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內置散熱片的高倍聚光光伏接收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0:26:34 4

本實用新型涉及聚光光伏發電技術,用於接收太陽光後產生電能。
背景技術:
聚光光伏發電是利用聚光的形式使太陽能電池在幾倍甚至幾百上千倍光強的條件下工作,實現在使用相同光伏電池的情況下,輸出更多的電能,降低成本,提高電池的效率,因而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聚光光伏發電中的高倍聚光技術屬於當今太陽能應用研究的熱點課題,也是未來能源結構中最值得期待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目前聚光發電技術中,光能除一部分轉化為電能,還有一部分轉化為熱能,使太陽能電池溫度升高,降低了電池輸出性能.目前,聚光光伏接收器多採用太陽電池粘接在昂貴的絕緣導熱的氮化鋁陶瓷上,然後外接較大體積散熱片,這種封裝結構不僅本身成本高,而且體積大、質量大,增加對追蹤支架的負荷,從而提升了追蹤支架的成本。散熱片裸露在組件外部還會有高壓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公開了一種帶內置散熱片的高倍聚光光伏接收器,其體積小,散熱效果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帶內置散熱片的高倍聚光光伏接收器,包括大散熱片、小散熱片、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粘接在小散熱片上,小散熱片通過導熱矽膠貼裝在大散熱片上;大散熱片通過導熱矽膠粘接在組件基板的表面;
電池晶片上方安裝用於聚光至電池晶片的稜鏡;所述稜鏡上方設置用於將光線聚光至所述稜鏡上的菲涅爾透鏡;所述菲涅爾透鏡和組裝基板之間通過模組上下部連接件連接;
所述大散熱片上開設有導氣孔,所述導氣孔為通孔;所述電池晶片為砷化鎵晶片;
大散熱片為矩形;尺寸小於所述菲涅爾透鏡;所述大散熱片朝向組件基板的一面為貼裝面;所述貼裝面平整,可實現大散熱片與組件基板的貼裝;
所述小散熱片上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大散熱片上的導氣孔的數量為4個;所述小散熱片上分布的定位孔的數量為3個;所述大散熱片上的導氣孔均布在靠近四角的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菲涅爾透鏡和小散熱片之間還設置有導光筒;所述導光筒為錐形筒狀結構,導光筒的頂端為開放口,所述菲涅爾透鏡覆蓋所述開放口;所述導光筒的底端同樣為尺寸小於開放口的開口,所述開口罩扣於電池晶片的上面;所述導光筒的內壁為鏡面反射器;所述模組上下部連接件為方框形結構,模組上下部連接件底部罩扣於絕緣基板上,模組上下部連接件頂端支撐所述菲涅爾透鏡;所述模組上下部連接件頂端的邊緣設置有定位凸臺;所述模組上下部連接件的側壁上開設有單向透氣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稜鏡包括倒圓臺狀的聚光玻璃和設置在聚光玻璃頂端且鍍有光學薄膜的二次聚光透鏡;所述光學薄膜包括鍍在二次聚光透鏡中間位置處的增透膜和鍍在二次聚光透鏡邊緣位置處的反射膜;所述菲涅爾透鏡通過光學膠粘接在模組上下部連接件的頂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大散熱片的材質為鋁;小散熱片的材質為銅;大散熱片的面積大於小散熱片的面積;小散熱片的面積大於太陽能電池的面積;所述大散熱片是一個等厚平面;太陽能電池貼裝在小散熱片上,所述小散熱片上鍍鎳。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帶內置散熱片的高倍聚光光伏接收器,其能夠更有效的進行散熱;小散熱片第一時間將熱量傳導至大散熱片,大散熱片更加便於加工,成本更低;本實用新型的大散熱片體積較小、質量更輕,降低了追蹤支架的載荷要求;本實用新型消除了散熱片裸露的高壓危險;本實用新型的大散熱片可進行快速自動化安裝;無需設置大型散熱器即可達到可靠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小散熱片,2-大散熱片,3-組件基板,4-導熱矽膠,5-稜鏡;
201-導氣孔;
8-聚光玻璃,9-反射膜,10-增透膜,11-二次聚光透鏡,12-單向透氣孔,13-定位凸臺,14-導光筒,15-菲涅爾透鏡,16-模組上下部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中示意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
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
如圖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帶內置散熱片的高倍聚光光伏接收器,包括大散熱片、小散熱片、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粘接在小散熱片上,小散熱片通過導熱矽膠貼裝在大散熱片上;大散熱片通過導熱矽膠粘接在組件基板的表面;
電池晶片上方安裝用於聚光至電池晶片的稜鏡;所述稜鏡上方設置用於將光線聚光至所述稜鏡上的菲涅爾透鏡;所述菲涅爾透鏡和組裝基板之間通過模組上下部連接件連接;
所述大散熱片上開設有導氣孔,所述導氣孔為通孔;所述電池晶片為砷化鎵晶片;
大散熱片為矩形;尺寸小於所述菲涅爾透鏡;所述大散熱片朝向組件基板的一面為貼裝面;所述貼裝面平整,可實現大散熱片與組件基板的貼裝;
所述小散熱片上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大散熱片上的導氣孔的數量為4個;所述小散熱片上分布的定位孔的數量為3個;所述大散熱片上的導氣孔均布在靠近四角的位置。
優選的:所述菲涅爾透鏡和小散熱片之間還設置有導光筒;所述導光筒為錐形筒狀結構,導光筒的頂端為開放口,所述菲涅爾透鏡覆蓋所述開放口;所述導光筒的底端同樣為尺寸小於開放口的開口,所述開口罩扣於電池晶片的上面;所述導光筒的內壁為鏡面反射器;所述模組上下部連接件為方框形結構,模組上下部連接件底部罩扣於絕緣基板上,模組上下部連接件頂端支撐所述菲涅爾透鏡;所述模組上下部連接件頂端的邊緣設置有定位凸臺;所述模組上下部連接件的側壁上開設有單向透氣孔。本實施例的模組上下部連接件使得連接可靠,定位準確,能夠即時排氣排熱;所述單向透氣孔能夠防止雨水進入,一般的可以選用沿著遠離組件內部的方向空間逐漸減小的結構。
優選的:所述稜鏡包括倒圓臺狀的聚光玻璃和設置在聚光玻璃頂端且鍍有光學薄膜的二次聚光透鏡;所述光學薄膜包括鍍在二次聚光透鏡中間位置處的增透膜和鍍在二次聚光透鏡邊緣位置處的反射膜;所述菲涅爾透鏡通過光學膠粘接在模組上下部連接件的頂端。本實用新型二次聚光透鏡中間位置處鍍有增透膜,二次聚光透鏡邊緣位置處鍍有反射膜,進一步提高了聚光的效率,用於光線的再次校正。
優選的:所述大散熱片的材質為鋁;小散熱片的材質為銅;大散熱片的面積大於小散熱片的面積;小散熱片的面積大於太陽能電池的面積;所述大散熱片是一個等厚平面;太陽能電池貼裝在小散熱片上,所述小散熱片上鍍鎳。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這些變化涉及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相關技術,這些都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範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於特定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