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
2023-10-08 13:14:29 3
專利名稱: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波爐。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夠除去在進行對流烹調時微波爐腔內潮氣的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
背景技術:
微波爐可分為利用磁控管產生的高頻電磁波對食物進行解凍或烹調的單功能微波爐,和在烹調腔上端設置加熱器或對流風扇,進行高頻電磁波烹調外還可同時進行烤箱烹調的多功能微波爐。
微波爐是一種利用高頻微波對食物進行加熱的設備,其一側的配電腔中設有磁控管,磁控管產生的微波照射到烹調腔內部。烹調腔的底面,設有可放置食物的託盤。另外,託盤下方,設有可以轉動託盤的託盤電機。隨著託盤電機的旋轉託盤上方的食物容器也隨之進行旋轉,使照向烹調腔內的微波均勻地照射在容器內的食物中,讓食物得到均勻的加熱。
微波爐具有很高的加熱效率,可以大幅度縮短烹調時間,並在烹調、解凍或焯食物的過程中,可以降低營養的損失,而且可以把食物放置在容器內的狀態下直接進行烹調,具有使用上的方便性。
特別是,最近開發的微波爐通常具有利用電阻熱原理的加熱器和送風扇,不僅具有原來用微波進行烹調的功能,而且還具有利用加熱器對麵包類或魚類進行燒烤的功能。這種微波爐就是對流微波爐。下面,對對流微波爐進行說明。
對流微波爐的工作方式可分為,利用微波進行工作的微波模式和利用加熱器進行工作的加熱器模式。加熱器模式由對流(Convection)以及聯合(combination)模式構成。
圖1a是普通對流微波爐的結構示意圖;圖1b是普通對流微波爐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a所示,普通微波爐的腔體1的一側,設有配電腔3。配電腔3中安裝有各種電子部件,用於產生微波。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的壁上,安裝有磁控管4,磁控管4用於產生微波。磁控管4向烹調腔2輸出微波。配電腔3中,除磁控管4外,還設有其他多個電子部件。如高壓變壓器、高壓電容等。
腔體1的正面,由正面面板5形成。正面面板5的與烹調腔2對應的部位處於開放狀態。劃分烹調腔2和配電腔3的腔體1的側壁,形成有吸氣口6。吸氣口6使空氣從外流入到烹調腔2中,讓空氣把烹調過程中產生的潮氣排向外部。吸氣口6上形成有多個通孔,並形成有對通孔進行開閉控制的阻尼件350。阻尼件350執行關閉動作時,配電腔3和烹調腔2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而阻尼件350執行開放動作時,配電腔3和烹調腔2處於連通狀態,產生空氣循環。
腔體1的頂面,設有上部面板7。上部面板7上,形成有排氣口8,用於排出循環烹調腔2內部的空氣。上部面板7上,還設有包括加熱器9、對流風扇25的各種部件。
腔體1頂面的上部面板7上,還形成有多孔部11。多孔部11上,設有加熱器9。加熱器9向烹調腔2內部提供熱量,加熱食物。多孔部11讓加熱器9的熱量傳向烹調腔2內部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微波洩漏。
如圖1b所示,對流微波爐的背面,設有把配電腔3產生的熱氣向外排出的配電腔風扇80、以及把烹調腔2的熱氣向外排出的對流風扇90。對流風扇90用於除去烹調過程中產生的潮氣以及防止溫度異常地上升。
微波爐以微波模式工作時,隨著加熱烹調腔2內的食物,產生水分。這時需要把水分排向烹調腔2的外部。為此,配電腔3內的配電腔風扇電機(圖略)進行工作,讓空氣流入烹調腔2內。
當以加熱器模式工作時,需要讓食物周圍的空氣處於高溫狀態。因此,利用阻尼件350關閉用於流通空氣的流入部6,防止空氣流入烹調腔2內。從而可以防止烹調腔2內的熱量損失。
當以聯合模式工作時,以加熱器模式和微波模式輪番進行加熱。用加熱器模式對烹調腔2進行加熱時,為了加熱器9的加熱效率,在阻尼件350處於關閉的狀態下進行加熱,切斷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的空氣流動。
