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檢測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的流體的系統和方法
2023-10-04 00:38:44 1
專利名稱:用於檢測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的流體的系統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現場設備的狀況的監控。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用於檢測 現場設備中流體的存在的系統。
背景技術:
在許多工業裝置中,控制系統用來監控和控制庫存、工藝和類似過程。 典型的控制系統包括中央控制室和在地理位置上遠離控制室的多個現場 設備。現場設備採用模擬或數字通信裝置將工藝數據通信給控制室。
傳統上,已經採用二線式雙絞線電流迴路將模擬現場設備連接至控制 室,且每個現場設備都釆用單個二線式雙絞線迴路連接至控制室。位於現 場設備殼體內的是用於將雙絞線電流迴路連接至現場設備內的電路的端
子。該區域稱為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通常,接近20至25伏的電壓差保持 在兩條線之間,並且4毫安與20毫安(mA)之間的電流流過迴路。模擬現場 設備通過將流過電流迴路的電流調製為與所感測的過程變量成比例的電 流來將信號傳遞至控制室。接收裝置測量通常位於控制室中的負載電阻器 兩端的電壓,以確定所調製的電流的大小。
而傳統的現場設備僅能夠執行一種功能,近來,將數字數據疊加在電 流迴路上的混合系統已經用在分布式控制系統中。可尋址遠程傳感器數據 公路和美國儀表協會(ISA)現場總線SP50標準將數字載波信號疊加在電 流迴路信號上。HART標準採用頻移鍵控(FSK)技術在電流迴路上傳輸數字 數據,並以1200波特和2400波特(baud)的頻率運行。用於在電流迴路上 通信數字信息的公共協議為FoundationFieldbus、 Profibus和DeviceNet。通 常,這些系統以比HART協議高得多的頻率下運行。數字載波信號可以用 來發送次級信息和診斷信息。在載波信號上提供的信息的例子包括次級過 程變量(secondary process variables)、診斷信息(諸如傳感器診斷、設備診斷、 布線診斷、過程診斷和類似診斷)、操作溫度、傳感器溫度、校正數據、設備ID號碼、結構信息等。因此,單個現場設備可以具有多種輸入和輸出變
量,並可以執行多種功能。
現場設備通常位於在物理上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且一個潛在的問題 是流體在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的積聚。接線盒區中流體的存在可能對位 於接線盒區中的端子和線路具有腐蝕影響,最終引起現場設備故障。然而, 周期性地檢查每個現場設備是困難的並且耗費時間的。因此,有利的是設 計一種用於自動檢查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流體的存在的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檢測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的流體的系統和方
法。電流迴路上產生AC測試信號,並且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根據所
測量的AC電壓大小可以檢測由現場設備端子之間存在的流體產生的增加
的阻抗。
圖1是朝向圖示的端子位置開口的現場設備的透視圖; 圖2是位於現場設備中的部件的功能塊圖; 圖3是被現場設備採用的電流調節器電路的電路圖; 圖4是說明在存在端子洩露的情況下通過電流迴路連接至控制室的現 場設備的電路圖5是說明在現場設備中用來產生AC測試信號和產生的AC電壓大 小的部件的連接的功能性塊圖;以及
圖6是說明檢測現場設備的接線盒中流體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說明現場設備10,所述現場設備包括殼體12、傳感器板14、電 路板16和接線盒17(所述接線盒包括由18a和18b表示的至少兩個端子)。 傳感器板14測量過程變量(如,壓力、溫度、流量等),並將所測量的過 程變量轉化為電信號。採用傳統的4mA-20mA模擬通信技術、或數字通信 協議(如,HART)的某些形式,電路板14將由傳感器板12提供的信號轉化成能通信給控制室的信號。來自控制室的配線通過現場導線管埠 20進
入現場設備10,並連接至接線盒17內的端子18a和18b。
