強不屈,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身軀為我們播下了期望的種子。我們不能忘記先輩灑下的鮮血,沒有他們哪有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七):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看了電影《鐵道遊擊隊》,耳邊總迴響著這首歌曲,腦海裡總浮現出那些英雄的身影。
這部電影是反映抗日戰爭時期,膠東鐵路線上,鐵道遊擊隊與日本鬼子鬥爭的故事。隊員們英勇機智,堅韌頑強,沉重地打擊了氣焰囂張的日本鬼子。
膠東鐵路線是日本鬼子用來運輸侵華軍隊和物資的主要幹線之一,源源不斷運送著軍用物資,給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帶來巨大的威脅。在.....的領導下,膠東的鐵路工人和抗日群眾勇敢地和敵人進行鬥爭。他們有時扒上火車,掀下重要的軍用物資;有時混入車站幹掉單獨行動的鬼子……這一切使鬼子驚慌失措,他們瘋狂地進行報復,使手無寸鐵的工人和群眾感受到了威脅,有許多人英勇地犧牲了。
正在這危急的時刻,黨派來了李政同志,把進行鬥爭的骨幹力量組織起來,成立了鐵道遊擊隊,由劉洪任大隊長,李政任政委。他們第一次行動就是奪槍。只見大隊長劉洪身手敏捷地攀上飛奔的火車,迅速地撬開車箱門,把大捆的槍枝、整箱的子彈及手榴彈往下掀,下邊的遊擊隊員們欣喜地接收著敵人的「賞賜」。有了槍,他們對敵人進行更有力的打擊。
他們炸火車,奪武器,把敵人打得人仰馬翻,聞風喪膽,為抗日戰爭立下汗馬功勞,最終迎來了勝利的時刻——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敵人的末日就要來到……」歌聲中,一個個英雄的形象浮此刻腦海:堅毅果敢的大隊長劉洪、足智多謀的政委李政、機智勇敢的偵察員王強……他們令人肅然起敬。我們在安享和平的時候,緬懷這些英雄們,他們激勵著我們:扞衛和平,反對戰爭。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
看完影片,我感觸很大。我覺得遊擊隊員們是一群有勇氣的男子漢,他們敢跟邪惡的小日本兒進行抗爭;這群遊擊隊員還十分的樂觀,在被敵人包圍的時候還能用土琵琶彈唱小曲;他們必須也是十分愛國的,抗日嘛;當人,他們也是十分堅強的,大隊長胳膊被打傷了也不喊疼,繼續與敵人交戰……
總之,這群遊擊隊員的精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八):
《鐵道遊擊隊》講了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也就是在1931年到1945年中國的八路軍打敗日本鬼子的戰爭故事。
當時,我們沒有先進的武器,那靠啥打敗敵人?靠搶呀!鐵道遊擊隊的人打死一些日本鬼子後,就把他們的槍搶過來,供我們使用。在戰爭中,鬼子們死亡了不少,鐵道遊擊隊中也負傷了一名隊員,犧牲了一名隊員。這可點燃了鐵道遊擊隊中成員的怒火,他們下決心要和日本鬼子拼了!就這樣,一場大戰立刻就要被激發......
在電影中,令我最感動的是鐵道遊擊隊那團結一致、堅持不懈的精神。它們要保衛大家,所以他們生死傷亡全都不管不顧,就放肆的去打。最終,我們勝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
我們必須要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那可是用千萬條生命換來的呀!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九):
究竟是什麼使遊擊隊員甘願犧牲自我寶貴的性命來保護戰友這是我在初次讀《鐵道遊擊隊》這本書後一向縈繞在心頭的問題。於是我第二次、第三次地翻看《鐵道遊擊隊》,書中舍己為戰友的情節又一幕幕清晰地呈此刻我的眼前——
主人公劉洪遭鬼子打傷,動彈不得,差點兒被敵人活捉,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是小坡不顧自我生命安危,冒著槍林彈雨背著劉洪撤離;劉洪為了給戰友們贏得時間,好多搶運些糧食和棉花給老百姓,受了傷還死死地守住陣地,不讓鬼子前進一步;王虎中槍倒了下來,林忠飛快地跑到他身旁,用自我的身體為王虎擋子彈,可自我卻倒在了王虎的身邊……這一幕幕讓我深受感動,可是感動之餘我還是不明白,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們會這樣做呢畢竟,人的生命僅有一次啊!
