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工藝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23:32:49 2
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工藝技術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由晶閘管、電流檢測、電脫水器組成一個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控電路。當含水原油進入電脫水器D時,脫水器中極間電流增加,變壓器一次側電流增加。電流互感器TA上產生3V感應電壓,此感應電壓經UR整流及R1R2限流降壓,使VT受觸發,VT導通內阻將C1短路,電源電壓加在脫水器的變壓器T的一次側繞組W1,使脫水器處正常電脫水狀態。原油經電脫水,原油含水降低時,TA感應電流減少C2通過VS和R1向VT門極放電,使VT維持導通。當C2放電完畢,VT截止。C1又接入變壓器T一次側迴路,電脫水處於沉降脫水節電狀態。
【專利說明】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工藝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工藝技術,是電脫水沉降脫水過程,是屬於節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1、在油田原油生產過程中,原油含水很高,用脫水設備脫除原油游離水和乳化液中的乳化水,使原油含水達到< 0.5%以下,達到原油外輸標準。原油脫水分一段脫水是指脫除原油中的游離水一般採用沉降的方法可實現含水在30%以下。二段脫水是指脫除原油中的乳化水,一般採用電脫水或熱化學脫水。
[0003]2、電脫水原理是將原油乳化液置於2萬伏高壓的電場中,由於電場對含水液珠的作用,使油包水或水包油的液珠外相界面膜變薄,削弱了外相膜的機械強度,同時促進水珠碰撞,使水珠聚結成較大的水滴而沉降下來。
[0004]3、原油電脫水過去常因為含水高電閘合不上要等沉降到一定的程度後再用人工合電閘,人工勞動強度大也不安全。
[0005]4、由晶閘管、電流檢測、電脫水器組成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的工藝技術,可實現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動控制。
【發明內容】
[0006]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動控制電路
[0007]由晶閘管、電流檢測、電脫水器組成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控電路見圖1。
[0008]主要由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主電路:由電源開關K,晶閘管VT,變壓器T,電脫水器D組成。控制電路:由電流檢測電路TA和晶閘管觸發電路組成。
[0009]工作原理:
[0010]1、電脫水無負荷運行狀態,交流電220V加在由電容器Cl和變壓器T 一次側(繞組Wl)兩端,僅有十幾伏交流電壓,電流互感器TA無感應電流產生,晶閘管VT處於截止狀態,脫水器處於待機狀態。
[0011]2、當含水原油進入電脫水器D時,脫水器中極間電流增加,變壓器一次側電流增力口。電流互感器TA上產生3V感應電壓,此感應電壓經UR整流及R1R2限流降壓,使VT受觸發,VT導通內阻將Cl短路,電源電壓加在脫水器的變壓器的一次側繞組W1,使脫水器處在2萬伏高壓電場中進入正常電脫水狀態。
[0012]3、原油經電脫水,原油含水降低時,TA感應電流減少C2通過VS和Rl向VT門極放電,使VT維持導通。當C2放電完畢,VT截止。Cl又接入變壓器T 一次側迴路點脫水停止,電脫水處於沉降脫水節電狀態。
[0013]4、改變C2的容量值可改變UT延時導通時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附圖1: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控電路圖圖1
[0015]具體實施方法
[0016]1、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工藝技術自控電路圖圖1。
[0017]2、電路組成
[0018](I)沉降脫水節電電路由電流檢測控制電路和節電控制電路組成。
[0019](2)電流檢測控制電路由電流互感器TA整流橋堆UR電阻器Rl穩壓管VS,電容器C2和二極體VD組成。
[0020](3)節電控制電路由電阻器R2晶閘管VT和電容器Cl組成。
[0021]3.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控電路的元器件選擇
[0022]Rl選用3w的線繞電阻器R2選用2w金屬膜電阻器。
[0023]Cl選用耐壓值630V油侵電容器C2選用耐壓20V的鋁電解電容器。
[0024]VD選用1N4007型矽整流二極體。
[0025]VS選用2CW12型矽穩壓二極體。
[0026]UR選用1A、50V的整流橋堆。
[0027]VT選用100A、600V的雙向晶閘管。
[0028]TA選用穿心式電流互感器,100/5。
[0029]T 變壓器 20kvA ?220V/20000V
[0030]D電脫水器直徑:3600mm長:14200mm設計壓力0.44MPa工作溫度50C。
【權利要求】
1.由晶閘管、電流檢測、電脫水器組成原油電脫水沉降脫水節電自控電路: (1)沉降脫水節電由電流檢測控制電路和節電控制電路組成。 (2)電流檢測控制電路由電流互感器TA整流橋堆UR電阻器Rl穩壓管VS,電容器C2和二極體VD組成。 (3)節電控制電路由電阻器R2晶閘管VT和電容器Cl組成。
【文檔編號】C10G33/08GK104250562SQ20131027448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5日
【發明者】王建基 申請人:王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