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劉氏家譜大全劉家人速看(國外的劉氏大全)

2023-10-26 02:06:44 1

1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與中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兄弟鄰邦,在獨立前,朝鮮還一度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附屬國。朝鮮人有很大一部分祖籍中國大陸,據1985年韓國人口調查資料統計,韓國現有250個姓氏,其中祖籍中國大陸的歸化姓氏就有136個,這些歸化姓氏的人口達1000萬之多。

劉姓是朝鮮的主要姓氏之一。韓國學者片泓基先生稱,劉姓"歷史上人才輩出,亦為(朝鮮)名門大族。"目前,在韓國的劉姓人口就有約20萬。

據記載,劉姓最早到達朝鮮是在魏晉時期。如當年漢獻帝的玄孫劉阿知歸化日本時,他的一部分族人就曾移民到朝鮮。宋代有漢族文人劉載入高麗,在高麗王氏王朝任尚書右僕射之職。

據韓國《江陵劉氏隱齋公派譜》卷上"劉氏本源世系"記載,朝鮮劉氏開基始祖是中國北宋著名學者和官員劉荃。劉荃,字原甫,號竹諫,是漢高祖劉邦的第40世孫、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32世孫。史稱劉荃在北宋時官任翰林學士和兵部尚書,宋英宗時被貶高麗。朝鮮高麗文宗三十六年也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劉荃渡海入朝,時年32歲。史稱劉荃精通儒家九經和諸子百家,又通曉天文地理,渡海入朝後不現出仕,專為養成後進而努力。劉荃死後,葬在朝鮮慶北永川郡永川邑綠田洞碑石村後山亥坐上下封。他的陵墓原有文拜、明燈、秀爐、床、神道碑碣、石將軍、童子、羊馬、甲冑石、下馬碑和正言趙達承撰寫的墓志銘。

劉荃的後裔在南北朝鮮都非常興旺發達,不但人丁興盛,而且家族顯赫,人才輩出。筆者有一南韓友人,曾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讀博士,姓劉,詢問後得知,也是劉荃的直系後裔。

據片泓基《從族譜學看韓中交流史》一文中還批露,當年日本侵略朝鮮時,大批中國明朝軍隊開進朝鮮,幫助朝鮮抗日。這些抗日援朝的將領後來有20多個姓氏留在朝鮮成為新的歸化姓氏,其中就有一支來自浙江的劉姓。

2

日本

日本的劉姓,日本是劉姓較早到達的海外地區之一。

據日本史籍記載,劉姓最早到達日本是兩漢時期。當時,中國與日本有使節往來,東漢初,日本還派使節到中國朝見,漢朝光武皇帝劉秀就曾賜給日本天皇"漢倭奴國王"的金印。這個時候開始,就有一部分漢朝皇室成員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來到日本。

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寫作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玄孫。

日本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歷傳》稱,阿知王是漢獻帝的玄孫。當年曹氏滅漢建魏,漢獻帝劉協被曹丕貶為山陽公,建都山陽郡下的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東北)。阿知王在這時也隨東漢皇室遺民便從洛陽徙居濁鹿。後來司馬氏滅魏建立西晉,劉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實際情況開始惡化。太康十年(289年),劉阿知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五月初一召集舊臣商議對策。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阿知王到達日本後,被日本天皇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縣檜前村和岡山縣倉敷市妙見山頂,現在都有"阿知宮",是後人祭祀阿知王的場所。

據記載,當年隨阿知王來日本的,還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個姓。阿知來日本後,又奏請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日本。因人多地狹,日本天皇政府又將他們分置各地。

日本大化《新撰姓氏錄》記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賀都,後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的兒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豬;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爾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墳、檜原宿禰等25個姓氏的共同祖先。爾波伎直則是山口宿禰等8個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後裔後來也衍生出數十個日本姓氏。

《新撰姓氏錄》還記載有如下出自劉姓的日本姓氏:

文宿彌氏,出自漢高皇帝之後鸞王。

文忌寸氏,與文宿彌氏同祖,是宇樂古首之後。

武生宿彌氏,與文宿彌同祖,是王仁孫阿浪古首之後。

伊吉連氏,出自長安人劉家揚雍。

本津忌寸氏,後漢靈帝3世孫阿智使主之後。

常宗忌寸氏,出自後漢獻帝四世孫山陽公。

丹波史氏,後漢靈帝8世孫孝日王之後。

桑原村主氏,出自漢高祖7世孫萬德使主。

下村主氏,出自後漢光武帝7世孫慎近王。

坂上大宿彌氏,出自後漢靈帝之子延王。

檜原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是都賀直孫賀提直之後。

內藏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4世孫東人直之後。

冊品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4世孫黃直之後。

平田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5世孫色夫直之後。

佐太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3世孫兔子直之後。

谷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4世孫宇志直之後。

畝火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3世孫大父直之後。

櫻井宿彌氏,與坂上大宿彌氏同祖,為都賀直4世孫東人直之後。

高村宿彌氏,出自魯恭王劉餘之後青州刺史劉琮。

臺忌寸氏,為漢孝獻帝之子白龍王之後。

檜前村主,出自漢高祖庶長子齊王劉肥。

若江造氏,出自後漢靈帝苗裔奈率張安力。

桑原直氏,與桑原村主同祖,都是漢高祖7世孫萬得使主之後。

真神宿彌氏,出自漢福德王。

豐岡連氏,出自漢祖苗裔伊須久牟治使主。

下日佐氏,出自漢高祖庶長子齊王劉肥之後。

火撫直氏,為後漢靈帝4世孫阿知使主之後。

河內忌寸氏,漢孝獻帝之子魯國白龍王之後。

志賀忌寸氏,出自後漢孝獻帝之後。

臺直氏,出自漢釋吉王之後。

八戶史氏,出自後漢光武帝孫章帝之後。

高安造氏,與八戶氏同祖,為盡達王之後。

春井連氏,與下村主同祖,後漢光武帝7世孫慎近王之後。

河內造氏,與春井連氏同祖,慎近王之後。

武丘史氏,與春井連氏同祖,慎近王之後。

廣原忌寸氏,出自孝獻帝之子孝德王之後。

池邊直氏,阿知王之後。

火抗直氏,阿知王之後。

慄棲直氏,阿知王之後。

凡人中家氏,與山代忌寸氏同祖,白龍王之後。

志賀穴太村主氏,後漢孝獻帝之子美波夜王之後。

尾津直氏,漢高祖5世孫大水命之後。

作為漢朝皇族的劉氏移民日本一事,在日本史書《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上都有記載,因此應屬歷史事實。(當然,在部分日本史學家中,對此事還存在著較大的懷疑。)這部分劉姓族人拓殖日本後,大都沒有繼續使用"劉"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日本的大和民族,衍變成新的日本姓氏。他們移民日本,帶去了當時中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極大的促進了日本文明的發展。因此,他們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質,很快成為日本社會中地位尊高的新貴族。如阿知使主的兒子劉都賀就將當時中國的紡織技術傳入日本,他因此被稱為都賀王。特別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時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漢高祖劉邦的第45代孫大藏春實(此據日本原田家譜,而日本高橋家譜則說春實是劉邦第39代孫,兩者誰是誰非,尚待考證)官任徵西將軍,為平定當時日本發生的"天慶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朱雀天皇天慶三年(公元940年)五月初三受到天皇的巨大嘉獎和賞賜,被賞賜錦御旗、皇族紋章、軍配。當此之時,這支劉氏皇族後裔"恩寵偉大,威勢極盛"。 自從大藏春實之後,大藏家族一直任長門守、太宰大監等顯要職務。

當年劉阿知歸化日本後,被賜姓為"東漢使主"。到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後裔被賜姓"坂上",再到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十月初一,阿知的後裔又改賜姓為"大藏"。

大藏春實因功被封為徵西將軍後,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築城。此後,他的後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1131年),這支居住在原田的劉氏後裔正式以原田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會中的著名姓氏--原田。

到今天,原田家族已傳衍到劉邦的第93代。這支源出中國劉姓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岡市建立了漢太公廟。他們至今保存著代代相傳的族譜,註明自己的劉邦的後裔,而且按照傳統的禮節到太公廟對劉邦等劉姓遠祖進行定期祭祀

據劉邦第71代孫、日本高橋通泰先生提供的《島田高橋家系圖》記載,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劉姓後裔,傳到大藏春實的第9代孫大藏種直,生有5個兒子,他們的後裔分別形成5個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賴種,移居高橋城,以高橋為氏,後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橋氏;次郎大藏幸種,移居江上城,以江上為氏,後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種雄,以秋月為氏,是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種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為氏,後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種景,以波多江為氏,成為大藏波多江氏的開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國劉姓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橋氏,已傳到劉邦的第73代。

