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20:29:47 2
專利名稱: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藥膏貼。
背景技術:
傳統的藥膏貼是由在基層上塗附有藥物組成的,使用時將藥膏面貼敷於患處,大部分的藥膏貼由於受環境溫度的限制,藥物不加熱很難敷於患處,而且藥物靠人體溫度自然釋放,使藥物不能快速充分被人體吸收,所以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藥膏貼在低溫環境下難於敷於患處,以及藥膏貼上的藥物不能被人體充分吸收,療效不佳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包含藥膏貼1、外袋2,藥膏貼1由基布層8和藥物層7組成,基布層8的前面塗附有藥物層7,它還包含有發熱袋3,發熱袋3的袋體一面為透氣織物層4,發熱袋3的另一面為導熱塑料層5,發熱袋3內裝有顆粒狀發熱和遠紅外線放射材料6,發熱袋3的導熱塑料層5的外表面與藥膏貼1的基布層8的後表面連接在一起,並置於外袋2中密封。
本實用新型不用輔助熱源,靠發熱袋3自身可提供50~70℃的熱能,使藥膏貼順利敷於患處,維持發熱時間為8~24小時,熱能使遠紅外線陶瓷粉體產生較高功率的紅外線光波,遠紅外線光波具有輻射力和穿透力,在穿透力和熱效應的作用下促使貼膏1上的藥物向人體內滲透和使人體充分吸收,充分發揮藥物的功效,有通經活絡,開竅透骨之功能,所以它提高了藥膏貼1的治療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藥膏貼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發熱袋3的縱向剖視圖,圖3是藥膏貼1與發熱袋3粘貼在一起置於外袋2中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藥膏貼1與發熱袋3粘貼在一起時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圖2、圖3和圖4描述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藥膏貼1、外袋2和發熱袋3組成,藥膏貼1由基布層8和藥物層7組成,基布層8的前面塗附有藥物層7,發熱袋3的袋體一面為透氣織物層4,發熱袋3的另一面為導熱塑料層5,發熱袋3內裝有混合在一起的顆粒狀發熱和遠紅外線放射材料6,發熱顆粒由鹽或鹼、石墨有機或無機物組成,遠紅外線放射顆粒由礦物粉、分子篩、活性碳、木粉和陶瓷粉體(陶瓷粉體可以是納米級)組成,顆粒狀發熱和遠紅外線放射材料各佔50%,導熱塑料層5的外表面與藥膏貼1的基布層8的後表面之間採用兩面膠帶粘貼在一起,並置於外袋2中密封,外袋2上設有撕拉凹口9。
使用時從外袋2上的撕拉凹口9處將外袋2撕開,取出與發熱袋3連接在一起的藥膏貼1,發熱袋3內的發熱材料鹽或鹼、石墨有機或無機物通過透氣織物開始氧化並產生熱能,藥膏貼1的基布層8外表面緊貼於發熱袋3的導熱塑料層5,使發熱袋3產生的熱能傳遞給藥膏貼1,藥膏貼1受熱使藥物層7軟化並順利貼於患處,同時使遠紅外線材料受熱產生較高功率的紅外線光波,紅外線光波對人體具有穿透力,在穿透力和熱效應的作用下促使藥膏貼1上的藥物層7隨光波向人體患處皮膚內滲透和被人體吸收,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它包含藥膏貼(1)、外袋(2),藥膏貼(1)由基布層(8)和藥物層(7)組成,基布層(8)的前面塗附有藥物層(7),其特徵在於它還包含有發熱袋(3),發熱袋(3)的袋體一面為透氣織物層(4),發熱袋(3)的另一面為導熱塑料層(5),發熱袋(3)內裝有顆粒狀發熱和遠紅外線放射材料(6),發熱袋(3)的導熱塑料層(5)的外表面與藥膏貼(1)的基布層(8)的後表面連接在一起,並置於外袋(2)中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其特徵在於導熱塑料層(5)的外表面與藥膏貼(1)的基布層(8)的後表面之間採用兩面膠帶粘貼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其特徵在於外袋(2)上設有撕拉凹口(9)。
專利摘要一種遠紅外線發熱式藥膏貼,它涉及藥膏貼。它解決了現有藥膏貼在低溫環境下難於敷於患處,以及藥膏貼上的藥物不能被人體充分吸收,療效不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由藥膏貼1、外袋2和發熱袋3組成,藥膏貼1由基布層8和藥物層7組成,發熱袋3的袋體一面為透氣織物層4,發熱袋3的另一面為導熱塑料層5,發熱袋3內裝有發熱和遠紅外線放射材料6,導熱塑料層5的外表面與藥膏貼1的基布層8的後表面之間連接在一起,並置於外袋2中密封。本實用新型不用輔助熱源,靠發熱袋3自身提供的熱能,使藥膏貼順利敷於患處,在遠紅外線穿透力和熱效應的作用下促使貼膏1上的藥物向人體內滲透並吸收,有通經活絡,開竅透骨之功能,提高了藥膏貼1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P29/00GK2880080SQ200620020009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6日
發明者張生輝 申請人:張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