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支架快速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7:20:4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組件安裝技術,尤其涉及了一種太陽能支架快速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時,一般是先在屋頂上安裝支架,再將太陽能光伏板固定在支架,較大面積的太陽能光伏板在安裝時工程量大且極其不便。傳統軌道與支架安裝時,支架需要從軌道的端部滑入,費時費力,不能實現快速安裝的目的,且不具有靈活的可調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支架需要從軌道的端部滑入、不能快速安裝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太陽能支架快速安裝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太陽能支架快速安裝結構,包括支架、設置在支架上的軌道壓塊、將軌道壓塊安裝在支架上的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包括彈簧和依次穿過彈簧、軌道壓塊、支架的螺栓,螺栓下部與螺母連接,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彈簧一端頂著螺栓的頭部下端面,彈簧另一端頂著軌道壓塊上端面。
作為優選,軌道壓塊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端的軌道擋板,底座一端設有向下凸出的凸緣、另一端設有向下凸出的壓部,底座下端靠近壓部處設有第一卡槽。
作為優選,還包括與軌道壓塊配合的軌道,軌道包括開口設置在側部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開口處下端設有內翻的卡條,卡條與第一卡槽配合。
作為優選,支架上設有腰型槽,軌道壓塊上設有與腰型槽配合的螺栓孔,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穿過彈簧、螺栓孔、腰型槽後通過螺母鎖緊。
作為優選,軌道擋板一側設有防滑紋,軌道上與軌道擋板相貼合的側面上設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時,只需將軌道壓板上設有壓部的一側上撥,卡入安裝有太陽能光伏板的軌道,即可在彈簧的作用下將太陽能光伏板快速安裝在屋頂上,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需要拆卸時也只需上撥壓板即可將軌道拆出,實現快速安裝拆卸的目的。支架與軌道壓塊通過腰型槽來連接,因此可根據太陽能光伏板的尺寸調節軌道壓塊與之間之間的相對位置,調整到理想位置,可適配不同尺寸的太陽能光伏板,具有靈活的可調性,提高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支架和軌道壓塊之間的連接結構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主視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太陽能光伏板安裝在快速安裝結構上的示意圖。
圖5是圖4的B部放大圖。
圖6是圖4的主視結構圖。
圖7是圖6的C部放大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1—支架、2—軌道壓塊、3—軌道、4—螺栓、5—彈簧、6—太陽能光伏板、7—螺母、11—支架本體、12—底板、13—支撐板、14—螺栓孔、15—腰型槽、21—底座、22—軌道擋板、23—凸緣、24—壓部、25—第一卡槽、26—防滑紋、31—第二卡槽、32—第三卡槽、33—卡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
太陽能支架快速安裝結構,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用於安裝在屋頂上的支架1、設置在支架1上的軌道壓塊2、將軌道壓塊2可活動的安裝在支架1上的連接組件。
支架1包括支架本體11、設置在支架本體11下端的底板12、設置在支架本體11上端的支撐板13,支撐板13與支架本體11一體式結構。底板12上設有複數個用於設置螺栓4的螺栓孔14,底板12通過螺栓4固定在屋頂上。支撐板13上設有腰型槽15。
軌道壓塊2包括底座21和設置在底座21上端的軌道擋板22,軌道擋板22與底座21為一體式結構,底座21一端設有向下凸出的凸緣23、另一端設有向下凸出的壓部24,底座21下端靠近壓部24處設有第一卡槽25。底座21上設有與腰型槽15配合的螺栓孔14。軌道擋板22一側設有防滑紋26。
連接組件包括螺栓4和套設在螺栓4外的彈簧5,螺栓4採用方頸頭螺栓,螺栓4先後穿過螺栓孔14、腰型槽15後再通過螺母7旋緊,彈簧5一端頂著螺栓4的頭部下端面,彈簧5另一端頂著底板12上端面,彈簧5處於壓縮狀態。螺母7鎖緊後,軌道壓塊2可以凸緣23為支點進行旋轉。
如圖4至圖7所示,還包括與軌道壓塊2配合的軌道3,軌道3包括開口設置在側部的第二卡槽31和開口設置在頂部的第三卡槽32,第二卡槽31的開口處下端設有內翻的卡條33,卡條33與第一卡槽25配合。太陽能光伏板6通過第三卡槽32安裝在軌道3上。軌道3上與軌道擋板22相貼合的側面上設有防滑紋26,兩個貼合面的防滑紋26可增加軌道3與軌道擋板22之間的摩擦力,使二者固定更為牢固,另外一方面也可提高軌道3對軌道壓塊2之間的作用力,減少軌道壓塊2受外力作用而被上撥的可能性,提高軌道壓塊2與軌道3之間的安裝穩定性。
安裝時,先將軌道壓塊2通過連接組件設置在支架1上,將軌道壓塊2上設有壓部24的一側往上撥,使得第二卡槽31的卡條33卡入第一卡槽25內,鬆開軌道壓塊2後,在彈簧5的作用下壓部24壓緊第一卡槽25。因此即可實現將太陽能光伏板6快速安裝在屋頂上。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節約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