聯合模式中,以微波模式進行工作時,以關閉阻尼件350的狀態下進行加熱。但以微波模式進行加熱時,會產生很多潮氣。但是這時的阻尼件350卻處於關閉狀態,空氣無法流入烹調腔2內。結果,烹調腔2內的過多水分,無法被排向外部。
圖2是現有技術的對流微波爐動作控制過程的流程圖。
如圖2所示,首先,選擇對流微波爐的動作模式。為了便於選擇動作模式,在對流微波爐主體的正面,形成有鍵盤(圖略)。使用者通過鍵盤輸入動作模式選擇信號(第100階段)。
當第100階段中選擇的動作模式為聯合模式時(第110階段),交替進行加熱器加熱和微波加熱。這時,對在聯合模式中當前正進行的是哪種動作模式,進行判斷(第120階段)。
進行聯合模式中的交替加熱時,如果當前動作模式為加熱器模式,則保持阻尼件350關閉的狀態。之所以讓阻尼件350保持關閉的狀態,是因為加熱器烹調需要高溫。因此需要關閉阻尼件350,切斷空氣流入,防止烹調腔2內的熱氣流向外部。另外,如果是加熱器模式,則驅動配電腔風扇80和對流風扇90(第150階段)。通過驅動配電腔風扇80冷卻配電腔。並通過驅動對流風扇90,讓空氣從烹調腔內部向外循環。
當聯合模式中的加熱器模式被執行一定時間後(第170階段),為了進行聯合模式中的微波模式,回到第120階段。
第120階段中,即使是當前模式為微波模式,也保持阻尼件350關閉的狀態。在微波模式中,驅動配電腔風扇80,冷卻配電腔3,但是不驅動對流風扇。進行130階段時,由於微波的照射,食物會產生很多的潮氣。但是,阻尼件350保持關閉的狀態,空氣無法在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流動,很難去除潮氣。
在聯合模式的交替加熱中,對是否已經經過事先設定的微波工作時間,進行判斷(第140階段),如果已經經過微波工作時間,則進行第150階段執行加熱器模式的加熱。
通過反覆進行第120階段到第160階段,以加熱器模式和微波模式進行交替加熱,直到聯合模式結束為止(第170階段)。
傳統技術的對流微波爐的加熱方式存在如下問題。
當對流微波爐執行聯合模式的過程中,以加熱器進行加熱時為了提高加熱器的加熱效率讓配電腔和烹調腔之間的阻尼件保持關閉狀態。之後進行微波加熱時也讓阻尼件保持關閉狀態。但是以微波模式進行加熱時,食物會產生很多潮氣。但空氣不能從配電腔流入烹調腔,無法去除烹調腔內的大量水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去除在聯合模式的微波烹調中微波爐烹調腔內產生的潮氣的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用於對流微波爐的聯合模式,包括有在以加熱器加熱時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切斷配電腔和烹調腔之間的空氣流動,並驅動配電腔風扇和對流風扇,在以微波加熱時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並驅動配電腔風扇的同時停止對流風扇,以此交替加熱進行控制的交替加熱控制階段;交替加熱控制階段的進行時間達到規定時間時,對是不是烹調結束前的所定時間進行判斷的時間確認階段;如果判斷為烹調結束前的所定時間,則同時以加熱器和微波進行加熱,在關閉阻尼件,切斷配電腔和烹調腔之間空氣流動的狀態下,驅動配電腔風扇和對流風扇,讓烹調腔內的潮氣向外排出的最大加熱控制階段。
本發明的對流微波爐去潮方法具有如下效果。微波爐進行聯合模式的過程中,進行加熱器和微波的交替加熱時,以加熱器加熱時為了提高加熱器的效率,讓控制配電腔和烹調腔之間空氣流動的阻尼件維持關閉狀態。之後進行微波加熱時,也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本發明為了除去烹調腔的潮氣,在進行聯合模式的微波加熱時,驅動對流風扇。結果,在對流風扇的作用下,把烹調腔的潮氣從微波爐上部面板的排氣口排向外部。
