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頻率選擇結構的天線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12:01:57 2
具有頻率選擇結構的天線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頻率選擇結構的天線,包括接地面、輻射件以及頻率選擇結構。接地面具有一反射區,且反射區的第一側邊與接地面的一邊緣貼齊。輻射件鄰近反射區的第一側邊,並至少操作在一共振頻率下。其中,反射區的寬度相關於輻射件的共振頻率的波長。頻率選擇結構沿著反射區中除第一側邊以外的側邊設置在接地面上,並用以反射來自輻射件的電磁波。
【專利說明】具有頻率選擇結構的天線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天線,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頻率選擇結構的天線。
【背景技術】
[0002]為了因應使用者對於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傳輸速率的需求,新規範的802.lla/c通訊標準將最快的傳輸速率增加到以往的3倍,以致使傳輸速率最快可達到lGbps。此外,802.lla/c通訊標準使用了 5GHz的高頻頻段。因此,對於電子裝置而言,其必須相對應地設置可操作在高頻頻段的天線,以支持符合802.lla/c通訊標準下的無線區域網路。
[0003]然而,當天線操作在高頻頻段時,天線所輻射出的電磁波的波長較短,並且容易受到接地面的影響。此時,天線將很容易出現接收死角的問題,進而降低其收訊質量。因此,如何改善天線的輻射場型,已是天線在設計上所面臨的一大課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利用設置在接地面的頻率選擇結構來改善輻射件的輻射場型,進而提聞收訊品質。
[0005]本發明的天線,包括接地面、輻射件以及頻率選擇結構。接地面具有一反射區,且反射區的第一側邊與接地面的一邊緣貼齊。輻射件鄰近反射區的第一側邊,並至少操作在一共振頻率下。其中,反射區的寬度相關於輻射件的共振頻率的波長。頻率選擇結構沿著反射區中除第一側邊以外的側邊設置在接地面上,並用以反射來自輻射件的電磁波。
[0006]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反射區的寬度介於輻射件的共振頻率的1/16波長至1/4波長之間。
[000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頻率選擇結構包括多個頻率選擇單元。所述多個頻率選擇單元沿著反射區中除第一側邊以外的側邊排列,以形成一周期性數組。此外,每一頻率選擇單元包括一電容性共振與一電感性共振,以共振於輻射件的共振頻率。
[000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天線適於設置在一電子裝置內,且天線的接地面適於配置在電子裝置的殼體上。
[0009]基於上述,本發明是沿著接地面的反射區的部份側邊設置頻率選擇結構,且反射區的寬度相關於天線輻射件的共振頻率的波長。藉此,天線將可通過頻率選擇結構來改善輻射件在該共振頻率的輻射場型,進而有效地提高其收訊質量。
[0010]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天線的輻射場型圖。[0013]圖3為圖1的頻率選擇結構的放大示意圖。
[0014]符號說明
[0015]100:天線
[0016]110:接地面
[0017]111:接地面的一邊緣
[0018]120:輻射件
[0019]121:饋入部
[0020]122:接地部
[0021]130:頻率選擇結
[0022]140:基板
[0023]Al:反射區
[0024]SDl?SD4:反射區的側邊
[0025]WDl:反射區的寬度
[0026]210 ?240:曲線
[0027]311?316:頻率選擇單元
[0028]320:第一槽孔
[0029]321:第一槽線
[0030]322:第二槽線
[0031]330:第二槽孔
[0032]331:第三槽線
[0033]332:第四槽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圖1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天線100包括接地面110、輻射件120以及頻率選擇結構130。其中,輻射件120鄰近接地面110。此外,圖1實施例是以倒F型天線(Inverted-F Antenna)的福射本體來列舉福射件120,因此在圖1實施例中,輻射件120包括饋入部121與接地部122。其中,接地部122電性連接至接地面110,且饋入部121用以接收一饋入訊號,以激發輻射件120產生兩共振模態。藉此,輻射件120將至少可操作在一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
