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裝置、數字圖像處理系統、以及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
2023-10-08 19:49:09 1
專利名稱:對照裝置、數字圖像處理系統、以及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進行包含對象物、例如人物的面部的圖像數據的對照處理的對照裝置寸。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應用面部認證技術來對照通過數字攝像機等拍攝所獲得的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的面部是誰的面部的面部對照裝置。
在這樣的面部對照裝置中,預先將包含人物的面部的面部圖像註冊到資料庫中, 並將拍攝所獲得的輸入面部圖像與資料庫進行對照。
這裡,已知面部認證技術中的認證精度受到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影響。作為拍攝條件,例如可舉出面部的朝向、面部的表情、照明的朝向和強度等。
並且,在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和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不一致時,認證精度會下降,因此有時雖然輸入面部圖像以及註冊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是同一人物,但不認為相同而導致對照失敗。
對於該問題,以往,提出了通過設法利用註冊數據從而防止認證精度的下降的以下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將在不同的拍攝條件下拍攝所得的多個面部圖像與拍攝條件一同註冊到資料庫,並且在對照時,對這些面部圖像進行1:N對照。
若使用圖22具體說明,則如下。如圖22所示,事先關於A君、B君、C君的各人物, 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1021中註冊多個面部圖像以及拍攝條件。
關於A君,與面部圖像A1101、A1102、A1103以及A1104相關聯,分別註冊了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稍微傾斜(15 45度)」、「傾斜(45 75度)」以及「側臉(75 90 度),,。
此外,關於B君,將面部圖像BllOl以及B1102分別與「正面(0 15度)」以及
「稍微傾斜(15 45度)」相關聯地註冊。
此外,關於C君,將面部圖像CllOl以及C1102分別與「正面(0 15度)」以及
「稍微傾斜(15 45度)」相關聯地註冊。
在對照時,關於已註冊的所有面部圖像判定相似度,並且關於相似度最高的面部圖像,根據拍攝條件確定本人。
在專利文獻2中,關於各個註冊人物,對考慮了照明條件和姿勢、表情等變動因素的多張圖像進行註冊,並進行與由這些生成的代表面部圖像的對照。
若使用圖23具體說明,則如下。如圖23所示,事先關於A君、B君、C君的各人物, 個別地註冊多個面部圖像以及拍攝條件,並且製作基於這些而生成的代表面部圖像。
關於A君,預先註冊拍攝條件為「正面」的面部圖像A1201、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 的面部圖像A1202、以及拍攝條件為「傾斜」的面部圖像A1203。此外,關於B君,預先註冊拍攝條件為「正面」的面部圖像B1201以及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的面部圖像B1202。此外,關於C君,預先註冊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的面部圖像C1202以及拍攝條件為「傾斜」 的面部圖像C1203。
然後,關於A君,基於面部圖像A1201 1203生成代表圖像D1201。此外,關於B 君,基於面部圖像B1201、B1202生成代表圖像D1202,關於C君,基於面部圖像C1202、C1203 生成代表圖像D1203。
然後,在對照時,進行輸入面部圖像和代表面部圖像的相似度的判定,對照的結果,與判定為相似度低的代表面部圖像對應的個別的註冊面部圖像不作為對照對象。此外, 在專利文獻2中還記載了如圖M所示那樣分層生成代表面部圖像。圖M示出了為了對照處理,對性別單位的代表圖像、年代單位的代表圖像、以及人物的代表圖像,以三層方式生成代表圖像。
例如,示出了 A君的代表圖像D1231根據個別圖像A1241以及A1242生成。關於 B G君也是同樣。此外,示出了根據A君的代表圖像D1231以及B君的代表圖像D1232生成十幾歲的代表圖像D1221。並且,由十幾歲的代表圖像D1221、二十幾歲的代表圖像D1222 以及三十幾歲的代表圖像D1223生成男子的代表圖像D1211。
在對照時,將輸入面部圖像與性別單位的代表圖像、年代單位的代表圖像、以及人物的代表圖像,順序按每一層進行比較,從而確定人物。
在專利文獻3中,將根據在某一條件下(例如照明、面部朝向、表情、年齡等)拍攝的面部圖像所獲得的特徵量向量變換為另一條件下的特徵量向量。由此,在對照時,使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與成為對照對象的圖像的拍攝條件一致。
例如,若使用圖25示出,則當關於A君,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1321中註冊了拍攝條件為「暗」的面部圖像A1301時,在特徵量變換器1301A中對特徵量向量進行變換,獲得拍攝條件為「亮」的面部圖像A1311以及拍攝條件為「稍微暗」的面部圖像A1312後將其存儲到變換後特徵量資料庫。
在專利文獻4中,在註冊面部圖像時,僅註冊與面部認證相稱的面部圖像。作為用於識別面部圖像而相稱的條件,例如僅註冊正面的面部圖像。然後,在面部識別時,判斷輸入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是否為正面朝向,通過僅識別能夠進行面部識別的面部圖像,從而提高識別精度。
例如,如圖沈所示,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1421中,關於A君、B君以及C君,分別註冊拍攝條件為「正面」的註冊面部圖像A1401、A1402以及A1403。然後,將拍攝條件為 「正面」的輸入面部圖像P1401與這些註冊面部圖像A1401、A1402以及A1403進行對照。
在專利文獻5中,對輸入面部圖像的照明條件和拍攝方向等參數進行估計,並對註冊面部圖像進行以輸入面部圖像的參數為目標的參數調整,生成對照用面部圖像,並將其與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
例如,如圖27所示,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1521中,關於A君、B君以及C君,註冊以下的註冊面部圖像。
首先,關於A君,註冊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的註冊面部圖像A1502以及拍攝條件為「側臉」的註冊面部圖像A1504。
此外,關於B君,註冊拍攝條件為「正面」的註冊面部圖像B1501。並且,關於C君, 註冊拍攝條件為「正面」的註冊面部圖像C1501以及註冊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的註冊面部圖像C1502。
然後,在對照時,關於A君、B君以及C君的每個人,根據拍攝條件與輸入面部圖像 P1501的拍攝條件「傾斜」接近的註冊面部圖像而生成對照用圖像A1511、B1511以及C1511。
例如,關於A君,基於註冊面部圖像A1502生成拍攝條件為「傾斜」的對照用圖像 A1511,關於B君,基於註冊面部圖像B1501生成拍攝條件為「傾斜」的對照用圖像B1511,關於C君,基於註冊面部圖像C1502生成拍攝條件為「傾斜」的對照用圖像C1511。然後,將輸入面部圖像P1501與已生成的對照用圖像進行對照。
並且,在專利文獻6中,對每個註冊者準備所指定的條件下的註冊面部圖像,在對照時使用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條件相同的面部圖像,從而提高認證精度。
若使用圖28進行說明,則關於各人物,在包含拍攝條件「正面」、「上」、「下」、「左」、 「右」等的9個拍攝條件下準備9張註冊面部圖像。關於A君註冊了註冊面部圖像A1601 A1609,關於B君註冊了註冊面部圖像B1601 B1609,關於C君註冊了註冊面部圖像 C1601 C1609。
在對照時,例如輸入了拍攝條件為「下」的輸入面部圖像P1601時,與對應於拍攝條件「下」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A1608、B1608、C1608進行對照處理。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15481號公報(2005年4月觀日公開)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31387號公報(2006年2月2日公開)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2^441號公報(2007年9月6日公開)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5-4454號公報(2005年1月6日公開)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0-306095號公報(2000年11月2日公開)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5-56004號公報(2005年3月3日公開) 但是,在上述以往技術一般存在以下問題,即在使用沒有註冊在資料庫的拍攝條件下所拍攝的面部圖像進行認證時,認證精度下降。若分別具體說明則如下。
首先,專利文獻1以及2的技術在使用沒有註冊在資料庫的拍攝條件下所拍攝的面部圖像進行了認證時,有可能錯誤認證為是註冊有該拍攝條件的另一人。
關於專利文獻1,若再次參照圖22詳細說明,則在拍攝B君的側臉所獲得的面部圖像數據作為輸入面部圖像被輸入的情況下,由於關於A君的註冊面部圖像而註冊有拍攝條件「側臉」,因此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與A君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一致。因此有可能將輸入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誤認為是A君。
這是因為如下判定的緣故,與B君的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的註冊面部圖像 B1103相比,B君的拍攝條件為「側臉」的輸入面部圖像更相似於相同的「側臉」的拍攝條件下所拍攝的A君的註冊面部圖像A1104。
此外,在專利文獻2的情況下,代表圖像的內容受到原來的個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影響。在圖23中,在A君的註冊數據中存在拍攝條件為「傾斜」的個別面部圖像 A1203。因此,在作為輸入面部圖像而輸入了拍攝條件為「傾斜」的B君的面部圖像時,由於個別面部圖像A1203的影響,可能無法正確地進行對照,不將B君作為對照結果返回,而是將A君作為對照結果返回。
此外,專利文獻3的技術在將某一條件下的特徵量向量變換為另一條件下的特徵量向量時,會因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產生誤差,其結果,可能引起錯誤認證。
例如,每個人的面部的凹凸不同,因此即使照射相同方向和亮度的光,受光面(陰影面)也會不同。因此,在變換照明的相關狀況的條件時,必須考慮這樣的個人差異。因此, 需要關於A君 C君的各人物而準備圖25所示的特徵量變換器1301A 1301C。但是,即使這樣,單獨排除個人差異所導致的誤差在現實中也是困難的。
此外,專利文獻4的技術在提供了與註冊數據不同的拍攝條件的面部圖像作為輸入面部圖像的情況下,例如註冊了拍攝條件為「正面」的面部圖像,但輸入了拍攝條件為「傾斜」的面部圖像的情況下,存在根本就無法進行面部認證的問題。
此外,專利文獻5的技術在生成從任意的視點的面部圖像時會產生誤差(參照段落W071])。此外,雖然提及了為了消除這一問題而預先準備多個視點的圖像的措施(參照段落W065]),但由於未必能夠備齊滿足條件的所有圖像,因此可以說這樣的措施並不現實。
並且,專利文獻6的技術僅記載了在拍攝條件一致的註冊數據之間的對照,但沒有記載已註冊的人物之間拍攝條件不一致的情況。因此,理解為在所有的人物的註冊數據中,以使拍攝條件一致作為前提(參照段落W054]、 J012U)。因此,沒有設想以在資料庫中沒有註冊的拍攝條件下所拍攝的面部圖像進行對照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鑑於上述問題點而完成,其目的在於,實現關於在資料庫中沒有註冊的拍攝條件下所拍攝的輸入圖像進行對照的情況下,能夠提高對照的精度的對照裝置等。