附:日本大藏高橋氏島田高橋家族世系表:漢獻帝劉協→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領→檜前領主→家主→泉→橫佩→巖三→村主→大藏春實→大藏種光→大藏種材→大藏種資→大藏種連→大藏種持→大藏種茂→大藏種忠→大藏種直→高橋賴種→高橋泰種→高橋時種→高橋經種→高橋祐種→高橋光種→高橋義種→高橋持種→高橋教種→高橋政種→高橋長種→高橋鑑種→高橋統種→高橋統昌→高橋義種→高橋義宗→高橋昌行→高橋勝昌→高橋昌德→高橋元治→高橋元勝→高橋富昌→高橋昌治→高橋晃→高橋章仁、高橋正尚、高橋通泰、高橋正剛(生於1932年)。劉氏宗親點擊進入全球劉氏群

日本劉姓成員除上述完全融入大和民族並改為新的日本姓氏外,還有一部分則繼續保持著"劉"這個姓氏血緣徽標,成為真正的日本劉姓。這一部分日本劉姓,主要是近代以來隨著中國國門打開後因留學、經商、做工、避難等原因移民到日本的華人華僑中的劉姓成員。這些劉姓成員,有的已經加入日本國籍、有的還保留有中國國籍,他們大都還保留有比較濃厚的中國文化傳統。如近代華人劉慶雲,任日本《新交流》雜誌總編。

3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劉姓,馬來西亞是海外劉姓比較集中的地區。

馬來的劉姓族人支派複雜、人口眾多,主要來自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地。他們前來拓殖馬來西亞,以19世紀清朝中期比較集中。

據《第一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大會紀念特刊》資料介紹,大約在清朝光緒末年,因清朝政治腐敗,盜賊蜂起,民不聊生,許多閩粵劉姓族人開始為了生活而渡海來到馬來西亞,在此定居拓業。

福建籍的馬來西亞劉氏,大多屬於福建鳳岡劉氏一派,是由河南光州固始遷入福建的劉存的後裔。

據馬來西亞《砂羅越彭城劉氏族譜》記載,砂羅越彭城劉氏有一部分來自福建的閩清、古田、永泰、莆田、仙遊等縣;分布在詩巫、泗裡街、明那丹、加帛、加拿逸、古晉、成邦江、美裡、林夢、老越、峇南與沙巴等地。也有部分來自廣東的馬來劉姓,則主要集居在詩巫的廣東*(土 巴)一帶。

據《漢祖劉氏•僑越劉氏臺峰系史略》所引1957年版《彭城劉氏卷殖詩巫族譜》資料記載,臺峰系僑越劉氏主要來自福建閩清縣,來詩巫的時間是清朝末年。公元1901年2月7日,閩清四都前山洋人、劉氏第23世祖劉家洙響應黃乃裳先生號召,毅然率領劉姓同宗從福州起程,經1個多月的海上跋涉到達馬來西亞詩巫,在新珠安、南前村、王士來、泗裡街福步興等地拓荒創業。此後這些劉姓族人就在詩巫定居下來,他們的後裔繁衍興旺起來後,形成今天的馬來西亞詩巫劉氏臺峰系。劉家洙因其突出貢獻,被當地政府委任為詩巫第八區區長兼區長團團長,被稱為劉氏遷詩巫的第一個拓荒者。