接線盒17包括允許蓋子21放在接線盒17上的螺紋。理想的是,殼 體12和蓋子21用來防止端子18a和18b受到外界因數(如積聚在接線盒 17中的流體)的影響。儘管進行了這些努力,但是流體仍人可能滲透和積 聚在接線盒17內。在接線盒17中存在流體可能對端子18a和18b具有腐 蝕影響。端子18a和18b上的腐蝕可能不利地影響現場設備10和控制室 之間的通信(如圖4所示)。因此,檢査接線盒17內的流體的能力將會非常 有用。
圖2為功能塊圖,說明所監控的過程變量在被通信至控制室之前如何 在現場設備10中被處理。如圖2所示,傳感器板14包括傳感器設備22 和模擬數字轉換器24,且電路板16包括微處理器26和通信晶片組28。 傳感器設備22測量諸如壓力或溫度的過程變量,並將所測量的過程變量 轉換成模擬信號。傳感器設備22將表示感測的過程變量的模擬信號提供 至A/D轉換器24, A/D轉換器24將模擬信號轉換成被提供至微處理器26 的數位訊號。微處理器26 (也稱為微控制器)廣義上涉及能夠進行計算並與 其它部件進行通信的裝置。微處理器26可包括用於存儲由所連接的裝置 提供的輸入的存儲器件。在微處理器26的請求下,通信晶片組28將從微 處理器26接收的信號轉換成可以通信至控制室的信號。
在一個實施例中,通信晶片組28通過調節在端子18a和18b之間提 供的4mA-20mA之間的電流來與控制室進行通信,其中由通信晶片組28 提供的電流的大小表示所感測的過程變量的大小。此外,通信晶片組28 可以通過將數位訊號疊加在標準的4mA-20mA信號上(即,採用熟知為 HART協議的協議)來與控制室進行通信。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通信晶片組 28可以採用諸如Foundation Fieldbus或者Profibus的其它數字通信協議來 數字地通信所有數據。
圖3為說明電流調節器電路30的實施例的電路圖,該電流調節器電 路30位於通信晶片組28 (如圖2中所示)中,該通信晶片組28將由微處理 器26(仍然如圖2中所示)提供的輸入轉換成模擬信號或數位訊號,所述模 擬信號使用4mA-20mA迴路電流而被提供至控制室。電流調節器電路30包括輸入端子VTXA和輸入端子VMSB、電容器C1、 C2、 C3、 C4禾BC5、 電阻器R0 (也稱為電流調節器電阻器RO)、 Rl、 R2、 R3、 R4、 R5、 R6、 R7、 R8和R9、運算放大器OpAmpl、電晶體Ql和Q2以及連接至端子 18a禾B 18b的輸出端子+PWR和-PWR。輸入由微處理器26在輸入端子 VTXA和VMSB處提供,而輸出通過輸出端子+PWR和-PWR提供至控制 室。
電流調節器電路30根據在輸入端子VTXA和VMSB處接收的輸入 來調節通過電阻器R0產生的電流。由微處理器26提供給輸入端子VMSB 的信號表示所感測的過程變量,並且提供至輸入端子VMSB的信號的大小 表示通過電阻器R0提供的4mA-20mA電流的大小。即,電流調節器電路 30根據在輸入端子VMSB處提供的信號改變通過電阻器R0提供的在4mA 和20mA之間的電流。
除了由電流調節器電路30根據表示所感測的過程變量的輸入而提供 的4mA-20mA模擬電流調節之外,電流調節器電路30還可以調節通過電 阻RO的電流,以將數位訊號通信給控制室。在這個示例中,數位訊號由 微處理器26在輸入端子VTXA處提供至電流調節電路。
在一個實施例中,數位訊號釆用HART通信協議被通信到控制室。此 協議採用頻移鍵控(FSK)在電流迴路上傳輸數字數據。在HART通信中, 在VTXA處提供的輸入在1200赫茲(Hz)或2400Hz的頻率下將4mA-20mA 電流調製大約士0.5mA。在1200 Hz的頻率下調製電流表示低或"0"數字 信號,在2400 Hz的頻率下調製電流表示高或"1"數位訊號。在另一個 實施例中,代替使用4mA-20mA電流調節的模擬通信,現場設備10採用 熟知的Foundation Fieldbus與控制室數字通信。雖然本發明也可應用到採 用數字通信的實施例中,但是本公開的大部分描述了現場設備IO通過標 準的4mA-20mA模擬信號與控制室通信的實施例。如以下參照圖4更詳細 地說明,本發明使用現場設備10的數字通信能力以檢測接線盒中流體的 存在。
圖4是說明現場設備10至監控站或控制室32的連接的電路圖。出於 簡化此電路的目的,只顯示可響應於與控制室32通信的元件。因此,現 場設備10由電流調節電路30 (這裡模擬為理想的電流源)以及端子18a和18b表示。控制室32在這裡模擬為包括DC電源Vcc、測量電阻器RM1、 測量設備36和顯示單元38。現場設備10通過絞合電纜或雙線(wire pair) 40連接到控制室32。電容器Cc表示由雙絞合線40產生的電容。
為了與現場設備10模擬通信,DC電源Vcc在兩個線之間保持大約 20-25伏的電壓差,並且4毫安與20毫安培(mA)之間的電流運行通過 電流迴路。電流調節電路30調節將提供給端子18a和18b的電流的大小 調節到與所感測的過程變量成比例的值。由電流調節電路30提供到端子 18a和18b的電流的大小大約等於由雙絞合線40提供給控制室32的電流 的大小。接收裝置36被DC耦合以測量在測量電阻器RM1兩端產生的電 壓。所測量的電壓表示由現場設備10提供的電流的大小,並且因而表示 所測量的過程變量的值的大小。