本發明的對照裝置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將拍攝了對象物的輸入圖像與註冊圖像資料庫進行對照,從而確定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的對照裝置中,該註冊圖像資料庫中對每個對象物註冊了拍攝該對象物所獲得的註冊圖像,該對照裝置的特徵在於,在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上述註冊圖像和該註冊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對照裝置包括條件檢測部件,檢測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條件判定部件,判定作為與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上述條件的註冊條件與作為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條件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條件確定部件,基於所判定的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以及對照部件,使用相關聯了所確定的上述註冊條件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此外,本發明的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將拍攝了對象物的輸入圖像與註冊圖像資料庫進行對照,從而確定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的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中,該註冊圖像資料庫中對每個對象物註冊了拍攝該對象物所獲得的註冊圖像, 該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徵在於,在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上述註冊圖像和該註冊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條件檢測步驟,檢測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條件判定步驟,判定作為與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上述條件的註冊條件與作為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條件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條件確定步驟,基於所判定的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以及對照步驟,使用相關聯了所確定的上述註冊條件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根據上述結構,在對照時,能夠使用與最接近輸入圖像的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且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條件相關聯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這裡,對照是指通過判定輸入圖像和註冊圖像的相似度,從而確定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是註冊圖像資料庫中註冊的對象物中的哪一個的處理。
作為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包含與進行拍攝時的環境有關的條件、與成為被攝體的對象物的狀態有關的條件。
上述對象物是指以人物以及車輛為首的能夠模式識別的物體等。此外,對象物也可以是某一對象物的一部分。即,打個比方說,某一人物和該某一人物的面部的關係。
作為與進行拍攝的環境有關的條件,例如在上述對象物為人物的情況下,可舉出人物的面部的朝向,換言之拍攝部件(攝像機等)相對於人物的朝向、面部的表情、照明的朝向和強度等。此外,作為與成為被攝體的對象物的狀態有關的條件,例如可舉出人物的估計年齡、性別等能夠從人物的外觀進行估計的條件。
從而,若是人物的面部的朝向,則條件的接近程度是指其角度接近到什麼程度,若是人物的估計年齡,則條件的接近程度是指其年齡接近到什麼程度。
由於使用與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條件相關聯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因此能夠使得用於對照的條件一致。
此外,在各對象物中對照的條件一致的狀態的註冊條件中,使用與最接近輸入圖像的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相關聯的註冊圖像,因此對照的精度也將提高。
其結果,起到當輸入圖像被拍攝時的檢測條件與註冊圖像被拍攝時的註冊條件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精度高的對照結果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對照裝置中,優選上述條件判定部件關於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某一對象物,判定上述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與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上述條件確定部件在上述判定的結果,按照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的接近程度從近到遠的順序,關於在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另一對象物的註冊圖像相關聯的註冊條件,判定是否存在與有關上述某一對象物的上述註冊條件一致的條件, 從而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上述註冊條件。
根據上述結構,首先,關於某一人物判定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與從輸入圖像檢測出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然後,基於關於某一人物所判定的條件的接近程度,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
這時,通過判定關於某一人物所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是否作為另一人物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而存在,從而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
這樣,根據上述結構,以關於某一人物所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為基準,順序判定是否作為另一人物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而存在,從而能夠確定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
從而,即使不預先調查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也能夠比較簡便且有效地確定最接近從輸入圖像檢測出的檢測條件並且關於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條件。
在本發明的對照裝置中,優選包括選擇部件,預先選擇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上述條件確定部件從預先選擇的上述註冊條件,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
根據上述結構,由於預先選擇用於對照的註冊條件,因此起到能夠實現對照處理的高速化以及處理負擔的減少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對照裝置中,優選包括合計部件,將與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註冊條件的數目,按照每個該註冊條件進行合計;以及註冊條件檢測部件,檢測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對象物的數目和所合計的上述註冊條件的數目一致的註冊條件,上述條件判定部件從上述檢測出的註冊條件,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
在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人物的數目和某一註冊條件的數目一致的情況下, 該某一註冊條件是關於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條件。
根據上述結構,合計註冊條件而判定是否與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人物的數目一致,因此能夠迅速地求出關於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條件,起到能夠提高對照處理的速度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對照裝置中,優選上述條件確定部件在對上述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不存在的情況下,對每個對象物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上述註冊條件。
根據上述結構,即使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不存在的情況下,也能夠對每個人物確定最接近從輸入圖像檢測出的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並且,能夠使用與這樣確定的註冊條件相關聯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從而,即使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不存在的情況下,也能夠儘量使得用於對照的註冊圖像的註冊條件一致,起到提高對照的精度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對照裝置中,優選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是表示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的連續值中的特定的值。
根據上述結構,註冊條件以及檢測條件是表示人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的連續值中的特定的值。表示拍攝條件的連續值例如是指,人物被拍攝時的方向、該人物的估計年齡等。
由於基於這樣的連續值進行對照,因此起到能夠基於更詳細的基準進行對照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對照裝置中,優選上述對象物是人物的面部。
S卩,輸入圖像是拍攝了人物的面部的輸入面部圖像,在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對每個人物註冊了拍攝該人物的面部所獲得的註冊面部圖像。
根據上述結構,起到能夠高精度地對人物的面部進行對照的效果。
另外,能夠理想地構成包括上述對照裝置和將上述輸入圖像提供給上述對照裝置的圖像輸入裝置的數字圖像處理系統。
作為數字圖像處理系統的例子,可舉出印表機、掃描儀、個人計算機、數字攝像機等。此外,也可以採用上述對照裝置和上述圖像輸入裝置通過通信網絡而連接的結構。
此外,上述對照裝置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實現,這時,通過使計算機作為上述各部件發揮作用從而由計算機實現對照裝置的對照裝置控制程序以及記錄了它的計算機可讀取的記錄介質也屬於本發明的範疇。
本發明的對照裝置的結構為,在註冊圖像資料庫中,註冊圖像和該註冊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對照裝置包括條件檢測部件,檢測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條件判定部件,判定作為與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上述條件的註冊條件與作為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條件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 條件確定部件,基於所判定的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以及對照部件,使用相關聯了所確定的上述註冊條件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此外,本發明的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是如下的方法,在註冊圖像資料庫中,註冊圖像和該註冊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條件檢測步驟,檢測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條件判定步驟,判定作為與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上述條件的註冊條件與作為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條件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條件確定步驟,基於所判定的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以及對照步驟,使用相關聯了所確定的上述註冊條件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由此,起到即使在輸入圖像被拍攝時的條件和註冊圖像被拍攝時的條件不同的情況下,也可得到精度高的對照結果的效果。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的構成例的功能方框圖。