隨同劉家洙一同拓殖詩巫的有500多人,其中還有劉振舜、劉兆基、劉兆富等劉姓祖先。

福建籍的砂羅越劉氏,自劉家洙的孫子輩也即福建鳳岡始祖劉存第25代孫開始,使用如下字派:"應時朝廷忠孝連貞為世至寶居仁田義敦厚"。

廣東籍的馬來劉氏,是大都客家劉氏一系,是劉始入粵始祖劉開七的後裔。如馬來西亞錦興企業公司主席、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第一屆秘書長劉景森先生,就是劉開七的第24世孫,屬於客家劉氏14大房中的巨浪公房。 在馬來西亞的劉姓華人,大都已融入馬來社會,在當地落地生根,他們對當地馬來西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馬來的著名劉姓代表人物除了上面提到的劉家洙外,還有劉子政,著名學者、作家,祖籍福建閩清前山洋人,1936年移民詩巫,著有《沙撈越百年紀略》、《沙撈越散紀》、《詩巫劫後追記》、《婆羅洲史話》、《黃乃裳與新福州》、《懷故集》、《風下雜筆》等作品。劉建發,祖籍潮州,為北婆羅洲僑領。劉榮桑,馬來亞中華小學校長。馬本超,詩巫《詩華日報》經理。劉亞德,柔佛州廣西會館副主席。劉戈,吉隆坡《蕉風》雜誌編輯。劉考善,詩巫《錫江日報》負責人。劉成,廣西人,馬來亞三和會幹事。劉金星,宜力廣西會館文書。劉灌周,江沙廣西會館顧問。劉德琦,雪蘭莪廣西會館副總理。劉寶文,文德甲廣西會館副會長。劉運,任羅宏廣西會館主席。

馬來西亞的劉姓華人非常熱衷於宗族活動,他們在馬來西亞建立了眾多劉氏族親團體和組織,組織了很多聯誼和尋根活動。

1949年8月27日,馬來西亞劉氏在吉隆坡成立了"大馬南安劉氏公會",會址在吉隆坡市節士街17號,現任會長為劉桂明,副會長劉如田、劉金泉。 

1967年10月3日,祖籍中國福建省安溪縣蓬萊鄉的馬來劉姓族人,在吉隆坡註冊了"馬來西亞蓬萊劉氏公會",第二年正式召開成立慶典,1983年該會購吉隆坡市蕉賴路萬順花園為會所。該會現有會員300多人,而且都使用"仕世延芳,肇祖發祥,簪纓朱帶,華萼鹹藏"的字派,為同一劉姓宗派。該會每年4月舉行會員大會,現任理事會(第16屆)主席為劉天魁先生,副主席是拿督欽團局紳劉發港。

1966年,由劉順義、劉興孝、劉興幫、劉興昨等劉姓前輩發起,馬來西亞劉姓成立了"馬來西亞柔佛州劉氏公會",以劉順儀為第一屆會長,永久名譽會長為拿督劉南輝局紳、拿督劉慶年,現任主席為劉振發,副主席劉秋南、劉漢華。該會是目前馬來西亞最大的劉姓華人宗親組織,並建立有御龍堂劉氏宗祠(參見圖片)。該會還與祖地中國大陸的劉姓宗族建立了廣泛聯繫,多次組織劉姓華人回國尋根祭祖,對中馬兩國的文化交流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1964年,由拿督劉兩、劉克文等劉姓前輩發起,居住在馬六甲的劉姓族人成立了"馬六甲劉氏宗祠",以"後兩堂"為堂號。該劉氏宗祠現任(第4屆)主席劉文權,副主席劉佳境、劉文祺。

1957年,馬來西亞麻坡劉氏在劉後兩的發起下,開始籌建劉氏宗親組織,到1958年正式成立了"馬來西亞永春湖洋彭城公會",由劉後兩齣任第一屆主席,會所是麻坡三馬路113號。現任主席為準拿督劉慶禮先生,副主席為劉漢格、劉香清、劉詩池。這支馬來西亞劉氏主要來自中國福建永春縣湖洋鄉,族人現分布在全馬各地。1991年,該劉氏公會還組織了一支37人的代表團回中國永春尋根祭祖。1995年,該會再度組團回鄉尋根祭祖,加強了與祖國宗親的聯繫。1998年,居住在沙巴州的馬來西亞劉氏華人經過3年的籌建,也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的宗親組織--沙巴州(彭城)劉氏宗親會,以拿督劉智新為第一屆主席,劉永龍為代理主席,劉永振、劉國靖、劉國林、劉天民為副主席。

1978年底,馬來西亞砂羅越州的劉氏華人在劉賢任等人的積極發起籌備下,註冊成立了"砂羅越詩巫彭城劉氏公會",並於1979年1月25日正式召開成立慶典。該會以拿督劉會幹先生為首任會長和永遠名譽會長,以劉燦源為第一任主席。現任理事會(第10屆)會長為劉瑞源,主席為劉虔 材,副主席為劉賢英、劉華新、劉見玉、劉春亮、劉會湘。該會在1997年還成立了修訂族譜編委會,於1982年修編了《砂羅越彭城劉氏族譜》。

1990年,馬來西亞古晉省的劉姓華人成律師劉少英的積極籌備下成立了"古晉三馬拉漢彭城劉氏公會",1992年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推選劉漢水為第一屆會長,劉邦檀為代理會長。