為了在現場設備10與控制室32之間進行數字通信,電流調節電路30 將數位訊號疊加在電流迴路上。例如,如以上參照圖3所述,HART數字 通信協議在1200Hz或2400Hz的頻率下將4mA-20mA電流調製大約 士0.5mA以表示數位訊號。測量裝置36也被AC耦合以接收由現場設備10 傳輸的數字信息。艮P, 士0.5mA的電流調製(在HART應用中使用)由測量 裝置36檢測,測量裝置36測量電阻器R^兩端產生的AC電壓的大小。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手持式測量裝置連接在端子18a和18b兩端,以接收 由現場設備IO傳輸的數字信息。
流體在端子18a和18b之間的存在可以通過洩露電阻器RL、洩露電容 器CL和流體電阻器RF來模擬。洩露電阻器R^和洩露電容器Ci模擬流體 和端子之間的界面,並且通常較大。例如,洩露電阻器RL可以具有大約1 兆歐姆(MQ)的值,而洩露電容器可以具有大約為1微法OiF)的值。流體電 阻根據流體變化,但是通常低於洩露電阻(例如,1千歐姆(kQ))。大洩露 電阻和洩露電容導致DC信號相對地不受接線盒區17中流體的存在的影 響。然而,使用由電流調整電路30產生的用於數字通信的AC信號可以 檢測由端子18a和18b之間流體的存在所產生的全部阻抗(即,電阻和電容 的結合)。
例如,如果現場設備IO使用HART標準通信,那麼電流調節電路30 在1200 Hz或2400 Hz的頻率下產生士0.5mA的AC測試電流。對於接線盒區17沒有流體存在的情況(即,沒有端子洩露),洩露電阻器R^洩露電 容器CL和流體電阻器Rr從電路中移除。如果不考慮電纜電容Ce,那麼由
電流調節電路30在2400Hz的頻率下產生的士0.5mA的AC測試電流產生 在測量電阻器RM1 (假設電阻器RM1具有大約250歐姆的值)兩端產生的 ±125mV信號。如果考慮電纜電容Ce,由現場設備10在2400Hz的頻率下 產生的士0.5mA的AC測試電流使測量電阻器RM1兩端產生的AC電壓信號 的大小減小到士117mV。
如果在接線盒區17中存在流體,那麼如圖4所示,洩露電阻器RL、 洩露電容器CL和流體電阻RF連接在端子18a和18b之間。在接線盒區17 中的流體產生增加的阻抗的情況下,由電流調節電路30在2400Hz頻率下 產生的土0.5mA的AC測試電流使在測量電阻器RM1兩端產生的AC電壓信 號的大小減小到士90mV。因而,由接線盒區17中流體的存在所產生的增 加的阻抗使得可檢測在測量電阻器RM,兩端測量的AC電壓大小的減小。 此可檢測的AC電壓信號大小的減小允許本發明確定現場設備10接線盒 區17中是否存在流體。
圖5說明實施例的功能塊圖,其中檢測接線盒區17中的流體所需要 的部件局部地位於現場設備10中(與參照圖4所述的實施例不同,在圖5 中在控制室32內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部件包括接線盒17、端子18a 和18b、電流調節電路30、 AC耦合測量設備42和電源44。
如參照圖4所述,控制室32在端子18a和18b之間提供大約20-25 伏特電壓。電源44連接在端子18a和18b之間,並且使用由控制室32提 供的20-25伏特電壓以將調節的電源(標記為PWR)提供給位於現場設備10 中的設備和部件(例如,微處理器26、電流調節電路30和AC測量電路46)。
電流調節電路30被連接以接收來自微處理器26的輸入,並且調節提 供到端子18a和18b的電流(如參照圖3所述)。如參照圖3所述,從微處 理器26接收的輸入可以包括表示被感測的過程變量的信號以及數位訊號。 在本發明中,微處理器26可以周期性地指示電流調節器電路30以預定頻 率產生AC測試信號,以確定接線盒中是否存在流體。可選地,現場設備 10可以接收來自控制室32的請求,所述請求指示現場設備10產生AC測 試信號並且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AC測量設備42被連接以監控響應於AC測試信號而產生的AC電壓 大小,所述AC測試信號由電流調節電路30產生。在一個實施例中,AC 耦合測量設備被安裝在與電流調節電路30相同的特定用途集成電路 (ASIC)。
如圖5所示,AC測量設備42電連接在電流調節器電路30和端子中 的一個(在此情況中是端子18b)之間。AC測量設備42可以包括測量電阻 器(未顯示)和AC耦合測量設備(為顯示)。測量電阻器兩端產生的、響應於 AC測試信號而產生AC電壓大小通過AC耦合測量設備來測量。
如圖5所示,AC測量設備42也被連接以為微處理器26提供測量的 AC電壓大小,微處理器26可以本地存儲所測量的值,或者通過電流調節 電路30數字地通信所測量的值到控制室32。另外,微處理器26可以根據 所測量的AC電壓大小確定是否啟動警報或通知控制室32,所述報警或通 知指示在接線盒17中檢測到流體的存在。所述確定可以基於相對AC測 試信號所測量的先前的AC電壓大小而做出,或可以基於預先編程的閾值 水平來做出,微處理器26使用所述預先編程的閾值水平來確定在接線盒 中是否存在流體。