圖2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具備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中存儲的註冊數據的一例的圖。
圖3是表示了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註冊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4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5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對照處理的具體例的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的構成例的功能方框圖。
圖7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事先選擇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8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事先選擇處理以及對照處理的具體例的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的構成例的功能方框圖。
圖11是表示了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註冊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12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13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具備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中存儲的註冊數據的一例的圖。
圖14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具備的合計信息存儲單元中存儲的合計信息的一例的圖。
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的構成例的功能方框圖。
圖16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17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選擇步驟的具體例的圖。
圖18是表示本發明的又一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的構成例的功能方框圖。
圖19是表示了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註冊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20是表示了上述面部對照裝置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圖21是表示上述面部對照裝置具備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中存儲的註冊數據的一例的圖。
圖22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圖23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圖M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圖25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圖沈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圖27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圖28是說明以往的對照處理的圖。
標號說明 1面部對照系統(數字圖像處理系統) 10、10A IOD面部對照裝置(對照裝置) 11 操作單元 12 顯示單元 20 存儲單元 2U21D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註冊圖像資料庫) 22合計信息存儲單元 30 控制單元 31面部圖像取得單元 32、32D條件檢測單元(條件檢測部件) 33 ID取得單元 34.34B.34D面部圖像註冊單元(合計部件) 35、35C、35D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條件判定部件、條件確定部件) 36.36A.36B對照單元(對照部件) 37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選擇部件) 38標誌判定單元(條件判定部件) 50拍攝裝置(圖像輸入裝置) 51 拍攝單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 參照圖1 圖5說明有關本發明的面部對照裝置的一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面部對照系統(數字圖像處理系統)1是包括面部對照裝置(對照裝置)10以及拍攝裝置(圖像輸入裝置)50的結構。
拍攝裝置50包括對被攝體進行拍攝而生成圖像的拍攝單元51。
拍攝單元51具體由拍攝透鏡、拍攝元件、幀存儲器、機械機構、電機等構成。此外, 作為拍攝元件,能夠採用CCD(電荷耦合裝置)、CMOS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等。
另外,在以下,為了便於說明,假設在拍攝單元51中從規定方向對作為被攝體的人物進行拍攝,並生成包含人物的面部的面部圖像。
面部對照裝置10與拍攝裝置50可通信地連接,能夠從拍攝裝置50具備的拍攝單元51取得面部圖像。以下,將從拍攝單元51取得的面部圖像稱為「輸入面部圖像」。
面部對照裝置10是包括操作單元11、顯示單元12、存儲單元20以及控制單元30 的結構。
操作單元11從用戶接受各種輸入,由輸入用按鈕、鍵盤、數字鍵、滑鼠等指示設備、觸摸面板、其他輸入設備構成。根據所接受的用戶的操作而生成操作數據,並將生成的操作數據發送到控制單元30。
顯示單元12對用戶進行用於提供信息的畫面顯示。顯示單元12基於從控制單元 30接收的畫面數據,在顯示畫面上顯示字符和圖像等各種信息。顯示單元12例如由IXD(液晶顯示器)、PDP (等離子顯示面板)、EL (場致發光)顯示器等顯示設備構成。
存儲單元20存儲各種數據以及程序。作為存儲單元20的結構,例如可舉出硬碟等非易失性的存儲裝置、用於存儲控制單元30工作時所需的程序和用於各種控制的固定數據的讀出專用的半導體存儲器即R0M(只讀存儲器)、作為暫時存儲用於運算的數據以及運算結果等的所謂的工作存儲器的RAM、存儲各種設定數據等的可改寫的非易失性存儲器 (例如閃速存儲器)。另外,關於存儲單元20的細節將在後面敘述。
控制單元30統一控制面部對照裝置10中的各種功能。控制單元30的控制功能通過CPU(中央處理單元)等的處理裝置執行控制程序而實現。該控制程序例如可以存儲在RAM(隨機存取存儲器)和閃速存儲器等作為存儲元件的存儲單元20,也可以是讀取裝載在硬碟等中的程序而使用的實施方式。另外,關於控制單元30的細節將在後面敘述。
(關於存儲單元的細節) 下面,使用圖1以及圖2說明存儲單元20的細節。如圖1所示,存儲單元20是包括用於將面部圖像與各種數據一同註冊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註冊圖像資料庫)21的結構。使用圖2說明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所註冊的註冊數據。
如圖2所示,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對每個人物,註冊面部圖像和拍攝條件 (註冊條件)相關聯地作為註冊數據而註冊。
所註冊的人物被賦予了 「A君」、「B君」以及「C君」等ID,由此來識別個人。這些只是一例,識別ID可以使用任意標識。
另外,在以下,將所註冊的面部圖像、即將從拍攝單元5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的圖像稱為「註冊面部圖像」。
拍攝條件是表示拍攝單元51拍攝了人物時的方向的信息。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將拍攝了人物時的方向例示性地劃分為「正面(0 15度)」、「稍微傾斜(15 45 度)」、「傾斜(45 75度)」以及「側臉(75 90度)」的4個範圍而進行管理。
更詳細地說,在圖2所示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註冊了 「A君」、「B君」以及 「C君」的註冊數據。
關於「A君」,註冊了註冊面部圖像Al A4。註冊面部圖像Al與拍攝條件「正面 (0 15度)」相關聯。此外,註冊面部圖像A2、A3以及A4分別與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傾斜(45 75度)」以及「側臉(75 90度)」相關聯。
關於「B君」,註冊了與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Bi、 以及與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B2。
同樣地,關於「C君」,註冊面部圖像C1、C2以及C3分別與拍攝條件「正面(0 15 度)」、「稍微傾斜(15 45度)」以及「傾斜(45 75度)」相關聯地註冊。
(關於控制單元的細節) 下面,使用圖1說明控制單元30的細節。如圖1所示,控制單元30是包括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條件檢測單元(條件檢測部件)32、ID取得單元33、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 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條件判定部件、條件確定部件)35以及對照單元(對照部件)36 的結構。
在控制單元30中執行的處理大致分為「註冊處理」以及「對照處理」的兩個。
「註冊處理」在控制單元30的各部分構成中,由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條件檢測單元32、ID取得單元33以及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執行。
此外,「對照處理」在控制單元30的各部分構成中,由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條件檢測單元32、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以及對照單元36執行。
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根據操作單元11中的輸入操作,從拍攝單元51取得輸入面部圖像。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將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轉發給條件檢測單元32。
條件檢測單元32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從而檢測出被攝體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作為一例,條件檢測單元32檢測拍攝輸入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時的方向。
這裡,例示性地,作為拍攝人物時的方向,假設條件檢測單元32檢測「正面(0 15度)」、「稍微傾斜(15 45度)」、「傾斜(45 75度)」以及「側臉(75 90度)」的4 個範圍。
條件檢測單元32在註冊處理時,將輸入面部圖像和通過其分析所獲得的拍攝條件發送到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此外,條件檢測單元32在對照處理時,將輸入面部圖像和通過其分析所獲得的拍攝條件(檢測條件)發送到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
ID取得單元33取得用於確定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註冊的人物的ID。ID 取得單元33取得在操作單元11中輸入的ID後發送到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作為ID,可以使用人物的姓名和暱稱等任意標識。