圖1a是普通對流微波爐的結構示意圖;圖1b圖1b是普通對流微波爐背面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的對流微波爐動作控制過程的流程圖;圖3是本發明的對流微波爐動作控制框圖;圖4是本發明對流微波爐進行對流烹調時除去腔內潮氣的動作控制流程圖。
其中4磁控管9加熱器
25對流風扇電機80配電腔風扇90對流風扇300控制部310信號輸入部 320顯示部330配電腔風扇電機 350阻尼件395電源部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進行說明。
圖3是本發明的對流微波爐動作控制框圖。
本發明為了除去在聯合模式的微波加熱時由食物產生的過多潮氣,具有如下控制結構。即,輸入工作信號(工作模式以及時間等)的信號輸入部310、把通過信號輸入部310輸入的工作信號(工作模式以及時間等)向外顯示的顯示部320、向對流微波爐提供電源的電源部395、對對流微波爐的加熱以及去潮等工作進行控制的控制部300、配電腔風扇80、向配電腔風扇80提供動力的配電腔風扇電機330、為了連通或封閉配電腔3和烹調腔2,進行開閉動作的阻尼件350、對流風扇90、為對流風扇90提供動力的對流風扇電機25、產生電阻熱的加熱器9、產生微波的磁控管4。
微波爐以微波模式工作時,驅動磁控管4,向烹調腔2照射微波。隨著用微波照射烹調腔2內的食物,食物會產生水分。這時需要把水分排向烹調腔2的外部。為此,配電腔3內的配電腔風扇電機330進行工作,讓空氣流入烹調腔2內。這時,阻尼件350處於開放狀態,讓空氣從配電腔3流入烹調腔2。
當以加熱器模式工作時,用加熱器9對食物進行加熱。這時需要讓食物周圍的空氣處於高溫狀態。因此,利用阻尼件350關閉用於流通空氣的流入部6,防止空氣流入烹調腔2內。即,阻尼件350進行關閉動作,防止烹調腔2內的熱量損失。
當以聯合模式工作時,以加熱器模式和微波模式輪番進行加熱。用加熱器模式對烹調腔2進行加熱時,為了加熱器的加熱效率,在阻尼件350處於關閉的狀態下進行加熱,切斷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的空氣流動。
聯合模式中,結束加熱器模式的工作後,以微波模式進行工作時,也以關閉阻尼件350的狀態下進行加熱。但以微波模式進行加熱時,會產生很多潮氣。這時的阻尼件350卻處於關閉狀態,空氣無法流入烹調腔2內。結果,烹調腔2內的過多水分,無法被排向外部。
本發明中,結束聯合模式的加熱器模式後開始微波模式時,驅動對流風扇90。通過驅動對流風扇90,把烹調腔2內部的潮氣通過微波爐上部面板向外排出。從而可以去除烹調腔內部的潮氣。
圖4是本發明對流微波爐進行對流烹調時除去腔內潮氣的動作控制流程圖。
首先,選擇對流微波爐的動作模式。為了便於選擇動作模式,在對流微波爐主體的正面,形成有鍵盤(圖略)。使用者通過鍵盤輸入動作模式選擇信號(第200階段)。
當第200階段中選擇的動作模式為聯合模式時,交替進行加熱器加熱和微波加熱(第210階段)。即,進行聯合模式中的交替加熱時,如果當前動作模式為加熱器模式,則保持阻尼件350關閉的狀態。之所以讓阻尼件350保持關閉的狀態,是因為加熱器烹調需要高溫。因此需要關閉加熱器350,切斷空氣流入,防止烹調腔2內的熱氣流向外部。另外,如果是加熱器模式,則驅動配電腔風扇80和對流風扇90。通過驅動配電腔風扇80冷卻配電腔。並通過驅動對流風扇90,讓空氣從烹調腔內部向外循環。
當聯合模式中的加熱器模式被執行一定時間後,進行聯合模式中的微波模式。這裡,即使是當前模式為微波模式,也保持阻尼件350關閉的狀態。在微波模式中,驅動配電腔風扇80,冷卻配電腔3。這時,由於微波的照射,烹調腔內的食物會產生水分。但是,阻尼件350保持關閉的狀態,空氣無法在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流動,很難去除潮氣。
隨著持續進行聯合模式的加熱器和微波的交替加熱,烹調腔內的潮氣會持續增加。
對聯合模式的加熱器和微波的交替加熱動作有沒有已進行5分鐘,進行確認(第220階段),如果沒有經過5分鐘,則繼續進行原來聯合模式的交替加熱,即第210階段的控制。
如果聯合加熱的交替加熱時間已達到5分鐘,則烹調腔2內的潮氣過多。從而,需要進行聯合模式的除去烹調腔2內潮氣的控制。
繼續以聯合模式進行加熱,同時控制部對是不是結束前的1分鐘進行確認(第230階段)。
