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緩解高壓氣流衝擊的三腔室消音模塊及乳化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3:11:1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音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緩解高壓氣流衝擊的消音模塊及乳化器。
背景技術:
乳化是一種液體以極微小液滴均勻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種液體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現象,兩種不相溶的液體,如油與水,在容器中分成兩層,密度小的油在上層,密度大的水在下層。若加入適當的表面活性劑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狀液,該過程叫乳化。乳化過程中的兩相混合速度要求很快,因此混合裝置的動力要求較高。本專利設計的乳化器採用的動力系統為氣源發生器,高壓氣體需要不斷的進氣排氣,排氣時排出的高壓氣流會產生很大的噪音,產生噪音汙染,影響工作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緩解高壓氣流衝擊的三腔室消音模塊,其可以有效削弱高壓氣流排放時產生的噪音,優化工作環境。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於緩解高壓氣流衝擊的三腔室消音模塊,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圍成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中還設置有徑向隔板和周向隔板,所述徑向隔板將所述氣流通道分隔為沿氣流方向依次設置的前側腔室和後側腔室,所述周向隔板將所述前側腔室分隔 為內外同心的內側腔室和外側腔室,所述內側腔室處的徑向隔板上設置有連通所述內側腔室和所述後側腔室的第一過渡埠,所述外側腔室處的徑向隔板上設置有連通所述外側腔室和所述後側腔室的第二過渡埠,所述周向隔板上設置有連通所述內側腔室和所述外側腔室的若干第一消音孔,所述內側腔室處的殼體上還設置有與高壓氣流源連通的進氣埠,所述後側腔室處的殼體上還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出氣埠,所述內側腔室和所述外側腔室分別與外界隔絕,所述後側腔室還通過設置在所述後側腔室處的殼體上的若干第二消音孔與外界連通。
優選的,所述前側腔室與所述後側腔室的內部空間大體相同。
優選的,所述前側腔室的長度和所述後側腔室的長度分別為400mm~600mm,直徑為10mm~30mm,所述內側腔室的直徑為5mm-15mm,所述第一過渡埠和所述第二過渡埠的孔徑分別為2mm~4mm,所述第一過渡埠的個數為2~5個,所述第二過渡埠的個數為10~15個,所述進氣埠和所述出氣埠的孔徑為8mm~12mm,所述第一消音孔的孔徑2mm~4mm為,所述第一消音孔的個數為20~30個,所述第二消音孔的孔徑為3mm~5mm,所述第二消音孔的個數為10~15個。
優選的,所述三腔室消音模塊還包括進氣連接頭,所述進氣連接頭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埠連通的進氣通道,所述進氣連接頭的外壁設置有圓錐螺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另一個技術方案:一種乳化器,包括氣源發生器,所述氣源裝置設置有排氣埠,所述乳化器還包括如上所述的三腔室消音模塊,所述排氣埠的內壁與所述進氣連接頭的外壁密封連接。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前側腔室和後側腔室,前側腔室設置為內外的內側腔室和外側 腔室,內側腔室與外側腔室之間設置第一消音孔,後側腔室與外界之間設置第二消音孔,從乳化器的氣源發生器排出的高壓氣流首先進入內側腔室中,高壓氣流在內側腔室中,一部分直接進入後側腔室中,另一部分通過第一消音孔經外側腔室再進入後側腔室中,氣壓得到初步的降低,然後通過第二消音孔,以較低的壓強排出外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三腔室消音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B截面的示意圖。
其中,1、殼體;2、徑向隔板;3、周向隔板;4、內側腔室、5、外側腔室;6、後側腔室;7、第一過渡埠;8、第二過渡埠;9、第一消音孔;10、進氣埠;11、出氣埠;12、第二消音孔;13、進氣連接頭;14、進氣通道;15、圓錐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參見圖1至圖3,如其中的圖例所示,一種用於緩解高壓氣流衝擊的三腔室消音模塊,包括殼體1,殼體1圍成氣流通道,上述氣流通道中還設置有徑向隔板2和周向隔板3,徑向隔板2將上述氣流通道分隔為沿氣流方向依次設置的前側腔室和後側腔室6,周向隔板3將上述前側腔室分隔為內外同心的內側腔室4和外側腔室5,內側腔室處的徑向隔板2上設置有連通內側腔室4和後側腔室6的3個第一過渡埠7,外側腔室處的徑向隔板2上設置有連通外側腔室5和後側腔室6的12個第二過渡埠8,周向隔板3上設置有連通內 側腔室4和外側腔室5的24個第一消音孔9,內側腔室處的殼體上還設置有與高壓氣流源連通的進氣埠10,後側腔室處的殼體上還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出氣埠11,內側腔室4和外側腔室5分別與外界隔絕,後側腔室6還通過設置在後側腔室處的殼體上的12個第二消音孔12與外界連通。
其中,上述前側腔室與上述後側腔室的內部空間大體相同。
上述前側腔室的長度和後側腔室的長度分別為500mm,直徑為20mm,內側腔室的直徑為10mm,第一過渡埠和所述第二過渡埠的孔徑分別為3mm,進氣埠和出氣埠的孔徑為10mm,第一消音孔的孔徑3mm為,第二消音孔的孔徑為4mm。
上述三腔室消音模塊還包括進氣連接頭13,進氣連接頭13設置有與進氣埠10連通的進氣通道14,進氣連接頭13的外壁設置有圓錐螺紋15。
乳化器包括氣源發生器,氣源發生器設置有排氣埠,乳化器還包括如上所述的三腔室消音模塊,上述排氣埠的內壁與上述進氣連接頭的外壁密封連接。
乳化器在進行混合時,其氣源發生器不斷的進氣排氣,排出的高壓氣流通過進氣埠10進入內側腔室4中進行緩衝,內側腔室4中的氣流一部分經第一過渡埠7直接進入後側腔室6中,另一部分經第一消音孔9、外側腔室5以及第二過渡埠8進入後側腔室6中,氣流的氣壓初步降低,然後通過第二消音孔12排出外界,氣流在排出至外界的過程中,壓力被削弱,減少了對環境的噪音汙染。
以上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通過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