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用於將面部圖像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在註冊處理中,對從條件檢測單元32發送的輸入面部圖像以及拍攝條件賦予從ID取得單元33發送的ID後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
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在對照處理中,從關於各人物所註冊的多個註冊面部圖像中,選擇應在對照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更具體地說,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選擇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且最接近從條件檢測單元32發送的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
這裡,拍攝條件的接近程度是指拍攝了人物時的方向相似的程度。例如,與拍攝條件「傾斜(45 75度)」相比,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更接近拍攝條件「稍微傾斜 (15 45度)」的條件。此外,與拍攝條件「側臉(75 90度)」相比,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更接近拍攝條件「傾斜(45 75度)」的條件。
對照單元36使用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關於各人物而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 進行與輸入面部圖像的對照處理。更具體地說,對照單元36求所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和輸入面部圖像之間的相似度,並將相似度最高的註冊面部圖像的ID輸出到顯示單元12。
(註冊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3說明面部對照裝置10中的註冊處理的流程。圖3是表示了註冊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 從而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lOl)。
接著,ID取得單元33取得在操作單元11中輸入的ID(S102)。
然後,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將ID和輸入面部圖像以及拍攝條件相關聯地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S103)。
(對照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4說明面部對照裝置10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圖4是表示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 從而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lll)。
這裡,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對註冊人物變量η設定1(S112)。註冊人物變量 η是用於指定已註冊的人物的變量。對已註冊的人物的ID分配序列號、例如註冊順序的號碼,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註冊有N個人時,對各個人物分配1、2、3.....N。S卩,註冊人物變量η是用於在已註冊的第1 N個人物中指定第η個人物的變量。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關於第η(η= 1)個人物,在已註冊的拍攝條件中,將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設為在對照時使用的條件的候選(以下,稱為條件項目)(S113)。
然後,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判定是否為η = N(S114)。這裡,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對選擇註冊面部圖像時的結束條件進行判定。若不是η = N(S114中為否),則由於尚未關於N個人物選擇公共的拍攝條件且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因此,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對η進行增量、即執行η = n+1 (S115),從而關於第η 個人物,判定是否註冊有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S116)。
這裡,當關於第η個人物註冊有與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時(S116中為是),處理返回到S114。S114 S116的循環用於判定關於第η個人物是否註冊有與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直到第N個人物為止順序重複並判定拍攝條件。
另一方面,當關於第η個人物沒有註冊與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時(S116中為否),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將η設定為1 (Si 17),並將當前的條件項目從對照時使用的條件的候選中去除(S118)。這是因為,當關於第η個人物沒有註冊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時,該條件項目不能說是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將僅次於當前的條件項目而接近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條件設定為新的條件項目(S119),從而處理返回到S114。
這樣,在S114中,若直到η = N為止,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重複循環而選擇對各人物公共的拍攝條件(S114中為是),則對照單元36基於與求出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S120)。
這樣,在對照處理中,在執行了用於選擇在S120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的選擇步驟之後,在S120中,執行使用所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來對照輸入面部圖像的選擇步驟。
(具體例) 下面,使用圖5說明對照處理的具體例。圖5是表示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註冊了圖2所示那樣的註冊數據的情況下,輸入了拍攝條件為「傾斜(45 75度)」的輸入面部圖像Ρ3時的對照處理的圖。首先,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1)關於「Α」君,檢測出相關聯了與輸入面部圖像Ρ3的拍攝條件「傾斜(45 75度)」最接近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A3。
然後,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2)關於「B」君,檢索與拍攝條件「傾斜(45 75 度)」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但由於不存在這樣的註冊面部圖像,因此⑶關於「Α」君,檢測出相關聯了僅次於註冊面部圖像A3的拍攝條件而接近輸入面部圖像Ρ3的拍攝條件「傾斜05 75度)」的拍攝條件即「稍微傾斜(15 4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2。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4)關於「B」君,檢測出相關聯了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Β2。進而,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5)關於「C」 君,檢測出相關聯了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C2。
通過這樣的對照處理的流程,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關於「Α君」、「B」君、「C」 君的每個人,分別選擇相關聯了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2、Β2 以及C2。對照單元36基於通過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Α2、Β2以及C2,進行輸入面部圖像Ρ3的對照。
如上所述,面部對照裝置10的結構為,在將拍攝了人物的面部的輸入面部圖像與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進行對照,從而確定上述輸入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該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對每個人物註冊了拍攝該人物的面部所獲得的註冊面部圖像的對照裝置 10中,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上述註冊面部圖像和該註冊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相關聯地註冊,該對照裝置10包括條件檢測單元32,檢測上述輸入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判定上述註冊面部圖像的上述拍攝條件與從上述輸入面部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拍攝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並基於上述拍攝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中, 選擇最接近從上述輸入面部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以及對照單元36,使用相關聯了所選擇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進行對照。
由此,起到即使在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與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獲得精度高的對照結果的效果。
(變形例) 在以下,說明面部對照裝置10的優選的變形例。
在以上的說明中,說明了對人物的面部圖像進行對照的面部對照裝置,但進行對照的對象不限於人物。也可以作為如下的對照裝置而構成,即除了人物之外還將對象物作為註冊圖像註冊到註冊圖像資料庫,並將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與註冊圖像資料庫進行對照。
在以上的說明中,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從拍攝單元51取得了面部圖像,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構成為對面部對照裝置10設置用於與外部進行通信的通信單元(未圖示),從而使面部對照裝置10能夠連接到網絡,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經由網絡從外部取得面部圖像。
此外,也可以構成為對面部對照裝置10設置外部記錄介質讀取單元(未圖示),從而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由外部記錄介質讀取單元讀取的外部記錄介質中記錄的面部圖像。
此外,面部對照裝置10配備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不是必須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也可以配備在外部的伺服器裝置等中。並且,也可以是面部對照裝置10在註冊處理以及對照處理中,經由通信網絡可適當地對配備有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的外部的伺服器裝置進行接入。
在以上的說明中,為了簡化說明,作為拍攝條件而使用了表示拍攝人物時的方向的信息,但不限於此。作為拍攝條件,可以使用照明、面部的朝向、表情、年齡、化妝方法、裝飾品的有無、髮型、圖像的解析度及其他的用於決定面部的特徵量的因素。
