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流風扇的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4:32:39 2
專利名稱:橫流風扇的外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用於裝在複印機、空調機、辦公機械內的風扇,並廣泛用於其它送風的機械。
以前,橫流風扇那樣的穿流風扇,其送風的性質,是由風扇和外殼的組合來左右送風的效果的,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這種多葉片風扇,即使很完善,但在外殼有偏差時,其送風效果等於零。以前的外殼,為了造價的低廉,另件的連接是採用錫焊或電焊,其耗費的手續,以及加工等,增加了製造成本。並因外觀不好等,現在都不採用這些加工方法,代之以簡單的鉚接(參閱圖6C),鉚接留量(鉚接的凸出部分)為雙叉的尖頭,並突出在側板外面,所以,不僅外觀不好;安裝機器時,它的尖頭有掛傷手指等危險;也不能進行完善地加工,結果,使用過程中整個外殼易產生鬆動。
如上所述,外殼的結構頗為簡單,但製造上卻有上述各種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上述的缺點。
現以本發明的實施例參照
如下圖紙所示為本發明的一個實例,圖1是正視圖;圖2是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側視圖;圖4是圖1的右側視圖;圖5是圖1的剖視圖;圖6A、B、C是先有鉚接法的說明圖;圖7A、B、C是本發明鉚接法的說明圖書;圖8是用本發明鉚接的正視圖;圖9是本發明的鉚接法說明圖,它與圖7的鉚接法不同,D是側視圖,E是正視圖。
裝於機器內的橫流風扇F用的外殼,其結構如圖1至圖5所示。把上邊角形板(1)、下邊弧狀的送風導板(2)固定在兩側的L形側板(3)上時,在上述角形板及送風導板的兩頭,留有鉚接用的凸起(4),在兩側的L形側板(3)上,用下述鉚接法進行鉚接固定。角形板及導板以同樣的鉚接法連接在側板上;圖7所示,說明角形板(1)和一邊的側板(3)的鉚接。圖7的A表示角形板(1)的一側,在端頭留有鉚接用的凸起(4),在B圖所示的側板(3)上設有經過內緣翻邊(5)的插入孔(6),角形板的凸起(4)插入這個插入孔,如圖C所示,在插入後的凸出端頭上,用前面刻有銼刀紋、斜紋或網紋的鉚接工具(7),把這個凸起強壓在內緣翻邊孔(6)內,並使凸起端頭與很板外面平齊,從而固定在側板上,如圖(4′)所示(參閱圖8)。還有圖的鉚接,在圖7所示的側板上,設有未經內緣翻邊的插入孔(6),如把角形板(1)的凸起(4)插入插入孔(6),用帶有斜紋或網紋的鉚接工具(7),強壓該凸起的頭端,使其與側板面平齊為止,則凸起的鉚接留量擴脹到整個插入孔,如(4′)所示。這樣,角形板(1)既美觀又牢固地固定在側板(3)上。而圖6A、B、C是說明以前的鉚接方法,前面已詳述。圖A的角形板(1)的凸起(4),插入圖B側板(3)上的插入孔(6)後,如圖C所示,用一字頭螺絲刀狀的鉚接工具(7)壓凸起的頭端,凸起就變形,成為(4)′所示的雙叉尖頭形狀,就沒有鉚接效果。
橫流風扇那樣的穿流風扇,眾所周知,在工程學上是風扇和外殼一起對效果起著重大作用的,這外殼若不完善,風扇的效果等於全無。本發明便是基於這一點作出的。如上所述,以前用一字頭螺絲刀狀的鉚接工具進行連接,只是鉚接,結構上不完善,日後鉚接部分肯定會鬆動,不僅不能維持風扇本來的性能,雙叉突出在側板外面,外觀也不好;又如前述,這個鉚接留量固定在使用的機器上,有損傷手指之虞。本發明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可得到外觀好且完善的外殼,可長期保持使用性能良好。
權利要求
1.一種橫流風扇的外殼,用於裝在機器內的風扇,外殼由L形側板、角形板、弧狀送風導板構成,其結構為;在兩側的L形側板的上邊,裝角形板;在它的下邊裝弧狀送風導板;在該角形板及弧狀送風導板的兩頭,留有用於鉚接的凸起部分,把這個凸起插入孔中,插入孔是設在兩側L形側板上的,它經內緣翻邊而成,用刻有銼刀紋、斜紋或網紋的鉚接工具,把突出在側板外的凸起端與板面壓平齊而固定。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橫流風扇外殼,其特徵為,在上述的外殼結構中,把設在角形板及導板兩頭用於連接的凸起,插入L形側板上未經內緣翻邊的衝制出的插入孔中,用刻有銼刀紋、斜紋或網紋的鉚接工具,把突出在側板外面的凸起端與側板平齊,即使凸起端不突出在側板面外地鉚接固定。
全文摘要
橫流型風扇外殼的構成及其鉚接方法,在外殼兩側的L形側板上有用內緣翻邊製成的或單純衝制出的孔,該孔中插入上側角形板及下側弧狀送風導板兩頭的凸起,再用端部制有銼刀紋的鉚接工具把從孔中凸出的凸起壓成和側板齊平,使凸起張緊在孔中而鉚緊,優點是消除了凸出部分,使外觀美好,鉚接牢固,不會勾傷手指。
文檔編號B21J15/00GK1032575SQ8810695
公開日1989年4月26日 申請日期1988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1987年10月15日
發明者赤石尚志, 紺野五男, 遠藤健造 申請人:赤石金屬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