1980年,砂羅越泗裡街的劉姓華人註冊成立了"砂羅越泗裡奎彭城劉氏公會",並於1981年2月7日舉行了成立慶典。該會現任主席為劉仁純,副主席是劉必泰、劉仁端。

1988年,由劉賢威等人經過一年籌備的馬來西亞砂羅越美裡省彭城劉氏公會正式註冊成立,該會扒舉劉賢成為會長、劉文賢為代理會長、劉光輝為副會長。

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997年,馬來西亞柔佛州劉氏公會聯絡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美國、加拿大、印尼、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劉姓宗族,在馬來西亞召開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第一次大會,從而把全世界劉姓族人的聯誼交流和尋根活動推向新的高潮。

4

印度尼西亞

南洋印尼的劉姓,所謂南洋地區,是指地處在中國的南方的東南亞南洋群島地區,主要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南洋地區是中國人早期向外拓展的主要地區,也是世界上中國華人相對集中的地區。在這些國家或地區華人已成為主體民族或主要民族之一。

南洋地區,也是海外劉姓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劉姓族人到達南洋不僅時間早、人數多,而且宗族興旺發達,人才輩出,在南洋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南洋社會歷史起了重要作用,為南洋各國文明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姓最早是什麼時候到達印尼,史無明載,但最遲在清代,劉姓已經成為印尼華社會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在印度尼西亞歷史上著名的蘭芳共和國,劉姓華人就曾擔任第四屆、八屆、九屆大總制,他們分別是劉臺二、劉亮官、劉鼎,都有是祖籍廣東梅縣的客家籍劉姓華人。

印尼劉姓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將中文書籍翻譯成印尼文,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劉文昌;有劉方夫,曾任西婆羅洲反日同盟會副會長;劉玉蘭,雅加達《新報》創辦人;劉巖,棉蘭蘇島華僑民主同盟負責人;劉繼曾、劉家騏、劉應宜,均為雅加達巴城中學負責人。印尼劉氏宗親會主度劉嘉其先生,祖籍廣東大埔高坡鎮渡頭村,他的父親劉灼寧先生在印尼經營布莊,而他自己則為亞峇裡高行創辦人之一。劉志俊,又名劉榮昌,祖籍廣東省梅縣泮坑外村,著名攝影家畫家和收藏家,名列《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

據《第一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紀念特刊》所載《印尼劉氏宗祠互助會簡介》,公元1872年,劉姓族人因生活所迫,從家鄉乘大眼雞船飄洋過海,經過千山萬水來到爪哇(今雅加達)開荒拓土。其中,有一個祖籍來自中國廣東梅縣鬆口曾做過清朝政府官吏的劉國書先生,為了聯絡團結劉姓宗族,特在雅加達購買了石橋頭59號這塊地皮,創建了雅加達劉氏宗祠。這大概是印尼歷史上最早的劉姓宗廟建築,至今仍保留於印尼雅加達市。

印尼的劉姓宗族,成立了許多宗親組織。如1952年,雅加達劉姓華人正式成立了"印尼劉氏宗祠互助會",也稱印尼劉氏宗親會,現有會員1138人,廣泛分布在印尼各省市。現任主席為劉嘉其先生。

5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中國外第二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作為中華民族主要姓氏之一,劉姓理所當然也成為新加坡的主要姓氏之一。

劉姓到達新加坡,大約也是在清朝中期公元19世紀。新加坡的劉姓,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廣東、福建等沿海省市和臺灣地區,也有是從其他周邊國家轉輾而來的。

劉姓宗族在新加坡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組織。如1930年,新加坡劉氏宗族就當地成立"彭城公會",會址設在煍隘吉靈丹巷。1935年該會改名為 "新加坡劉氏公會" ,會所遷于吉鄰街。日本統治時期會務停止,1946年劉氏公會恢復,遷址於乞力律,不久更名為"新加坡劉氏總會"。新加坡劉氏總會(第29屆理事會)現任主席為劉漢水,副主席為劉耀來、劉朝祥、劉潮湘。1951年,客家籍的新加坡劉姓族人又成立了"新加坡客屬劉氏彭城公會",會址租借於新加坡小坡賽逸亞雷街40號B。1968年,該會成為新加坡第一個頒發獎學金、助學金的劉氏宗親團體。1971年,該會更名為"新加坡客屬劉氏公會",會址先定在加冕律6號B,1973年遷於芽籠24巷18號A。該會(第31屆理事會)現任主席劉智評、副主席劉再光、劉憲章。