我向爸爸請教這個疑惑,爸爸沉思了片刻,說:「可能是因為他們為了共同的夢想和目標結下的深厚友誼吧,他們那個時候的戰火情誼,我們是很難感受的。你此刻小,更是理解不了」。
爸爸的回答讓我有些不服氣,但為我指明了方向。「友誼」,是很溫暖的一個詞,也是我從小經常聽到,並深受教育的一個詞。
記得有次我到武漢去旅遊,在漢陽遊覽古琴臺時聽說過「伯牙絕弦」這麼一個典故,說的是俞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于欣賞,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終生不再彈琴了。故事古今流傳,十分感人,讓我懂得了友誼的珍貴和重要。俞伯牙和鍾子期之間的相互欣賞和了解,讓他們成了「知音」,但鐵道遊擊隊員之間的友誼顯然還要更高一層。
於是我再一次地找尋問題的答案。當我讀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時,我被他們之間的真摯友誼而傾倒。有一個時期,恩格斯生病了,馬克思時時掛在心上,他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說:「我關切你的身體健康,如同自我患病一樣,也許還要厲害些。」恩格斯為了「保存最優秀的思想家」,在經濟上毫無保留地資助貧困的馬克思,使其能專心致力於革命理論的研究。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我似乎明白了表此刻鐵道遊擊隊員之間的這種戰友情。他們這種情感都是超越了金錢、權力、甚至生命,是一種崇高的「革命友誼」!
再次合上《鐵道遊擊隊》,讓我第一次真切感悟到了人類崇高的友誼。如今,在和平的年代,在我幸福的學習生活中,應對朋友,我將倍感珍惜;收穫友誼,我會懂得回報。同時我也會伸開雙臂,擁抱世界,爭做友誼的傳播者。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就想起了今年暑假讀的一本紅色經典的軍事書籍——《鐵道遊擊隊》。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抗戰時期,主人公劉洪、王強在魯南一帶組織了一個秘密遊擊隊。他們擅長扒車,人人身懷絕技,是活躍在鐵道邊上的一支英勇的戰鬥隊。他們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經過扒火車、奪槍枝、打洋行、鬥鬼子……,壯大了自我的隊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鬥。
《鐵道遊擊隊》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血染洋行」。...員王強隱瞞自我的身份,成為了洋行的一個夥計,並騙取了日本人的信任。他們十分勇敢,按照裡應外合的作戰方案,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用事先確定的暗號迅速接頭會合,一舉衝進洋行赤手空拳打死了兩個日本人,從日本人手裡奪走他們搶走的糧食和煤。
我覺得遊擊隊員們很勇敢,異常是王強,在明白三掌柜沒有死的情景下,為了今後的工作,還是冒著危險去見三掌柜,能夠想一想,假如三掌柜明白晚上襲擊他們的人是王強,還不立刻就將他抓起來殺了。
讀完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戰爭年代,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沒有他們過去的犧牲就沒有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熱愛...」不是隨意說的,是用心去感受的。
我們要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刻苦學習,提高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一):
我看的」紅色系列書「是《鐵道遊擊隊》,本來覺得看這本書很無聊,但等你看到裡面的資料時就看的津津有味。
我覺得書裡的人物都十分勇敢、聰明,這本書一共有二十一章,分別是王強夜談敵情、老洪飛車搞機槍、合夥開炭廠、來了管帳先生、攻委和他的部下······都很趣味。知所以覺得很趣味,是因為資料豐富,有對話、動作、心理,一九三八年日本鬼子為了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不斷地向中國境內射遠炮,他們搶、燒、殺,無惡不作。鐵道遊擊隊在省內的鐵道旁扒日本鬼子的火車,把扒到的糧食分給貧窮的人,在路途中,他們一波三折,有歡樂的時候,有悲傷的時候,有憤怒的時候,最終他們戰勝了日本鬼子,打敗了國民黨。
