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2:41:52 1
專利名稱: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防安全裝置,特別是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廣大地區普遍使用的用於消防疏散的標誌燈的光源大致可分為三種白熾燈、螢光燈管和場致發光。白熾燈和螢光燈使用範圍廣、產量大、價格低、易於獲得,長期以來被用於消防疏散標誌燈的光源。儘管如此,白熾燈和螢光燈自身卻存在著固有的缺陷而影響其使用效果1、使用壽命短,不足4000小時;2、耗能高,普通的消防疏散標誌燈要達到國標規定的表面亮度要求白熾燈或螢光燈管的最小功率為40W~8W;3、光源亮度易退化,當連續工作2000小時左右時,標誌燈面板上的字跡和圖形就開始變得昏暗,視覺效果急劇下降;4、日常維護費用高,由於普通光源的使用壽命短,使得更換光源的費用支出大,增大了用戶的經濟負擔;5、白熾燈和螢光燈管的工作方式為非持續型,即當建築物內的電力供應中斷時才亮,而平時不亮,這樣的工作方式極有可能由於日常維護檢查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光源失效等故障,導致在異常情況下疏散不暢造成人員傷亡。而場致發光屬節能持續型光源,雖然克服了白熾燈和螢光燈源的非持續型工作方式存在的不足,但是場致發光光源發光膜的有效使用期僅兩年左右,使用壽命短,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因更換發光膜的高額支出相當可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其使用壽命長,可連續工作10萬小時以上而不需要更換,能耗低,光源亮度均勻,其工作方式為持續型,易於發現光源故障,免維護,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包括其內部裝有變壓器、電池組以及主控電路板的殼體,殼體上裝有透光磨砂標誌板,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光源板,光源板上設置著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的電路輸入端與主控電路板的電路輸出端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採用LED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功率僅為1.5-4W,耗電少,在同等亮度的情況下消耗的電能只有普通白熾燈或螢光燈管光源消耗電能的1/5-1/8,其連續使用壽命長,傳統的標誌燈光源的使用壽命不足4000小時,而本實用新型的光源的使用壽命可達10萬小時以上,且無日常更換光源的經濟支出。其工作方式為持續型,可以及時發現標誌燈存在的異常情況及時修理,保證在異常情況下能夠對人員進行及時地疏散。無需日常維護且工作環境溫度寬,可以在-50℃~+50℃的溫度範圍內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製造成本低,節電、節省維護支出費用的效果顯著,易於推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光源板上的發光二極體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發光二極體的連接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一種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如圖1所示,包括其內部裝有變壓器5、電池組8以及與變壓器5通過導線連接的主控電路板6的殼體2,電池組8為備用電源,其與主控電路板6通過導線連接,當遇到建築物內停電時,可由其為標誌燈提供電能。殼體2上裝有透光磨砂標誌板1,其上設置有安全指示標誌。殼體2的內壁上設置有光源板3,光源板3可以安裝在殼體2內壁的上部、側部或者底部。如圖1,圖2所示,光源板3上設置著至少一行發光二極體4,每行的發光二極體4的數目至少一個,發光二極體4之間可以為並聯或串聯連接,如圖3所示,每個發光二極體4均串聯有限流電阻9,限流電阻9的作用是防止電流突然過大損壞發光二極體4。如圖1所示,發光二極體4的電路輸入端與主控電路板6的電路輸出端通過導線7相連接,由主控電路板6為發光二極體4提供合適的電流。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包括其內部裝有變壓器(5)、電池組(8)以及主控電路板(6)的殼體(2),殼體(2)上裝有透光磨砂標誌板(1),其特徵是殼體(2)的內壁上設置有光源板(3),光源板(3)上設置著發光二極體(4),其電路輸入端與主控電路板(6)的電路輸出端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其特徵是每個發光二極體(4)均串聯有限流電阻(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其特徵是光源板(3)上至少設置一行發光二極體(4),每行的發光二極體(4)的數目至少一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防安全裝置,特別是改進的消防疏散標誌燈,包括其內部裝有變壓器、電池組以及主控電路板的殼體,殼體上裝有透光磨砂標誌板,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光源板,光源板上設置著串聯有限流電阻的發光二極體,其電路輸入端與主控電路板的輸出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發光二極體作為標誌燈的光源,使用壽命長,能耗低,光源亮度均勻,免維護,成本低,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F21V23/00GK2524069SQ0220675
公開日2002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3日
發明者孫吉昌 申請人:孫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