據《第一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紀念特刊》所載《揭陽桂林劉氏公會簡史》記載,大約在20世紀初期,祖籍廣東省揭陽縣桂林鄉的一批劉氏族人開始渡海移民到新加坡拓荒謀生。他們大多在聚居在新加坡芽籠一帶,為了方便新來的鄉人居住,他們共同成立了一公用居所,初名為"公厝",後更名為"桂林公厝",這就是"揭陽桂林劉氏公會"的前身。1964年,該會正式註冊,定名為"揭陽桂林劉氏公會",會址定在惹蘭加章,並創辦醒獅團以發揚中華傳統體育精神。1989年,該會購置芽籠33巷24及26號聯座,作為新加坡揭陽桂林劉氏公會的新會所。1991年再遷會址到芽籠34巷21號現址。該會(第24屆理事會)現任常務主席為劉潮湘,副主席為劉玉江、劉亞三、劉仁慈、劉嶽標。

來自中國僑鄉劉隴的劉姓宗族,則在1957年正式註冊成立了"新加坡劉隴同鄉會",由劉英先先生擔任第一任會長,劉芝乾接任第二任會長。1977年,該會購得芽籠24巷8號作為會址。現任會長為劉英木,副會長為劉旭宗、劉天福、劉英才、劉東。

作為新加坡的主要姓氏之一,劉姓族人廣泛分布在新加坡的各個領域和地域,並在政、經、工、商、學、藝各界都湧現了大批優秀人物。早期較著名的新加坡華人劉姓有劉繼明,任南華企業私人有限公司經理。劉以鬯,新加坡《鋒報》主筆。劉西蝶,《鋒報》董事長。劉益之,新加坡《益世報》經理。劉教芳,新加坡《燈報》經理。劉孔貴,南洋大學負責人。劉志榮,(新加坡)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會長。劉情玉,祖籍福建安溪,生於馬來西亞,現為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劉金榜,祖籍福建省南靖縣,1889年獻地建立雙林寺劉士木,南洋學會發起人之一,1940年3月17日成立與姚楠、李長傅、關楚璞、張禮千、鬱達夫、許雲樵等七人發起南洋學會,並組成首屆理事會,任理事,致力於研究與發揚南洋文化藝術。劉孔貴,教授,1964-1965任南洋大學臨時校內行政委員會主席。

《新華歷史人物列傳》收錄了1819年至1990年間,在新加坡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藝術、宗教等各界傑出的已故歷史人物1175名,是一部系統地載錄新華歷史人物生平事跡的工具書。收入此書的著名新加坡劉姓,就有36個,約佔全書總人數的3%。

6

菲律賓

菲律賓是南洋各國中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國家,也是華人集中的一個國家。華人已經構成菲律賓的一個重要民族,甚至是最大的少數民族。

劉姓是菲律賓常見的華人姓氏和重要的族群。在菲律賓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名的劉姓華人,祖籍福建南安縣劉林村的劉亨賻,1890年從中國福建移民馬尼拉,後來出任菲律賓革命獨軍副統帥,是菲律賓獨立的功臣。又如勞雷爾,本姓劉,日本佔領時期任菲律賓總統;他的兒子薩爾瓦多•勞雷爾後來也任菲律賓總理。劉亨利,任菲律賓商總《郵報》編輯。劉抱真,任馬尼拉《平民時報》總編。

菲律賓的劉姓華人,也建立有自己的宗親團體和組織。

7

越南

越南在古代曾是中國王朝統治的地區,因而也是劉姓最早到達的海外地區之一。中國古代史書中的安南、佔城,都是在今越南境內。早在漢朝時,劉姓就有可能到達越南地區。史書中有劉紹,是越南歷史上的李朝家臣。今天,劉姓已成為越南的姓氏之一。

越南的劉姓有三類,一類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劉姓,一類是越南族人使用漢字姓劉氏而形成的劉姓,再一類就是近代以後移民越南的華僑、華人。不過,今天這幾種不同的劉姓已很難區分了。

中國史籍《宋史•佔城傳》記載,早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就有劉繼宗稱佔城王,曾派使者到儋州向中國朝貢。