S卩,不限於拍攝裝置50中的與被攝體的角度和方向、照明等有關拍攝環境的條件設定,可以考慮關於有關被攝體的人物的外觀的條件也包含在上述拍攝條件中。
[實施方式2] 基於圖6 圖9說明有關本發明的面部對照裝置的其他實施方式如下。另外,為了便於說明,關於與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已說明的附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構件,附加相同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
在以下,首先,使用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對照裝置)10A。面部對照裝置IOA將用於對照處理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在註冊處理之後且對照處理之前事先進行選擇,從而省略對照處理中的選擇步驟,實現處理的高速化以及負擔減少。
因此,換言之,可以說是在面部對照裝置IOA中,以「事先選擇處理」這一獨立的處理來進行面部對照裝置10中的「對照處理」中所執行的「選擇步驟」。
另外,關於面部對照裝置IOA中的註冊處理,由於與面部對照裝置10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關於構成的細節) 如圖6所示,面部對照裝置IOA在圖1所示的面部對照裝置10中,將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以及對照單元36分別變更為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選擇部件)37以及對照單元(對照部件)36A。
另外,條件檢測單元32伴隨這些構成變更而變更為,在對照處理中將輸入面部圖像和拍攝條件發送到對照單元36A。
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事先確認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從而事先選擇好在對照處理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 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若選擇在對照處理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則
16對已選擇的拍攝條件賦予表示該註冊面部圖像被選擇的情況的「已註冊信息」,從而更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
對照單元36A在對照處理中使用已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進行對照處理。S卩,相對於對照單元36關於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所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進行對照處理,對照單元36A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關於已被賦予了「已選擇信息」的拍攝條件進行對照處理。另外,在對照單元36A中,關於對照處理中的相似度的判定,可以使用與對照單元36 相同的方法。
(事先選擇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7說明面部對照裝置IOA的事先選擇處理。圖7是表示事先選擇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對拍攝條件變量m設定1 (S201)。拍攝條件變量m 用於指定拍攝條件。若更具體地進行說明則如下。
對某一人物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分配序列號(例如,關於該人物,其拍攝條件為第幾個註冊),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關於某一人物註冊了 M張註冊面部圖像的情況下,對與各自的註冊面部圖像相關聯的拍攝條件分配1、2、3.....M。拍攝條件變量
m用於指定第m個拍攝條件。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對註冊人物變量η設定1 620 。這裡,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將第η個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設為條件項目(S203)。
然後,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判定是否η = N(S204)。這裡,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確認是否到第N個人物為止都包含有第m個拍攝條件。
若不是n = N(S204中為否),則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執行η = n+1 (S205),判定關於第η個人物是否註冊有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S206)。
這裡,當關於第η個人物註冊有與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的情況下(S206中為是),處理返回到S204。即,S204 S206的循環用於判定關於第η個人物是否註冊有與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直到第N個人物為止順序重複並判定拍攝條件。
另一方面,當關於第η個人物沒有註冊與條件項目相同的拍攝條件的情況下(S206中為否),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對η設定1(S207),並且執行m = m+l(S208)。即,這時,由於當前的條件項目不是對各人物公共的拍攝條件,因此為了指定下一拍攝條件而對m進行增量。
然後,處理返回到S203,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關於增量後的m,將第m個註冊面部圖像的條件作為條件項目,從而繼續執行處理。
這樣,在S204中,直到成為η = N為止,關於第m個拍攝條件,重複S203 S208的循環從而求出對各人公共的拍攝條件時(S204中為是),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選擇當前的條件項目作為要用於對照的拍攝條件(S209)。即,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 關於各人物,對所選擇的拍攝條件賦予「已選擇信息」,從而更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判定是否為m = M(S210)。這裡,若不是m = M(S201中為否),則由於還存在沒有判定是否要選擇的拍攝條件,因此返回到S202,處理繼續進行。另一方面,若是m = M(S210中為是),則事先選擇處理結束。
(對照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8說明對照單元36A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圖8是表示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 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220)。
接著,對照單元36A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關於各自的人物,取得被賦予了 「已選擇信息」的拍攝條件且最接近檢測出的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所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從而基於取得的註冊面部圖像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S221)。
(具體例) 下面,使用圖9說明事先選擇處理以及對照處理的具體例。圖9表示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存儲了圖2所示的註冊數據的情況下的事先選擇的例子。
在圖9所示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關於A君、B君以及C君的各人物,註冊了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以及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
從而,在A君的註冊面部圖像Al以及A2、B君的註冊面部圖像Bl以及B2、C君的註冊面部圖像Cl以及C2的拍攝條件中,通過事先選擇處理而賦予「已選擇信息」。圖9表示註冊面部圖像A1、A2、B1、B2、C1以及C2的拍攝條件中被賦予「已選擇信息」並且被事先選擇的情況。
相對地,A君的註冊面部圖像A3的拍攝條件「傾斜05 75度)」以及註冊面部圖像A4的拍攝條件「側臉(75 90度)」沒有被選擇。此外,C君的註冊面部圖像C3的拍攝條件「傾斜(45 75度)」也沒有被選擇。因為不是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
並且,在對照處理中,使用與賦予了「已選擇信息」的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 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Al、Bi、Cl,或者使用與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A2、B2、C2。
例如,當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為「正面(0 15度)」時,拍攝條件一致的註冊面部圖像Al、Bi、Cl用於對照處理。
[實施方式3] 基於圖10 圖14說明有關本發明的面部對照裝置的又一實施方式如下。另外, 為了便於說明,關於與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已說明的附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構件,附加相同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
在以下,首先,使用圖10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對照裝置)10B。在面部對照裝置10B,在註冊處理中,設定用於確定在對照處理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而使用的標誌,並基於該標誌進行對照處理,從而實現對照處理中的處理的高速化以及負擔減少。
(關於構成的細節) 如圖10所示,面部對照裝置IOB在圖1所示的面部對照裝置10中,將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以及對照單元36分別變更為面部圖像註冊單元(合計部件)34B以及對照單元 (條件確定部件、對照部件)36B,並且追加了標誌判定單元(條件判定部件)38以及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
另外,條件檢測單元32伴隨這些構成變更而變更為,在對照處理中將拍攝條件發送到標誌判定單元38。
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存儲對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註冊的註冊數據的註冊人物的數目、以及與拍攝條件相關聯地設定的標誌的數目進行了合計的合計信息。
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在對註冊面部圖像進行註冊時,設定與該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相應的標誌後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並且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對標誌進行合計,並將合計結果存儲到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
與拍攝條件相應的標誌是指能夠唯一確定各拍攝條件的識別符。
標誌判定單元38在對照處理中,參照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通過判定標誌的合計結果,從而選擇要用於對照的註冊面部圖像的候選。標誌判定單元38將標誌的判定結果發送到對照單元36B。
對照單元36B使用通過標誌判定單元38所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的候選而進行輸入面部圖像的對照處理。