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如果不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日的和平,革命能勝利嗎?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二):
鐵道遊擊隊是從棗莊組織起來的,先是由...派出的王強和劉洪,王強是在鬼子那邊搬貨記錄的,可是他們把大掌柜、二掌柜和三掌柜給殺了,可是三掌柜很幸運,並沒有死,所以三掌柜成了大掌柜,王強則成了二掌柜。
而鐵道遊擊隊的加入是這樣的:日本鬼子佔領棗莊後,「煤黑」就是挖煤的工人,那山一樣高的煤炭,都是煤黑從深黑的礦坑裡挖出來的,正是這些煤黑創造了棗莊的財富,把煤運往四面八方,可是這些煤黑們扛起了槍,對敵人進行轟轟烈烈的英勇鬥爭。
之後,...又派出李正來當政委,而王強當的是副大隊長,而老洪則是大隊長。他們個個身懷絕技,都是扒火車的能手,就像老洪飛車搞機槍一樣,直接用手打開車門,把槍一拿就跳下車去,還有小坡被捕那一章,直接從日本鬼子的眼皮子底下跑了。
他們第一次戰鬥是在票車上,他們裝成平民,在火車上殺了鬼子的一個小隊,本應殺掉12個鬼子,可是殺了11個鬼子。於是老洪帶著幾個隊員到車上去找,原先這個鬼子躲在一個袋子裡,隊員一看到他一槍就把他打死了。鐵道遊擊隊的隊員名字分別叫:劉洪、王強、小坡、彭亮、林忠、魯漢…
最大的戰鬥是在微山島發生的,因為有個叫黃二的人叛變了,所以才會發生,近有七千鬼子來圍剿他們。而他們僅有七十幾人,可松井誤以為島上有一個支隊、兩個大隊、還有飛虎隊。所以調來七千鬼子,其實對付的是不足兩百人的遊擊隊。
最終,他們用鬼子的軍裝逃了出去。
微山島戰鬥結束後,...組織了五路大軍,向敵人佔領的大城市進軍,任務是迫使敵偽投降,不投降就消滅他們。
當他們在休養的時候,國民黨匪軍又從南邊湧來。為了保衛解放區,劉洪帶著鐵道遊擊隊又出此刻自衛戰場上,他帶著憤怒和仇恨,繼續英勇的戰鬥著。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三):
在暑假裡我讀了《鐵道遊擊隊》這本紅色讀物,它的作者是劉知俠,劉知俠是河南汲縣人。1938年他加入抗日軍政大學。1944至1945年,他兩次到微山湖和棗莊,同當地抗日遊擊隊一齊打鬼子,1953年他把當年發生的事寫成了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
這本書主要講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在魯南地區活動的遊擊隊。他們身手敏捷,身輕如燕。他們一開始再棗莊地區打鬼子,之後又去微山湖打鬼子,最終又去臨城打鬼子,他們打掉三個敵人據點,十分厲害。這隻遊擊隊在黨的領導下,靠著人名群眾的支持,用毛主席制定的遊擊抗日的戰術,像利劍一樣插向敵人要害。他們在敵人的鐵道上搶機槍,搶布匹撞車頭等事情他們幹的這些事為抗日作出巨大貢獻。
在他們精彩的戰鬥中,最讓我驚心動魄的一次還是打票車。司令部張司令讓這隻遊擊隊乘著敵人後方空虛,給敵人一個重大的打擊。遊擊隊隊長劉洪說;「我們這次戰爭要打得巧,又要打得狠,還要影響大。」王強說:「最拿手的我們是打火車,關鍵是打什麼車?」劉洪在一邊自言自語道:「打兵車,鬼子太多,光我們一個小隊打可是,打火車,上頭沒鬼子,打了影響不大。」這時王強說:「打票車!票車上有鬼子,但又不多,並且我對票車出發的時間又了解。」劉洪隊長說:「行!我們就打票車。對了,王強,票車上有多少鬼子?」王強對票車十分熟悉,不加思考就回答:「一個小隊十二·三個。」這時在一邊的李政委問:「我們有會開火車的人嗎?」「有。」王強說:「彭亮開得很好,林忠也能開一段路。」傍晚的時候,劉洪等火車進站後,上了火車說:「你們立刻去開槍,不要傷了自我人。」「記住了。」王強答應到。劉洪一上車就來到駕駛室,對著鬼子司機就是三槍,鬼子司機倒在血泊中。這時「王溝站」到了,劉洪沒有停,因為他明白「王溝站」在日本人手中。過了一會兒後,火車開到了三孔橋邊,在橋邊的王強帶著隊員衝上了火車,他們和劉洪會合後,來到二等車廂,王強對著鬼子打了兩槍,另一名隊員摘下鬼子的槍,這時別的車
廂的鬼子趕過來,劉洪看到了猛對他們開槍,打完之後,他們立刻拿著鬼子的槍和軍用物品,跳下火車了。
看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抗日多麼不容易,我們要珍惜今日完美的生活。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四):
今日,我閱讀了一本名叫《鐵道遊擊隊》的紅色革命書籍,資料精彩質樸、貼近生活。讓我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讀後的感受吧!