圖6是一種用於檢測現場設備10的接線盒區17中的流體的方法的流 程圖。在步驟50中,初始AC測試信號以選定的頻率被初始化。初始測 試信號可以應控制室32的請求被初始化,或在現場設備10安裝時(即,當 接線盒17中不存在流體時)被自動初始化。
在步驟52中,響應於初始AC測試信號來測量初始AC電壓大小。如 上所述,AC電壓大小測量可以在現場設備10中內部地進行(如圖5所示), 或在控制室32中(如圖4所示)進行。
在步驟54中,將初始AC電壓大小存儲到存儲器。在一個實施例中, 在現場設備10中本地測量的初始AC電壓大小被通信到微處理器26,微 處理器26本地存儲測量的初始AC電壓大小。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微處 理器26指示通信晶片組28將所測量的AC電壓大小通信到控制室32,控 制室32繼續將所測量的值存儲到位於控制室32內的存儲器。如果AC電 壓大小測量由控制室32完成,那麼控制室32將所測量的值存儲到位於控 制室32內的存儲器。在步驟56中,隨後的AC測試信號在與初始AC測試信號相同的頻率 下被初始化。再一次,隨後的AC測試信號可以應控制室32的請求下被 初始化,或者由現場設備10被本地初始化。例如,現場設備10可以周期 性地初始化隨後的AC測試信號以確定是否流體存在於接線盒17中。
在步驟58中,響應於隨後的AC測試信號而測量隨後的AC電壓大小。 隨後被測量的AC電壓大小可以通過現場設備IO(如圖5所示)本地測量, 或在控制室32測量(如圖4所示)。
在步驟60中,隨後測量的AC電壓大小被存儲到存儲器。隨後測量 的AC電壓大小可以本地存儲在位於現場設備10內的存儲器中,或者可 以通過通信晶片組28通信到控制室32。
在步驟62中,通過比較初始AC電壓大小(表示沒有流體存在於接線 盒區17中的情況)與隨後測量的AC電壓大小,來檢測接線盒區17中流體 的存在。隨後測量的AC電壓大小可以直接與初始AC電壓大小進行比較, 或可以與基於初始電壓大小所確定的閾值進行比較。
在步驟64中,根據步驟62中所做出的確定,產生關於在現場設備10 的接線盒區中流體的存在的通知或警報。如果所述確定是在現場設備10 中做出的,那麼使用現場設備10的數字通信能力將所述通知通信到控制 室32。
參照圖6所述的方法是檢測現場設備10的接線盒17中流體的存在一 種方法。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不是產生初始AC測試信號並測量產生的 AC電壓大小,而是在系統初始化時用戶表徵電流迴路的阻抗,並且限定 用於檢測接線盒區17中流體的存在的閾值AC電壓值。在現場設備10安 裝並運行以後,來自控制室24的指令使現場設備10以特定頻率產生AC 測試信號,並且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在控制室24內或在現場設備10 本地內)。如果測量的AC電壓大小下降低於選定的閾值以下,那麼確定現 場設備10的接線盒17內存在流體。根據此確定將通知通信到控制室32。
雖然已經參照優選的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 認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保護範圍的情況下下,可以在形式和細節 上進行各種改變。例如,測量的AC電壓大小的位置可以在控制室 處、 在手持設備處或在現場設備10內處理。AC電壓大小提供對增加到整個系統22的阻抗的洞察力,而不管AC電壓大小的測量位置。同樣地,在另
一個實施例中,AC信號沒必要由現場設備10產生,而是可以獨立地產生。
權利要求
1.一種檢測現場設備的接線盒中的流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所述現場設備的所述接線盒中的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施加交流(AC)測試信號;測量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而產生的AC電壓大小;以及根據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檢測所述接線盒中流體的存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施加所述AC測試信號的步驟包括使用所述現場設備的數字通信能力在選定頻率下調製在所述第一端 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提供的電流。