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14:23:52 2
專利名稱: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隧道襯砌結構領域,涉及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 砌結構。
背景技術:
工程上所說的活動性斷層一般是指全新世(約一萬年)以來,曾發生過活 動的斷層。當在活斷層上設置或以工程通過時,從其發生頻率上推斷,在工程 安全期內,其有可能發生不均勻沉降、開裂變形和錯斷,嚴重時可直接影響工 程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災難。因此,在以往的鐵路選線中,當遭遇活動性斷 層時,基本的選線原則是能繞避時堅決繞避,不能繞避時必須大角度、短距離 以一般工程(低路基或涵洞)通過,以隧道工程通過事例較少。所以在活動性 斷層修建隧道工程,永久襯砌結構就特別重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安全可靠、技術先進、且經濟可靠的 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的永久襯砌結 構採用抗震能力高的圓形斷面結構形式;在永久襯砌結構中間隔設置將隧道縱 向進行分塊的變形通縫,形成分段吸收變形和釋放地震能量的結構體系。
上述的永久襯砌結構採用雙層結構的鋼筋混凝土,形成在地震局部破壞後 的可維修結構,確保快速修復。上述的隧道斷面的施作隧底填充混凝土層和溝槽,在鋼筋混凝土層外還設 置補強混凝土結構層。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其優點如下
1、 考慮斷層活動時會對周邊圍巖揉捏擠壓,造成永久襯砌結構破壞,選擇 抗震能力高的圓形斷面結構形式;
2、 間隔設置變形通縫,將隧道縱向進行分快,形成分段吸收變形和釋放地 震能量的結構體系;
3、 永久襯砌結構採用兩次施作,形成在地震局部破壞後的可維修結構,確
保快速修復。
4、 考慮活動性斷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存在緩慢的變形,因此,在隧道
結構中按ioo年使用壽命期預計總變形,在水平、垂直方向進行預留。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l、圖2,現有的襯砌結構為橢圓形斷面結構形式,隧道斷面大小和 技術標準直接相關,因此應結合實際工程得技術標準確定斷面尺寸,然後根據 工程通過得活動性斷層的技術參數,確定隧道設計壽命期的水平、垂直累計位 移量,從而確定變形預留量。
本實用新型的永久襯砌結構採用抗震能力高的圓形斷面結構形式;在永久 襯砌結構中間隔設置將隧道縱向進行分塊的變形通縫,形成分段吸收變形和釋 放地震能量的結構體系。
參見圖2,其永久襯砌結構採用雙層結構的鋼筋混凝土l, 2,形成在地震 局部破壞後的可維修結構,確保快速修復。
隧道斷面開挖成形後,先施作鋼筋混凝土層1,滯後適當距離後施作鋼筋混凝土層2,鋼筋混凝土層2採用圓形模板臺車泵送混凝土灌注;此後依次施作 隧底填充混凝土層3和溝槽4,在鋼筋混凝土層2外還設置補強混凝土結構層5。
考慮活動性斷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存在緩慢的變形,因此,在隧道結
構中按100年使用壽命期預計總變形,在水平、垂直方向進行預留。
權利要求1、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永久襯砌結構採用抗震能力高的圓形斷面結構形式;在永久襯砌結構中間隔設置將隧道縱向進行分塊的變形通縫。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永久襯砌結構採用雙層結構的鋼筋混凝土(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隧道斷面的施作隧底填充混凝土層(3)和溝槽 (4),在鋼筋混凝土層(2)外還設置補強混凝土結構層(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隧道襯砌結構領域,涉及活動性斷層地段隧道永久襯砌結構。在以往的鐵路選線中,當遭遇活動性斷層時,基本的選線原則是能繞避時堅決繞避,不能繞避時必須大角度、短距離以一般工程(低路基或涵洞)通過,以隧道工程通過事例較少,所以在活動性斷層修建隧道工程,永久襯砌結構就特別重要。本實用新型的永久襯砌結構採用抗震能力高的圓形斷面結構形式;在永久襯砌結構中間隔設置將隧道縱向進行分塊的變形通縫,形成分段吸收變形和釋放地震能量的結構體系。因而抗震能力高,永久襯砌結構採用兩次結構形式,形成在地震局部破壞後的可維修結構,確保快速修復,達到儘量減少因地震誘發斷層活動對工程造成的破壞。
文檔編號E21D11/04GK201228553SQ20082003004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2日
發明者赬 劉, 劉培碩, 劍 張, 張旭珍, 李國良, 楊國柱, 梁文灝, 賈元霞 申請人: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