近代以來,著名的越南劉姓華人很多,如劉易初,任西貢同盟分會會長。劉信,任西貢玻璃工業工會會長。劉華,西貢華僑工團聯合會主席。劉行之,越南南圻《全民日報》經理。

9

泰國

泰國也是劉姓華人比較集中的國家之一。《第一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特刊•泰國劉氏宗親總會會史簡介》記載,"吾氏族人,自明清迄今數百年來,相與航海南渡,落足泰國者為數尤多。"早期泰國劉姓著名人物有劉錫如,《中華民報》創辦人。勿洞八桂堂副財政劉榮基、文書劉統伏、區代表劉世義。劉哈泰,泰國名字為沙量•勞哈泰,祖籍廣東潮州人,任美都銀行集團董事長。劉品威,任泰國廣西會館副主席。劉文魁,任曼谷南洋中學教務主任。

現在著名的泰國劉姓族人有劉邦宿博士,祖籍廣東省揭陽縣人,任泰國中華總商會會董、泰國工商總會名譽主席、蘭詩耶國際集團機構董事長、劉順興集團機構總裁、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名譽理事長。劉桂利,祖籍中國廣東省豐順縣,現任泰國桂興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泰國龍岡親義總會副會長。劉玉榮,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現任泰國清邁寶石大飯店董事長、泰國潮陽同鄉會常務理事兼教育主任、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劉暹有,祖籍中國廣東省澄海縣,現任泰國泰聯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理事長、泰國龍岡親義總會副會長等職。劉松炎,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現任泰國菩通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泰國劉氏宗新總會副理事長、旅泰潮陽港頭鄉劉氏家族會理事長。劉堅松,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現任泰國財興發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財興發空氣壓縮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泰國龍岡親義總會副會長。劉錦武,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現任泰國隆高公寓有限公司董事長、隆高公吉灰椿兩合公司總經理、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劉炳榮,祖籍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現任泰國曼谷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劉漢成,祖籍中國廣東省潮安縣,現任泰國泰生利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泰生利公寓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劉志群,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現任泰國大鵬實習學校負責人、全球客家崇正總會副執行長、泰國客屬總會副理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中文秘書、泰國客屬劉氏聯誼會副會長等職。劉璧奎,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現任泰國劉財利兩合公司總經理、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泰國龍岡親義總會副稽核等職。劉廣仲,祖籍中國廣東省澄海縣,現任泰國華堂裕夏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理事等職。劉本慎,祖籍中國廣東省潮安縣磷漢鄉,現任泰國振發建築有限公司董事長、建都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常務顧問、泰國潮安同鄉會常務理事。劉烈盛,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現任泰國億士亞實業有限公司董事、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常務理事、泰國客屬劉氏宗親聯誼會會長、泰國客屬總會常務理事等職。劉江龍,祖籍中國廣東省揭陽縣桂林鄉,現任泰國金源通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源盛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常務理事。劉石條,祖籍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現任泰國實納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泰國劉氏宗親總會常務理事。劉忠秋,祖籍中國安徽省碭山縣,現任泰國聚泰工業有限公司電鍍廠經理。劉忠強,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現任泰國劉氏宗親總會總幹事。劉松烈,祖籍中國廣東省澄海縣,現任泰國劉氏宗親總會總幹事。劉小聰,泰國裕龍旅貿商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泰國的劉姓族人建立有多種劉姓宗親組織。1969年,泰國劉姓成立了"泰國劉氏宗親總會",以劉天各為第1屆理事長。劉嘉祿任第2屆理事長。劉廣安任第3--6屆理事長。劉坤戎任第7--11屆理事長。劉邦有任第12--14屆理事長。現任理事長(第15屆)為劉暹有先生。會所在泰京萱鑾挽讀通朱拉第8巷859-863號。

客家籍的泰國劉姓族人還成立了泰國客屬劉氏宗親聯誼會。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港頭鄉的泰國劉姓,成立了旅泰潮陽港頭鄉劉氏家族會,以劉松炎為現任理事長。祖籍中國廣東省潮陽縣深溪鄉的泰國劉姓,則成立了旅泰潮陽深溪鄉劉氏家族會,以劉炳榮為現任理事長。祖籍中國廣東省潮安縣磷漢鄉的泰國劉氏,也成立了旅泰潮安磷漢鄉劉氏家族會。祖籍中國廣東省揭陽縣桂林鄉的泰國劉姓,成立了旅泰揭陽桂林鄉劉氏家族會。另外,泰國劉姓華人還參加了由劉、關、張、趙四姓華人共同組成的泰國龍岡親義總會。