(註冊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11說明面部對照裝置IOB中的註冊處理的流程。圖11是說明註冊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 從而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301)。
接著,ID取得單元33取得在操作單元11中輸入的ID(S302)。
接著,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將相應於拍攝條件的標誌設定到該拍攝條件,並將 ID、輸入面部圖像、拍攝條件以及標誌相關聯地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 (S303)。此外,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在面部圖像的註冊之後,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對註冊數據的註冊人物的數目、以及與拍攝條件相關聯地設定的標誌的數目進行合計,並將合計結果作為合計信息存儲到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
(對照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12說明面部對照裝置IOB的對照處理的流程。圖12是表示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標誌判定單元38參照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將成為註冊人物的數目=標誌的數目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作為要用於對照處理的註冊面部圖像的候選來選擇 (S311)。
接著,條件檢測單元32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 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312)。
接著,對照單元36B使用由條件檢測單元32選擇為候選的註冊面部圖像,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S313)。
(具體例) 下面,使用圖13以及圖14說明標誌設定的具體例。圖13是表示對圖2所示的註冊數據設定了標誌的情況下的例子的圖。
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在對面部圖像進行註冊時,對於拍攝條件「正面(0 15 度)」、「稍微傾斜(15 45度)」、「傾斜(45 75度)」以及「側臉(75 90度)」分別設定標誌a、b、c以及do 在圖13所示的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關於A君,對註冊面部圖像Al A4註冊了各拍攝條件。從而,對於註冊面部圖像A1、A2、A3以及A4的拍攝條件設定了標誌a、b、 c以及d。
此外,關於B君,關於註冊面部圖像Bl的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設定了標誌a,關於註冊面部圖像B2的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設定了標誌b。
並且,關於C君,關於註冊面部圖像C1、C2、C3的拍攝條件分別設定了標誌a、標誌 b、標誌C0 關於A君、B君以及C君的各人物,公共地註冊了拍攝條件「正面(0 15度)」以及拍攝條件「稍微傾斜(15 45度)」。
接著,使用圖14詳細說明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的標誌合計。圖14是例示了在合計信息存儲單元22中存儲的合計信息的圖。
如圖14所示,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基於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的註冊數據,將以下的項目設定為合計信息。
首先,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對註冊人物的數目進行合計,從而對註冊者數目的項目T5設定「3」。此外,由於標誌a以及標誌b已對A君、B君、C君的註冊數據進行了設定,因此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對標誌a的個數的項目Tl以及標誌b的個數的項目T2設定「3」。此外,由於標誌c已對A君以及C君的註冊數據進行了設定,因此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對標誌c的個數的項目T3設定「2」。並且,由於標誌d僅對A君的註冊數據進行了設定,因此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對標誌d的個數的項目T4設定「 1 」。
從而,標誌a的個數以及標誌b的個數與註冊者數目一致,在對照處理中,通過對照單元36B使用設定了標誌a或者標誌b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
另外,在標誌a的個數以及標誌b的個數與註冊者數目一致的情況下,對標誌a的個數的項目Tl以及標誌b的個數的項目T2,也可以進一步賦予用於表示其意旨的一致信息。此外,對照單元36B也可以使被賦予了一致信息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在對照處理中使用。
[實施方式4] 基於圖15 圖17說明有關本發明的面部對照裝置的又一實施方式如下。另外, 為了便於說明,關於與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已說明的附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構件,附加相同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
在以下,首先,使用圖15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對照裝置)10C。在面部對照裝置10C,在對照處理中,不存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的情況下,關於各人物,選擇與最接近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從而使用所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
由此,在面部對照裝置IOC的對照處理中,緩和要使用與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的要件。
另外,關於註冊處理與面部對照裝置10中的註冊處理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關於構成的細節) 如圖15所示,面部對照裝置IOC在圖1所示的面部對照裝置10中將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變更為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條件判定部件、條件確定部件)35C。
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選擇要在對照處理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在存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的情況下,從其中確定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並選擇與確定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作為要在對照處理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
另一方面,當不存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的情況下,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關於各人物,選擇與最接近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作為要在對照處理中使用的註冊面部圖像。
(對照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16說明面部對照裝置IOC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圖16是表示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 從而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401)。
這裡,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對註冊人物變量η設定1 (S402)。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關於第η個人物,在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中,將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設為條件項目(S403)。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判定是否為η = N(S404)。這裡,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確認是否關於所有的註冊人物選擇了條件項目。
S卩,若不是η = N(S404中為否),則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對η進行增量,即執行η = n+1 (S405),處理返回到S403,關於第η個人物,選擇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作為條件項目。
這樣,在S404中,直到成為η = N為止,重複循環而求出對各人物公共的拍攝條件時(S404中為是),對照單元36基於與選擇作為條件項目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S406)。
(具體例) 接著,使用圖17說明對照處理中的選擇步驟的具體例。如圖17所示,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關於各人物存儲了以下的註冊數據。
首先,關於A君,註冊了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15 4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2。 此外,關於B君,註冊了拍攝條件為「稍微傾斜(15 4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Β2以及拍攝條件為「傾斜(45 7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Β3。並且,關於C君,註冊了拍攝條件為「正面(0 1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Cl以及拍攝條件為「傾斜(45 75度)」的註冊面部圖像C3。
這裡,假設作為面部圖像,輸入了以拍攝條件「傾斜」進行拍攝的A君的輸入面部圖像Ρ3的情況下,面部對照裝置IOC中的選擇步驟成為如下的流程。
首先,關於A君,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中所註冊的面部圖像只有註冊面部圖像Α2,因此選擇註冊面部圖像Α2的拍攝條件作為條件項目,從而選擇註冊面部圖像Α2。
關於B君,在註冊有兩個的註冊數據中,由於註冊面部圖像Β3的拍攝條件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一致,因此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選擇註冊面部圖像Β3。
關於C君,在註冊有兩個的註冊數據中,由於註冊面部圖像C3的拍攝條件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一致,因此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選擇註冊面部圖像C3。
對照單元36使用這樣選擇的註冊面部圖像Α2、Β3以及C3對輸入面部圖像Ρ3進
21行對照。
即使沒有對各個人註冊公共的拍攝條件,面部對照裝置IOC也會選擇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從而將其用於對照處理。由此,即使沒有對各個人註冊公共的拍攝條件,也儘可能使要用於對照處理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一致,從而能夠提高對照處理的精度。
[實施方式5] 基於圖18 圖21說明有關本發明的面部對照裝置的又一實施方式如下。另外, 為了便於說明,關於與在前述的實施方式中已說明的附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構件,附加相同的標號,並省略其說明。
