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4:37:54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線電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
背景技術:
高頻線纜線束所涉及領域逐步增加,電腦周邊用線,雲智能傳輸用線,航空及軍事設備所需高性能、傳輸快用線,使得對線纜線束的傳輸速度和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向著極細和超長的方向發展,線纜線束生產廠商面臨如何提升產品品質及提升生產效率的挑戰。而線材押出速度直接影響到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現有線材押出冷卻大部分使用水槽過水進行冷卻,水槽過水降溫速度很慢,而且容易附著水滴和雜質,影響線材打卷包裝,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線材押出後被冷卻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因外觀造成的客訴不良的發生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既能快速保證線材護套乾燥,同時也能快速冷卻護套溫度,達到設計開發要求的外觀亮霧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包括本體,所述本體開設有貫穿於所述本體的過線槽,所述本體具有一中空腔體,所述本體開設有進氣口,所述過線槽的槽壁開設有出氣口,所述進氣口通過所述中空腔體與所述出氣口貫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過線槽為半封閉式的「U」形槽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過線槽為全封閉式的「O」形槽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過線槽具有內壁及位於所述內壁兩側邊緣的外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過線槽具有內壁及位於所述內壁一側邊緣的外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氣口開設於所述過線槽的內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氣口開設於所述過線槽的外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氣口開設於所述過線槽的內壁及外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氣口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出氣口環繞於所述過線槽的槽壁分布。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過線槽的外壁與內壁所處平面所成夾角為銳角。
在進行線材押出時,從出氣口噴射出來的氣體能夠快速吹掉線材護套附著的水滴雜質,起到快速乾燥的作用,同時還能夠通過快速降低護套冷卻溫度,達到產品設定的亮霧度要求,大幅度提升了線材押出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外觀亮霧度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的背面斜視圖;
圖3為圖1所示的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10的結構圖。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10包括:本體100。本體100具有一中空腔體(圖未示),本體100開設有貫穿於本體100的過線槽200。請一併參閱圖2,圖2為圖1所示的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的背面斜視圖,本實施例所給出的技術方案中,過線槽200具有內壁210及內壁210一側邊緣的外壁220,外壁220與內壁210所處平面所成夾角為一銳角。本體100正面上部的平面開設有進氣口110,過線槽200的槽壁上開設有出氣口230,進氣口110通過中空腔體與出氣口230貫通。
要說明的是,過線槽200可設計成半封閉式的「U」形槽結構,也可以設計成全封閉式的「O」形槽結構。本實施例所給出的技術方案為將過線槽200設計成半封閉式的「U」形槽結構,在進行線材押出時,可便捷地將線材直接自下往上通過半封閉式的「U」形槽結構的開口送進過線槽,免去採用全封閉式槽結構時線材與槽之間繁瑣的對穿步驟。額外的,優選半封閉式的「U」形槽結構還能有效避免在線材押出過程中出氣口氣流從線材上吹落的水滴及雜質在槽的下部上堆積的情況發生。
還要說明的是,出氣口230可只開設於過線槽200的內壁210上,也可只開設於過線槽200的外壁220上,還可以同時開設於過線槽200的內壁210及外壁220上。本實施例所給出的技術方案為將出氣口230隻開設於過線槽200的外壁220上,從出氣口230噴射出來的氣體足以對線材進行符合要求的冷卻效果;而且,在進氣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只在外壁220上開設出氣口230能提供更大的噴射壓力及氣流流量,能提供更好的降溫冷卻的效果。
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3,圖3為圖1所示的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的正視圖,出氣口230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出氣口230環繞於所述過線槽的槽壁分布,在進行線材押出時,從環繞分布的出氣口230中噴射出來的氣體能對線材進行均勻的冷卻。
要說明的是,過線槽200的外壁220與內壁210所處平面所成夾角為銳角,在進行線材押出時,從環繞分布在外壁220上的各個出氣口230噴射出來的氣體均呈一銳角彼此交叉吹向線材,既能對線材進行均勻的冷卻,還能將從線材上吹落的水滴及雜質吹向遠離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10的方向,防止水滴及雜質堆積在線材押出快速冷卻乾燥裝置10上的情況發生。
在進行線材押出時,從出氣口230噴射出來的氣體能夠快速吹掉線材上粘黏的水滴,同時還能快速降低線材護套溫度,達到產品設定的外觀要求。
本實用新型應用於線材護套押出,能夠快速地吹掉線材護套附著的水滴雜質,起到快速乾燥的作用,同時能夠通過快速降低護套冷卻溫度,達到產品設定的亮霧度要求,大幅度提升了線材押出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外觀亮霧度要求。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