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11:49:22 1
專利名稱: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
背景技術:
驅動カ傳遞機構及具有它的風門裝置(國別中國,公開號1439941,
公開日期2003-9-3)公開了ー種為防止從動輪的隨同旋轉而發揮適當的阻止力、且從動輪在旋轉驅動的連動區間中不產生轉矩増大及磨損等問題的驅動カ傳遞機構和具有它的風門裝置。其中的隨同旋轉阻止機構具有與從動輪一體旋轉的凸輪構件和有弾性地推壓該凸輪構件的凸輪面的彈性構件;所述凸輪面具有在連動區間中所述彈性構件滑動的大徑的圓弧部分,與該圓弧部分鄰接的小徑部分,使該小徑部分與所述圓弧部分連接的稜部分,利用所述彈性構件與所述凸輪面的抵接位置欲從所述小徑部分側經過所述稜部分向所述圓弧部分
側移動時產生的負荷,而構成阻止所述從動輪隨同旋轉的狀態。推壓該凸輪構件的凸輪面的彈性構件是兩端被固定的板彈簧,該板彈簧的大致中間位置與凸輪面抵接。上述隨同旋轉阻止機構雖能有效達到阻止隨同旋轉的目的,但其結構複雜,不僅從動輪外要具有形狀特殊的凸輪構件,而且還需要設置板彈簧,零部件增多,無論是其結構本身還是生產裝配,都増加了不小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技術方案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包括與軸裝配的內孔,所述內孔的外端壁面開設一段沿軸向的開ロ,所述開ロ直至外端邊緣,形成開口瓣;所述內孔的內端的孔徑與裝配軸軸徑配合,所述內孔的外端的孔徑小於裝配軸軸徑。所述開ロ的開設數量至少為ー個。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齒輪內孔壁面開設的開ロ,利用該段開口內孔的開ロ瓣具有沿徑向向內、向外的弾性,同時該段開口內孔的孔徑小於裝配軸軸徑,與裝配於其中的軸抱緊固定定位,防止齒輪在外部其它齒輪的帶動下隨同旋轉。該結構簡單,沒有另外的零部件,同樣能夠達到阻止隨同旋轉的目的,裝配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圖2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如附圖1-4所示,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齒輪 中心開設與軸裝配的內孔1,軸與內孔I裝配時,由內孔I的內端4進入至外端2。內孔I的外端2 —段壁面開設沿軸向的開口 3,開口 3直至外端2邊緣,形成開口瓣;內孔I的內端4的孔徑D2與裝配軸軸徑d配合,即D2 > d,開口 3的一段壁面的孔徑D1小於裝配軸軸徑d。開口 3的開設數量至少為一個,以使外端2處的開口瓣具有沿徑向向內、向外的彈性。
權利要求1.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包括與軸裝配的內孔(1),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孔(I)的外端(2)壁面開設一段沿軸向的開口( 3 ),所述開口( 3)直至外端(2)邊緣,形成開口瓣;所述內孔(I)的內端(4)的孔徑與裝配軸軸徑配合,所述內孔(I)的外端(2)的孔徑小於裝配軸軸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3)的開設數量至少為一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防止隨同旋轉的異形齒輪,包括與軸裝配的內孔,所述內孔的外端壁面開設一段沿軸向的開口,所述開口直至外端邊緣,形成開口瓣;所述內孔的內端的孔徑與裝配軸軸徑配合,所述內孔的外端的孔徑小於裝配軸軸徑。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齒輪內孔壁面開設的開口,利用該段開口內孔的開口瓣具有沿徑向向內、向外的彈性,同時該段開口內孔的孔徑小於裝配軸軸徑,與裝配於其中的軸抱緊固定定位,防止齒輪在外部其它齒輪的帶動下隨同旋轉。該結構簡單,沒有另外的零部件,同樣能夠達到阻止隨同旋轉的目的,裝配方便。
文檔編號F16H55/17GK202628997SQ2012202640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張炳聖 申請人:鎮江市松協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