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耕的製造方法
2023-10-09 10:05:44 1
一種旋耕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耕機,包括農用運輸車和懸掛於運輸車尾部的旋耕部件,旋耕部件包括套在懸臂上的旋耕刀軸,旋耕刀軸上有旋耕刀,並且旋耕刀軸與旋耕刀為一體模具;農用運輸車包括頭部帶有方向盤的機架,機架上固定有發動機、液壓泵和一個弧形覆土板,液壓泵上連接有油缸,油缸與旋耕部件鉸接在一起,弧形覆土板的中間有一個能通過旋耕刀軸和旋耕刀的孔,發動機與方向盤之間固定有駕駛座。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加大旋耕刀軸半徑來增大耕深,通過弧形覆土板來控制耕土的落點,而且將旋耕部件抬起落下的傳動結構變為液壓傳動,增加了旋耕機的使用壽命,同時能夠很好地保證人身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旋耕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創造屬於農用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由農用運輸車與旋耕部件配套而成的旋耕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技術中,大多數旋耕機的工作原理是由農用運輸機上的發動機通過皮帶帶動齒輪箱轉動,齒輪箱又通過鏈條帶動旋耕刀軸轉動,從而驅動旋耕刀軸上的旋耕刀對土壤進行旋耕作業。然而由於旋耕機體積較大,旋耕刀較小並且不帶覆土板,存在旋耕機結構笨重鬆散,旋耕深度較淺並且旋耕完後的耕土無固定落點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創造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旋耕機,尤其適合對旋耕深度和平整土地有一定要求的人群。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創造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耕機,包括農用運輸車和懸掛於運輸車尾部的旋耕部件,旋耕部件包括套在懸臂上的旋耕刀軸,旋耕刀軸上有旋耕刀,並且旋耕刀軸與旋耕刀為一體模具;農用運輸車包括頭部帶有方向盤的機架,機架上固定有發動機和一個弧形覆土板,弧形覆土板的中間有一個能通過旋耕刀軸和旋耕刀的孔,發動機與方向盤之間固定有駕駛座。通過加大旋耕刀軸半徑來增大耕深,通過弧形覆土板來控制耕土的落點。
[0005]旋耕機還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液壓泵,液壓泵上連接有油缸,油缸的另一端與旋耕部件的懸臂鉸接在一起。進行旋耕作業時,通過液壓泵上的開關控制液壓泵將油缸收回,這時旋耕機部件下降進行旋耕作業;當旋耕作業完成後,液壓泵控制油缸伸出,推動旋耕部件升起,防止旋耕部件與地面凹凸之處摩擦。
[0006]本發明創造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旋耕機操作起來更加方便;並且耕土又都落回原位,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將旋耕部件抬起落下的傳動結構變為液壓傳動,增加了旋耕機的使用壽命,同時能夠很好地保證人身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創造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發明創造弧形覆土板的主視圖。
[0009]圖中:
[0010]1、懸臂2、旋耕刀軸 3、方向盤
[0011]4、機架5、發動機 6、液壓泵
[0012]7、弧形覆土板8、油缸 9、駕駛座
[0013]20、旋耕刀21、孔【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2所示,一種旋耕機,包括農用運輸車和懸掛於運輸車尾部的旋耕部件,旋耕部件包括套在懸臂I上的旋耕刀軸2,農用運輸車包括頭部帶有方向盤3的機架4,機架4上固定有發動機5和一個弧形覆土板7,弧形覆土板7的中間有一個能通過旋耕刀軸2和旋耕刀20的孔21,發動機5與方向盤3之間固定有駕駛座9。旋耕機還包括固定在機架4上的液壓泵6,液壓泵6上連接有油缸8,油缸8的另一端與旋耕部件的懸臂I鉸接在一起。
[0015]本發明創造中旋耕機的工作原理與現有旋耕機的工作原理一致,在旋耕過程中,通過旋耕刀20切削的土壤,並將土塊向後拋擲,正好與弧形覆土板7相撞擊,將土塊進一步破碎落到地面,起到了增加碎土和平整土地的作用。
[0016]以上對本發明創造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 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創造的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創造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發明創造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耕機,包括農用運輸車和懸掛於運輸車尾部的旋耕部件,農用運輸車包括頭部帶有方向盤(3)的機架(4),機架(4)上固定有發動機(5)、液壓泵(6),液壓泵(6)上連接有油缸(8),發動機(5)與方向盤(3)之間固定有駕駛座(9),旋耕部件包括套在懸臂(I)上的旋耕刀軸(2),旋耕刀軸(2)上有旋耕刀(20),其特徵在於:農用運輸車還包含一個弧形覆土板(7),弧形覆土板(7)的中間有一個能通過旋耕刀軸(2)和旋耕刀(20)的孔(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耕機,其特徵在於:油缸(8)與旋耕部件鉸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耕機,其特徵在於:旋耕刀軸(2)與旋耕刀(20)為一體模具。
【文檔編號】A01B33/08GK103621199SQ20121030513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劉冠博 申請人:天津冠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