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電子腕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9:49:29
動能電子腕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能電子腕帶,包括呈條狀或帶狀的腕帶本體(2),所述腕帶本體(2)上還固定連接有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所述電能產生裝置包括微型發電機(6)、固定連接在微型發電機(6)轉子上的飛陀(7)和輸入端與微型發電機(6)輸出級相連的AC/DC轉換晶片(9),AC/DC轉換晶片(9)的輸出端連接RFID電子晶片。本發明使得醫療用標示腕帶的信息讀、寫便捷,同時不存在電量耗盡的問題,有利於保證本發明能夠長期正常運行。
【專利說明】動能電子腕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用標示腕帶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動能電子腕帶。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地震、泥石流、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生產事故頻發,在這些應急醫療急救過程中,尤其是在傷員較多的情況下,由於傷員較多,且情況緊急,為了方便對病人的收治情況進行統計和病人病情的標示,近年來開發出了醫療用標示腕帶,並運用RFID電子標籤技術,RFID電子標籤分為有源電子標籤、無源電子標籤和半有源電子標籤,有緣電子標籤以其具有的遠距離自動識別特性在最近幾年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和廣泛的運用。
[0003]RFID有源電子標籤通常為一體式封裝,以使其內部元件獲得良好的水、氣體等阻隔性能,但由於封裝得到的一體式結構使得其內置電池不可更換,導致單個RFID有源電子標籤的使用壽命通常很短,這樣,不利於RFID有源電子標籤醫療用標示腕帶用戶的使用成本控制和信息管理。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由於封裝得到的一體式結構使得其內置電池不可更換,導致單個RFID有源電子標籤的使用壽命通常很短,這樣,不利於RFID有源電子標籤醫療用標示腕帶用戶的使用成本控制和信息管理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動能電子腕帶。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動能電子腕帶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動能電子腕帶,包括呈條狀或帶狀的腕帶本體,所述腕帶本體上還固定連接有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所述電能產生裝置包括微型發電機、固定連接在微型發電機轉子上的飛陀和輸入端與微型發電機輸出級相連的AC/DC轉換晶片,AC/DC轉換晶片的輸出端連接RFID電子晶片。
[0006]具體的,設置的飛陀即為重心不在其與微型發電機轉子連接點上的塊狀物體,當本發明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佩戴在病人手腕、腳腕或者胸前時,隨著病人的移動,飛陀在重力的作用下做類單擺運動,這樣,微型發電機的轉子隨飛陀一起運動,微型發電機的轉子在運動過程中切割磁感線而產生電勢,電勢作用於AC/DC轉換晶片,在AC/DC轉換晶片的輸出端輸出直流電以驅動RFID電子晶片工作,設置的AC/DC轉換晶片可採用型號為ME8304的交-直流轉換器,此轉換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能夠防止啟動瞬間輸出電壓過衝等優點,適用於本發明啟動頻繁的特性。
[0007]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RFID電子晶片包括信號端通過信號傳輸線相連的RFID電子標籤晶片和內存,所述RFID電子標籤晶片和內存的電能輸入端分別通過導線連接AC/DC轉換晶片的輸出端。
[0008]RFID電子標籤晶片用於與外圍設備(閱讀器)之間的通訊,設置的內存用於存儲病人信息,使用外圍設備(閱讀器)能夠方便的完成本發明存儲信息的讀、寫功能。
[0009]所述腕帶本體上設置有外凸部,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均封裝在外凸部內。