10

緬甸

緬甸位於中國的西南方,與中國的雲南、廣西接壤。這裡也是劉姓華人比較集中的地方。由於地理的關係,緬甸的劉姓華人與其他各姓華人一樣,主要來自中國的雲南省,此外也有部分來自中國沿海和內地。

早期緬甸劉姓較著名的人物,有劉怡仲,任緬甸仰光惠安會館副理事長。劉惠之,任曼德勒《僑商報》社長。劉國璽,任緬甸劉氏宗親會會長。

據《彭城春秋》一書記載,緬甸的劉姓,僅來自雲南騰衝地區的就有48支之多。

11

北美

北美主要包括美國、加拿大、古巴等位於北美洲的國家。華人和華僑是北美眾多民族中的一個重要族群。在美國和加拿大,華人都是優秀的少數民族。北美華僑、華人來自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

劉姓是北美華人社會中的主要姓氏之一。

劉姓最早是在什麼時候到達美洲,現在已無歷史記載可查。劉姓移民美洲,大約開始於19世紀中葉中國國門開放時,到20世紀達到高潮。

移民北美劉氏及其後裔,現在大多都在當地落地生根,他們已經融入了北美社會,但還保留著濃厚的中國文化傳統。他們在異國他鄉也建立了自己的宗親組織,如在美國的劉姓,建立了舊金山劉家公所,現任主席為劉建發,副主席劉漢平,元老有劉孔悅、劉鬱文、劉孔森、劉清泉、劉源綿、劉富林、劉應同等。又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紐約劉氏宗親會,以劉孔清為現任會長。1998年,來自廣東省臺山縣第二區橫水鄉的美國華人劉姓,還在美國紐約成立了"劉橫水同鄉會",以劉煥新為第一屆會長,劉錫俊、劉孟焜為副會長。據記載,劉橫水同鄉會的劉姓族人均是橫水鄉劉姓開基始祖劉世華的後裔。劉氏宗親點擊進入全球劉氏群

此外,美國的劉姓還參加了世界龍岡親義總會、美洲龍岡親義公會,如劉國樑先生就是美洲龍岡親義公所現任主席。

在加拿大的劉姓,也建立了加拿大劉氏宗親總會,以劉孝德為名譽會長、劉鏡生先生為現任理事長、劉楚雄、劉志成為現任副理事長。

劉姓在北美華人、華僑社會中人數雖不算最多,整體素質卻較高,在各個時期都產生了大批優秀的人物。如清朝末年,就有劉慶雲,任舊金山大清書院山長。劉國能,在舊金山創辦中美學院。劉恩初,紐約洪門致公堂領袖。劉興,在美國舊金山創辦金山廣東銀行。另據《世界華僑華人大辭典》等書記載,在現在華人社會中,有劉斐信,為希拉丘滋大學人類學博士。劉玲玲,任美國西雅圖區法官。劉啟邦,美國紐約華埠選民教育聯合會負責人。劉國英,祖籍中山,是第四代華裔,任美國加州對克拉門託空軍後勤中心司令、空軍少將。劉威成,美國聯邦法官。劉志同,紐約《自由人》雜誌創辦人。

在加拿大的著名劉姓人物,早期有劉隱,任《醒華日報》主筆。劉儒堃,任溫哥華洪門籌餉局會長。劉惠如,任《洪鐘時報》司理。劉織熾,多倫多救國會負責人。現代有劉大慰,祖籍浙江青田,生於臺灣基隆,加拿大多倫多喬治學院、馬基爾大學醫學院畢業,在加創辦魁北克中醫研究所和中灸公會,傳播中醫醫學,擁有24處駐所和35個診所,現為加拿大國會榮譽議員、參政委員。

據1992年1月28日紐約《僑報》文章《揚名美加等國的華裔精英》介紹,一年來,在美國聯邦政府任職的劉氏精英有劉美芳,任農業部副部長;劉美蓮,任內華達州州務聊;劉彥,被評為美國"國會學者";劉為綸,獲1991年度"全美高中學術獎"。在加拿大有劉輝榮,醫生,1991年獲加拿大安大略省公民廳"最高榮譽獎章"。

古巴劉氏有劉德軒,祖籍中國閩南,曾任古巴生產人民黨領袖。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