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蒸餾釜成品氣體的熱量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2:33:3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量回收的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對蒸餾釜成品氣體進行熱量回收的裝置。
背景技術:
蒸餾釜是化工生產中常用的反應器具,其利用水蒸汽對釜內的化工底料進行加熱,進而產生化工原料的蒸汽,化工原料蒸汽通過集氣管輸入至原料收集裝置內。化工原料蒸汽在輸入原料收集裝置內前需要進行冷卻處理,傳統的方式是對輸送原料的管道進行噴淋,而後將噴淋的水進行回收,採用噴淋方式並不能將管道中化工原料的熱量完全帶走,為了保證其最終效果,需要設置很長的噴淋管,其體積較大,勢必造成了材料的浪費,且在噴淋過程中,大量的冷卻水被汽化而逸散,這一部分水因為無法被收集而被白白的浪費,即使冷卻水沒有被汽化,其也不能得到完全的回收,其熱回收率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熱回收率高、體積小的熱量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手段加以實現:一種用於蒸餾釜成品氣體的熱量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熱量回收裝置包括冷凝器、儲水罐及循環水泵,冷凝器包括一個外殼,在外殼兩端設置進氣口與出氣口,進氣口與出氣口之間設置通氣管,進氣管設置在外殼內部的包容空間,在外殼上分別設置進水口與出水口,進水口與出水口與外殼內部的包容空間相聯通,進水口與出水口分別通過進水管與出水管連接儲水罐,在進水管上設置循環水泵;
所述的通氣管設置在外殼內部靠下的一側,進氣管為螺旋形,螺旋的高度為外殼高度的1/3-1/2,所述通氣管為銅管,管徑為5-7cm;
所述的進水口處設置送水管,所述的送水管伸入外殼內部,且所述的送水管設置在進氣管的螺旋中,送水管的長度大於螺旋的長度,在出水管側壁上設置出水孔;
所述的送水管設置三根,分別設置在螺旋的上側、中間及下側,上側的送水管設置方向向下的出水孔、中間的送水管側壁設置出水孔,下側的送水管設置方向向上的出水孔。
所述的進水口設置於外殼側面下端,所述的出水口設置於外殼側面上端。
所述的進水口與出水口設置在同一個側面上。
所述的進水口與出水口設置在相對的側面上。
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外殼底端,出水口設置在外殼任意一個側面的上端。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將通氣管設置成螺旋形,明顯的增加了其在外殼內的停留時間,且通過設置送水管全方位的對通氣管進行冷卻,保證了通氣管中的熱量能夠最大程度被吸收,且將出水口設置在裝置側面的上部,這樣可以保證裝置內的水進行充分的熱交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冷凝器示意圖。
其中1-外殼、2-進氣口、3-出氣口、4-進水管、5-出水管、6-儲水罐、7-循環水泵、8-通氣管、9-送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量的回收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對蒸餾釜產生的成品氣體進行熱量回收的裝置,其包括一個冷凝器,冷凝器包括一個外殼1,在外殼上1設置進氣口2以及出氣口3,進氣口2與出氣口3之間設置一根通氣管8,通氣管8設置在外殼的內部,在外殼上同時設置有進水口與出水口,進水口與出水口與外殼圍成的內部空間是相通的,進水口連接進水管4的一端,進水管4的另一端連接儲水罐,出水口連接出水管5的一端,出水管5的另一端同樣連接在儲水罐6上,同時,在進水管4上設置有一個循環水泵7,循環水泵7將儲水罐6中的水通過進水管4打進外殼內,打入外殼內的水與外殼內設置的通氣管8進行熱交換後從出水管5中排出後進入儲水罐6中,循環往復至熱交換完畢,然後將儲水罐6中的水予以更換,繼續進行換熱。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通氣管8設置為螺旋形,設置為螺旋形後,明顯的增加了通氣管8在外殼1內的相對體積,進而延長了成品氣體在外殼1內的停留時間。這樣成品氣體含有的熱量便可充分的與水進行熱交換,最大化的將熱量進行回收處理,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的高度為外殼1高度的1/3-1/2,所述通氣管8為銅管,管徑為5-7cm。
進一步的說,所述的通氣管8設置在外殼1內部空間靠下的位置上,這樣設置的目的在於在換熱過程中,溫度高的水會上升至外殼上部,而溫度低的水則會下沉,利用換熱管源源不斷的提供熱能而使得外殼內的水實現自我循環,這樣便無需再使用外部機械對其進行處理,能源得到節約。
本實用新型中,在所述的進水口處還設置有送水管9,具體來說,所述的送水管9設置在外殼內部,所述的送水管9設置在螺旋形的通氣管8的螺旋中且送水管9的長度大於通氣管的長度,在送水管9上設置若干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均勻的設置在送水管9的側壁上。送水管9將用於冷卻的水以各種角度噴灑至通氣管8上,使換熱更為充分,即使是外殼內充滿了水,其依然可以改變水的流向,令水充分的與通氣管8接觸,進行充分的換熱。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送水管亦可設置3根,具體來說,也就是在上述送水管的基礎上增加2根,2根送水管分別設置在通氣管的上側、下側,所述的3根送水管均與進水口連接,上側的送水管設置方向向下的出水孔,下側的送水管設置方向向上的出水孔,3根送水管同時工作,對通氣管進行全方位的熱交換,最大化的保證了熱交換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外殼側面下端,以配合送水管的高度,所述的出水口設置於外殼側面上端,這樣可以保證從出水口中流出的水全是完成熱交換後的熱水,保證了換熱的效率。進水口與出水口可以設置在同一個側面上,也可以設置在不同的側面上;亦可以將進水口設置在外殼的底端上,這樣亦可實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