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當所述現場設備的所述接線盒中不存在流體時,測量與將所述現場設備連接到控制室的電流迴路相關聯的初始阻抗;以及根據不存在流體的所述電流迴路的測量的阻抗選擇閾值AC電壓大小值。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檢測所述接線盒中的流體的存包括以下步驟比較響應於所述AC測量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與根據所述電 流迴路的所述初始阻抗選擇的所述閾值AC電壓大小。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當在所述接線盒中不存在流體時,在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施加初始AC初始信號;以及測量響應於所述初始AC測試信號的初始AC電壓大小。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檢測所述接線盒中流體的存在 的步驟包括比較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與所述初始AC電壓大小。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與所述初始AC信號相關聯的 第一頻率約等於與所述AC測試信號相關聯的第二頻率。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將響應於所述初始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初始AC電壓大小存儲到 位於所述現場設備中的存儲器;將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存儲到位於所述 現場設備中的所述存儲器中,其中微處理器能夠獲得所述初始AC電壓大 小和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用於確定流體是否 存在於所述接線盒中。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將響應於所述初始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初始AC電壓大小通信給所述控制室;將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通信給所述控制 室,其中所述控制室根據所述初始AC電壓大小和所述AC電壓大小來確 定流體是否存在於所述接線盒中。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通知連接到所述現場設備的控制室所述現場設備的所述接線盒區中流體的存在。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測量所述產生的AC電壓大 小的步驟包括使用連接到所述現場設備的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手持設備。
12. —種現場設備,所述現場設備檢測所述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的流體,所述現場設備包括 '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被連接以與控制室通信;電流調節電路,所述電流調節電路連接在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 子之間,用於在選定的頻率下產生交流(AC)測試信號;和AC測量設備,所述AC測量設備被連接以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 所述產生的AC電壓大小響應於由所述電流調節電路提供的所述AC測試 信號而產生,其中根據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檢測所述接線盒區中流體 的存在。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現場設備,其中,所述AC測量設備包括電阻元件;和AC耦合接收設備,所述AC耦合接收設備連接在所述電阻元件兩端以測量所述產生的AC電壓大小。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現場設備,還包括-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被連接以接收來自所述AC測量設備的、關 於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的輸入,其中所述微處理器根據測量的所述 AC電壓大小來確定流體是否存在於所述接線盒中。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現場設備,其中,所述微處理器通過比較 響應於初始AC測試信號測量的初始AC電壓大小與響應於隨後的AC測 試信號測量的隨後的AC電壓大小來確定流體是否存在於所述接線盒中。