以下,首先使用圖18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面部對照裝置(對照裝置)10D。在面部對照裝置IOD中,作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檢測出用於表示進行拍攝的方向是從正面開始幾度的特定的值。即,在面部對照裝置10中關於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在規定範圍內檢測出了進行拍攝的方向,但面部對照裝置IOD能夠以連續值的方式進行檢測。
此外,面部對照裝置IOD在註冊處理中,將檢測出的特定值作為進行註冊的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來註冊。此外,面部對照裝置IOD在對照處理中,將從輸入面部圖像檢測出的拍攝條件的特定值與作為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而註冊的特定值進行比較,從而判定是否為規定範圍以內,並基於該判定結果進行對照處理。
(構成的細節) 如圖18所示,面部對照裝置IOD是在圖1所示的面部對照裝置10中,將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條件檢測單元32、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以及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分別變更為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條件檢測單元32D、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D以及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條件判定部件、條件確定部件)35D。
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中,對每個人物,註冊面部圖像和拍攝條件相關聯地作為註冊數據被註冊。這裡,與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的區別在於,作為拍攝條件,以特定的值來註冊對人物進行拍攝的方向從正面開始為幾度。即,該特定值在用於表示面部的朝向的角度的0度 90度的連續值中,表示特定的值。
例如,若對人物進行了拍攝的方向為正前方,則註冊「0度」。此外,若對人物進行了拍攝的方向為正側面,則註冊「90度」。
條件檢測單元32D從輸入面部圖像中提取拍攝條件。條件檢測單元32D對面部圖像進行分析從而求出面部的朝向的角度。
例如,條件檢測單元32D在輸入面部圖像中,若對人物進行了拍攝的方向為正前方,則作為拍攝條件而檢測出「0度」。此外,條件檢測單元32D在輸入面部圖像中,若對人物進行了拍攝的方向為正側面,則作為拍攝條件而檢測出「90度」。
條件檢測單元32D在註冊處理中,將提取出的拍攝條件發送到面部圖像註冊單元 34D。此外,條件檢測單元32D在對照處理中,將提取出的拍攝條件發送到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
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D在註冊處理中,對從條件檢測單元32D發送的輸入面部圖像以及拍攝條件賦予從ID取得單元33發送的ID後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這裡,與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的區別在於,作為拍攝條件,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D將面部的朝向的角度的特定值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
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在對照處理中,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而選擇要用於對照處理的註冊面部圖像。
更具體地說,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參照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從各人物的註冊數據中,選擇拍攝條件為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相同或者以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註冊面部圖像。
若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特定值是以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則兩者的拍攝條件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條件。作為規定範圍內,可以設定相似的條件且可視為相同的條件的範圍、例如士5度的範圍。
(註冊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19說明面部對照裝置IOD中的註冊處理的流程。圖19是表示註冊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D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從而以特定值的方式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501)。
接著,ID取得單元33取得在操作單元11中輸入的ID(S502)。
然後,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D將ID和輸入面部圖像以及拍攝條件(特定值)相關聯地註冊到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S503)。
(對照處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圖20說明面部對照處理IOD中的對照處理的流程。圖20是表示對照處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圖。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D對從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取得的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分析,從而以特定值的方式檢測出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S511)。
這裡,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對註冊人物變量η設定1(S512)。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關於η = 1的人物,在已註冊的拍攝條件中,將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最接近的拍攝條件設為在對照時使用的條件項目(S513)。這裡,已註冊的拍攝條件和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接近程度,可以通過已註冊的拍攝條件的特定值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特定值之差來表示。即,若已註冊的拍攝條件的特定值與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特定值之差越小,則可以說已註冊的拍攝條件和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是越接近的條件。
然後,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判定是否為η = N(S514)。這裡,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關於選擇註冊面部圖像時的結束條件進行判定。
S卩,若不是η = N(S514中否),則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對η進行增量,即執行η = n+1 (S515),關於第η個人物,判定是否註冊有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相同或者以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S516)。
這裡,當關於第η個人物註冊有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相同或者以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時(S516中為是),處理返回到S514。S514 S516的循環用於判定關於第η個人物是否註冊有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相同或者以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直到第N個人物為止順序重複並判定拍攝條件。
另一方面,當關於第η個人物沒有註冊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相同或者以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時(S516中為否),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對η設定1 (S517),並且從對照時使用的條件的候選中去除當前的條件項目(S518)。 這是因為,當關於第η個人物沒有註冊與當前的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相同或者以條件項目的特定值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的情況下,該條件項目不能說是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拍攝條件。
接著,將緊接著當前的條件項目而接近輸入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的條件設定為新的條件項目(S519),從而返回到S514。
這樣,在S514中,直到成為η = N為止,重複循環從而求出對各個人公共的拍攝條件時(S514中為是),對照單元36基於與求出的拍攝條件相關聯的註冊面部圖像,對輸入面部圖像進行對照(S520)。
(具體例) 下面,使用圖21說明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中存儲的註冊數據以及存儲了該註冊數據時的對照處理的具體例。
如圖21所示,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21D中,關於各人物存儲了以下註冊數據。
首先,關於A君,註冊有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3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101、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12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102、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21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103以及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43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Α104。
此外,關於B君,註冊有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3度)」的註冊面部圖像BlOl以及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12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Β102。
並且,關於C君,註冊有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3度)」的註冊面部圖像C101、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12度)」的註冊面部圖像C102、以及拍攝條件為「面部朝向(21度)」 的註冊面部圖像C103。
這裡,當作為面部圖像而輸入了以拍攝條件「面部朝向(21度)」進行了拍攝的輸入面部圖像Ρ103的情況下,面部對照裝置IOD中的選擇步驟成為如下的流程。
首先,條件檢測單元32D通過對輸入面部圖像Ρ103進行分析從而求出面部的朝向的角度,獲得拍攝條件「面部朝向(21度)」。
