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4:06:21 1
專利名稱: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盜鎖齊碼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
背景技術:
葉片式防盜鎖是目前密匙量較高的一種防盜鎖,其技術方案是在鎖體內 放置六片(或者多片,片數越多,密鑰量就越高, 一般常採用六片)板塊狀葉 片構成葉片組,各葉片在同一位置設有一條供鎖舌止動銷在其中通過的、帶齒 牙的長條形齒孔,每個葉片的齒孔內設有多組兩兩相對的齒牙。在鑰匙未撥動 葉片前,各葉片的齒牙呈交錯狀,使所鎖舌動銷不能前進。鎖舌傳動板與葉片 組疊放在一起,並且二者均在同一位置設置撥動邊,以形成鑰匙撥動孔。當轉 動鑰匙時,匙翼撥動葉片組使得各葉片的長條形齒孔中心線重合,此時鎖舌止 動銷可在葉片組的長條形齒孔中滑動,隨著鑰匙的轉動,匙翼帶動鎖舌傳動板 前進或者後退,從而完成防盜鎖的閉合與開啟。
但是,隨著社會住房條件的發展,每年都有大量居民遷入新居。大多數住 戶在遷入新居前都會僱傭裝修工程人員進行裝修,門的鑰匙先要交給裝修人員, 裝修完畢再交還新房主人。有的不法分子就是利用這一機會複製了鑰匙並實施 盜竊,造成房主的財產損失。為解決上述問題,公開號為CN2467687Y的中國 實用新型專利於2001年12月26日公開了一種可改變鑰匙牙型的葉片式門鎖。 其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改變鑰匙牙型的葉片式門鎖,其鎖體內的葉片分為通用 葉片和備用,兩種葉片的總量等於葉片組應有的葉片總量,備用葉片是在葉片
的某一部位開設定位孔,條形齒孔內同側齒牙是等高的,也即同側齒牙的齒頂 連線應是一條於條形齒孔中心線平行的直線;通用葉片則在與備用葉片的定位 孔對應處開設通孔式滑道,該滑道的方向與葉片滑動方向一致;在鎖體上開設 備用葉片固定孔,用螺釘穿過該孔及各葉片上的定位孔或滑道,將備用葉片予 以定位固定,其條形齒孔齒頂間通道應與傳動板上的止動銷運行軌跡重合。上 述技術方案在具體實施時,可用螺釘或銷釘將備用葉片定位固定,通用葉片因 穿過上述螺釘的是一個通孔式滑道,且該滑道與葉片滑動方向一致,因而可通 過鑰匙予以撥動;所用鑰匙與備用葉片匹配對應處的牙花為空擋,使鑰匙的轉 動不受影響,而備用葉片條形齒頂間通道能使鎖舌止動銷正常通過。此時鎖具 的開啟與鎖閉是通過通用葉片進行的。此種狀態為前期使用狀態,所用鑰匙為 前期鑰匙。前期鑰匙可借給他人使用,以供室內裝修。當房主正式入住後,將 鎖體上葉片固定孔中的螺釘取下,備用葉片藉助鎖內彈簧之力復位至與通用葉 片重合,此時前期鑰匙便不能打開此鎖,必須啟用新的鑰匙。
很顯然,上述CN2467687Y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只能允許前後兩把鑰匙使用, 若是後啟用的鑰匙丟失,則只能重新換鎖,從而給住戶使用葉片所帶來諸多麻 煩,甚致財產上的損失。有一種新型的解決方式就是採用葉片組合式動態變碼, 即將所有的葉片分成相互嵌合的兩部分變碼片和編碼片,在二者分離時用新 的鑰匙撥動所述變碼片,並使二者重新嵌合。重新嵌合後的葉片組只能適應新 的鑰匙,即只能用新的鑰匙打開所述葉片鎖,舊鑰匙便失去作用。此種新型的 解決方案具體實施時有個前提,就是變碼片和編碼片分離,欲使二者分離首先 就必須使得葉片組的各葉片的某一段滑槽中心線重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葉片組中各葉片的某一段
滑槽中心線重合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
為解決以上以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葉片防盜鎖齊 碼裝置,包括齊碼撥動杆,所述的齊碼撥動杆活動套接在固定在鎖體上的支柱 上,所述齊碼撥動杆在外力推動其受力端時可繞所述支柱轉動,其另一端可同 所述編碼片保持接觸、推動狀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還包括定位座,所述定 位座固定在所述鎖體上,所述定位座上設有所述齊碼撥動杆的復位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定位座內設有推動杆,所述推動杆的 推動端同所述齊碼推動杆的受力端相抵,所述定位座內設有所述推動杆的回位 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推動杆還設有嵌合端,所述的嵌合 端可同所述定位座嵌合,並使得所述推動杆在所述定位座中不會脫出或者不可 轉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齊碼撥動杆可同所述編碼片保持接 觸、推動狀態的一端在所述受力端未受外力作用下,則抵住滑板,防止其受力 滑動。
採用本實用新型後,如果需要將葉片組中各葉片的某一段滑槽中心線重合, 只需在葉片防盜鎖的一邊或者一端用專門工具推動所述推桿,所述推桿抵住所 述齊碼撥動杆,並迫使所述齊碼撥動杆轉動,所述齊碼撥動杆推動葉片組中各 葉片使得各葉片的某一段滑槽中心線重合,為葉片防盜鎖的變碼做好準備。同 時,為防止意外變碼,所述齊碼撥動杆可同所述編碼片保持接觸、推動狀態的 一端在所述受力端未受外力作用下,則抵住滑板,防止其受力滑動,為葉片防 盜鎖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從以上敘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附困說明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圖2為滑板結構圖; 圖3為扳手結構圖; 圖4為編碼片結構圖; 圖5為變碼片結構圖; 圖6為齊碼撥動杆結構圖; 圖7為定位座結構圖; 圖8為推動杆結構圖; 圖9為齊碼撥動杆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4、圖5所示,為實現葉片鎖的變碼功能,葉片組7中的每一葉 片被分成兩部分變碼片7c和編碼片7b,所述編碼片7b上設有滑槽7a。為實 現葉片鎖的變碼,需要所述變碼片7c和編碼片7b的嵌合關係根據新的鑰匙匙 翼外形重合組合,在所述變碼片7c和編碼片7b分離之前,所述的各葉片的滑 槽7a的某一段中心線必須先行重合,而本實用新型就能輕鬆簡單地實現這一需 求。