這本書圍繞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支鐵道遊擊隊展開而寫的。書中講述了劉洪、王強、芳林嫂等鐵道遊擊隊員與鬼子及偽軍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鬥智鬥勇比賽。但這支隊伍大都是由普通老百姓組織起來的,所以沒有優良武器,資源緊缺,設備落後。但那裡鬼子眾多,還有好些無恥的偽軍,冷不防就挨家挨戶來查「良民證」和戶口本,群眾叫苦連天。劉洪等人替民眾伸張正義,英勇抗敵,打壓漢賊,冒著危險宣傳標語,所以,鬼子對他們痛惡至極。
有一次,林芳嫂在一沓煎餅裡抹了點漿糊和一些宣傳單,假借著給哥哥送乾糧的機會,給在火車站搖旗的哥哥塞了幾張藏有宣傳單的煎餅。自我在回去的路上一路走,一路抹一點漿糊蹭在牆上,在把手伸進煎餅裡一抽、一揚,一張宣傳單就貼好了。之後是第二張、第三張……每貼一張她就打一個寒戰,總覺得後面有個黑糊糊的槍口對著他這可是鬼子的領地啊!要是被鬼子發現了,就算沒死也會被打個半死。但她並沒有所以而膽怯退縮,而是心中而是充滿了光榮感與嚴肅感……
我看了這本書後感觸頗多,不光因為他們英勇機智,更是因為他們那滿腔的熱血。這豈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呢?我們必須要學習他們的這種愛國精神,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五):
在寒假時,我讀了《鐵道遊擊隊》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在古代的抗日時期可真是艱苦、堅難……
山東棗莊是產煤區。礦工們千辛萬苦挖出來地下財富,可是都給財主們賺去了。他們自我連買擦手巾的錢也沒有臉、手常年是黑的。所以財主們叫他們「煤黑」。一九三八年,日本鬼子進兵山東,佔領棗莊,搶了煤礦,財主們跟鬼子搞合作。礦上,工頭的皮鞭變成了鬼子的刺刀,「煤黑」們的生活更辛苦了。我從「他們自我連買擦臉手巾的錢也沒有」。我感受到了他們沒有錢過著很艱苦、堅難的生活。我又從「礦工千辛萬苦挖出了地下財富,可是都給財主們賺去了。財主們跟鬼子搞合作」。我感受到了財主們可真是個自私、膽小又貪生怕死的人。並且跟鬼子合作,財主可真是個「日本人」。
松尾怒氣氣未消,跑到街道上,用洋刀一揮,指揮特務隊一一點上了火。鬼子又轉向一個村子去了,百姓們就進莊救火。可是大半個莊子已經毀了,到處是號啕哭聲。我從「可是大半莊子已經毀了,到處是號啕哭聲」。又感受到了堅難,因為村子被燒,村民們就沒有房子住,所以號啕哭聲和堅難。
如果鬼子又進了中國,我不會向財主那樣貪生怕死的。如果我是軍隊裡的幹部,我會拿起槍瘋狂的殺死日本人,假如我被抓住,我不會向日本人說出情報,更不會向日本人投降的。如果我是教師,我會把每個學生教好,讓他們把日本人打倒!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六):
在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的熱浪中,我不禁想起了...艱苦的鬥爭發展史,聞名遐邇的`一些歷史人名又跳入了我的腦海:「劉洪、王強、彭亮、小坡……」
鐵道遊擊隊的隊員們一個接一個地蹦了出來,鮮活的身影、有神的目光、矯健的身姿,一個個在我腦海中掠過。他們視死如歸、英勇奮戰、用靈活的大腦,機動的戰術打擊日本侵略者,炸鐵軌、爬火車、搶武器、與日軍爭糧食,無不展現出他們的風採。
團結、友愛、堅定、頑強,正是這一個又一個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讓他們擁有了打敗敵人的力量;正是那鋼鐵般的信念,讓他們擁有了戰勝一切的本事;正是隊友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們擁有了持續戰鬥的精神。
我不得不說,遊擊隊員們的戰鬥本事可謂強悍,可是,真正感人的,卻是那似水般柔和的兄弟之情。書中描述過這樣一件事:劉洪、王強在戰鬥中不忍心殺死一個年少的日本軍人,就將他帶回,路上,劉洪打到的野鴨肉給日本小軍人吃,自我卻啃那無味的骨頭,日本人也是會分辨好壞的,那個小日本軍人沒有離開...,並且在戰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立下了不少戰功。
因為動作敏捷,老百姓稱隊員們「飛虎隊」;因為夜襲洋行,鬼子們對他們深惡痛絕;因為英勇無畏,山裡面給予了他們最好的評價。他們隊伍的發展速度十分快,但他們卻沒有因為隊伍的龐大而行動遲緩。他們極高的政治覺悟和高漲的戰鬥熱情,使他們成了真正的「鋼鐵戰士」!