[0010]外凸部中具有不會限制所述飛陀運動的空腔,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內嵌封裝設置形式,有利於在病人解除液體或者出汗等的情況下,避免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與液體接觸,有利於保證本發明長期穩定工作。
[0011]所述帶狀腕帶本體呈帶狀,且腕帶本體的一個自由端上設置有具有蘑菇形勾帶的勾面,另一個自由端上設置有具有針織型絨帶的絨面。
[0012]此結構形式,可使得本發明根據患者佩戴部位的尺寸線性調整由腕帶本體形成的箍狀體的大小,有利於患者佩戴本發明的舒適性,同時,勾面和絨面結構形式的設置,使得腕帶本體兩個自由端連接扣合強力,撕揭強力大,有利於防止本發明從病人身上輕易脫落。
[0013]所述腕帶本體的表面上還設置有病情程度標識牌,所述病情程度標識牌的數量為4個。
[0014]4個顏色可分別表示傷病人員傷病程度為輕度、重度、極重度和病人死亡四種狀況,將傷病情況劃分成四個等級,便於醫護人員使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病人基本的病情情況;可撕設置使得每個腕帶都能滿足不同的病人,即判斷出病人的傷病情況後留下反映病人傷病嚴重性特定顏色的病情程度標識牌,撕去其餘三個。
[0015]所述腕帶本體的最外側還設置有一層強度加強層,所述強度加強層為內嵌纖維的氟橡膠。
[0016]設置的強度加強層旨在增加外殼的耐磨性和抗尖銳物件破壞的能力,纖維具有重量輕、強度大、耐磨性好的特點,氟橡膠具有抗老化能力好、重量輕和柔韌性好的特點。
[0017]所述外殼加強層的厚度範圍在0.5毫米至2毫米範圍內。
[0018]此厚度設置旨在在強度加強層發揮增加外殼耐磨性和抗尖銳物件破壞能力的同時,選取較小的厚度範圍,以保證本發明與外界相應閱讀器之間的無線通信質量。
[0019]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設置的電能產生裝置為RFID電子晶片提供電能,而飛陀在輕微晃動下即能做類單擺運動,從而使得AC/DC轉換晶片輸出直流電,以驅動RFID電子晶片工作,這樣,相較於現有有源RFID電子晶片,本發明不存在電量耗盡的問題,本發明能夠長期正常運行。
[0020]2、本發明採用採用有源RFID電子電子晶片,使得醫療用標示腕帶的信息讀、寫便捷:本發明與閱讀器的距離為幾十米時任然能夠完成信息的寫入和讀出,便於醫院對病人的管理,更好的發揮醫療用標示腕帶對病人的標示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中,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標記分別為:1、外凸部,2、腕帶本體,3、勾面,4、絨面,5、病情程度標識牌,6、微型發電機,7、飛陀,8、RFID電子標籤晶片,9、AC/DC轉換晶片,10、內存。
【具體實施方式】[0023]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結構不僅限於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動能電子腕帶,包括呈條狀或帶狀的腕帶本體2,所述腕帶本體2上還固定連接有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所述電能產生裝置包括微型發電機6、固定連接在微型發電機6轉子上的飛陀7和輸入端與微型發電機6輸出級相連的AC/DC轉換晶片9,AC/DC轉換晶片9的輸出端連接RFID電子晶片。
[0024]具體的,設置的飛陀7即為重心不在其與微型發電機6轉子連接點上的塊狀物體,當本發明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佩戴在病人手腕、腳腕或者胸前時,隨著病人的移動,飛陀7在重力的作用下做類單擺運動,這樣,微型發電機6的轉子隨飛陀7 —起運動,微型發電機6的轉子在運動過程中切割磁感線而產生電勢,電勢作用於AC/DC轉換晶片9,在AC/DC轉換晶片9的輸出端輸出直流電以驅動RFID電子晶片8工作,設置的AC/DC轉換晶片9採用型號為ME8304的交-直流轉換器,此轉換器具有體積小、功耗低、能夠防止啟動瞬間輸出電壓過衝等優點,適用於本發明啟動頻繁的特性。
[0025]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改進,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RFID電子晶片包括信號端通過信號傳輸線相連的RFID電子標籤晶片8和內存10,所述RFID電子標籤晶片8和內存10的電能輸入端分別通過導線連接AC/DC轉換晶片9的輸出端。
[0026]RFID電子標籤晶片8用於與外圍設備(閱讀器)之間的通訊,設置的內存10用於存儲病人信息,使用外圍設備(閱讀器)能夠方便的完成本發明存儲信息的讀、寫功能。
