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金一南的苦難輝煌讀後感500字

2023-10-04 08:09:34

  《苦難輝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下面是整理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苦難輝煌讀後感一:

  《苦難輝煌》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對黨的早期歷史進行了全景揭示和深入剖析,視角獨特,史料新鮮,語言生動,是一本掌握和熟悉黨的早期歷史不可多得的好書。

  按照部機關開展學習型黨支部讀書學習活動的安排,近一個月來,認真閱讀,細細品味,書中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縱橫交錯的歷史事件和翻雲覆雨的是非對錯,深深吸引著我。全書共12章494頁,概況起來,主要闡述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最深重的苦難。黨的早期歷史,就是一部悲傷史、血淚史,也是一部痛苦史、災難史。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1924年,在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指引下,掀起了洶湧澎湃的大革命洪流,國、共兩黨的先進分子並肩戰鬥,為北伐戰爭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1926年,「中山艦事件」發生,形勢急轉直下,蔣介石、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共產黨人被迫退出第一軍、退出國民黨中央,接受「整理黨務案」,全面退讓。1927年,「四.一二」、「清黨」、「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共產黨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死難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工農群眾和其他革命人士,就達337000人。至1932年,達100萬以上。羅亦農、趙世炎、陳延年、李啟漢、蕭楚女、鄧培、向警予、彭湃、張太雷、瞿秋白、惲代英、方志敏等大批中共的優秀領導人皆被殺害。蔣介石用屠刀在中國製造白色恐怖,中國革命轉入低潮,開始了在苦難中的艱苦奮鬥,在黑夜中的苦苦求索。

  二、最忠誠的信仰。在革命陷入低潮,最忠誠的信仰支撐著革命志士;在最殘酷的現實面前,也是忠誠的信仰指引中國革命獲得勝利。1927年,是中國共產黨最困難的一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後,汪精衛又發動了「七一五」事變,共產黨人到處被通緝、被屠殺、被囚禁。歷史不該忘記,在蔣介石高舉的屠刀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流血犧牲,勇往直前,沒有退縮。八一南昌起義前,賀龍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他說「我完全聽共產黨的命令,黨要我怎麼幹就怎麼幹。」也是在越來越濃重的白色恐怖下,中共中央特批葉劍英為正式黨員。八一南昌起義當天,陳毅在漢口,他聽說後,星夜疾行、跑步追趕上了起義隊伍。紅軍20師師長胡天陶,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被俘,讓國民黨人大吃一驚的是,他的身上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而在國民黨的威逼利誘下,他始終只有一個「不」字。還有瞿秋白、方志敏、劉疇西等紅軍高級將領,戰敗被俘後,在敵人以友情、以官爵、以監禁、以死亡的利誘和威脅面前,意志堅忍不拔,信仰無比忠誠,最後從容就義,為國捐軀。正是成千上萬個英勇不屈的共產黨人,用對祖國無限的愛、對共產主義無限的忠,象一顆划過黑暗天空的流星,在艱難困苦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強。

  三、最耀眼的輝煌。毛澤東曾說: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1935年1月15日,在貴州遵義柏公館召開的遵義會議,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的標誌。此後,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通過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逐步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1935年10月,成功北上,到達陝北吳起鎮,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二萬五千裡長徵是紅軍的大勝利,也是中國革命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毛澤東所說: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奠定了西安事變、國共合作、抗日戰爭勝利和解放戰爭勝利的基石,中國革命掀開了光輝燦爛的嶄新一頁。

  讀罷此書,掩卷深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常常一遍遍地回味書中情節,為一個個奮不顧身的共產黨員而感動,為一件件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而感慨,為我們黨走過的艱難險阻而嘆息,更為我們黨取得的輝煌業績而自豪。無形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精神教育。而我最難忘的,莫過於書中記錄的革命前輩們,在異常艱難險惡的情況下,牢記黨的重託,以黨的事業為重,排除萬難,不懼威逼利誘,不怕流血犧牲,信仰堅定,對黨忠誠,成功完成了黨交給的一個又一個任務,為爭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憶往昔,看今朝。追憶歷史,緬懷英烈,為的是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更加明白自己身上的歷史重擔。無數革命先烈,已經用他們的智慧和生命出色的完成了歷史交付他們的使命,造就了苦難中國的涅槃重生,換來了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而現在的我們,是改革發展大潮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共產黨員,是新時代的中流砥柱,更應當勇挑時代重擔,更應該在突飛猛進的社會主義建設洪流中奉獻青春力量。

  一是要勤學黨史,秉承堅定純潔的黨性。忘記過去等於背叛自己。越是外部環境複雜,越要加強黨的光榮歷史教育使黨員幹部時刻做到頭腦清醒,不為名所惑,不為利所誘,堅定立場,廉潔奉公。每位黨員都應自覺學黨史,用黨史,進一步堅定信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聆聽黨的教誨,遵守黨的紀律,牢記黨的重託,永葆革命本色,把紅旗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二是要常思先烈,保持勤政廉潔的作風。學習黨史中的英烈,在當代,具有更加特殊和重要的意義及作用。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經濟的跨越式前進,大國強國地位的確立,這足以令先輩們欣慰,然而,令人痛心的卻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迅速膨脹的物質欲望、享樂主義卻在不少黨員幹部身上肆意蔓延,破壞黨風,侵蝕隊伍。最終不僅毀壞了黨員幹部在人民群眾中的聲譽,也斷送了個人的前途和家庭幸福。因此,膜拜革命先烈,回顧黨的歷程,追本溯源,時時做到警鐘長鳴,處處保持冷靜頭腦,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去貪念,樹正氣,愛崗敬業,勤儉奉公,廉潔為民,在自己的崗位上塑造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立足現實,勇挑富國強民的重任。時代總是在進步,要發展。每一代人,無形中都被賦予了特定時代的歷史重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身為執政黨中的一員,要目光遠大,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勇擔重任,將個人的成長和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要聽從黨的召喚,服從黨的需要,為國家和人民利益,承擔責任,履行義務,這才無愧一名共產黨員的稱呼,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培養。