最令人震撼的,無疑是鬼子們的暴行了。「鬼子在夜間把捉去的中國人綁在木樁上,給鬼子新兵練刺刀,訓練洋狗。木樁上沾滿中國人的鮮血,鬼子在木樁邊上挖了好幾畝大的土坑,刺刀刺死、狗咬死就扔進去,撒上一層土,再扔進一批,又添上一層土。」「鬼子把捕來的中國老百姓,供鬼子大夫做活解剖……」。一種莫名的憤怒湧上心頭,恨不得將這些殘暴的日本鬼子撕成碎片!
可是,儘管日本人殘暴、兇狠,我們經過不懈的鬥爭,還是勝利了!「烏雲是遮不住太陽的!」這是高爾基的名句,那時蘇聯正在十月革命的高潮中掙扎。十月革命在列寧的領導下勝利,而災難中的中國同樣站了起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我們萬眾一心,最終擊退了日寇!
身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我們每一天都在享受優越的生活。可曾想過,沒有革命先輩的犧牲,哪有我們今日的生活?讓我們共同努力,在黨的光輝指引下,開拓進取謀發展,與時俱進創輝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家鄉的富裕禮貌,為祖國的和諧發展創造出更輝煌的業績,演繹出更燦爛的精彩!
我驕傲,我是...領導下的中國人!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七):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寇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了!微山湖畔,人們激動不已,含著淚水、帶著歡笑、奔走相告,慶祝這個苦盼已久的日子的到來。「鐵道遊擊隊」,人們心中的「飛虎」,正是在這片土地上屢建奇功,為趕走日寇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鐵道遊擊隊》這部紅色經典名著是中國現代作家劉知俠寫的。書中塑造了以「劉洪、李政委、王強」等為代表的英雄人物。鐵道遊擊隊從三、四個人的小分隊,逐漸壯大成為幾百人的軍團。遊擊隊員們勇猛過人、機智絕頂、出神入化,攪得日軍寢食不安。他們打日軍、斃特務、除叛徒,頻頻出擊,撼敵心魄。他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中國抗戰史上書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在劉知俠的筆下,鐵道遊擊隊員們各各英勇善戰,「血染洋行」、「勇打票車」、「血戰苗莊」、「周密護送」……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歡的傳奇故事就是「智斃崗村」。那是在一個漆黑的夜裡,劉洪、李正、王強守在臨城站西的土包上,目不轉睛地盯著站臺。鐵道遊擊隊的謝順正在值班。看到臺上發出紅色燈光後,大家便明白大惡棍崗村已經入睡,於是,架上木板,穿著鬼子的服裝的隊員們一個接一個悄然無聲地溜進崗村的辦公室。劉洪細心翼翼地推開門,朝裡面望去。「兩個!」他向外面的隊員匯報情景。話音未落,崗村忽然抬起頭,正要舉起手中的「二十響」。劉洪眼疾手快,「噹噹當!」崗村命喪黃泉。同時另一個隊員彭亮也三兩下了結了崗村身旁的特務隊長。他倆順利完成任務,扔下了鬼子的衣服,成功嫁禍於偽軍隊長。這真是英雄無敵、一箭雙鵰,真是大快人心,讓人讚嘆不已!