16.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現場設備,其中,所述微處理器通過比較 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產生的AC電壓大小與根據在安裝系 統時與電流迴路相關聯的初始阻抗所選擇的閾值AC電壓大小來確定流體 是否存在於所述接線盒中。
17. —種系統,所述系統用於檢測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流體的存在, 所述系統包括用於將交流(AC)測試信號施加在所述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內的第一端 子與第二端子之間的裝置;用於測量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而產生的AC電壓大小的裝置;和用於根據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來檢測所述接線盒中流體的存在的裝置。
18.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將所述AC測試 信號施加在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的裝置包括電流調節電路,所述電流調節電路位於所述現場設備中,所述電流調 節電路使用所述現場設備的數字通信能力在選定頻率下調製在所述第一 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之間提供的電流。
19.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施加AC測試信號 的裝置和所述用於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的裝置位於所述現場設備中的 通信晶片組上。
20.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測量所述產生的AC電壓大小的裝置包括-測量電阻器,所述測量電阻器被連接以接收由所述用於施加AC測試信號的裝置產生的所述AC測量信號;和AC耦合測量設備,所述AC耦合測量設備用於測量在所述測量電阻 器兩端產生的所述AC電壓大小。
21.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檢測所述接線盒中 流體的存在的裝置比較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 與根據電流迴路的初始阻抗所選擇的閾值電壓大小,以檢測所述接線盒中 流體的存在。
22.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檢測所述接線盒中 流體的存在的裝置比較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 與響應於初始AC測 試信號測量的初始AC電壓大小,以檢測所述接線盒 中流體的存在。
23. 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系統,還包括用於將響應於所述初始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初始AC電壓大小存 儲到位於所述現場設備中的存儲器的裝置;和用於將響應於所述AC測試信號測量的所述AC電壓大小存儲到位於 所述現場設備中的存儲器的裝置。
全文摘要
現場設備通過產生交流(AC)測試電流信號並測量產生的AC電壓信號的大小來檢測在現場設備的接線盒區中流體的存在。現場設備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適於通過雙絞合線電流迴路連接到控制室。電流迴路的阻抗由於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間的流體的存在而增加。通過將AC測試電流信號提供給控制迴路並測量產生的AC電壓大小可以確定控制迴路的阻抗。控制迴路中增加的阻抗指示在接線盒中存在水。
文檔編號G08B21/00GK101611433SQ200780050558
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8日
發明者大衛·L·韋爾斯 申請人:羅斯蒙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