如圖l、圖6、圖9所示, 一種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包括齊碼撥動杆5, 所述的齊碼撥動杆5活動套接在固定在鎖體8上的支柱5a上,所述齊碼撥動杆 5在外力推動其受力端5b時可繞所述支柱5a轉動,其另一端可同所述編碼片 7b保持接觸、推動狀態。
如圖l、圖7所示,所述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還包括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 4固定在所述鎖體8上,所述定位座4上設有所述齊碼撥動杆5的復位彈簧(圖 中未示出)。
如圖l、圖8所示,所述定位座4內設有推動杆3,所述推動杆3的推動端 3b同所述齊碼推動杆5的受力端5b相抵。此外,所述定位座4內可根據需要設 有所述推動杆3的回位彈簧。所述推動杆3還設有嵌合端3a,所述的嵌合端3a 可同所述定位座4嵌合,並使得所述推動杆3在所述定位座4中不會脫出或者 不可轉動。結合圖3、圖9,將扳手1插入到轉動件2裡,並繼續伸入至所述定 位座4中,抵住所述推動杆3,所述推動杆3抵住所述齊碼撥動杆5,並迫使其 轉動,呈現圖9所示狀態。
如圖l、圖2所示,所述齊碼撥動杆5可同所述編碼片7b保持接觸、推動 狀態的一端在所述受力端5b未受外力作用下,則抵住滑板6,防止其受力滑動。 結合圖9所示,所述齊碼撥動杆5在所述扳手1的推動下, 一方面脫離對所述 滑板6的抵住狀態,使得滑板6在需要的情況下滑動,另一方面其繼續轉動, 從而推動所述葉片組7向前滑動,並實現滑槽7a的某一段中心線重合的效果。 由於所述滑板6的滑動與否跟所述變碼片7c能否同所述編碼片7b脫離嵌合、 並最終實現變碼密切相關,因此在不需要變碼的情況下,為防止意外變碼,確 保所述滑板6不能隨意滑動至關重要,本實用新型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包括齊碼撥動杆(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齊碼撥動杆(5)活動套接在固定在鎖體(8)上的支柱(5a)上,所述齊碼撥動杆(5)在外力推動其受力端(5b)時可繞所述支柱(5a)轉動,其另一端可同所述編碼片(7b)保持接觸、推動狀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葉片防盜鎖齊 碼裝置還包括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固定在所述鎖體(8)上,所述定 位座(4)上設有所述齊碼撥動杆(5)的復位彈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定位座(4) 內設有推動杆(3),所述推動杆(3)的推動端(3b)同所述齊碼推動杆(5) 的受力端(5b)相抵。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定位座(4) 內設有所述推動杆(3)的回位彈簧。
5、 根據權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推動杆 (3)還設有嵌合端(3a),所述的嵌合端(3a)可同所述定位座(4)嵌合,並使得所述推動杆(3)在所述定位座(4)中不會脫出或者不可轉動。
6、 根據權利要求5要求所述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齊碼撥動 杆(5)可同所述編碼片(7b)保持接觸、推動狀態的一端在所述受力端(5b) 未受外力作用下,則抵住滑板(6),防止其受力滑動。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其特 徵是所述齊碼撥動杆(5)可同所述編碼片(7b)保持接觸、推動狀態的一端 在所述受力端(5b)未受外力作用下,則抵住滑板(6),防止其受力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葉片防盜鎖齊碼裝置,包括齊碼撥動杆,其中所述的齊碼撥動杆在正常工作期間抵住滑板,防止其滑動並意外變碼,在外力推動其受力端的情況下可繞固定在鎖體上的支柱轉動,其另一端則同所述編碼片保持接觸、推動狀態。採用本實用新型後,如果需要將葉片組中各葉片的某一段滑槽中心線重合,只需在葉片防盜鎖的一邊或者一端施加外力,並通過相關部件傳動並抵住所述齊碼撥動杆,迫使所述齊碼撥動杆轉動,所述齊碼撥動杆推動葉片組中各葉片使得各葉片的某一段滑槽中心線重合,為葉片防盜鎖的變碼做好準備。從以上敘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文檔編號E05B35/06GK201011200SQ20062001421
公開日2008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9日
發明者賈君鑫 申請人:賈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