控制部300如果判斷是到了聯合模式的交替加熱結束前的1分鐘,則同時執行微波模式和加熱器模式,進行最大加熱(第240階段)。
即,微波照射在烹調腔內,同時用加熱器加熱。這時,用於調節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空氣流動的阻尼件350保持關閉狀態。之所以讓阻尼件350保持關閉的狀態,是因為加熱器烹調需要高溫。因此需要關閉阻尼件350,切斷空氣流入,防止烹調腔2內的熱氣流向外部。
與此同時,驅動配電腔風扇80和對流風扇90。配電腔風扇80冷卻配電腔3,而對流風扇90讓烹調腔2內部的空氣向外循環。
這裡,由於微波的輻射,烹調腔2內的食物產生了大量的潮氣。但是,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的吸氣口通孔被阻尼件350關閉,空氣不能在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流動,產生潮氣。
但是,本發明在進行第240階段的最大加熱時,驅動對流風扇90,使烹調腔內的潮氣通過微波爐上部面板7的排氣口8向外排出。從而可以去除烹調腔2內的潮氣。
第240階段中,進行1分鐘聯合模式的最大加熱後結束。
本發明的聯合模式中,進行交替加熱時,不僅在加熱器模式中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而且在微波模式中也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除去聯合模式中的烹調腔內過大潮氣。這是本發明的基本思想。
如果具有本行業的基本知識,即可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種變形和修改。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不受說明所述內容的限制,應以權利請求範圍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用於對流微波爐的聯合模式,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在以加熱器(9)加熱時讓阻尼件(350)處於關閉狀態,切斷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的空氣流動,並驅動配電腔風扇(80)和對流風扇(90),在以微波加熱時讓阻尼件(350)處於關閉狀態,並驅動配電腔風扇(80)的同時停止對流風扇(90),以此交替加熱進行控制的交替加熱控制階段;交替加熱控制階段的進行時間達到規定時間時,對是不是烹調結束前的所定時間進行判斷的時間確認階段;如果判斷為烹調結束前的所定時間,則同時以加熱器和微波進行加熱,在關閉阻尼件(350),切斷配電腔(3)和烹調腔(2)之間空氣流動的狀態下,驅動配電腔風扇(80)和對流風扇(90),讓烹調腔(2)內的潮氣向外排出的最大加熱控制階段。
全文摘要
一種對流微波爐的去潮方法,包括有在以加熱器加熱時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並驅動配電腔風扇和對流風扇,在以微波加熱時讓阻尼件處於關閉狀態,並驅動配電腔風扇的同時停止對流風扇,以此交替加熱進行控制的交替加熱控制階段;交替加熱控制階段的進行時間達到規定時間時,對是不是烹調結束前的所定時間進行判斷的時間確認階段;如果判斷為烹調結束前的所定時間,則同時以加熱器和微波進行加熱,在關閉阻尼件,切斷配電腔和烹調腔之間空氣流動的狀態下,驅動配電腔風扇和對流風扇,讓烹調腔內的潮氣向外排出的最大加熱控制階段。本發明在微波爐進行聯合模式的過程中,驅動對流風扇,把烹調腔的潮氣從微波爐上部面板的排氣口排向外部。
文檔編號F24F7/02GK1888641SQ20051001394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7日
發明者金炳洙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