讀完《鐵道遊擊隊》,我被深深感動著、震撼著。今日,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度,遠離了戰火硝煙。可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啊!偉大的鐵道遊擊隊,你付出了自我青春,付出了自我的熱血。你用生命換來了一次次的勝利,用生命譜寫了一首鮮紅色的讚歌!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八):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小鐵道遊擊隊員》,是一個叫江峻風的人寫的。故事裡那幾個活潑可愛、工作認真的小偵查員,一向浮此刻我腦海中。在那樣一個危險地抗日時期,竟然會有三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甚至僅有八九歲的還不明事理的小孩,主動要求參加鐵道遊擊隊,口氣還這麼堅決,決心還這麼堅定,無論洪大隊長斬釘截鐵的拒絕,他們還死纏爛磨,洪大隊長無奈,只好先測試他們一下,而他們用自我的聰明智慧,出色的完成了偵查任務。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壯舉!在我們看來,這是多麼「可怕」!就像我們此刻的消防隊員,兇多吉少。他們不明白,哪一天會死在日本鬼子的手下。
他們在偵查過程中,善於喬裝打扮,巧妙地和敵人周旋,機智的回答敵人的問題,有時還會上演一出「聲東擊西」。並不亞於「小兵張嘎」、「小金馬」、「小英雄雨來」、「王孝和」和「小武工隊員小鳳」等。他們的心是連在一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儘早讓中國解放。
讀著讀著,我聯想到了自我。那些小英雄們為了團體,敢於犧牲自我。而我呢?有時候總會耍一些「小聰明」。就拿春遊那一次來說吧!組長讓我帶餐布,我家的餐布多著,可我想:小組這麼多人,幹嘛偏要我帶餐布。於是,我說:「我家沒有餐布,別人帶吧!」話音剛落,張慧凝自告奮勇擔任起了這個職務,我不由得臉紅了……
是呀,生活在一個集團裡,應當互相團結。這本書教會了我這樣一個道理。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十九):
讀《鐵道遊擊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英雄們高大的形象和英勇實際總是浮此刻我眼前。
1939年,日本鬼子為了儘快佔領中國,加快了入侵的步伐,不斷地把日本的槍、炮運往中國,他們在中國燒、殺、搶,無惡不作,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打擊日本鬼子,中國***便決定在微山湖地區組織了一支遊擊隊,任務就是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因為他們來無蹤,去無影,所以也被稱為飛虎隊。一場以洪隊長為首的鐵道遊擊隊——飛虎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遊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火車,遊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彈藥、糧食等統統扔下火車,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而埋伏在鐵路周圍的戰士們迅速地把武器和供應物質運回根據地。這些行動使得鬼子隊長暴跳如雷。
影片中的一個片斷讓人看了真佩服遊擊隊員們的機敏大膽。遊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們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身分開,而車廂裡的遊擊隊員則乾淨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終,讓疾駛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地碰撞在一齊,給日本鬼子沉重地打擊。當看到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貌時,我禁不住拍手叫好。
遊擊隊還進取配合大部隊,機智靈活地和敵人捉迷藏,充分利用周圍熟悉的環境,破壞敵人的鐵路運輸。他們不是讓敵人的火車相撞,就是使火車脫軌,要不就炸毀鐵軌,使火車無法行駛。所有這些讓鬼子們一時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當影片結尾出現了日本鬼子無條件地投降畫面時,我禁不住歡呼起來。
我也深深陷入了沉思,中國打了八年抗戰,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因為中國人民是不願做日本鬼子的奴隸!只要大家團結一致,用自我的智慧和力量必須能打敗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從中我也懂得了今日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建設祖國,讓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鐵道遊擊隊讀後感(二十):
這部小說,取材於遊擊戰爭生活,連篇是驚險趣味的故事,塑造了眾多英勇善戰的人物,語言樸實真切,有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民間色彩,是教育少年兒童繼承革命傳統、立志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的好書,很值得廣大讀者讀。
《鐵道遊擊隊》是知俠的軍事歷史題材小說的代表作。小說展示了一部遊擊戰爭生活的畫卷:應對日寇的瘋狂屠殺和蹂躪,魯南棗莊地區一支鐵道遊擊隊在黨的領導下,像一把鋒利的鋼刀插入敵後,配合主力部隊英勇作戰,大的敵人聞風喪膽。
這部小說中劉洪拉隊伍,扒火車、殺鬼子,顯出了他的英雄本色。王強定計打洋行、劫鏢車,看出了他足智多謀的性格。而李正經過進山整訓以及替魯漢解酒等故事體現出了他的沉著、細緻和原則性,其他如彭亮會開火車,林忠會打旗,小坡機靈等等,性格不一樣,個個豐滿,展示除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形象。
書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有英雄氣概和完美心靈,很有藝術感染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