[0035]更進一步來看,接地面110具有一反射區Al。其中,反射區Al包括多個側邊SDl?SD4。此外,反射區Al的側邊SDl與接地面110的一邊緣111貼齊,且輻射件120鄰近反射區Al的側邊SDl。再者,頻率選擇結構130是沿著反射區Al的側邊SD2?SD4配置在接地面110上。亦即,頻率選擇結構130是沿著反射區Al中除側邊SDl以外的側邊SD2?SD4配置在接地面110上。
[0036]換言之,頻率選擇結構130是環繞在輻射件120的下方,且頻率選擇結構130與輻射件120完全地包圍接地面110的反射區Al。此外,頻率選擇結構130與輻射件120之間的間隔距離主要是取決於反射區Al的寬度WD1。在配置上,反射區Al的寬度WDl是相關於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反射區Al的寬度WDl是介於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的1/16波長至1/4波長之間。[0037]此外,頻率選擇結構130會在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產生共振。藉此,頻率選擇結構130所產生的濾波效果,將導致輻射件120在該共振頻率(例如:
5.15GHz)所輻射出的電磁波無法通過頻率選擇結構130。換言之,頻率選擇結構130可反射來自輻射件120的電磁波,進而改變接地面110的電流分布,並據以改善輻射件120在該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的輻射場型。
[0038]舉例來說,在圖1實施例中,具有倒F型天線結構的輻射件120可通過兩共振模態而操作在2.4GHz與5.15GHz的共振頻率下,且天線100可通過頻率選擇結構130來改善輻射件120在5.15GHz下的輻射場型。例如,圖2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天線的輻射場型圖,其中圖2為天線100共振於5.15GHz下的輻射場型,且圖2的左半部與右半部分別為天線100未設置以及有設置頻率選擇結構130的輻射場型。如圖2所示,曲線210與230為天線100於Z-Y平面的場型,曲線220與240為天線100於X-Y平面的場型。就曲線210?240來看,可明顯地看出,天線100的輻射場型會因應頻率選擇結構130的設置而有大幅度的改善。
[0039]除此之外,雖然圖1實施例列舉了輻射件120的實施形態,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來說,福射件120的實施形態也可例如是單極天線(monopole antenna)、偶極天線(dipole antenna)、迴路天線(loop antenna)...等各類型天線的福射本體。換言之,天線100可利用頻率選擇結構130對各種形態的輻射件120的輻射場型進行改善。
[0040]圖3為圖1的頻率選擇結構的放大示意圖,以下將參照圖1與圖3進一步地說明頻率選擇結構130。如圖3所不,頻率選擇結構130包括多個頻率選擇單兀,例如:頻率選擇單元311?316。此外,如圖1所示,頻率選擇結構130中的頻率選擇單元沿著反射區Al中除側邊SDl以外的側邊SD2?SD4排列,以形成位在輻射件120下方的一周期性數組。
[0041]此外,每一頻率選擇單元共振於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例如:5.15GHz)。藉此,頻率選擇結構130將可產生在該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的帶拒濾波效果,並致使輻射件120在該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所輻射出的電磁波無法通過頻率選擇結構130。換言之,輻射件120將可反射輻射件120在該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所輻射出的電磁波,進而改善輻射件120在該共振頻率(例如:5.15GHz)下的輻射場型。
[0042]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頻率選擇單元包括一電容性共振與一電感性共振,以共振於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例如:5.15GHz)。舉例來說,以圖3的頻率選擇單元311為例來看,頻率選擇單元311包括第一槽孔320與第二槽孔330,其中第一槽孔320與第二槽孔330皆為一封閉槽孔。此外,第一槽孔320與第二槽孔330貫穿接地面110,並以旋轉對稱的方式排列。
[0043]更進一步來看,第一槽孔320包括第一槽線321與第二槽線322。其中,第一槽線321與第二槽線322分別包括一封閉端與一開放端,且第一槽線321的開放端與第二槽線322的開放端相互連通,以形成第一槽孔320。相似地,第二槽孔330包括第三槽線331與第四槽線332。第三槽線331與第四槽線332分別包括一封閉端與一開放端,且第三槽線331的開放端與第四槽線332的開放端相互連通,以形成第二槽孔330。
[0044]再者,第一槽線321與第三槽線331交錯配置以形成電容性共振,且第二槽線322與第四槽線332分別用以形成電感性共振。此外,第一槽孔320的長度,亦即從第一槽線321的封閉端至第二槽線322的封閉端的距離,為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例如:5.15GHz)的1/3波長。相似地,第二槽孔330的長度亦為輻射件120的共振頻率(例如:5.15GHz)的1/3波長。此外,第一槽線321與第三槽線331的形狀可例如是螺旋狀或是回形針狀,且第二槽線322與第四槽線332可例如是蜿蜒狀。
