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8:02:09 2
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包括兩套結構相同,上下布置的支護結構,所述支護結構包括支撐框架、主梁、在主梁的一側支撐主梁的水平方向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斜撐杆,水平撐杆通過銷軸直接連接到主梁的上蓋板上,並只支撐單根主梁,兩主梁間採用支撐框架連接,所述主梁端梁採用彎矩弱化技術,減少主梁端部對牆體傳遞的彎矩作用,端部彎矩與主梁參數α、β存在函數關係:。本發明方便使用,並可以減少端梁對牆體作用的彎矩,降低牆體加固的成本。
【專利說明】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建築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爬塔式起重機支護系統。
技術背景
[0002]目前在高層、超高層建築施工中,國內外均採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機,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因附牆裝置可分為內爬式與外附著式。外附著式塔式起重機隨著建築物的升高而升高適用於高層建築,建築結構僅受由起重機傳來的水平載荷,附著方便。但是有以下幾個缺點。1、吊臂因施工範圍需要過長,塔身隨著樓層的增高不斷增高,且一般無法滿足超高層建築物附著要求。2、需配用較多的塔身標準節,並要備有必需數量的附著杆和相應的錨固件。整機造價過高,從節省一次性投資出發,選內爬式更經濟合理。內爬式起重機,是指設置在建築物內部(電梯井、樓梯間等),不佔用建築物外圍的空間場地,通過支承在結構物上的專門裝置(爬升機構),使整機能隨著建築物的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塔式起重機。採用懸爬式系統只用一定高度的塔身和三道支護系統配合以牆體內預埋件,在理論上就可以滿足任何高度的建築施工需求。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內爬塔式起重機支護系統,方便使用,並可以減少端梁對牆體作用的彎矩,降低牆體加固的成本。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套結構相同,上下布置的支護結構,所述支護結構包括支撐框架、主梁、在主梁的一側支撐主梁的水平方向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斜撐杆,水平撐杆通過銷軸直接連接到主梁的上蓋板上,並只支撐單根主梁,兩主梁間採用支撐框架連接,所述主梁端梁採用彎矩弱化技術,減少主梁端部對牆體傳遞的彎矩作用,端部彎矩與主梁參數《、於存在函數關係,主梁端部對牆體傳遞的彎矩財與主梁參數£Τ、於之間的函數表達式:
其中α是主梁端部小高度與大端高度的慣性矩比於是主梁端部小高度長度與主梁整
體長度的比,即
【權利要求】
1.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套結構相同,上下布置的支護結構,所述支護結構包括支撐框架、主梁、在主梁的一側支撐主梁的水平方向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斜撐杆,水平撐杆通過銷軸直接連接到主梁的上蓋板上,並只支撐單根主梁,兩主梁間採用支撐框架連接,所述主梁端梁採用彎矩弱化技術,減少主梁端部對牆體傳遞的彎矩作用,端部彎矩與主梁參數《、歲存在函數關係:m=佩m,主梁端部對牆體傳遞的彎矩j#與主梁參數α、/?之間的函數表達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梁是用鋼板焊接而成的矩形箱形結構,其高度在端部小於主梁的高度,並在一定範圍內從小高度到大端高度呈現線性變化,梁的上下蓋板和腹板厚度不變,所述的主梁的上端面分別設有兩個與框架相連接的基座,另外,主梁的上蓋板的局部有向外突出的兩個部分直接構造成與第一、第二、第三斜撐杆相連接的耳板,便於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斜撐杆一端通過主梁上的耳板與主梁用銷軸連接,另一端分別通過第一、第二耳板與牆體中預埋件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主梁端部設有法蘭座可以通過螺栓直接固定在牆體支座上,主梁端部斜截面梁用端部小高度梁進行等效長度的計算,使主梁簡化成對稱的階梯形變截面梁,小高度梁長度為^,慣性矩為h,主梁的總長為I.,慣性矩為?,得到主梁的主要參數,
5.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斜撐杆中的第一、第二連接件的結構:包括鋼管及加強板,所述鋼管置於第一連接件上兩耳板間,加強板分別固定於兩連接件上耳板的內側,安裝時,鋼管內置第一銷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內爬支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道主梁通過其上端面的連接基座與支撐框架相連,支撐框架與塔身相連,並可以傳遞塔式起重機產生的水平載荷。
【文檔編號】B66C23/62GK103601081SQ201310505717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李斌, 顧生青, 朱春霞 申請人:瀋陽建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