[0027]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腕帶本體2上設置有外凸部1,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均封裝在外凸部I內。
[0028]所述帶狀腕帶本體2呈帶狀,且腕帶本體2的一個自由端上設置有具有蘑菇形勾帶的勾面3,另一個自由端上設置有具有針織型絨帶的絨面4。
[0029]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內嵌封裝設置形式,有利於在病人解除液體或者出汗等的情況下,避免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與液體接觸,有利於保證本發明長期穩
定工作。
[0030]勾面3和絨面4的設置,可使得本發明根據患者佩戴部位的尺寸線性調整由腕帶本體2形成的箍狀體的大小,有利於患者佩戴本發明的舒適性,同時,勾面3和絨面4結構形式的設置,使得腕帶本體2兩個自由端連接扣合強力,撕揭強力大,有利於防止本發明從病人身上輕易脫落。
[0031]實施例4: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腕帶本體2的表面上還設置有病情程度標識牌5,所述病情程度標識牌5的數量為4個。
[0032]所述腕帶本體2的最外側還設置有一層強度加強層,所述強度加強層為內嵌纖維的氟橡膠。
[0033]所述外殼加強層的厚度為1.5毫米。
[0034]4個顏色可分別表示傷病人員傷病程度為輕度、重度、極重度和病人死亡四種狀況,將傷病情況劃分成四個等級,便於醫護人員使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病人基本的病情情況;可撕設置使得每個腕帶都能滿足不同的病人,即判斷出病人的傷病情況後留下反映病人傷病嚴重性特定顏色的病情程度標識牌,撕去其餘三個。
[0035]設置的強度加強層旨在增加外殼的耐磨性和抗尖銳物件破壞的能力,纖維具有重量輕、強度大、耐磨性好的特點,氟橡膠具有抗老化能力好、重量輕和柔韌性好的特點
厚度設置旨在在強度加強層發揮增加外殼耐磨性和抗尖銳物件破壞能力的同時,選取較小的厚度範圍,以保證本發明與外界相應閱讀器之間的無線通信質量。
【權利要求】
1.動能電子腕帶,包括呈條狀或帶狀的腕帶本體(2),其特徵在於:所述腕帶本體(2)上還固定連接有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所述電能產生裝置包括微型發電機(6)、固定連接在微型發電機(6)轉子上的飛陀(7)和輸入端與微型發電機(6)輸出級相連的AC/DC轉換晶片(9),AC/DC轉換晶片(9)的輸出端連接RFID電子晶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其特徵在於,所述RFID電子晶片包括信號端通過信號傳輸線相連的RFID電子標籤晶片(8)和內存(10),所述RFID電子標籤晶片(8)和內存(10)的電能輸入端分別通過導線連接AC/DC轉換晶片(9)的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其特徵在於,所述腕帶本體(2)上設置有外凸部(1),RFID電子晶片和電能產生裝置均封裝在外凸部(I)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帶狀腕帶本體(2)呈帶狀,且腕帶本體(2)的一個自由端上設置有具有蘑菇形勾帶的勾面(3),另一個自由端上設置有具有針織型絨帶的絨面(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其特徵在於,所述腕帶本體(2)的表面上還設置有病情程度標識牌(5),所述病情程度標識牌(5)的數量為4個。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個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其特徵在於,所述腕帶本體(2)的最外側還設置有一層強度加強層,所述強度加強層為內嵌纖維的氟橡膠。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動能電子腕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加強層的厚度在0.5毫米至2毫米範圍內。
【文檔編號】H02K7/18GK103632188SQ201310581452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許曉航 申請人:成都北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