[0045]請繼續參照圖1,天線100更包括一基板140。其中,接地面110、輻射件120以及頻率選擇結構130皆設置在基板140的一表面上。換言之,天線100相當於一平面天線,並適於設置在一電子裝置內。此外,天線100的接地面110適於配置在所述電子裝置的殼體上。舉例來說,所述電子裝置可例如是一桌上型計算機、一筆記型計算機、一平板計算機或是一智能型手機。此外,針對桌上型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或是平板計算機而言,天線100的接地面110可設置在位於顯示面板之後的背蓋上。相對地,對於智能型手機而言,天線100的接地面110可設置在手機的殼體、背蓋或電池背蓋上。
[0046]更進一步來看,圖1所列舉的接地面110的反射區Al為一長方形。因此,如圖1所示,反射區Al的側邊SD2平行於側邊SD1,且側邊SD2與側邊SDl之間的間距即為反射區Al的寬度WD1。雖然圖1實施例列舉了反射區Al的實施形態,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來說,反射區Al也可例如是梯形、平行四邊形、六邊形...等幾何圖形。換言之,反射區Al至少包括相互平行的兩側邊,且所述兩側邊的其一與接地面110的邊緣111貼齊,且所述兩側邊用以界定反射區Al的寬度。
[0047]綜上所述,本發明是沿著接地面的反射區的部份側邊,將頻率選擇結構設置在接地面上。此外,接地面的反射區的寬度相關於天線的輻射件的共振頻率。藉此,天線將可通過頻率選擇結構來改善輻射件在該共振頻率的輻射場型,進而有效地提高其收訊質量。
[0048]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中所界定的內容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頻率選擇結構的天線,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接地面,具有一反射區,其中該反射區的一第一側邊與該接地面的一邊緣貼齊; 一輻射件,鄰近該第一側邊,並至少操作在一共振頻率,其中該接地面反射區的寬度相關於該共振頻率的波長;以及 一頻率選擇結構,沿著該反射區中除該第一側邊以外的側邊設置在該接地面上,並用以反射來自該輻射件的電磁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反射區的一第二側邊平行於該第一側邊,且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一側邊之間的間距即為該反射區的寬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反射區的寬度介於該共振頻率的1/16波長至I/4波長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輻射件與該頻率選擇結構包圍該反射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頻率選擇結構包括: 多個頻率選擇單元,沿著該反射區中除該第一側邊以外的側邊排列,以形成一周期性數組,且每一該些頻率選擇單元包括一電容性共振與一電感性共振,以共振於該輻射件的該共振頻率。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每一該些頻率選擇單元包括: 一第一槽孔,貫穿該接地面,並包括相互連通的一第一槽線與一第二槽線;以及 一第二槽孔,貫穿該接地面,並包括相互連通的一第三槽線與一第四槽線, 其中,該第一槽線與該第三槽線交錯配置以形成該電容性共振,且該第二槽線與該第四槽線分別用以形成該電感性共振。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槽孔與該第二槽孔的長度為該共振頻率的1/3波長。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槽線與該第三槽線的形狀為螺旋狀。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槽線與該第四槽線的形狀為蜿蜒狀。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天線適於設置在一電子裝置,且該接地面適於配置在該電子裝置的殼體上。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其特徵在於,該頻率選擇結構共振於該共振頻率,並反射該福射件在該共振頻率下所福射出的電磁波。
【文檔編號】H01Q19/10GK103715514SQ201310322405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日
【發明者】餘晏豪, 黃杰超, 劉適嘉 申請人: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