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1:25:09 1
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所述方木包括長方體型的方木本體,所述方木本體外壁設有包裹層,包裹層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設有延長部,延長部的長與包裹層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位於包裹層長和寬所在的側面,兩延長部的縱截面位於同一平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方木外包裹層含有長和高的側面上同高設有延長部,在保證連接穩定的前提下,將連接件的連接點從方木本體轉移至延長部上,保證方木本體的結構不被破壞,能夠長時間重複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
【背景技術】
[0002]方木是將木材根據實際加工需要鋸切成一定規格形狀的長方形條木。一般的建築方木長度為3-5m,寬5-lOcm,高4-5cm。建築用方木一般用於裝修或門窗材料的結構施工中的模板支撐及屋架用材。現有技術中的建築用方木使用時,為了保證方木與要連接處材料的連接穩定,常用釘子或其他連接件斜向釘入方木中,以實現方木的固定,但是這種連接方式會造成方木本體結構的破壞,使得方木無法長時間循環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長時間重複使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包括長方體型的方木本體,所述方木本體外壁設有包裹層,包裹層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設有延長部,延長部的長與包裹層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位於包裹層長和寬所在的側面,兩延長部的縱截面位於同一平面。
[0006]所述的長、寬和高為相應長方體型方木包裹層或延長部上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三條稜,按其長度由大到小分別為長、寬和高。所述包裹層是指全部包裹貼片的集合體,上述包裹層的端面為其高和寬所在的面,包裹層的側面為長所在的面。
[0007]優選的,包裹層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各設有兩條延長部,延長部的長與包裹層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位於包裹層長和寬所在的側面。
[0008]優選的,所述的延長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的開口方向背離包裹層。
[0009]優選的,延長部的寬與高比為0.4-1.0:0.1-0.3,最優選0.5:0.27。
[0010]優選的,所述包裹層的厚度均勻,延長部的高度與包裹層的厚度相同。
[0011]優選的,所述延長部和包裹層由塑料製成。
[0012]工作時,當需要將方木與其他建築材料連接時,只需要將包裹層的延長部與建築材料通過釘子或其他連接件可拆卸連接即可。由於包裹層和延長部為一體連接,所以可以通過連接延長部來間接地實現建築材料與方木本體的連接。當使用完畢後,可以將釘子等連接件與延長部分離,即可實現建築材料與包裹層的分離,不會破壞方木本體的結構,這樣一方面延長了方木的使用壽命,同時還有使用方便的優點,便於方木的長時間循環使用。
[0013]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延長部上非連接件的連接點處,設置數個缺口,達到節省材料的目的。同時控制延長部的高和寬的比例可以最優的實現節省材料降低成本的同時又不影響方木延長部對方木本身的固定性能。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在方木外包裹層含有長和寬的側面上設有延長部,在保證連接穩定的前提下,將連接件的連接點從方木本體轉移至延長部上,保證方木本體的結構不被破壞,能夠長時間重複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具體實施例1中新型建築用方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具體實施例2中新型建築用方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具體實施例3中新型建築用方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9]實施例1
[0020]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包括長方體型的方木本體4,所述方木本體4外壁設有包裹層1,包裹層I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設有延長部2,延長部2的長與包裹層I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2位於包裹層I長和寬所在的側面上,兩延長部2的縱截面位於同一平面。包裹層I厚度均勻,延長部2的高度與包裹層I的厚度相同,延長部2的寬、高比為0.5:0.27,所述延長部2和包裹層I由塑料製成。
[0021]實施例2
[0022]如圖2所示,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包括長方體型的方木本體4,所述方木本體4外壁設有包裹層1,包裹層I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各設有兩條延長部2,延長部2的長與包裹層I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2位於包裹層I長和寬所在的側面上。包裹層I厚度均勻,延長部2的高度與包裹層I的厚度相同,延長部2的寬、高比為0.5:0.27,所述延長部2和包裹層I由塑料製成。
[0023]實施例3
[0024]如圖3所示,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包括長方體型的方木本體4,所述方木本體4外壁設有包裹層1,包裹層I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設有延長部2,延長部2的長與包裹層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2位於包裹層I長和寬所在的側面上。延長部2沿其長度方向設有缺口 3,所述缺口 3的開口方向背離包裹層I。包裹層I厚度均勻,延長部2的高度與包裹層I的厚度相同,延長部2的寬、高比為0.5:0.27,所述延長部2和包裹層I由塑料製成。
[0025]實施例1-3工作時,當需要將方木本體4與其他建築材料連接時,只需要將包裹層I的延長部2與建築材料通過釘子或其他連接件可拆卸連接即可。由於包裹層I和延長部2為一體連接,所以可以通過連接延長部2來間接地實現建築材料與方木本體4的連接。當使用完畢後,可以將釘子等連接件與延長部2分離,即可實現建築材料與包裹層I的分離,不會破壞方木本體4的結構,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長時間循環使用。
[0026]實施例3中,在延長部2上非連接件的連接點處,設置數個缺口 3,達到節省材料的目的。
[0027]上述的長、寬和高為相應長方體型方木包裹層I或延長部2上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三條稜,按其長度由大到小分別為長、寬和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包括長方體型的方木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木本體外壁設有包裹層,包裹層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設有延長部,延長部的長與包裹層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位於包裹層長和寬所在的側面,兩延長部的縱截面位於同一平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包裹層兩端面間的兩側面上沿長度方向一體各設有兩條延長部,延長部的長與包裹層的長為同一線段,延長部位於包裹層長和寬所在的側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延長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的開口方向背離包裹層。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延長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的開口方向背離包裹層。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延長部的寬與高比為 0.4-1.0:0.1-0.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延長部的寬與高比為0.5:0.27。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所述包裹層的厚度均勻,延長部的高度與包裹層的厚度相同。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築用方木,其特徵在於,所述延長部和包裹層由塑料製成。
【文檔編號】E04G9/00GK204001677SQ201420421471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王正權 申請人:王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