  經過61年的建設發展,經過31年的改革開放,新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我們不會忘記,無數革命先烈們的英勇奮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也不應忘記,中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方還有很多困難需要我們去克服,但工作再重,生活再累,日子再苦,即使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彎路,但和20世紀初的早期共產黨員相比較,還有什麼不能戰勝的困難、有什麼不能化解的委屈和不能克服的難題呢?所以,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都要以堅強的黨性,以滿腔的熱情,紮實工作,奮力拼搏,不辜負曾經為建立新中國而犧牲的無數英烈,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力拼搏,貢獻力量。

  苦難輝煌讀後感二:

  在2011這個金秋十月,公司組織我們閱讀了由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撰寫的《苦難輝煌》這本書。

  打開這本沉甸甸的書,一個偉大的時代畫卷便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了---歷史烽煙中、崢嶸歲月裡,無數革命先輩、共產黨人在探求救國救民、民族獨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捨生忘死。在經歷了無數的困苦和磨難、挫折與失敗後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饒、永不放棄……讀完此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從苦難到輝煌,中國歷史經歷了百年曆程。歷史告訴我們,革命道路不是從輝煌走向輝煌,從勝利走向勝利,它是一個從失敗走向勝利,從苦難走向輝煌的一個歷程。歷史經驗證明,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是光明坦途,而一定充滿坎坷,需要我們實事求是、腳踏實地、邊摸索邊前進,強者是從不會因為困難而放棄自己追求的事業的。

  《苦難輝煌》這本書,詳細、生動、真實地描繪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前後的歷史。記錄了眾多我們敬仰和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朱德、陳毅、李立三、張國燾、蔣介石等等。同時也描寫了許許多多迄今默默無聞的英雄們。作者以真實的筆觸,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偉人其實也是凡人,他們也不會天生正確,也會犯錯誤,也會打敗仗。是什麼力量支持著他們在革命道路上,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卻永不放棄,最終走向勝利?---是信仰的無窮力量!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

  金一南教授說:當一個民族走向強大的時候,絕不僅僅是物質的強大,絕不僅僅是腰包裡塞滿了錢,你就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信仰珍貴的年代,有什麼能讓我們感動?有什麼值得我們崇敬?有什麼能讓我們追隨?答案是: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再沒有拋頭顱灑熱血的機會,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工作當中,做平凡的英雄。在現在這個信息科技的時代,什麼都可以複製,連成功都是可以複製的,但是革命先輩的精神是不能複製的,革命時代雖然過去了,但革命精神不能丟。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須識時勢。縱觀百年歷史,你會發現,歷史給了國民黨很多機會,他沒抓住,歷史給了共產黨很少機會,但他抓住了。有誰會相信,當初只剩幾千人的隊伍會創造出一個新中國呢!回顧中國百年曆程,這是部動蕩不已的歷史,你可以說他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滿,但你必定驚嘆它的光榮與夢想,它的熱血與獻身!

  作為我們這一代出生在和平年代,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的年輕人,我們缺乏的是什麼?就是信仰!信仰是什麼?契科夫說:當喉嚨發乾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以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仰。當初無數革命先輩能捨生忘死,拋頭顱灑熱血,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犧牲,就是信仰的無窮力量。作為今天的80後90後,就如生長在溫室中的花草,沒有經歷過陽光、風雨的洗禮,是多麼的脆弱不堪。在如今這個科技、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依然應當堅信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大中國正在世界的東方崛起,是我們這代人到了該吃點苦頭的時候了。我們作為後來人,正在續寫歷史,我們要義無反顧地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和創造者。在政治上要追求進步;在工作中要敬業愛崗;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在生活中要奉獻愛心,要讓信仰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苦難輝煌讀後感三

  《苦難輝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歷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的書,是第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為大散文欣賞的歷史圖書。這本書必須細細品讀,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為,字裡行間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歷史事件犬牙交錯,是非對錯翻雲覆雨。

  這本書的客觀性讓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讀過的一些歷史書籍往往對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賦予了片面或單一的主觀色彩,雖然讀起來省事,但是並不見得符合歷史的真相。金一南認為,歷史的真相也許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沒有辦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來描繪,我們只能儘量還原歷史的真實,儘管這真實可能很殘酷、很費解或者很令人尷尬,但歷史就是個複雜的多面體。《苦難輝煌》這本書詳細、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前後的歷史畫卷,描繪了眾多我們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澤東、陳毅、彭德懷、等等,同時也描寫了眾多迄今仍默默無聞的英雄。掩卷而思,不禁感嘆:偉人其實也是凡人,沒有神的智慧與力量,不會天生正確,他們也會犯錯誤,他們也會打敗仗,他們也會發脾氣,,只是被太多的影視文學作品美化、提純或剪切了,反倒給人一種距離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嘆:這些偉人的的確確又不是凡人,無數次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鋼鐵般意志和體魄的人,有人曾沿當年紅軍長徵路線體驗了一把,但是只能體驗險惡的地理環境,卻無論如何體驗不了當年險惡的人文環境,頭上數十架飛機轟炸,數十萬敵人圍追堵截,隨時需要做出抉擇,而這抉擇隨時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生理與心理始終處於極限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犧牲的、掉隊的、逃跑的、叛變的佔了絕大多數,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幾千人,而就是這幾千人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這本書讓我更加敬重歷史的偉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