然後,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1)關於「Α君」,判定是否註冊有與輸入面部圖像Ρ103的拍攝條件「面部朝向(21度)」相同或者以拍攝條件「面部朝向(21度)」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由於與註冊面部圖像Α103相關聯地註冊有拍攝條件「面部朝向 (21度)」,因此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選擇註冊面部圖像Α103。
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2)關於「B君」,判定是否註冊有與拍攝條件 「面部朝向(21度)」相同或者以拍攝條件「面部朝向(21度)」為基準在規定範圍內的拍攝條件。這裡,由於關於「B君」沒有註冊拍攝條件「面部朝向(21度)」,因此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3)關於「Α君」,確認是否註冊了緊接著註冊面部圖像Α103的拍攝條件而接近輸入面部圖像Ρ103的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面部朝向(12度)」。
這裡,由於關於「Α君」註冊了拍攝條件「面部朝向(12度)」,因此將其設為條件項目。接著,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關於「B君」,確認是否註冊了拍攝條件「面部朝向 (12度)」,(4)檢測出相關聯了拍攝條件「面部朝向(12度)」的註冊面部圖像Β102。
接著,關於「C君」,確認是否註冊了拍攝條件「面部朝向(12度)」,(5)檢測出相關聯了拍攝條件「面部朝向(12度),,的註冊面部圖像C102。
通過這樣的流程,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分別關於「A君」、「B君」以及「C君」, 選擇相關聯了拍攝條件「面部朝向(12度)」的註冊面部圖像A102、B102以及C102。對照單元36基於這些註冊面部圖像A102、B102以及C102,進行輸入面部圖像P103的對照。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的各實施方式,在權利要求所示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對不同的實施方式中分別公開的技術手段進行適當組合而得的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在上述中,說明了使用CPU通過軟體來實現面部對照裝置10、10A IOD的各塊、 尤其是面部對照裝置10的面部圖像取得單元31、條件檢測單元32、ID取得單元33、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以及對照單元36、面部對照裝置IOA的註冊面部圖像事先選擇單元37以及對照單元36A、面部對照裝置IOB的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B、對照單元36B以及標誌判定單元38、面部對照裝置IOC的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C、面部對照裝置IOD的條件檢測單元32D、面部圖像註冊單元34D以及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35D的例子。
S卩,面部對照裝置10、10A IOD配備有執行用於實現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中央處理單元)、存儲了上述程序的ROM(只讀存儲器)、展開上述程序的RAM(隨機存取存儲器)、存儲上述程序以及各種數據的存儲器等的存儲裝置(記錄介質)等。並且, 本發明的目的也可以通過將以計算機可讀取的方式記錄了作為用於實現上述的功能的軟體的面部對照裝置10、10A IOD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碼(執行形式程序、中間代碼程序、 源程序)的記錄介質提供給上述面部對照裝置10、10A 10D,並由該計算機(或者CPU和 MPU)讀出並執行記錄介質中記錄的程序而達成。
作為上述記錄介質,例如可以採用磁帶和盒式帶等帶系列、包含軟(註冊商標)盤 /硬碟等磁碟和⑶-R0M/M0/MD/DVD/⑶-R等光碟的盤系列、IC卡(包含存儲卡)/光卡等卡系列、或者掩膜R0M/EPR0M/EEPR0M/閃速ROM等半導體存儲器系列等。
此外,也可以構成為可將面部對照裝置10、10A IOD連接到通信網絡,經由通信網絡而提供上述程序代碼。作為該通信網絡,不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內部網(intranet)、備用網、LAN、ISDN、VAN、CATV 通信網、虛擬專用網(virtual private network)、電話線路網、移動體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等。此外,作為構成通信網絡的傳輸介質,不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電力線運輸、線纜TV線路、電話線、ADSL線路等的有線,也可以利用IrDA和遙控器那樣的紅外線、藍牙(註冊商標)、802. 11無線、HDR、 可攜式電話網、衛星線路、地波數字網等的無線。另外,本發明也可以通過以電子傳輸方式具體化了上述程序代碼的、嵌入到載波的計算機數據信號的形式來實現。此外,面部對照裝置10、10A IOD的各個塊也可以通過硬體邏輯來構成。
本發明能夠用於在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的對照,因此正適合用於通過印表機、掃描儀、個人計算機等實現的數字圖像設備、數字攝像機等。
2權利要求
1.一種對照裝置,將拍攝了對象物的輸入圖像與註冊圖像資料庫進行對照,從而確定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該註冊圖像資料庫中對每個對象物註冊了拍攝該對象物所獲得的註冊圖像,該對照裝置的特徵在於,在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上述註冊圖像和該註冊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對照裝置包括條件檢測部件,檢測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 條件判定部件,判定作為與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上述條件的註冊條件與作為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條件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條件確定部件,基於所判定的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以及對照部件,使用相關聯了所確定的上述註冊條件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照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條件判定部件關於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某一對象物,判定上述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與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上述條件確定部件在上述判定的結果,按照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的接近程度從近到遠的順序,關於在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另一對象物的註冊圖像相關聯的註冊條件,判定是否存在與有關上述某一對象物的上述註冊條件一致的條件,從而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上述註冊條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照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選擇部件,預先選擇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 上述條件確定部件從預先選擇的上述註冊條件,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照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合計部件,將與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註冊條件的數目,按照每個該註冊條件進行合計;以及註冊條件檢測部件,檢測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所註冊的對象物的數目和所合計的上述註冊條件的數目一致的註冊條件,上述條件判定部件從上述檢測出的註冊條件,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
5.如權利要求1至4的任一項所述的對照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條件確定部件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不存在的情況下,對每個對象物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上述註冊條件。
6.如權利要求1至5的任一項所述的對照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是表示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的連續值中的特定的值。
7.如權利要求1至6的任一項所述的對照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對象物是人物的面部。
8.一種數字圖像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權利要求1至7的任一項所述的對照裝置;以及圖像輸入裝置,將上述輸入圖像提供給上述對照裝置。
9.一種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將拍攝了對象物的輸入圖像與註冊圖像資料庫進行對照,從而確定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該註冊圖像資料庫中對每個對象物註冊了拍攝該對象物所獲得的註冊圖像,該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徵在於,在上述註冊圖像資料庫中,上述註冊圖像和該註冊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條件檢測步驟,檢測上述輸入圖像中包含的對象物被拍攝時的條件; 條件判定步驟,判定作為與上述註冊圖像相關聯的上述條件的註冊條件與作為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條件的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條件確定步驟,基於所判定的上述註冊條件以及上述檢測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對象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圖像的上述註冊條件中,確定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檢測條件的註冊條件;以及對照步驟,使用相關聯了所確定的上述註冊條件的註冊圖像進行對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對照裝置、數字圖像處理系統以及對照裝置的控制方法。在面部對照裝置,在註冊面部圖像資料庫中,上述註冊面部圖像和該註冊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相關聯地註冊,所述面部對照裝置包括條件檢測單元,檢測上述輸入面部圖像中包含的人物被拍攝時的拍攝條件;註冊面部圖像選擇單元,判定上述註冊面部圖像的上述拍攝條件與從上述輸入面部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拍攝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並基於所判定的上述拍攝條件之間的接近程度,在對各人物公共地註冊的註冊面部圖像的拍攝條件中,選擇最接近從上述輸入圖像檢測出的上述拍攝條件的拍攝條件;以及對照單元,使用相關聯了所選擇的拍攝條件的註冊面部圖像進行對照。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2193962SQ20111004595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5日
發明者田中宏行, 入江淳, 酒井俊 申請人:歐姆龍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